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语文教案第3单元.doc_第1页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教案第3单元.doc_第2页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教案第3单元.doc_第3页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教案第3单元.doc_第4页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教案第3单元.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单元单元教案教学内容:第七单元的教学内容包括课文21、恐龙,22、槐乡五月,23、海底世界,习作7和练习7。教学目标:1学会本单元30个生字,认读3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运用“窃窃私语”造句。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相应的段落。4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联系课文内容进行相应的拓展训练。5了解日记的格式、内容及写日记的好处,学写日记,并养成写日记的习惯。6通过练习7的学习,进一步巩固字词句的应用,突出语文学习的实践性。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相应的段落。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联系课文内容进行相应的拓展训练。3了解日记的格式、内容及写日记的好处,学写日记,并养成写日记的习惯。教学难点:1各课文中相应的段落。2了解日记的格式、内容及写日记的好处,学写日记,并养成写日记的习惯。3口语交际的训练。教学准备:相应的挂图及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12课时单 元七课题20、恐龙课时 2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3.了解恐龙的类型及外行特点。教学重点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说出课文介绍了哪几种恐龙及其特点。教学难点对打比方、列数据、作比较等说明方法的理解和掌握。预习要求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不添字,不漏字。2 在语文书上描红,给每个生字组2个词。3读读课文,文中介绍了哪几种恐龙,有哪些生活习性?在课文中圈圈画画。教 学 预 设 过 程改 进 设 计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两亿年前,地球广茂的森林中,生活着一群巨大的爬行累动物,他们主宰着当时的地球,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动物吗?(板书课题)。今天,我们就要一同领略恐龙的世界。 二、通读全文,解决字词1自学生字词(1)自由轻声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语。(2)会读会写田字格中的生字;会读田字格前面的生字。(3)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或观察插图,理解词语的意思。 2检查自学效果。(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并组词,集体纠正误读。(2)指导观察字形,弄清每个生字的结构及各部分之间的比例关系,然后让学生有重点的书写。(3)全班交流质疑,引导结合上下文理解词意。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指导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三、再读课文,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1)默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2)指名用“课文先写了_再写了_然后写了_最后写了_”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师适当点拨。 四、布置作业1用钢笔描红,抄写生字新词。 2熟读课文,试着口头介绍你喜爱的一中恐龙。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二、了解恐龙的特点、学习说明方法1课文到底写了哪几种恐龙呢?默读课文,圈出恐龙的名称,划出描写恐龙特点的句子。读完以后可以和同座交流一下。(学生默读、勾画、交流)2汇报交流:(1)依次出示五种恐龙的图片,学生说一说它们的名称。(2)指名读描写自己喜欢的恐龙的句子,师相机指导感情朗读。3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介绍恐龙的特点。(1) 出示要求:选择一种喜欢的方式介绍自己喜欢的恐龙的特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课文中的句子;当小解说员; 以第一人称自我介绍; 召开记者招待会。(2)学生读文练说。(3)指名上台演、说,师生配合并适当评价。4了解几种说明方法:(1)根据学生的介绍相机引出并简介打比方的说明方法(2)学生读文,勾画文中采用打比方的句子。(3)指名读句子,并说一说“把_比作_”,集体评议。