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一到三课的导学案.doc_第1页
七年级历史一到三课的导学案.doc_第2页
七年级历史一到三课的导学案.doc_第3页
七年级历史一到三课的导学案.doc_第4页
七年级历史一到三课的导学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一历史上册导学案 第1课 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班级: 姓名: 小组: 编号: 【认定目标】(请同学们认真阅读下面的学习目标,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1了解元谋人、北京人的生存年代及其遗址发现地点。2通过分析北京人的体质特征,理解“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3知道北京人使用打制石器、使用天然火,理解北京人过群居生活的原因。4通过阅读“中国原始人类主要遗址分布图”,培养识图能力。看谁做得最快最好,你可不要落后哟!【预习检测】请你认真阅读教材2-3页“元谋人”一目的内容,回答12题:1元谋人距今年代:_发现地点:_2. 元谋人使用什么工具? 他们能吃到熟食吗? 说一说你的根据是什么。请看课文第34页“北京人”一目的内容,回答下列问题:3.北京人距今年代: 发现地点: 体质特征有 的特征,但能直立行走。 发展较快。下肢和大脑发展缓慢。在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 起了重要作用。生产和生活生产工具: 、 。用火:使用_火。生活方式:由于环境险恶,工具简陋,北京人过着_生活, 共同劳动,共同分享劳动成果。 【共同探究】(请同学们积极思考、讨论,大胆发言)12008年第29届奥运会举办地北京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7020万年前这里生活着北京人,1.8万年前这里生活着山顶洞人。请看图思考:山顶洞人的生活比北京人有哪些进步?原始人类体质特征制造工具用火北京人山顶洞人我来回答!2分析“中国原始人类主要遗址分布图”, 说一说:我国原始人类遗址分布的特点是什么?3学习小组疑点、难点:【归纳整理】试一试:自己设计一下本课的知识网络图。【拓展练习】(拾级而上,顺达成功的顶峰!) 相信你是最棒的!(一)选择题1.我国的历史最早可以上溯到:( )A. 18000年前 B. 20万年前 C. 70万年前 D. 170万年前2.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是( )A. 北京人 B. 蓝田人C元谋人 D山顶洞人3.获知元谋人会使用火是通过:( )A. 神话传说 B. 大胆想象 C. 历史文献 D. 遗骨遗物4.我国境内目前已知的最早的人类位于:( )A长江流域B黄河流域C珠江流域 D以上选项都不是5.旧石器时代人类生活最初主要是以什么为生( )A农耕种植B饲养家畜C渔猎采集D手工制作6.韩非子在描述远古社会自然环境时,写道:“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因此,古人最需要的是( )A学会制造工具B住在山洞里 C懂得用火驱赶野兽 D过群居生活7.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北京人的生活:( ) A. 会直立行走 B. 使用打制石器 C. 会钻木取火 D. 过着群居生活(二)材料解析题“首先是劳动,然后是语言和劳动一起,成了两个最主要的推动力,在他们的影响下,猿脑就逐渐地过渡到人脑。” 恩格斯请回答:人类是由什么进化来的?人类在进化过程中,是什么起了重要的作用?举例说明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三)时空隧道:假如你们学习小组的同学组成记者团,穿越时空隧道,回到20万年前,对北京人一天的生活进行了采访,请把你们采访到的情况向全班汇报一下吧!第课 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班级: 姓名: 小组: 编号: 【认定目标】(请同学们认真阅读下面的学习目标,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1.知道半坡聚落和河姆渡聚落所代表的地区、距今年代、房屋特点、种植的主要农作物品种、饲养的禽畜品种、生产工具等;2.通过比较半坡、河姆渡人在生产生活方面与前人的不同,了解他们所取得的进步。【预习检测】请同学们阅读课文79页有关半坡聚落的内容,回答下列问题:看谁做得最快最好,你可不要落后哟!1.半坡聚落距今年代: 地点: ,位于 流域。房屋样式: 种植作物: 饲养动物: 生产工具: 烧制陶器: 模仿上面的知识结构图示法,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910页“河姆渡聚落”一目的内容,找出其中包含的内容要点,并列出其知识结构:相信你是最棒的!2.河姆渡聚落3. 大汶口原始居民以 为主要生产事业,随着生产的发展,出现了 和 。【共同探究】(请同学们积极思考、讨论,大胆发言) 当我们看到鸟巢、水立方等北京奥运场馆时,无不为其精巧的设计而叹服,而几千年前动脑筋想一想原始人类的房屋同样充满智慧。看图:半坡原始居民和河姆渡原始居民的房屋有何不同之处?