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信陵君窃符救赵人教社中语室熊江平司马迁 作者简介 见廉颇蔺相如列传。 解题 本文节选自史记 魏公子列传,题目为节选者所加。 战国时期,各国贵族为了取得政治、军事、外交斗争的胜利,以巩固自己的地位,盛行养士之风,其中著名的有魏国信陵君、齐国孟尝君、楚国春申君,他们养士各在3千人以上。信陵君救赵就是依靠隐士侯赢、屠者朱亥,才窃得兵符,夺了晋鄙的兵权,终于打败了秦军,解了邯郸之围,使赵国转危为安。(关于秦围邯郸的情况,可参看毛遂自荐解题)信陵君对侯生、朱亥如何已礼相待,侯生、朱亥他们如何为信陵君效命,就是本文的主要内容。信陵君,魏国公子无忌的封号。信陵,魏地,今河南省宁陵县北有信陵古城。 注评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x)王异母弟也。 魏:战国时国名,建都安邑(今山西省夏县北),魏晖王时迁都大梁(今河南省开封市)。公子:诸侯的儿子,后来官僚的二子也称公子。魏昭王:名遬(古“速”字),在位时间为公元前295前277年。安釐王:名圉(y),在位时间为公元前276前243年。釐:也写作“僖”。异母弟:同父不同母的弟弟。者也:最常见的判断句式,可译为“是”。其中“者”,用在名词主语之后表提顿,“也”,表判断语气。而:顺承连词,可不译。 昭王薨(hng),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 薨:周代,诸侯死了叫薨;后代有封爵的大官死了,也叫薨。即位:指帝王登位。封:古代帝王把爵位或土地赐给臣子。简介姓名、出身及其高贵的地位,为后文“下士”“礼交”作一衬笔。 公子为人,仁而下士 仁:仁爱。下士:恭谦地对待士人。下:谦让。仁而下士,是信陵君为人的主要特点。此四字为一篇之“文眼”。 士无贤不肖,皆谦而礼交之 无:不论。贤:有才德。不肖:无才德,于贤相对而言。礼交:按一定礼节与人交往。而:顺承连词,可不译。之:他们,代“士”。 不敢以其富贵骄士 以:凭仗。其:他的,代信陵君。骄:骄傲地对待,形容词用作动词。对“仁而下士”作简要概述,亦是对信陵君作一总的评价。 士以此方数千里争往归之 以此:因此。此:代上句内容,甚言区域之广。争:争先恐后。归:投奔,归附。之:他,代信陵君。致食客三千人 致:招来。食客:亦称门客,指古代寄食在贵族官僚家里并为主人效劳的人。因“下士”而得士。“三千人”,见其得士之多。 当是时。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 加兵:施加兵力,及发动战争。谋:图谋,做侵犯的打算。见“仁而下士”造成其威望之高,作用之大,政治影响之深远。 简介信陵君的出身和仁而下士的特点及其意义。 魏有隐士曰侯赢,年七十,家贫,为大梁夷门监者。 隐士:封建时代称隐居民间不肯做官的人。大梁:魏国都城(今河南省开封市)。夷门:大梁城的东门。监者:守门人。从“三千人”中择写其一,由概括叙述过渡到具体描写。隐士,暗示侯生有才能。 公子闻之 之:他,代侯赢。 往请 去拜访。 欲厚遗之 厚遗:丰厚地赠送,即赠送丰厚的礼物。遗:赠送。不嫌弃,“谦而礼交之”。 不肯受 主语“侯生”,承前省略。 曰:“臣修身洁行数十年 臣:我,秦汉前表示谦卑的自称。洁行:使品德纯洁。洁:使洁,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 终:终究。以:因为。监门:指看守城门。故:缘故。见侯生修身洁行的品德,并与上文“家贫”相应。 公子于是乃置酒,大会宾客。坐定,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夷门侯生。 置酒:备办酒席。“坐定”句的主语“宾客”承前省略。从车骑(j):带着随从车马。从:使跟从,动词的使动用法。虚左:空出尊位。古代乘车以左位为尊。生:先生的省称。如此礼遇下人,心意何其诚恳,态度何其谦逊。 侯生摄敝衣冠 摄:拉、拽、撩起。敝:破旧。衣冠:衣服。偏义复词,冠没有意义。摄敝衣冠:撩起破旧的衣服。 直上载公子上坐,不让 直上:径直上(车)。载公子上坐:把自己安置在公子左边的尊位上。载:安置,搁。上坐:尊位,上位。坐,同“座”。 欲以观公子 以:凭借,“以”后省宾语“之”。之,代侯生上述行动。观:观察。故意傲慢,不讲一点客气,以此认真进行考察,欲辨其真假。 公子执辔愈恭 执辔:握着驭马的缰绳(亲自驾车)。写其神态,毕恭毕敬。 侯生又谓公子曰 谓曰:对说。 臣有客在市屠中 客:这里指朋友。市屠:肉市。 愿枉车骑(j)过之 愿:希望。枉车骑:委屈“您的”车马随从。过:访问,看望。横生枝节,又故意要求枉道访友。考察之二。 