(4)出示原角龙的图片,引导学生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介绍。(5)师简单介绍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并出示相关语句。三、探究恐龙灭绝的原因(1)引导学生观看小恐龙出生的图片,并轻声读第六自然段,了解恐龙的出生。(2)学生自由读第一自然段,了解恐龙自由自在地生活。(3)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了解恐龙家族的悲惨结局。(4)引导质疑:两亿年前,恐龙的足迹遍及整个世界,为什么在六千五百万年前突然地消失了呢?(5)引导学生根据自己收集的资料讨论交流。(6)小结: 四、总结延伸1总结本课内容,师相机板书。2如果现在有技术可以使恐龙复活,你愿意吗?为什么?五、布置作业1继续搜集有关恐龙的知识,与同学们交流。2写一篇小短文,介绍自己感兴趣的一种恐龙,用上我们今天学到的说明方法。 板书设计教学后记单元七课题21、槐乡五月课时 2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照样子写重叠词语。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槐乡五月的美丽景色,以及槐乡孩子勤劳能干,热情好客,纯朴可爱的特点。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槐乡五月的美丽景色以及槐乡孩子勤劳能干,热情好客,纯朴可爱的特点教学难点背诵课文.预习要求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散”“旋”的读音,做到不添字,不漏字。 2.在文中画出生字词,把生字词大声读两遍。3.在语文书上描红,给每个生字组2个词。4.从课文中选几句你认为写得精彩的语句摘抄下来,再读一读。教 学 预 设 过 程改 进 设 计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当“槐乡五月”这个课题映入你眼帘的时候,在你的脑海里出现了什么问题?二、初读指导1自学生字新词。(1)读准字音(2)哪些字易读错?哪些容易写错?(3)比较:破坡槐环酿浪跨垮挎(4)找出文章的叠词,仿照形式说说。2各自轻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3指名分节朗读课文。相机齐读难读的句子。4默读课文,说说每一节的意思。5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看看最喜欢文章的哪个地方?把自己喜欢的,有把握的句子读给同学听。三、课堂作业1写生字。(描红,评议)2练习册的有关题目。第二课时一、背诵古诗,创设情境,导入课文。1春光明媚的五月是鲜花盛开的季节,你能背诵描写春景或物的古诗吗?2春天是令孩子们最兴奋的季节。读了槐乡五月,你已经有了哪些收获?出示句子: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二、自由读一读课文,看看你最喜欢读文章的哪个地方?你最喜欢什么呢?自由板块式学习课文1感受洋槐花开时,槐乡的景美(1)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为什么喜欢它呢?(2)逐步让学生总结归纳出:花多色白:瑞雪初降茫茫一片花形多姿:玉雕圆球?花香花甜:香气扑鼻沉浸香海(3)指导朗读,谁的槐花最美丽最芬芳?(4)引读指导背诵:(5)小结: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2感受槐乡孩子的美丽可爱(2-3)(1)指名朗读第二、三自然段。你喜欢什么呢?(2)讨论归纳:热情好客、聪明能干(拉到、送、外加)俊俏美丽(别、戴)纯朴可爱(大大咧咧、塞上一把)(3)指导朗读,哪些词语写出孩子的这些特点?(各种形式朗读) (4)指导背诵。试背重点句子三、小结课文1读了课文,你想说什么?2教师小结:3练习背诵课文。板书设计21 槐乡五月花多色白:瑞雪初降茫茫一片槐花花形多姿:玉雕圆球?花香花甜:香气扑鼻沉浸香海 热情好客、聪明能干(拉到、送、外加)孩子俊俏美丽(别、戴)纯朴可爱(大大咧咧、塞上一把)教学后记单元七课题22、海底世界课时 2教学要求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 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窃窃私语”“景色奇异”造句。3 读课文的三、四自然段,注意句子与句子之间的联系,能分别找出两段的中心句,并能学会围绕中心句写作的方法。4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海底世界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地方,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妙的兴趣。教学重点了解海底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特点。教学难点学习作者怎样把海底动物种类多、活动有趣写具体的方法。预习要求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不添字,不漏字。2读了课文,我知道海底是个 、 的世界。在海底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有的 ,有的 ,有的 ,有的 海底有各种各样的动物: 、 、 、 、 、 3海底植物的色彩多种多样,有 ,有 ,还有 它们的形态也各不相同,有的海藻 才能看清,有的海藻长达 。教 学 预 设 过 程改 进 设 计第一课时一、导课激趣:同学们,你们想知道大海深处是怎样的吗?这节课老师就带大家一起去神奇的海底世界里遨游,你们高兴吗?