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docx_第1页
八年级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docx_第2页
八年级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docx_第3页
八年级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docx_第4页
八年级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语文第三次月考测试卷一、语言基础和语文实践活动(共26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2分)A赞誉(y) 时髦(mo) 劫掠(ji) 转弯抹角(m)B箱箧(ji) 污秽(hu) 提防(t) 垂涎三尺(xin)C显赫(h) 赋闲(f) 跋涉(b) 精疲力竭(xi)D伎俩(j ling) 猝然(cu) 决眦(z) 匍匐前进(p f)2.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2分)A仄歪 张惶失措 名副其实 精疲力竭 B震悚 不可名状 微不足道 大庭广众 C愧怍 眼花缭乱 情郁与中 月明风清 D狼籍 触目伤怀 莫名其妙 富丽堂皇3.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球馆设施齐全,可为乒乓球爱好者提供球拍、球衣、球鞋和衣柜等乒乓器材。 B.同学们应端正学习语文知识的目的。 C.我们只有相信自己的能力,才能在各种考验前充满信心。 D.能否保持一颗平常心是考试正常发挥的关键。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 我们不能妄自菲薄自己的成绩,也不要轻易满足自己的成绩,而应当客观地看待自己。 B. 袁隆平提出的通过“三系”来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设想与当时学术界流行的观点大相径庭。 C.语言应该是发展的、规范的、标准的,不是固定不变的,不可能一劳永逸。 D.每次大扫除时,他总是拈轻怕重,对集体的荣誉漠不关心。5.下列与例句所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例:倒映在水中的石桥、楼屋、树影,还有天上的云彩和飞鸟,都被这不慌不忙的木橹搅碎 A.在三峡中绝不容易见到的几十株潇洒的竹子,仍旧站立在石崖上。B.古老的砖石和清新的白雪参差交织,黑白分明,像是一幅色彩对比强烈的版画。C.小船经过一座拱桥时,前方传来一阵音乐,水面也突然变得清澈剔透,仿佛是有晃荡的荧光从水下射出。D.我很难忘记这个奇妙的夜晚,这是一个梦幻般的夜晚。6.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 )(2分) A.新闻就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真实性和及时性是新闻最重要的属性。 B.阅读小说,要注意理清故事情节,把握人物形象,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从而理解它所反映的社会生活的意义。 C.背影选自朱自清散文全集,朱自清,字佩弦,江苏扬州人。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D.记承天寺夜游的作者是苏轼,他是宋代文学家,号东坡居士,是唐宋八大家之首。7. 语文综合性学习。(6分) 在日复一日的时间河流里,节日就像一个个停泊的码头,人们徜徉其间,体味某种特定的情景,把情绪调到兴奋的波段,尽情释怀,使平淡的日子有了起伏。节日更是一种民族文化的传承,品尝浸润历史味道的节日食品,参与到丰富多彩的节日活动中,人们更能得到文化的熏陶,精神的洗礼。让我们一同走进主题为“徜徉于中华传统节日”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完成下列任务。(1)【节日收集】很多古诗句浸润着丰富的节日文化内涵,请写出下列诗句涉及的节日名称。(2分)【示例】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节日:春节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节日:_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节日:_(2)【节日探源】品读下面的文字,写出其中隐含的人物故事和节日习俗。(2分) 他从汨罗江的波浪里悄然走来,几千年前的那朵浪花犹如一滴水彩,把中华大地染成粽叶式的青绿,从此让每个角落都弥漫着亘古不变的艾香。