公子引车入市 引车:带领车骑。引出另一个与救赵有关的人物,为下文伏线。 俾(b)倪(b) 同“睥睨”,斜着眼睛看,表示旁若无人的傲慢神态。 故久立与其客语 故:副词,故意。其:他的,代侯生。语:说话。 微察公子 微察:偷偷地观察。察:与上文“观”互文见义。故意久立不辞,以观其色。考察之三。 公子颜色愈和 颜色:脸色。写其表情,益发和悦。“愈和”与上文之“愈恭”相应。 当是时,魏将相宗室宾客满堂 宗室:与国君或皇帝同一祖宗的贵族。 待公子举酒 举酒:开宴的意思。与上文“置酒大会宾客,坐定”相呼应。“待”,暗示时间之久。 市人皆观公子执辔 市人,应上文“入市”。市人皆观,反映贵公子为监门人驾车,是前所未有的新奇事。 从骑皆窃骂侯生 窃:暗地,偷偷地。从骑:与上文“从车骑”“枉车骑”相应。骂:说明从骑对侯生的傲慢无礼感到难以忍受;窃骂:说明他们对信陵君礼遇侯生的行动不敢违抗。 侯生视公子色终不变 终:副词,始终。 乃谢客就车 乃:副词,用于后一分句之首,表示衔接,可译为“然后”“于是”。谢:告辞。考察好不容易了解,终为其一片真诚所感动。以上记信陵君自迎侯生,为第二层。 至家 省主语“公子”等。 公子引侯生坐上坐 引:导引。上坐:尊位。坐:同“座”,名词。“上坐”前的“坐”为动词。“上坐”前省介词“于”(在)。 遍赞宾客 (向侯生)周遍地介绍客人。遍:周遍,一个一个地。赞:见(xin),这里是介绍的意思。“赞”是使动用法,和荷蓧丈人中的“见其儿子”的“见”一样。 宾客皆惊 反映宾客对信陵君礼遇侯生的意义全无认识,衬托信陵君能如此下士为不同寻常。 酒酣,公子起,为寿侯生前 酒酣:饮酒兴尽畅快。为寿:也叫上寿,意思是向尊者献酒,并致辞祝颂。“侯生前”之前省介词“于”(向)。单为侯生祝酒,更见谦恭至极! 侯生因谓公子曰: 因:于是。谓曰:对说。 “今日赢之为公子亦足以!” 之:用于主谓短语的主谓之间,取消短语的独立性。为:难为,作难。足:够。矣:啦,表示事物的既成状态,并有加强语气的作用。概括第二层的内容,并引入下文。 赢乃夷门报关者 乃:(仅仅)是。报关者:名词性“者”字短语,守城门的人,即负责开关城门的人。关:门栓。 而公子亲枉车骑自迎侯。于众人广坐之中 意思是人数众多的地方。 不宜有所过,今公子故过之 不宜:不应该。有所过:有逾越常礼之处。所过:名词性“所”字短语,作“有”的宾语。过:逾越。故:特意。过之:逾越常礼。之:代词,指向侯生“遍赞宾客”一事。 然赢欲就公子之名,故久立公子车骑市中 就:成就。之:的,用在修饰语和被修饰语之间,表示领属关系。立:使立,动词的使动用法。“市中”前省介词“于”(在)。 过客,以观公子,公子愈恭 过客:访问朋友。过:访问。以:介词,后省宾语(之)。 市人皆以赢为小人,而以公子为长者,能下士也 以为:文言中表示意谓意义的格式。以:是表“译文”意义的动词,与“为”字相配,组成兼语式的意动句,表示对人或事的看法或判断,相当于“认为是”。而:连词,连接两个句子,表示并列关系,可不译出。长者:有德性的人。也:表肯定语气。点明那样的目的,是在成就公子能下士之名。 于是罢酒 于是:承接连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于是”。罢酒:结束宴会。罢酒,与上文“乃置酒”“待公子举酒”“酒酣”相呼应。 侯生遂为上客 遂:就。为:成为,做了。收结上文,交代事果。以上记举酒的情况,为第三层。 侯生微公子曰:“臣所过屠者朱亥,此子贤者, 所过:名词性“所”在短语,意即“访问的”。屠者:以屠宰牲畜为业的人,可译为“屠夫”。子:古代男子的尊称。贤者:有才德的人。 世莫能知,故隐屠间耳 莫:无指代词,表示“没有谁”的意思。知:了解。故:所以。隐:埋没,作“隐居”讲,也通。耳:助词,表示范围的仅此性,相当于“而已”,这里可不必译出。 公子往,数请之 数(shu):多次。请:拜访。之:他,代朱亥。贤者必访,见士必求,显出信陵君仁而下士的独到之处。 朱亥故不复谢 故:故意。复谢:答谢,问访。为后文伏线。 公子怪之 怪之:以之为怪,意即对这种情况感到奇怪,“怪”属意动用法。之:指代上面两句的内容。 以上具体记叙信陵君亲自迎接侯生并尊他为上客的过程以及礼遇朱亥的情况,为信陵君的仁而下士提供令人信服的例证,并引出下文窃符救赵取得成功的两个关键人物。 魏安釐王二十年 公元前257年。这一年是赵孝成王9年,秦昭王50年。 秦昭王已破赵长平军 秦昭王:即昭襄王,名则,在位时间为公元前306前251年。秦破赵长平军,在公元前260年。秦昭王命白起为大将军,在长平大败赵军,活埋赵军降卒四十万人,赵国大为震惊。长平,赵地,在今山西省高平县。 又进兵围邯郸 邯郸:赵国都城,在今河北省邯郸市。点名时间和背景。“已破”“围”等字突出赵国处境危急。 公子姊为赵惠文王弟平原君夫人 赵惠文王,赵孝成王的父亲。