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学生人际交往的调查研究.doc_第1页
初一学生人际交往的调查研究.doc_第2页
初一学生人际交往的调查研究.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一学生人际交往状况的调查研究 摘要文章通过对初一学生人际交往状况的问卷调查,分析了他们交往的对象、时间长短、难易程度、交往的心理承受力和主动性五个方面的基本情况及其原因,并为指导初一学生人际交往的健康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关键词 初一学生 人际交往交往是指人们用语言或者非语言符号交换意见、传递思想、表达感情和需要等的交流过程,包括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研究表明人际交往是直接影响青少年学生的学习效率、生活质量、人格形成和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因素,初一学生处于少年期,刚由小学升入中学,而面临新的环境,其人际交往日趋广泛。据研究,在少年期人际交往比之学习活动对其心理影响有更重要的作用,了解初一学生人际交往的发展状况,掌握人际关系的特点,对培养他们良好的交往习惯于技能,维护他们身心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为此我们进行了专门的调查。以便了解初一学生人际交往的现状,为其健康发展提供一些指导与帮助。 研究方法1研究对象本研究的被试是从烟台一所中学中随机抽出的初一学生,共发放问卷180份,回收有效问卷163份,占92.8%,其中男生74份,女生93份。2调查问卷我们使用的是根据前人研究自编的调查问卷,共有13个项目,前11个项目是选择题,每题有3或4个选项,后两个项目是开放式问题。自编调查问卷的内容涉及交友的对象选择、难易程度、时间长短、交往的心理承受能力及主动性问题。二 研究结果及分析调查结果表明,绝大多数的初一学生都认为交往是很重要的,他们把交友看作是生活的一部分。对他们交往的现状,我们将从交往的对象选择、难易程度、时间长短、交往的心理承受力和主动性五个方面分析阐述。(一) 交往对象的选择1对象选择倾向为了了解初一学生的对象选择的倾向,我们让被试回答了在学校或在家里选择交往对象的问题,详细的回答结果见表1。表1 交往对象的选择项目学校家里老师同学独处父亲母亲独处比率(%)69 85 11636856 调查结果显示,初一学生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里,都有较强的与人交往的倾向。在学校选择与同学交往的比率是85%,选择与老师交往的比率是69%,而选择独处的只有11%。而在家里选择与母亲相处的比率为68%,选择与父亲相处的比率为63%,选择独处的却有56%。由此看来这一时期的学生有较强的独立性与闭锁心理,与父母的代沟也有了一定的表现。 2 性别选择为了了解初一学生交往的性别选择,我们让被试者回答了“你喜欢交往的对象是同性朋友还是异性朋友”。调查结果表明,34%的学生选择与同性别的学生交往,只有3%的学生选择异性,而认为与同性、异性交往都一样的占65%.我们认为这并没有真实地反映他们对性别选择的态度,因为从调查问卷来看,有些学生选择了“异性”后又划掉,改为了“都一样”。也许他们不好意思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与心理防御也有关。 3 择友标准个人品质是初一学生择友的一个重要标准,92%的学生选择了对方“让自己佩服”的品质特性或行为特点,说明他们在选择交友对象时已经把关注点放在了对方的行为特点或行为品质的赞赏上.而以往的调查表明, 在小学阶段,起主要作用的是距离因素,这说明初一年级是学生择友标准的转型期。(二)交友的难易程度为了了解初一学生交友的难易程度,我们让被试者回答了“结交朋友时你觉得很难还是很容易?”回答结果见表2。表2 交友的难易程度 项目比例(%)很难一般很容易男6.7645.7047.54女12.9043.6544.35总计19.6689.3591.89 从表2可以看出,初一学生可以比较容易结交到新的朋友,而且不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认为交友“很容易”和“一般”的比率总和,男生为93.24%,女生为87.1%.(三) 交往时间长短为了了解初一学生的交往时间长短,我们让被试者回答了“一般来说,你与你的朋友交往多长时间?”回答结果见表3。