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课外文言文阅读试卷(一)二、阅读甲乙两文,完成文后问题:阮裕焚车阮裕禄在剡,曾有好车。借者无不皆给。有人葬母,意欲借而不敢言。阮后闻之,叹曰:吾有车,而使人不敢借,何以车为?遂焚之。 注释 :阮(run)光禄:阮裕,曾经做过金紫光禄大夫,所以称他为阮光禄。剡(shn):地名,今在浙江新昌。何为:干什么。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意欲借而不敢言( ) (2)借者无不皆给( ) (3)阮后闻之( ) (4)遂焚之( )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吾有车而使人不敢借,何以车为 3这个故事体现了阮裕怎样的性格? 四、阅读甲乙两文,完成文后问题:身 无 长 物王恭从会稽还,王大看之。见其坐六尺簟,因语恭: 卿东来,故应有此物,可以一领及我。恭无言。大去后,既举所坐者送之。既无余席,便坐荐(jin,草垫)。后大闻之,甚惊,曰:吾本谓卿多,故求耳。 对曰:“丈人不悉恭,恭作人无长物”。后以“身无长物”形容极其贫穷。 【注释】会稽:地名王大:人名簟(din):竹席荐:草垫丈人:古时对老年男子的尊称长(chng):多余、剩余1、“丈人不悉恭”中“悉”的解释是: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卿东来,故应有此物,可以一领及我: 3、成语“身无长物”出自本文,从文中看,他的意思是 ; 从文中可以看出王恭具有 的品德。五、阅读甲乙两文,完成文后问题:歧路亡羊【原文】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追之。杨子曰:“嘻!亡一羊,何追之者众?”邻人曰:“多歧路。”既反,问:“获羊乎?”曰:“亡之矣。”曰:“奚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杨子戚然变容,不言者移时,不笑者竟日。门人怪之,请曰:“羊,贱畜,又非夫子之有,而损言笑者,何哉?”杨子不答,门人不获所命。 【注释】党:旧时指亲族。竖:童仆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我一项是( )A杨子之邻人亡羊 亡:逃跑 B既率其党 率:率领C何追之者众 何:为什么 D既反 既:已经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3本文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六、阅读甲乙两文,完成文后问题:范仲淹二岁而孤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注释】昏怠:昏沉困倦辄:就沃:浇。这里是“洗”的意思食不重肉:不多吃肉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每以天下为己任 任:( ) (2)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 妻子:( )2、下列加点词用法或意思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以是人多以书假余/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B.手自笔录,计日以还/重岩叠嶂,隐天蔽日C.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肉食者谋之。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的翻译。 4.范仲淹幼年时人生经历的主要特点是: 5文中写范仲淹读书刻苦的句子是: 6.范仲淹“被馋受贬”的原因是:_ _七、阅读甲乙两文,完成文后问题:越人学车越无车,有游者得车于晋楚之郊,辐朽而轮败,輗折而辕毁(輗:读音n,车杠(辕)和衡相固着的销子),无所可用。然以其乡之未尝有也,舟载以归而夸诸人。观者闻其夸而信之,以为车固若是,效而为之者相属。(相属:接连不断)他日,晋楚之人见而笑其拙,越人以为绐己(绐:读音di,欺骗),不顾。及寇兵侵其境,越率敝车御之。车坏,大败,终不知其车也。 学者之患亦然。 注释:信:听信 固:本来 效:效仿 及:等到 御:抵御 绐(dai):欺骗 輗(ni):置于车辕前端与车衡相接处穿孔中的关键 8患:担心 1、(1)下列与“效而为之者相属”中的“为”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为宫室、器皿、人物 B.非独书为然C.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D.道皆砌石为磴(2)“及寇兵侵其境”中的“及”在文中的意思是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舟载以归而夸诸人 3、“晋楚之人见而笑其拙”,越人的“拙”具体表现在 4、本文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八、阅读甲乙两文,完成文后问题:【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欹(q)嵌盘屈,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荫。