平原君:赵国公子赵胜的封号,任赵相。公元前259年,秦兵围邯郸,他组织力量坚守。 数(shu)遗魏王及公子书,请救语魏 数:多次。遗(wi):致送。于:向。点明赵魏统治者之间的姻亲关系,为下文平原君责备信陵君伏笔。“数”字说明形势危急和求救心情的急切。 魏王使将军晋鄙将(jing)十万众救赵 将:统率。众:这里指军队。赵魏比邻,唇齿相依,赵亡,魏亦不能独存;然赵数遗其书,魏王方发其兵,见其庸碌自私,目光短浅。引出晋鄙,为下文伏线。 秦王使使者告魏王曰 使使者:派遣使者。前一个“使”为动词,派遣。后一个“使”与“者”结合,组成名词性短语,用来指代人,意即“出使的人”(使臣)。 吾攻赵,旦暮且下 旦暮:早晚间,形容很短时间。且:副词,表示动作行为马上或将要发生,可译为“就将”,“将要”。下:动词,攻下。 而诸侯敢救赵者,已拔赵,必移兵先击之 而:这里用为假设连词,如果。者:语助词,用在表假设的分句的末尾,可译为“的话”。已:时间副词,可译为“在之后”。拔:攻克,与上文的“下”为近义词。移兵:调动军队。之:它,代“诸侯”。秦王威胁诸侯,为的孤立赵国,以便他逐一消灭山东诸侯。 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 止晋鄙:叫晋鄙停止前进。止:使停止。留:使停留,都表使动。壁:原义是营垒,这里是安营驻扎的意思。邺:魏地名,靠近赵国,在今河北省临漳县。“邺”前省略介词“于”(在)。 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 名:名义上。持两端:手握两头,比喻对双方采取两面手法,不敢得罪或支持哪一方。以:连词,所连接的后一部分表示前面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为“来”。观望:怀着犹豫的心情,观看形势的变化。魏王被秦王吓住,不敢救赵。“恐”“使人止”“持两端”“观望”,充分揭露魏王的怯懦、虚伪与自私。为信陵君之敢于抗暴救赵作一反衬。 记叙秦军围攻赵国邯郸,赵王向魏求救,魏王屈服于秦王的军事威胁,采取观望态度。 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 冠盖相属:指使者相连续。冠:帽子,借指礼服。盖:车盖,借指华美的车子。冠盖:指使者。相属(zh):连续不断。与上文“数遗魏王及公子书”相呼应。冠盖相属,进一步反映赵国形势的危急及求救的急切。 让魏公子曰:胜所以自附为婚姻者 让:责备。胜:平原君(赵胜)自称,可译为“我”。自附:自愿地依附。婚姻:亲戚,因男女婚嫁而结成亲戚。所以:名词性短语,可译为“的缘故”或“之所以”。者:表句中停顿,并提示下文将有所说明。 以公子之高义,为能急人之困 以:因为。高义:高尚的道义。为:是。急人之困:为别人的困苦焦急操心。急:形容词用作动词。表示对信陵君的尊敬和信赖。 今邯郸旦暮降秦 今:如今。应上文“旦暮且下”,极言情况危急,后果不堪设想。 而魏救不至,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 而:然而。安在:(表现)在哪里。安,疑问代词,表处所,作动词(在)的宾语,倒置。也:与(安)配合,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呢”。对照上句,责备信陵君徒有“能急人之困”之名而无其实,表示很为失望,实际是用激将法。 且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 且:连词,况且,表转换话题。纵:连词,纵然,即使。轻:看不起,形容词用作动词。弃:抛弃。之:我,代平原君。 独不怜公子姊邪 独:副词,可译为“难道”“竟(然)”。邪:吗。动之以骨肉之情。 公子患之 患之:为这件事担忧。患:忧虑。之:指赵求救而魏王不肯救。写信陵君的心理。数(shu)请魏王,及宾客辨士说(shu)王万端 数:多次。说:劝说别人使听从自己的意见。万端:多种多样的(方法和理由)。“万端”前省介词“以”(用)。 魏王畏秦。终不听公子 终:始终。信陵君及宾客劝说魏王无效,再一次写出魏王的怯懦、自私。“畏”与上文“恐”相呼应。 记叙信陵君劝说魏王救赵,魏王畏秦不敢救。 公子自度(du)终不能得之于王,计不独生而令赵亡 度:估量,推测。终:终究。得之于王:从魏王那里得到给赵的援助。之:贷出兵救赵的事。于:从。计:决计,打算。不独生:不独自活着,即下文“与赵俱死”的意思。令:使,让。而:连词,表示所连接的前后两部分在语义上是逆转的,可译为“却”或不译。 乃请宾客,约车骑百余乘(shng) 乃:副词,于是,表示前后两个分句的衔接。宾客:止门下的食客。约:准备。