二、播放多媒体课件海底世界,让学生从感官上了解海底世界。1谁来说说海底世界里都有什么? 2大家说的真好!有一位作家也遨游了神奇的海洋世界,他还把自己的所见所闻用语言记录了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丰富的语言世界,去细细品味海底世界的神奇吧! 三、自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情课文层次,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1大家自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记这些生字。2检查生字。3再读课文2-3遍,边读边想:海底是个怎样的世界?你是从文中的哪些词语看出来的?(海底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4把课文分成三部分,并试着概括各段的大意。四、细读品味1海底世界“景色奇异、物产丰富”表现在什么地方呢?我们再来细读课文第二部分,看看作者是从那几个方面具体介绍的。2自读第二自然段,说说你知道了什么?3.海底是静中有声、暗中带光,还有许多动物、植物、矿物,难怪作者会由衷的赞叹,请大家齐读最后一段。五、总结延伸1除了文中介绍的景物外,你还知道海底有哪些情况?快拿出你搜集到的资料来互相交流交流。2互相交流资料,再次感受海底的神奇与美丽。第二课时一、谈话导入 (出示图片,放出声音)谁来告诉老师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此时的情景你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吗?当海面上波涛汹涌的时候,海底是怎样的?老师带你们潜入海底去探索一番好吗?二、研读课文第二自然段。1请同学们快速地浏览第二自然段,看谁先找到答案?2那么,海底是否一点儿声音也没有呢?(也不是)?既然有声音,为什么课文中却说“海底依然是宁静的”? 你会窃窃私语吗?请和同桌窃窃私语。因为动物们发出的声音很小,所以,虽然海面上但是,海底依然是3怎样才能听到动物的窃窃私语呢?好,我们每人都用上特制的水中听音器,用心听一听,你们听到了什么?放录音 交流:(1)指名说(2)现在同学们想一想,海底除了这些声音还有可能发出哪些声音呢?请你们也用书中这种方式来说行吗? (3)多么美妙的声音呀,你能把它读好吗?指名读,齐读。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过渡:海底动物发出的声音可真奇妙,它们的活动怎样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2请你仔细读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完成下列填空。(出示表格图) 3你最喜欢的哪一种动物呢?用你最喜欢的形式来汇报。四、学习第四自然段1海底除了有这么多有趣的动物,还有许多的植物呢。我们一起去欣赏一番。出示图片2交流: 3海底植物真是(板书:色彩形态多样),我们一起来读好第四自然段,把植物的差异读出来。 五、学习第五自然段 1观赏完海底植物,我们最后去勘探一下海底地形怎样?蕴藏着哪些矿物?请默读第五自然段思考。 2让我们一起把第五自然段读一读,再次感受海底地形的奇特,矿产的丰富。六、小结全文 1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去海底世界畅游了一番,了解到海底的声音多种多样,动物活动的特点多种多样,植物色彩形态也是多种多样,海底地形奇特,矿产蕴藏丰富,难怪作者发出赞叹:海底真是个 2学到这,你想对大海说些什么呢?板书设计景色奇异 光 黑中有亮声音 静中有声 22 海底世界 动物 方法各异 美物产丰富 植物 色彩多样矿物 蕴藏丰富教学后记单元七课题23、日月潭的传说课时 2教学要求1能默读课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用联系上下文和展开想象的方法理解“一筹莫展、挺身而出、翻山越岭、披荆斩棘、千辛万苦、为民造福”等词语的意思。 3能抓住关键词句,联系上下文朗读感悟大尖哥和水社姐的形象,体会他们舍生忘死、除邪惩恶、为民造福的高贵品质。4进行借助关键词语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训练。5结合课文内容开展想象、补白、说话、写话训练。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能抓住关键词句,联系上下文朗读感悟大尖哥和水社姐的形象,体会他们舍生忘死、除邪惩恶、为民造福的高贵品质。预习要求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不添字,不漏字。 读了课文,我认识了 的大尖哥和水社姐。2在文中画出生字词,把生字词大声读两遍 3在语文书上描红,给每个生字组2个词。4收集并阅读资料,了解有关民间传说以及台湾的风土人情。我知道的民间传说有: 、 、 、 教 学 预 设 过 程改 进 设 计第一课时一、导入课题1板书课题你们知道什么是传说吗?请你举个例子说说,我们都学过或听过哪些传说?那这篇课文将的是关于什么的传说呢?(日月潭)2绍日月潭3初读课文,理清思路。(1) 学生自读课文,给生字注上声调。(2) 指名分节读课文,及时纠正错误的读音。(3)再读课文,给课文分段,作上标记。交流讨论:一(1)写日月潭的地理位置和美丽的自然景色。二(2-5)写日月潭的传说。三(6)写大尖山、水社山和日月潭的名字的由来。4学习第一段。(1) 指名读第一段。(2) 读了这一节,你知道了些什么?是从哪一句中知道的5指导书写。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3课,齐读课题日月潭的传说。2上节课我们初读课文,学习了生字词,了解了课文大意。