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升平中学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一、语文积累及运用(20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只有两个不正确,请找出并改正。(2分)满载(zi)而归 排忧解难(nn) 人迹罕(hn)至 惟妙惟肖(xio) 中流砥(d)柱 好(ho)事多磨 锲(q)而不舍赏(shng)心悦目 不屈不挠(no) 赤(ch)子之心 改为 改为 2、下列词语中有四个书写有错误,请把这四个词语中的正确写法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在田字格里。(2分)妙首回春锐不可当谈笑风生 抑扬顿错 众志成诚别具匠心德高望众玲珑剔透明察秋毫 耳儒目染 通宵达旦扶危济困3、请结合语境,从备选词语中选择最恰当的两个,分别填写在下面句子相应的横线上。(2分)备选词语:佳作风光作品奇观景色杰作奥运“祥云”火炬登顶珠峰,是中华民族挑战人类极限的一次壮举,是现代奥林匹克运动逾百年历史上的一道 ,也是中国奉献给全世界的一大人类 。4、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1分)A无论工人们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他们都能披荆斩棘,一往无前。 B在列车长粗暴的干涉下,使爱迪生在火车上边卖抱边做实验的愿望破灭了。 C为了防止非典疫情不再反弹,市领导要求各单位制定严密的防范措施。 D改革开放二十年来,中国人的生活水平有明显增强。 。5名著阅读(3分)(1)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各有优缺点,请你从中挑选一人,写出他的法名,并客观说明你对他的看法。法名: 看法: (2)请写一段话介绍一部文学名著。要求:A、从水浒、三国演义和繁星春水中任选一部。B、这段话中必须选用下列词语中的两个。备选词语: 深入浅出 大气磅礴 清纯自然 直抒胸臆 曲折跌宕 栩栩如生 情真意切 行云流水简介: 6古诗文理解默写(10分)(1)几处早莺争暖树, 。(2)华夏文化讲究曲折美、层次美,常建题破禅寺后禅院中的“ , ”就表现了这种美学思想。 (3)万里赴戎机, 。(4)思念绵长:李商隐倚窗独立,夜雨离愁:“ ,却话巴山夜雨时”;苏轼临风徐吟,对月怀人:“但愿人长久, ”。(5)诗言心志:曹操在观沧海中表达了“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心声,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表达了“ , ”的心志,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表达了“ ,化作春泥更护花”的心愿。(6) ,长河落日圆。二、口语交际及互动(4分) 2008年2月18日感动中国颁奖晚会,有一位年轻的军官孟祥斌舍己救人的事迹令在场的观众感动流泪。他用一次辉煌的陨落,挽回另外一个生命。假如你在晚会现场,记者采访你,你将怎样回答下面的问题?7你对孟祥斌的妻子说些什么?(2分): 8. 你想对那位轻生的女青年说什么?(2分): 三、综合性学习及探究。(6分)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市发生里氏8.0级地震。一时间,山川摇晃,房屋倾颓,一座座青山秀水的城市转眼变为废墟。无数的妻离子散、无数的骨肉分离、无数的生离死别、无数的有家难回,在中国这片伤痕累累的土地上悲怆地上演。9【真情无限 希望永存】灾难中无数生命在挣扎,救助中无数希望被点亮。正在罹受苦难的灾区人民不仅需要物质上帮助更需要心灵上的支持,请你拟写一条短信,鼓励灾区的人民不要丧失希望,勇敢的活下去。要求至少用一种修辞手法。(1分) 10.【一方有难 八方支援】生之华夏人,同系华夏魂。汶川需要我们,四川需要我们,中国需要我们。只要我们伸出双手,力量虽然微薄,终能汇成汪洋大海。