乘:古时一车四马叫一乘。 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 以:率领。赴秦军:赶去与秦军拼命。赴:奔走以从事,这里有舍身投入的意思。赵:指赵国将士。俱:副词,一同。其与赵俱死的决心。见其“能急人之困”的高义。以上记信陵君决心领宾客救赵,为第一层。 行过夷门,见侯生,具告所以欲死秦军状 过:经过,与上文“过客”“有所过”等的“过”,含义不同。具:备,都,完全。所以:表原因,这里可译为“之所以”。欲:将要。死秦军:与秦军拼命,与秦军同归于尽。状:情况。这是个双宾语句,省近宾语“之”,“之”代侯生。译时用“把”字将远宾语提到谓语“具告”前。 辞决而行 辞决:辞别,告别。辞:告。决:通“诀”。辞决,暗应“死秦军”“与赵俱死”等,因“诀”多指不易再见的离别,可见用词的准确。 侯生曰:“公子勉之矣!老臣不能从。” 勉之:努力。之:为凑足一个音节,无义。矣:吧,表祈使语气。不能从:语义双关,明说因年老不能同去与秦军拼命,暗中表示不同意信陵君这么去救赵。以上记信陵君辞别侯生,为第二层。 公子行数里,心不快 快:痛快。 曰: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天下莫不闻 所以待侯生:名词性短语,意即“用以对待侯生的礼节”。备:完备,周到。矣:了,表肯定语气。莫:没有睡,无指代词。邀应第二段的内容。 今吾且死,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 且:副词,将要。曾:副词,表示事实出人意外或已达到某种极限。竟(然),简直。 我岂有所失哉 岂:难道。所失:名词性“所”字短语,这里用来指代“礼节不周到的地方”。失:失礼,礼节不周到,与上句的“备”字相对而言。哉:与“岂”配合,表反问,可译为“吗”。记信陵君辞别侯生后的情绪和想法,为第三层。 复引车还问侯生 引车:率领车骑。 侯生笑曰:“吾故知公子之还也。”故:副词,早已,本来就。之:用于主谓短语的主谓之间,取消短语的独立性。“笑”字传神,见其对自己预料准确的自信。 曰 这里表示说话时略有停顿,然后接着说。 公子喜士,名闻天下 名:声名。闻:传布。“天下”前省略介词“于”(到)。 今有难,无他端,而欲赴秦军 他端:别的办法。而:却,表转折。赴秦军:舍身投入秦军。 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 譬若:好像。以:拿。馁:饥饿。何功之有:即“有何功”,有什么作用。之:起着把宾语“何功”提前的作用。哉:与“何”配合,表疑问,可译为“呢”。 尚安事客 尚:副词,还。安:为什么,何必。事:用。侯生批评信陵君采取的办法无助于救赵,只会自取灭亡,暗示自己将提供良策。 然公子遇臣厚,公子往而臣不送,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 遇:对待。厚:优厚。而:却。以是:因此。恨之:对我的行为感到遗憾。恨:遗憾。也:表示肯定语气。说明“故知公子之还”而不送公子之因。胸有成竹,老谋深算。 公子再拜,因问 再拜:连拜两次,表示礼节隆重,反映求计心切。因:于是。问:咨询,请教。这一句省略的成分比较多,全句的意思是:于是向侯生请教救赵的计策。 侯生乃屏(bng)人间(jin)语曰 乃:就,于是。屏人:叫旁人走开。屏:使退避,动词的使动用法。间语:密谈,私语。屏人间语:描绘出决定机密的气氛,反映出侯生的慎重其事。 赢闻晋鄙之兵符常在王卧内 兵符:征调兵将用的凭证,用铜玉或竹木做成,状如虎,又成虎符,上刻文字,剖成两半,彼此相合。一半授给出征将帅,国君有命令,派人持留下的半符前去传达,两相吻合,命令才能施行。卧:卧室,寝宫。王:指魏安釐王。点出兵符所在。 而如姬最幸,出入王卧内,力能窃之 而:顺承连词,可不译。如姬:安釐王宠妃。幸:旧指得帝王宠爱。立:能力。窃:窃取,偷到。之:它,代晋鄙的兵符。引出能窃符的如姬。 赢闻如姬父为人所杀 为所:被动句式。介词“为”,介绍出施动者,可译为“被”。助词“所”,用在动词前,表被动,可不译。 如姬资之三年 资之:为这事悬赏。之,代“如姬父为人所杀”的事。一说,资,做“蓄”解;资之,蓄为父报仇之心。 自王以下,欲求报其父仇,莫能得 莫:没有谁,无指代词。 如姬为公子泣,公子使客斩其仇头,敬进如姬 为:对,介词。 如姬之欲为公子死,无所辞,故未有路耳 之:用于分句的主谓之间,表语意未完。死:这里是献出声明的意思。无所:是表示否定的动宾关系的习惯格式,相对于“没有什么”。无,是个动词;所,与后边的动词相结合,作“无”的宾语。辞:推辞。顾:只是,但是。路:途径。耳:罢了,表限止语气。 公子诚一开口请如姬,如姬必许诺 诚:副词,果真。许诺:答应。