为什么不同?2学习小组疑点、难点:【归纳整理】填表:半坡、河姆渡原始居民比较简表氏族名称半坡原始居民河姆渡原始居民距今年代地理位置房屋类型主要农作物家畜种类生产工具烧制陶器【拓展练习】(拾级而上,顺达成功的顶峰!) 加油!加油!(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远古人类中,已经普遍使用磨制石器的是( ) 北京人 山顶洞人 半坡居民 河姆渡居民 A. B. C. D. 我国较早种植水稻的是() A山顶洞人时期B半坡氏族时期 C.河姆渡时期 D.大汶口时期我国最早能喝上小米饭的居民是()A山顶洞人 B半坡氏族 C大汶口居民 D北京人下列关于氏族聚落时代生产生活状况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已经懂得了饲养家禽家畜B开始从穴居走向定居生活C普遍使用磨制石器D半坡居民能建造干栏式房屋 我国在世界上最早种植的农作物品种是:( )A.水稻、小麦 B.水稻、粟 C.水稻、玉米 D.粟、小麦6. 能较典型的反映我国原始农耕生活的是:( ) 北京人 山顶洞人 河姆渡人 半坡人 A. B. C. D. 7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比北京人进步表现在:( ) 种植农作物,开创原始农耕文化 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学会建造房屋,过着定居生活 会制作陶器A. B. C. D. 8.我们说大汶口原始居民出现了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情况,主要判断依据是( )A墓葬中是否有玉器B随葬品中是否有陶器C随葬品中是否有磨制石器等生产工具D随葬品的多少(二)识图题 图A的名称是,出土于遗址;图B的名称是,出土于遗址。由图得知,原始农耕时代陶器主要有两种,即和。仔细观察陶器上的图案,想一想,这些图案说明了什么?(三)设想自己是一位导游,要带游客参观河姆渡博物馆,请你精心设计一份讲稿。第课 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班级: 姓名: 小组: 编号: 【认定目标】请同学们认真阅读下面的学习目标,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了解黄帝、炎帝对华夏族的形成所作的贡献。知道炎帝和黄帝是中华民族的祖先。了解尧舜禹时期的禅让制。想一想:这些传说是真的吗?了解“大禹治水的故事”,学习大禹的高尚品德。【预习检测】根据下面的自学提纲阅读课文,完成下面的填空题:1.炎帝与黄帝对中华文明分别有什么重要贡献? 炎帝与黄帝是传说中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相传 改进农具,教人农耕,尝遍百草,发明 ,是中华原始农业和医药学的创始人,号称 。相传 造出宫室、车船,他的妻子 发明了养蚕抽丝技术。2为什么海内外华人常自豪地称自己为“炎黄子孙”? 和 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所以,海内外华人常自豪地称自己为“炎黄子孙”。 3、什么是禅让制?_时期,通过推举选产生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称为“_ ”。4. 大禹是怎样治水的?_是传说时代的治水英雄,他采用_和_相结合的方法治水成功,被称为_ 。【共同探究】请同学们积极思考、讨论,大胆发言。1近年来,大陆和台湾的联系日益密切,台湾一些政党的领导人,如国民党的前主席连战、现主席吴伯雄,亲民党主席宋楚瑜等接连访问大陆,他们到大陆的一个重要行程就是祭拜黄帝陵。而每年清明节的祭祀轩辕黄帝陵,更是我中华民族传统的祭祀大典。右图为公祭黄帝陵的盛况。请思考,为什么黄帝有如此大的影响力? 动脑筋想一想2“古老的东方有一条龙,它的名字就叫中国;古老的东方有一群人,他们全都是龙的传人。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永永远远是龙的传人。”每当唱起龙的传人这首歌,我们就会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请你根据课文内容和你所掌握的知识,谈谈为什么海内外华人自称是“龙的传人”?3.学习小组疑点、难点: 【归纳整理】本课讲述了哪些古代传说中的英雄人物?他们分别有什么重大贡献?请你总结一下。看谁做得最快最好,你可不要落后哟!【拓展练习】(拾级而上,顺达成功的顶峰!) (一)选择题1. 传说中的“神农尝百草”,发明医药,成为中华原始农业和医药业的创始人的是() A黄帝 B炎帝 C舜 D禹2.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的是( )A.唐尧 B.禹舜 C.女娲 D. 炎帝和黄帝3. 中国人自称是“龙的传人”。龙的形象突出地反映了:( ) A中国人善于想象 B华夏族是由不同部落融合而成 C中华民族的锐意进取精神 D中华民族的团结友爱传统 4.下列人物中,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治水英雄是( )A. 尧 B.禹 C.舜 D.黄帝5.你知道传说中发明养蚕抽丝技术和衣裳的是谁吗? ( )A.黄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