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 元结右溪记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以其境过清 ( ) 不可名状 ( )2翻译下列句子。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佳木异竹,垂阴相荫。 3两文各写出了水怎样的特点,分别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甲文: 乙文: 4两文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点?试举一例说明。 八年级课外文言文阅读试卷(二)一、阅读下文,完成文后问题:小儿不畏虎 【原文】有妇人昼日置二小儿沙上而浣衣于水者。虎自山上驰来,妇人仓皇沉水避之。二小儿戏沙上自若。虎熟视久之,至以首抵触,庶几其一惧;而儿痴,竟不知。虎亦寻卒去。意虎之食人,先被之以威;而不惧之人,威亦无所施欤!【注释】 1、虎熟视久之 熟: 仔细。 2、至以首抵触 首: 头。 3、虎亦卒去 卒: 最终。 4、仓皇:匆忙而慌张。 5、浣衣:洗衣服。 6、寻:不久。 7、被:施加,给加上。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虎亦寻卒去 寻:( ) (2)意虎之食人 食:( )(3)威亦无所施欤 施:( )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虎熟视久之,至以首抵触,庶几其一惧。 3、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两个小朋友没有逃走是因为不知道老虎来了。B.文中“虎自山上驰来,妇人仓皇沉水避之”,从这句话可以看出:面对凶猛的老虎,妇人急中生 智,跳到水里躲起来,其反应之敏捷,动作之迅速令人称赞。C.文章运用了对比衬托的写法来突出人物形象。D.文章通过细节描写成功塑造了主人公“妇人”的形象。4、文中二小儿“初生牛犊不怕虎”。对此你有何感想?请简要谈谈。 二、阅读下文,完成文后问题:楚人养狙 明刘基 楚有养狙以为生者,楚人谓之狙公。旦日,必部分众狙于庭,使老狙率以之山中,求草木之实,赋什一以自奉。或不给,则加鞭棰焉。众狙皆畏苦之,弗敢违也。 一日,有小狙谓众狙曰:“山之果,公所树与?”曰:“否也,天生也。”曰:“非公不得而取与?”曰:“否也,皆得而取也。”曰:“然则吾何假于彼而为之役乎?”言未既,众狙皆寤。 其夕,相与俟狙公之寝,破栅毁柙,取其积,相携而入于林中,不复归。 狙公卒馁而死。 郁离子曰:世有以术使民而无道揆者。其如狙公乎?惟其昏而未觉也;一旦有开之,其术穷矣。 【注释】1、狙:猴子。2、部分:部署分配。3.之:到。4.求:寻找。此指采摘。5、征收。6、棰:鞭打。7.患苦之:对(这种生活)感到很苦。8、树:动词,种。9.与:同“欤”,吗。10.假:依靠。11、为之役:被他奴役。12.既:完。13、相与:一起。14.卒:终于。15.馁:饥饿。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求草木之实 实:( ) (2)其夕,相与俟狙公之寝 其:( )三、阅读下文,完成文后问题:张溥嗜学 【原文】 张溥(p)幼嗜学,所读书必手抄,抄已,朗诵一过,即焚之,又抄,如是者六七始已。右手握管处,指掌成茧。冬日手皲,日沃汤数次。后名(名词做动词,命名)读书之斋曰:“七录”。溥诗文敏捷。四方征索者,不起草,对客挥毫,俄顷立就,以故名(名气)高一时。 【注释】 01已:停止 02 钞:抄写 03 汤:热水 04 沃:洗 05名:题名 06嗜:特别喜欢 07幼:年幼的时候 08即:就09焚:烧 10如是:像这样 11皲(jn):因受冻而开裂 12俄顷:一会儿 13以故:因为这个原因 14征索:讨要 15日:每天 16始:才17名:名气 18草:草稿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如是者六七始已 已:( )(2)以故名高一时 名:( )2、用现代汉语法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不起草,对客挥毫,俄顷立就 3、张溥成名的故事告诉我们 的道理。四、阅读下文,完成文后问题:邴原泣学邴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师曰:“童子何泣?”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夫书者,凡得学者,有亲也。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感伤,故泣耳。”师恻然曰:“欲书可耳!”原曰:“无钱资。”师曰:“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遂就书。一冬之间,诵孝经论语。 (明代)李贽初潭集 注释 邴(bng)原:字根矩,东汉北海朱虚(今山东临朐)人。汉代饱学之士,从学者数百,很受人敬仰。恻:怜悯。苟:如果。徒:白白地。孝经:中国古代儒家的伦理学着作。