分析如姬能为公子窃符的原因。 则得虎符,夺晋鄙军,北救赵而西却秦 则:就(会)。虎符:即兵符。北、西:都是方位词作状语。却秦:使秦军退却,意即打退秦军。却:使退去,使动用法。 此五霸之伐也 此:这,代“北救赵而西却秦”。五霸:指春秋时的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宋襄公、楚庄王五人,他们都是诸侯中的霸主。伐:功业。说明窃符救赵的重大意义。之计,为第四层。 公子从其计,请如姬。如姬果盗兵符与公子 果:果然,真的。果字,写出侯生的料事如神。以上记叙用侯生计窃取了兵符,为第五层。 记叙侯生为信陵君献计,窃取了晋鄙兵符。 公子行,侯生曰:将在外,主令有所不受,以便国家 主令:国君(或天子)的命令。有所不受:有时(可以)不接受。吕昌莹经传衍义:“有所,谓有时也。”以:连词,所连接的后一部分表示前面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为“为了”。便:利。 公子即合符,而晋鄙不授公子兵,而复请之,事必危矣 即:连词,即使。授:授给,交给。请:问,请示。之:代合符交接兵权的事。而:前一个是转折连词,可是;后一个是顺承连词,可不译。矣:了,表十分肯定的语气。 臣客屠者朱亥可与俱 臣客:我的朋友。与俱:跟(您)一起去。介词“与”后省宾语“之”(公子)。俱:与“偕”同义,一路同行。 此人力士 上文说“此子贤者”,是就才德说,这里说“此人力士”,是就勇武说,前后互相补充。 晋鄙听,大善;不听,可使击之。 听:听从。大善:很好。“使”后省兼语“朱亥”。击:打死。之:他,代晋鄙。侯生预料晋鄙可能不交兵权并提出解决此一问题的办法,表现他的虑事周密。 于是公子泣 泣:流泪,低声哭。 侯生曰:“公子畏死邪?何泣也?” 邪(y):吗。也:呢。都表示疑问语气。何:为什么,怎么。 公子曰:晋鄙嚄(hu)唶(z)宿将,往恐不听,必当杀之,是以泣耳 嚄唶宿将:意思是叱咤风云很有威望的老将。嚄:大笑。唶:大叫,很有威势的样子。宿将:有威望的老将。是以:因此。是:代上面三个分句的内容。 岂畏死哉 岂:疑问副词,难道,哪里。哉:呢,与“岂”配合,表反问语气。这是个小插曲,通过细节表现信陵君的“仁”,又反映了晋鄙这一沙场老将的特点,从而暗示要朱亥同去具有决定成败的重大意义。 于是公子请朱亥。朱亥笑曰 请:邀请。笑:表现朱亥乐于为信陵君出力,勇于为他献身的侠义精神。 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亲数(shu)存之 乃:副词,帮助表判断。市井:古代指做买卖的地方,击市场。鼓刀:动刀,操刀。而:可是。亲:亲自。数:多次。存:问候。之:我,代朱亥自己。 所以不报者,以为小礼无所用 所以:相当于“的缘故(原因)”。者:表提顿。报谢:答谢。小礼:指“所”字短语,意即“用处”。与上文“故不复谢”相应。 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效命直球也 急:急难之事,形容词用作名词。乃:加强判断语气。效命:贡献生命。秋:时机。 通过语言写出“笑”所体现的思想感情。 遂与公子俱。公子过谢侯生 过谢:登门拜谢。 侯生曰:“臣宜从,老不能,请数(sh)公子行日,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xing)自刭,以送公子。” 请:请让我。数:计算。行日:行路的日程,行程。以至晋鄙军之日:介宾短语作状语。以,在。北乡:是“乡北”的倒装,意即面向北方。乡:同“向”。晋鄙军驻地邺在大梁北边,故侯生说“北向”。自刭:刎颈自尽。以:送,介词,以(此)。这里有报答的意思。侯生的话表现他士为知己者死的思想感情,信陵君深得士人之心由此反映出来。 记叙侯生推荐朱亥与信陵君同去,为解决晋鄙可能不交兵权的问题做好准备,和朱亥慷慨应命、侯生表示以死相送的情况。 公子遂行。至邺,矫魏王令代晋鄙 矫:假传,诈称。 晋鄙合符,疑之 疑之:怀疑这件事。之:代上一句的内容。 举手视公子 视:这里指瞪着眼睛仔细观察。 曰:“今吾拥十万之众 今:现在。拥:持,掌握的意思。众:军队。 屯于境上,国之重任 屯:驻扎。境:边境。邺,靠近赵国,故说“境上”。“国之重任”是个判断句,主语承上文省,可补充“此”。 今单车来代之,何如哉 今:如今。单车:指单单有乘坐的车辆,没有跟随的士兵,犹言单车匹马。何如哉:(这是)怎么回事呢。何如:表示对情况的询问。哉:表疑问语气,也有感叹的色彩。 欲无听 无:不。听:听从。与上文“不听”“往恐不听”相应。从动作、心理活动、眼神、言语等方面写出晋鄙这一嚄唶宿将的风貌。说明侯生、信陵君预料的准确。 朱亥袖四十斤铁椎椎杀晋鄙 袖:藏在袖子里,名词用作动词。