下面老师来检查一下:看看这些词语你会填吗? 出示:( )( )一团 一筹( )( )( )( )而出 ( )山( )岭披( )斩( ) 千( )万( )( )( )恶龙 为民( )( )3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呢?你能选择其中的几个词语连起来说一说吗?二、整体感知人物特点1下面就让我们走进日月潭,走进这个动人的传说。2打开书,自由朗读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看看老百姓眼中的大尖哥和水社姐是什么样的人?3你觉得什么样的人是英雄?三、从哪里可以看出大尖哥和水社姐是英雄呢?请默读第3、4、5自然段,圈画出重点的词句来说说你的看法。1同学们可以按照这样的句式来进行交流,这样自己说得有条理,大家也听得很明白。 出示:我画的句子是:-,圈出了-这个(这些)词语,从这儿我看出大尖哥和水社姐是-的人。 谁来第一个说说自己的看法?能不能按照故事叙述的顺序一个一个地来交流?2交流第一处:“就在人们一筹莫展的时候,年轻的渔民大尖哥和水社姐挺身而出,要去降伏恶龙。”从“挺身而出”看出他们是奋不顾身,见义勇为的人。 出示:可哪儿去找水性特别好的人呢?怎么才能得到阿里山的金斧头和金剪刀呢? 指导朗读。 联系刚才的问号,谁知道“一筹莫展”的意思? 3交流第二处:“他们翻山越岭,披荆斩棘,吃尽了千辛万苦,终于从阿里山的山洞里拿到了金斧头和金剪刀。”从这看出他们不畏艰难,勇敢顽强。(1)“ 翻山越岭”什么意思?(2)“披荆斩棘”呢?(3)有感情地读一读,读出大尖哥和水社姐的不畏艰难,勇敢顽强,读出我们对他们的深深敬佩之情。 4交流第三处:“回到潭边,他俩又冒着生命危险,纵身潜入湖底,与两条恶龙激战了三天三夜。大尖哥用金斧头砍死了它们,水社姐用金剪刀剪开了龙肚子,救出了太阳和月亮,人们重又见到了光明。”(1)从哪些词语中感受大尖哥和水社姐具有哪些品质?(2)指导朗读5此时此刻,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 四、拓展延伸,升华主题1同学们,在我国灿烂的文学长河中,流传着许多动人的传说,你们还知道哪些呢?2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日月潭的传说,千百年来在中华大地上流传,而且将一直流传下去,大尖、水社是英雄的化身,他们那舍生忘死、除邪惩恶、为民造福的高贵品质深深地感动着我们,也激励着我们,让我们向英雄学习板书设计23、日月潭的传说 挺身而出 英雄 千辛万苦(为民造福) 冒死激战教学后记单元七课题习作7课时 2教学要求1 通过阅读例文,激发学生写日记的兴趣2 读懂习作要求,了解日记的格式、内容及写日记的好处。3 根据自己一天的所见所闻,所想所做,仿照例文选择一件最有意义的事写成日记,并逐步培养自己写日记的习惯。教学重点写一则日记,做到格式正确,语句通顺,意思连贯。教学难点内容的选择和安排预习要求读懂习作要求,了解日记的格式、内容及写日记的好处。教 学 预 设 过 程改 进 设 计一、让学生弄清日记的格式1同学们,你们知道日记的格式吗?2指名学生回答。3我们不妨再看看例文的格式。4教师小结。二、使学生明白例文的内容1 观察插图,看看:图上画了哪些人?主要人物是谁?他在做什么?2阅读例文,想想:这则日记写的是什么事?3朗读书上的分析部分,说说日记的内容包含哪些?三、引导学生了解日记的选材1现在我们知道日记的内容十分广泛,但是是不是不加选择,每件事都要写呢?2学生同桌讨论,交换意见。3教师不忙下结论,要求学生默读课文,思考作者为什么写“吃桃子”这件事?4师生交流,共同小结:选择的材料要有意义,不应该胡乱编造 5。学生讨论交流。四、简要介绍日记的基本要求 真实、明白、通顺。五、引导学生掌握叙述的顺序。六、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1教师讲解一些中外作家勤写日记的小故事。2师生共同谈写日记的好处。3号召学生养成勤写日记的好习惯,让学生谈谈今后将如何写日记。七、指导写作。(注意指导日记的格式)板书设计教学后记单元七课题练习7课时 3教学要求1.看图认识五种花。2通两则谜语,并能猜出是什么花。3能用几句话写出最喜欢的一种花,让同学们猜是什么花。4写好钢笔字,一个字有两个捺笔,须分清主次。5.熟记八条成语,养成勤于积累的习惯。6.练习以“我家的一张照片“为话题,具体有条理地说话。教学重点看图认识五种花,能用几句话写出最喜欢的一种花,让同学们。教学难点记八条成语,养成勤于积累的习惯。预习要求1读准两则谜语中的生字,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查查字典.2观察一种花卉,用几句话介绍一下它的外形.3读准八个成语,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通过查词典解决。让学生翻阅以前的照片并挑选出最喜欢、最难忘的一张照片教 学 预 设 过 程改 进 设 计第一课时(一)教学第一部分1审题(1)指名读题目(2)明确练习的要求2出示五种花的名称,借助拼音读准字音。3投影出示这这五种花朵,请学生说说它们各自的颜色、样子等,随机让学生说出花名。4请学生在书中连线5交流:你最熟悉哪种花?你还了解哪些,向大家介绍。(二)教学第二部分1审题2指导(1)自读谜语,不认识的字查字典解决(2)指名读并让学生说说从谜语中看出每种花各有什么特点?(3)猜一猜并说出为什么这么猜(4)随机出示“仙人掌花”和“荷花”图片,让学生进一步感受这两种花的特点(荷花可以让学生回忆所学课文)(三)教学第三部分1过渡导入:同学们,你们能抓住花的特点给大家出两个有关花的谜语吗?不能自己说出花名,让大家猜出来。2指导(1)指名用几句花说说说自己最喜欢、最熟悉的一种花(2)师生随机点评3练习交流(1)学生写句子(2)请部分学生读自己写的句子,指名猜猜,特别对大家不能猜出来的花进行评议(3)没有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