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邴原少孤 少:( ) 中心感伤 中:(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 3.文中一个“ ”字表现出邴原强烈的求学愿望。 4. 邴原最值得我们学习的品质是 。 五、阅读下文,完成文后问题:司马光司马光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旨。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其后京、洛间画以为图。仁宗宝元初,中进士甲科。年甫冠,性不喜华靡,闻喜宴独不戴花,同列语之曰:“君赐不可违。”乃簪一枝。 1.解释括号里的词。 (1)退为家人讲 (退)( ) (2)同列语之曰 (语)( ) 2.下列加点字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1)群儿戏于庭(在) (2)闻讲左氏春秋,爱之(指代家人)(3)众皆弃去(全、都) (4)乃簪一枝(于是,就)3翻译下面的句子。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 4从文中看,司马光是个怎样的人? 六、阅读下文,完成文后问题:王安石待客原文:王安石在相位,子妇之亲萧氏子至京师,因谒公,公约之饭。翌日,萧氏子盛服而往,意为公必盛馔。日过午,觉饥甚而不敢去。又久之,方命坐,果蔬皆不具,其人已心怪之。酒三行,初供胡饼两枚,次供猪脔数四,顷即供饭,旁置菜羹而已。萧氏子颇骄纵,不复下箸,惟啖胡饼中间少许,留其四旁。公取自食之,其人愧甚而退。【注释】子妇之亲:儿媳妇家的亲戚。京师:京城。馔(zhun):准备食物。果蔬:泛指菜肴。酒三行:指喝了几杯酒。脔(lun):切成小块的肉。啖:吃。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因谒( )公 (2)觉饥甚而不敢去( ) (3)旁置( )菜羹而已 (4)公取自食 ( )之 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方命坐(才)B萧氏子颇骄纵(很、非常) C惟啖胡饼中间少许(只)D其人愧甚而退(但是)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 果蔬皆不具,其人已心怪之。 4.王安石具有什么品质?根据文意,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2分) 七、阅读下面甲、乙两文,完成下列问题。 甲: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明 宋濂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禀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撰长书以为 贽,辞甚畅达。与之论辨,言和而色夷。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矣。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乙:黄生借书说(节选)清 袁枚 黄生允修借书。随园主人(作者)授以书而告之曰:“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故有所览辄省记。通籍(做官)后,俸去书来,落落 (推积)大满,素灰(书中蠡虫)丝,时蒙卷轴。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今黄生贫类予,其借书亦类予;惟予之公(同人共用)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为一说,使与书俱。1解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写作指导附范文
- 电瓶车上路知识培训总结课件
- 北京通州流管员考试题及答案
- Zotepine-d6-生命科学试剂-MCE
- 北大物理卓越考试试题及答案
- 康熙元年考试题目及答案
- 乐谱制作考试题及答案
- 电热保险丝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保定初中中考考试题型及答案
- 蚌埠市科目一考试试卷及答案
- 酒吧入股合同协议
- 公司合同协议变更
- 儿科护理不良事件警示案例
- 2025届吉林市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 DBJ-T13-483-2025 预拌流态固化土技术标准
- 2025-2030中国卤虫行业投资新趋势动向及发展战略分析报告
- 支持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家庭指南 资讯、建议和资源 -促进中小学学生(K-12)家庭的心理健康意识和身心健康
- 2025年湖南省高职单招《英语》高频必练考试题库400题(含答案)
- 加气站气瓶充装质量保证体系手册2024版
- 2025至2031年中国卧式振动电机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消防工程深化设计管理体系及保障措施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