椎:通“锤”,是用以击人的武器。前一个“椎”是名词,做宾语。后一个是动词,用椎打,“杀”是它的补语。 简述信陵君夺取晋鄙兵权的情况。 公子遂将(jing)晋鄙军 遂:于是,就。将:统率。 勒兵,下令军中曰 勒兵:约束,整顿军队。一说,检阅军队。 “父子俱在军中,父归。兄弟俱在军中,兄归。独子无兄弟,归养。” 归养:回家奉养父母。命令内容,从对兵卒及其家庭的关心这一新的角度反映信陵君的“仁”,也说明信陵君懂得提供军队战斗力的策略。 得选兵八万人,进兵击秦军,秦军解去 选兵:经过挑选的精兵。解去:解除包围,撤离赵国。去:离开。 遂救邯郸,存赵 存:保存。完成了救赵任务。“进”“击”与“解去”对照,反映魏军的胜利。“救”字,“存”字,突出这次胜利的意义。 赵王及平原君自迎公子于界 于:到。 平原君负欄矢为公子先引 负:背着。欄矢:简筒和弓箭。欄:盛简的器具。先引:在前引路,是隆重的礼节。 赵王再拜曰:“自古贤人,未有及公子者也。” 及:比得上。及公子者:名词性“者”字短语,意即“比得上公子的人”。也:啊,表感叹语气。 当此之时,平原君不敢自比于人 自比于人:拿自己跟别人相比。人:指信陵君。意思是邯郸被秦军围困,平原君自己不能像信陵君那样早日击退秦军,因而自愧不如。赵王和平原君对信陵君的隆重的礼义和赞语,进一步说明信陵君救赵的意义。 概述信陵君领兵击退秦军,完成救赵任务。 公子与侯生决,侯生果北乡自刭 决:同“诀”,话别。果:果然。以倒叙之笔插述,与上文“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相应。 补叙侯生自杀。 魏王怒公子之盗其兵符,矫杀晋鄙 怒:恼恨。之:用于主谓短语的主谓之间,取消短语的独立性。其:他的,代魏王(安釐王)。矫:即矫令,假传(安釐王的)命令。 公子亦自知也。 知:后面省宾语“之”,“之”代上句的内容。 已却秦存赵 却:使退却,使动用法,可译为“打退”。 使将将其军归魏 将:前一个是名词,将军,后一个是动词,率领。其:他的,代“公子”。 而公子独与客留赵 而:顺承连词,不需译出。独:副词,独自。客:指信陵君门下的食客。有功于国而不可归,更见魏王的昏聩。 简述窃符救赵之后,信陵君留赵及其原因。 以上记叙信陵君窃符救赵始末。 译文 魏国公子无忌,是魏昭王的小儿子,魏安釐王同父异母的弟弟。昭王死后,安釐王登上王位,封公子为信陵君。 公子为人,待人仁爱,又能谦逊地对待士人。凡是士人,不论德才高低,公子都谦逊地有礼貌地同他们结交,不敢凭仗自己的富贵对士人骄傲。因此,方圆几千里以内的士人都争着去归附他,他招来了食客三千人。在这个时候,各国诸侯因为公子贤能,又有很多门客,有十多年不敢施加武力打魏国的主意。 魏国有位隐士,名叫侯赢,七十岁了,家里贫穷,做大梁夷门的守门人。公子听说这么个人,就去拜访他,想送他一份厚礼,侯赢不肯受,说:“我修养品德,保持操行的纯洁,已经几十年了,终竟不能因为看守城门穷困的缘故接受公子的财物。”公子于是办了酒席,大会宾客。(宾客)坐好以后,公子带着车马,空出车上左边的座位,亲自去迎接夷门的侯生。侯生撩起破旧的衣服,径直走上车子,坐在公子的上座,毫不谦让,想借此观察公子的态度。公子握着缰绳,(态度)更加恭敬。侯生又对公子说:“我有个朋友在肉市里,希望委屈你的车马去访问他。”公子就驱车进入肉市。侯生下了车,会见他的朋友朱亥,斜着眼睛傲视着,故意久久地站着跟他的朋友谈话,(一面)暗暗地观察公子,公子的脸色更加温和。在这个时候,魏国的将相和贵族以及其他宾客坐满堂上,等待公子开宴;市上的人都看着公子握着缰绳驾车,公子的随从都暗地骂侯生。侯生看见公子(温和的)脸色始终没有改变,才辞别朱亥登上车子。到了公子家中,公子领侯生坐在上座上,向侯生一个一个地介绍宾客,宾客都很吃惊。酒喝得正痛快的时候,公子站起来,到侯生面前为他举杯祝寿。侯生于是对公子说:“今天我难为您也算够了。我不过是夷门的看门人,公子却亲自委屈自己的车马,亲自迎接我。在大庭广众之中,不应该有逾越常礼之处,但今天公子特意逾越常礼。然而我想要成就公子爱士的美名,(所以)故意让公子的车马久久地站在市场中,借访问朋友来观察公子,公子却更加恭敬。街上的人都认为我是小人,认为公子是有德性的人,能够谦虚地对待士人。” 于是结束宴会。侯生就成了公子的上客。侯生对公子说:“我访问的屠夫朱亥,这个人是有才德的人,世上没有哪个了解他,因此隐居在屠户中间。”公子就前往朱亥家,屡次向他问候。朱亥故意不答谢。公子对此感到奇怪。梁夷门的守门人。公子听说这么个人,就去拜访他,想送他一份厚礼,侯赢不肯受,说:“我修养品德,保持操行的纯洁,已经几十年了,终竟不能因为看守城门穷困的缘故接受公子的财物。”公子于是办了酒席,大会宾客。(宾客)坐好以后,公子带着车马,空出车上左边的座位,亲自去迎接夷门的侯生。