表3 交往时间长短 项目比例(%)数年之久合得来的能长期相处经常更换朋友男28.3870.701.35女23.6573.211.13从表3可以看出,初一学生无论男女生,所建立的友谊关系都能持续较长时间,能与合得来朋友长期相处的比率均在70%以上,经常更换朋友的比率还不到2%,这说明此阶段的学生交往稳定性增强.(四) 交往的心理承受力为了了解初一学生的心理承受力,我们让被试者回答了“你主动给别人打招呼但对方反应冷淡,你心里会怎样?”及“如果朋友们和你开玩笑(恶作剧),你会怎么办?”回答结果的反映情况见表4。表4 交往的心理承受力 项目比例(%)强一般弱男58.2933.278.44女61.2931.187.53总体60.5831.747.68表4说明,初一学生的心理承受力整体上比较强,约60%的学生具有较好的心理承受力.比如说,在交往过程中受到冷落时,有60.58%的同学能较好地自我调节。这是由于现代中学生的心理普遍成熟较早,家庭和学校教育进行有意识的培养,使学生们承受心理挫折的能力提高。另外,生活环境和传媒的无意识的教育,从某种程度上也影响了中学生交往能力的提高。 (五)交往的主动性为了了解初一学生的交往主动性,我们让被试回答了“遇到熟人时会不会主动打招呼”的问题。回答结果见表5。表5 交往的主动性 项目比例(%)主动积极被动拒绝男82143女74215总体7817.54从表5可以看出,当今大多数的初一学生有较强的社会交往的主动性,如遇到熟人时能主动打招呼的学生占88%(男生占92%,女生占85%)。而且,男生比女生的主动性强一些.三 思考与建议交往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科学,良好的人际关系对学生日常生活起着传递信息、调节行为、心理保健的作用。正确合适的指导对处于人际交往转型时期的初一学生尤为重要。从上述调查结果来看,初一学生的交往能力虽有所提高,但仍有部分同学交往存在困难。针对这一点我们提出以下三点建议: 第一,帮助学生正确树立与人交往的意识,形成正确的交往态度。人际交往的关键是态度。积极、主动、良好的交往观是健康交往的基础。由于初中生的社会阅历有限,知识经验不足,对人认识难免有片面性,不能正确的评价别人。另外,在自我评价上也有不当之处,因而不敢主动与人交往,普遍存在胆小害羞自卑的心理。教师及家长要帮助他们认清自己的优点及长处,缺点和不足。帮助他们自觉调整自己在学校生活中的位置及与他人的关系,让他们学会尊重他人,宽容地接纳他人,坦诚相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平等交往,克服自我封闭,消极应付的交往观,树立参与人际交往的信心。第二,帮助学生提高交往的能力和技巧,形成良好的交往习惯。中学生的交往能力正处于快速发展的时期,如果在交往中受到挫折,就会产生自卑心理,对交往失去信心,就无法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不能有效的与人交往.所以,应该提高他们与人交往的能力与技巧。具体说来, 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1进行人际交往教育,创造班级和谐的环境。教师应教育学生待人处事要诚恳热情、谦虚友善;要讲究礼貌、学习礼节;教育全班同学共同建立友好真诚的人际关系,既激烈竞争又携手共进,既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又要表里如一,光明磊落。形成良好的班风,对学生的交往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另外,要提倡并鼓励男女同学正当交往,讲授相关的知识,打破男女同学间的“神秘感”,满足他们交往的需要,对初中生同学人际交往的健康发展是十分有益和十分必要的。2通过开展各种活动,引导学生学习交往技巧。教师可以组织开展以“交往”为主题的班会、座谈会、辩论赛,或者请心理辅导教师、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从中学习与人交往的态度、技能、技巧,并可解决生活中存在的交往问题,还可以让学生们自己组织小组活动、友谊赛、游戏、郊游等活动,为他们创造机会,让其在活动中彼此交流合作。在此过程中,他们可以学会如何与别人交往,形成良好的习惯,如主动倾听、互相帮助、尊重他人、热情大方等,而且可以利用多种手段沟通,如电话,便条,面谈,e-mail等,以提高自己的交往艺术。第三,帮助学生拓宽交往范围。教师要与家长,校外人员联合协助中学生开辟新的活动场所,放手大胆地让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