人物故事:_ 节日习俗:_(3)【节日论坛】对不少人来说,“吃”成了过传统节日的主要内容,好像吃了某一节日的特色食品就算过完这一节日了。特别是每一个传统节日的前夕,商家为了推销节日食品大肆炒作,为“吃”推波助澜。这种忽视传统节日深层内涵的现象,你如何看待?班上同学对此要举办一个小论坛,请你为本次论坛拟写一条宣传标语。(2分)看法:_。(1分)宣传标语:重视传统节日内涵,_ 。(要求与上句结构相似,1分)8默写填空(每小题2分,共8分) (1)陆游在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写诗人自己睡梦中仿佛正在战场上激烈拼杀,为国尽力的诗句是:_,_。(2)王维使至塞上一诗中描绘塞外奇特壮丽的沙漠风光,画面开阔、气势雄浑的句子是:_,_。(3)陈与义登岳阳楼中用虚实相生的手法表现作者憔悴悲愁,饱经风霜的诗句是: _,_。 (4)望岳中表明诗人不怕困难,勇于攀登,有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的诗句是_,_。二、阅读理解(34分)(一)【阅读古典文化】读甲、乙两则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10分)【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乙】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节选自吴均与朱元思书)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4分)五色交辉( ) 晓雾将歇( )夕日欲颓( ) 猛浪若奔( )10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句子的意思。(2分)(1)山川之美,古来共谈。_(2)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_ 11【甲】文写水,写出水的 _特点,【乙】文写水,写出水的 _特点。(2分)12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语言将“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景象描绘出来。(不少于80字)(2分) _(二)【阅读经典新诗】阅读余光中的乡愁,完成后面的题目。(4分) 乡愁余光中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13“乡愁”本是一种抽象的情感,但作者却把它转化成了具体可感的物象。在本诗中寄托作者乡愁的物像是_。作者最后还将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到了_ 。(2分)14放飞思绪,想象诗中的“我”,跪在母亲的坟前会想些什么?(2分) _(三)【阅读科技小品】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10分)生命与气候 林道之你能想到吗?千百万年以来,地球的气候是由地球的两大生命王国动物界与植物界的斗争所决定的。动物吸进氧气而呼出二氧化碳,植物则吸进二氧化碳而放出氧气。二氧化碳为温室气体。因此可以得出结论:动物能使地球升温,而植物则使地球降温。如果哪一方占上风,那么地球就会面临温室效应或又一次严寒期。 五亿多年前的“寒武纪大爆炸”时期,地球被各种各样的生物占领着。当时的土壤中到处都是把二氧化碳释放到空气中的切肢动物,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高达今天的20倍,当时的气候极其温暖。 但是,植物很快进行了反击。化石显示,4.5亿年前,含有木质素的植物首次出现木质素使细胞壁坚硬,这样植物就得以长大,地球上出现了第一批树木。随着全球的植物空前大量生长,毫无约束的光合作用使植物从空气中吸取着二氧化碳,使二氧化碳含量大大减少,而不能吸收木质素的、饥饿的节肢动物对此无能为力地球进入了严寒期。 动物再次通过进一步进化进行了回击。当时的主角是白蚁和恐龙,它们学会了如何食用木质素,如何繁荣昌盛。它们粗重的呼吸及对植被的破坏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高达今天的3倍,地球大部分地区酷热潮湿,又恢复了温室效应。 然而植物并没有被消灭。在6500万年前恐龙因为小行星的碰撞或其他灾难而彻底消失后,植物抓住了这一机会,突破点是第一批草地的出现。青草本身不会保存很多二氧化碳,但能形成软土。软土可以保存大量的二氧化碳,从而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降低。事实上,草地生态系统含有的碳比森林生态系统还多。 