侯生撩起破旧的衣服,径直走上车子,坐在公子的上座,毫不谦让,想借此观察公子的态度。公子握着缰绳,(态度)更加恭敬。侯生又对公子说:“我有个朋友在肉市里,希望委屈您的车马去访问他。”公子就驱车进入肉市。侯生下了车,会见他的朋友朱亥,斜着眼睛傲视着,故意久久地站立着跟他的朋友谈话,(一面)暗暗地观察公子,公子的脸色更加温和。在这个时候,魏国的将相和贵族以及其他宾客坐满堂上,等待着公子开宴;市上的人都看着公子握着缰绳驾车,公子的随从都暗地骂侯生。侯生看见公子(温和)的脸色始终没有改变,才辞别朱亥登上车子。到了公子家中,公子领侯生坐在上座上,向侯生一个一个地介绍宾客,宾客都很吃惊。酒喝得正痛快的时候,公子站起来,到侯生面前为他举杯祝寿。侯生于是对公子说:“今天我难为您也算够了!我不过是夷门的看门人,公子却亲自为委屈自己的车马,亲自迎接我。在大庭广众之下,不应该有逾越常礼之处,但今天公子特意逾越常礼。然而我想要成就公子爱士的美名,(所以)故意让公子的车马久久地站在市场中,借访问朋友来观察公子,公子却更加恭敬。街上的人都认为我是小人,认为公子是有德行的人,能够谦虚地对待士人。” 于是结束宴会。侯生就成了公子的上客。侯生对公子说:“我访问的屠夫朱亥,这个人是有才德的人,世上没有哪个人了解他,因此隐居在屠户中间。”公子就前往朱亥家,屡次向他问候。朱亥故意不答谢。公子对此感到奇怪。 魏安釐王二十年,秦昭王已经打败了赵国长平的驻军,又进兵围攻邯郸。公子的姐姐是赵惠王的弟弟平原君的夫人,多次送信给魏王和公子,向魏王请求救兵,魏王派将军晋鄙率领十万军队援救赵国。秦昭王派使臣告诉魏王说:“我进攻赵国(都城),早晚将要攻下来;如果诸侯有敢援救赵国的,我在攻克赵国后,一定调遣军队首先攻打它!”魏王害怕了,派人叫晋鄙停止前进,把军队驻扎在邺,名义上是救赵,实际上是两面讨好,以观望局势的变化。 平原君的使臣连续不断地来到魏国,责备魏公子道:“我之所以自愿高攀您结为姻亲,是因为公子义气高尚,是能够关心和解救别人困难的。现在邯郸早晚就要投降秦国了,魏国的救兵却还没有来,公子能关心和解救别人的困难这一点又表现在哪里呢!况且公子即使看不起我,抛弃我,让我投降秦国,难道就不可怜公子的姐姐吗?”公子为此事发愁,屡次请求魏王发兵,同时让自己的门客和辩士用各种理由劝说魏王,魏王害怕秦国,始终不肯听从公子。 公子自己估计,终究不能从魏王那里得到救兵,决计不独自活着而使赵国灭亡,于是邀请门客,准备了一百多量车,想率领门客去同秦军拼命,与赵国人死在一起。走过夷门时,会见侯生,把打算去同秦军拼命的情况和原因全告诉侯生。告别出发,侯生说:“公子努力吧!我不能跟您一道去。”公子走了几里路,心理不愉快,说:“我对待侯生的礼节够周到了,天下没有谁不知道;现在我即将去死,可是侯生连一言半语送我的话都没有,我(对他)难道有礼节不周到的地方吗?”便又调转车子回来问侯生。侯生笑着说:“我本来就知道公子公子会回来的。”接着说:“公子喜爱士人,名称传遍天下。现在有危难,没有别的办法,却想赶去同秦军拼命,这就像拿肉投给饿虎,有什么用处呢?公子还用门客干什么!然而公子待我恩情深厚,公子前去(拼命)而我不送行,因此知道公子对此感到遗憾,一定会再回来的。”公子拜了两拜,说道:“我听说晋鄙的兵符常放在魏王的卧室里,如姬最受宠爱,经常出入魏王的卧室,她有办法能够偷到它。我听说如姬的父亲被人杀了,如姬悬赏请人报仇有三年了,从魏王以下,都想办法替她报杀父之仇,但没有人能够做到。如姬对公子哭诉,公子派门客斩下她仇人的头,恭敬地献给如姬。如姬愿意为公子(出力,即使)献出生命,也不会推辞,只是没有机会罢了。公子果真开口请求如姬,如姬一定答应,那就可以得到兵符,夺取晋鄙的军队,北边救援赵国,西边打退秦国,这是五霸那样的功业啊。”公子依从他的计策,去请求如姬。如姬果然偷出兵符交给公子。 公子出发时,侯生说:“将在外,国君的命令有的可以不接受,为的对国家有利。公子即使合了兵符,如果晋鄙不把军队交给公子,再向魏王请求,事情就一定危险了,晋鄙听从,那很好;不听从,就可以让朱亥击杀他。”于是公子哭起来。侯生说:“公子怕死吗?为什么哭泣呢?”公子说:“晋鄙是位叱咤风云的老将,我去(接他的兵权),恐怕他不会听从,必定要杀死他,因此哭泣,哪里是怕死呢!”于是公子去邀请朱亥。朱亥笑着说:“我本是市场上一个操刀宰杀牲畜的人,可是公子多次亲自来慰问我,我之所以不回谢,是因为我认为小的礼节没有用处。现在公子有急难,这就是我替您贡献生命的时候了。”于是他就跟公子一同前去。公子又去向侯生辞别,侯生说:“我应当跟您去,年老了,不能去了,请让我计算公子走路的日程,在您到达晋鄙军营的那天,我面向北方自杀,以此来送公子!” 公子于是就出发了,到了邺城,假传魏王的命令代替晋鄙。晋鄙合了兵符,对此感到怀疑,举起手来注视着公子,说:“现在我统率十万大军,驻扎在边境上,这是国家交给的重任。