过去约4000万年,大量草地布满全球,取代了许多年以前的森林地带。在草地的影响下,地球逐渐降温,终于在200万年前进入冰川期。 大约1万年前,由于人类活动的显著增强,地球空气的二氧化碳含量再度升高。尤其是近百年来,地球的温室效应愈来愈明显。 也许,地球上的整个生物圈就像我们所熟知的生物个体调节其体内环境那样,不停地调节着地球的大气环境,使气候能适合地球上生物进化的需要。换句话说,地球的生物圈是在主动地调节环境,而不是在被动地适应环境。果真如此,数十亿年的气候变迁不仅仅是太阳或地球的原因,生物为了自己的利益也深深参与其中了。(选自大科技2002年第3期,有改动)15.根据文章内容,简要概括气候与生命的关系。(2分)16.请写出本文的说明顺序。采用这样的顺序与说明内容有什么关系?(2分)17.判断下列句子的说明方法(2分) (1)化石显示,4.5亿年前,含有木质素的植物首次出现木质素使细胞壁坚硬,这样植物就得以长大,地球上出现了第一批树木。_ (2)地球上的整个生物圈就像我们所熟知的生物个体调节其体内环境那样,不停地调节着地球的大气环境,使气候能适合地球上生物进化的需要。_18.本文最后一段中加点的词语“果真如此”不能删去的理由是什么?(2分)19.联系本文内容,调动你的知识积累,说说今后若干年地球的气候可能发生怎样的变化,并简述理由。(2分) (四)【阅读社会生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10分)谁也不能施舍给你未来童 心(1)只是一条非常普通的围巾,可对于贫困的玛娅和她的妈妈来说,它是那么地漂亮,那么地可望而不可及。那天,玛娅望着母亲的手轻轻掠过那条围巾时,有一个声音在心底告诉她,妈妈需要那条围巾。 (2)货主是个满脸慈祥的老人。岁月染白了他的头发和胡须,也在他脸颊上刻满了年轮的印迹。如果他穿红色衣服,再戴顶红色的圣诞帽一定像极了传说里的圣诞老人。玛娅心想,跟这样的老人一定很好打交道。 (3)每次走进店里,玛娅都会情不自禁地盯着那条围巾看一会儿眼睛里闪烁着异样的光芒,像是在观摩一件珍贵的艺术品。货主老人留意到了她,和蔼地问:“小姑娘,你想买下它吗?我可以便宜一点卖给你。”玛娅摇摇头窘迫地跑开了,因为她口袋里连一个硬币也没有啊!(4)那年的冬天越来越冷了,暴风凛冽,雪花漫天。可玛娅的妈妈仍要天天出去到地里干农活。望着妈妈肩上披着的雪花,玛娅心疼极了。要是妈妈的脖子上有条围巾,也许就不会那么冷了。 (5)玛娅手里紧紧地攥着妈妈送给她的那串珍珠项链,在雪地里跑了很远很远的山路。听妈妈说,那串项链是妈妈的妈妈的妈妈一辈一辈传下来的宝贝,能值不少钱。但玛娅只想用它换回一条围巾给妈妈。风雪中,她不知道摔了多少跤,多少次跑掉了鞋子。 (6)玛娅颤抖着双手把那串珍珠项链放到货主老人手里,说:“我想要那条围巾,因为我妈妈实在是太需要它了。我把项链押在您这儿,等我有钱了,再把它赎回去行吗?”(7)“要是让你妈妈知道了你把这么贵重的项链押给我了,她会伤心的。你知道吗?”货主老人说。 (8)玛娅急了:“那您赊给我一条围巾吧,求求您了,我有钱了一定会把钱送来的。”说完,她可怜地盯着货主老人,等待他的怜悯。(9)货主老人轻轻地抚摩着她的脑袋,和蔼地微笑着说:“爷爷知道你是个很有爱心的好姑娘。可是,这围巾我还是不能赊给你。不过我答应你,这条围巾会一直为你留着,等你凑够钱了来买走它。”(10)玛娅走出小铺,风暴般的忧伤充斥着她的心,眼泪一下子也就流了出来。她开始有一点恨那个货主老人。他真的是太小气了。(11)整个漫长的寒假,玛娅都非常忙碌。忙着在垃圾堆里找那些废塑料和旧报纸,忙着在山坡上采一些可以做药材的野草。这一切,都是瞒着妈妈干的。在她努力地为得到那条围巾付出辛勤汗水的同时,冬天很快地过完了,可她攒的钱还是不能把围巾买回来。 (12)第二年春天,上初一的玛娅意外地收到了一个包裹。里面是那条让她魂牵梦萦的美丽的围巾,还有一封信。信是货主老人的孙女写来的,她在信里说:“寄这条围巾和写这封信给你是我爷爷临终前的遗愿、爷爷说他不是不想赊给你一条围巾。他只是想让你明白,要想得到自己想得到的东西和理想,要想改变自己贫穷的命运,应该靠自己的双手,而不是靠别人廉价的怜恤或者施舍。爷爷说希望你能原谅他的无情。”(13)看完信,玛娅潸然泪下。她终于明白,其实谁也不能施舍给我们未来,除了自己。20 结合语境,说说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2分) (1)每次到店里,玛娅都会情不自禁地盯着那条围巾看一会儿,眼睛里闪烁着异样的光芒,像是在观摩一件珍贵的艺术品。_(2)说完,她可怜地盯着货主老人,等待他的怜悯。_ 21第(4)段中画线句子“那年的冬天越来越冷了,寒风凛冽,雪花漫天”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_ 22这篇文章刻画了两个人物,一个是玛娅,一个是货主老人,你最喜欢哪一个人物?请说理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