如今你单车匹马来接替我,这是怎么回事呢?”想要不听从(命令)。朱亥袖子里藏着四十斤重的铁锤,用锤子打死了晋鄙。 公子于是统率了晋鄙的军队。整顿队伍,给军中下了命令,说:“父子都在军中的,父亲回去。兄弟都在军中的,哥哥回去。独子没有兄弟的,回家奉养父母。”(这样,)得到经过挑选的精兵八万人,进兵攻打秦军,秦军解围而去,于是救下了邯郸,保存了赵国。赵王和平原君亲自到城外迎接公子,平原君背着箭筒和弓箭给公子引路。赵王拜了两拜,说道:“自古以来的贤人,没有比得上公子的啊!”(在)这时,平原君不敢拿自己和信陵君相比。 公子与侯生分别,到达晋鄙军中那天,侯生果然面向北方自杀了。 魏王恼恨公子偷了兵符,假传命令杀了晋鄙,公子自己也知道这些情况。已经击退了秦军保存了赵国之后,公子;派部将率领军队回归魏国,他独自和门客留在赵国。 简析 课文记述信陵君礼遇隐士侯生、屠者朱亥的事迹,和依靠他们窃符救赵的经过,表现信陵君“仁而下士”和“能急人之困”的品德,同时表现出侯生等的智慧、勇敢和为知己献身效命的精神。记叙的中心事件是窃符救赵。信陵君能急人之困,是他救赵的思想基础;仁而下士,是他窃符救赵能够成功的条件;而窃符救赵的成功,又突出了信陵君仁而下士的意义。课文的结构和表现方法艺术地反映了这些方面的联系,准确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 一、精心处理详略,对能够表现人物主要特征的事件详加记叙,反之,便加以摒弃或略写。作者为了突出信陵君的仁而下士,详细地记叙了他礼遇侯生的种种情况,其中自迎侯生一节,记叙尤为详细。既做了正面描述,也写了有关人物的反映。对窃符救赵的另一重要人物朱亥也是在这一情节中由侯生介绍出来的。与写侯生相比,对他只是略写。至于侯生“为上客”后与信陵君的一般交往,则只字不提。记窃符救赵这一主要事件,也有详有略,其中着重写了侯生献策:侯生介绍兵符所在;再分析如姬能窃取兵符;再分析如姬一定能为信陵君窃得兵符;末了指出有了兵符,就能夺晋鄙军救赵。接着又具体写了侯生推荐朱亥与信陵君同去和朱亥慷慨应命的情节。这些内容之所以详写,是因为它不仅是救赵成功的关键,更重要的是它充分体地说明信陵君仁而下士的效果。至于窃取兵符以后领兵进击秦军的具体军事行动,因非表现人物才德所必需,只为了介绍事件首尾,便只一笔带过。 二、用烘托首发表现主要人物的性,写信陵君的“仁而下士”,除了正面记述他的有关言行,还通过有关人物的反应加以烘托。在记他自迎侯生时,具体写了侯生毫不谦让地“直上载公子上坐”,又要信陵君跟他一同去市场访问屠者朱亥,而且装出一副目中无人的样子,“故久立与其客语”,一面偷偷地观察信陵君对他的态度。总之,将侯生倨傲的行动、表情及所以如此的心理,都淋漓尽致地描绘出来,将它与信陵君的“执辔愈恭”“颜色愈和”“色终不变”相互衬托。写侯生的傲视王侯,正所以反衬信陵君的礼贤下士。不仅如此,作者还写了“市人皆观公子执辔”“从骑皆窃骂侯生”。这样,从侧面反映出侯生倨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三基临床考试题库及答案
- 纠纷调解考试题库及答案
- 25秋新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上册 Unit 3 section B同步练习(含答案)
- 2025年新疆农业培训合作合同协议
- 2025年物业管理费缴纳合同协议
- 土木工程考试题及答案
- 医学定向考试题库及答案
- 日照社工招聘笔试题目及答案
- 人才培养笔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世界知识产权日知识产权考试练习题及答案
- 6.2 人大代表为人民 第二课时 课件 2025-2026学年六年级道德与法治 上册 统编版
- 2025年甘肃省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能操作人员社会招聘400人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4.2 遵守规则 课件 2025-2026学年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 T/CIE 189-2023硫化物全固态锂电池
- 2025年北京市单位劳动合同样本
- 借游戏账号合同5篇
- 广播稿的写法课件
- 2025年中职政治专业资格证面试技巧与答案解析大全
- 保密法课件教学课件
- 十八项核心医疗制度试题(附答案)
- 计生政策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