为了能够更好的帮助灾区人民早日脱离苦难,学校将要开展一系列支援灾区的活动,心系灾区的你怎能落后,先确定活动名称然后拟写一个活动方案吧!(3分)活动名称: (1分)活动方案:(2分) 10.【大爱无疆 舍我其谁】地震无情人有情,学校决定接收一些在地震灾害中没有办法上课的灾区学生。你所在的班级恰好接收了一名来自汶川灾区的学生陈安宁,班主任决定为了欢迎陈安宁同学,举办一次主题为“大爱无疆 同舟共济”的班会。你作为这次班会的主持人,一定会用精彩感人的语言准备一段开场白,请把它写在下面。(不超过30字)(2分) 四、文言文阅读 阅读文言文曹刿论战,回答1115题。(8分)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1. 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 (2分) (1)肉食者鄙( ) (2)小惠未徧( )(3)牺牲玉帛( ) (4)神弗福也( ) 1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 (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翻译: (2)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翻译: 13. 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原因是 。(用原文回答) (1分)答: 14. 第一段文字表现出曹刿的两个主要思想观点是什么? (1分)答:_15. 读了这则短文,鲁国获胜给你启示最深的一点是什么?请联系生活实际简要谈谈你的看法。(不超过30字)(2分) 五、现代文阅读理解及分析。(一)(10分)(1)在谈论空间飞行、宇航员及其活动所用的颇不新颖的词汇中,也许没有哪个词比“衣”这一简单的词更容易使人误解的了。宇航员登月之行裹着的极其复杂的覆盖物很难称之为衣。从科学的意义上讲,说他穿的是随身携带、且必须在其中生活的特殊环境是完全正确的。 (2)宇航员一向生活在地球上,大气对他身体各部分压力每平方厘米近乎一公斤。在没有大气的空间,他的衣服必须起同样的作用。 (3)宇宙飞行衣必须保护宇航员不受太阳辐射的伤害,在无空气的空间,其照射之烈在地球上是闻所未闻的。除了阳光中的红外线以外,宇宙飞行衣还必须保护宇 航员不受其他种类辐射的伤害,其中不仅有通常在地球上使皮肤“晒黑”的紫外线,还有构成太阳风的粒子流。必须尽可能保护宇航员不受陨石的袭击。大部分宇宙 飞行衣有两层防护由特殊尼龙布制成的外层能阻挡大部分微陨石,穿透了外层的微陨石则由内层尼龙阻挡。 (4)宇宙飞和衣至少有十四层不同的材料:内里是两层特殊的尼龙纤维,阻止可能穿透外层的微陨石;其外是三层绝热和抗寒的“超级绝缘”材料;再外是覆有闪 亮金属层的两层尼龙纤维,用以反射辐射;复外是四层能抗极高温的高绝缘材料;最后是三层加厚的尼龙纤维,用以阻止微陨石。要有宇航员的感觉,你得穿五件夹 克、一件雨衣和两件大衣!虽然如此,宇航员还必须能尽量自由地活动手足。你必须能弯腰,能起身,在月面跌倒了还得爬起来这是千百万电视观众都看到过的 场面! 16、本文说明的对象是_,运用了_说明顺序。(2分) 17、从第四段看,宇宙飞行衣的哪几层材料和作用是基本相同的?为什么这样设计?(2分) 18、从文中看,宇宙飞行衣有哪些作用?(2分)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说“要有宇航员的感觉,你得穿五件夹克、一件雨衣和两件大衣”,这样写有什么好处?(2分) 20、简要说说第四段加点词语“至少”的表达作用。(2分) (二)黄山绝壁松(9分)黄山以石奇云奇松奇名天下。然而登上黄山,给我以震动的是黄山松。 黄山之松布满黄山。由深深的山谷至大大小小的山顶,无处无松。可是我说的松只是山上的松。 山上有名气的松树颇多。如迎客松、望客松、黑虎松、连理松等等,都是游客们争相拍照的对象。但我说的不是这些名松,而是那些生在极顶和绝壁上不知名的野松。 黄山全是石峰。裸露的巨石侧立千仞,光秃秃没有土壤,尤其那些极高的地方,天寒风疾,草木不生,苍鹰也不去那里,一棵棵松树却破石而出,伸展着优美而碧绿的长臂,显示其独具的气质。世人赞叹它们独绝的姿容,很少去想在终年的烈日下或寒飙中,它们是怎样存活和生长的? 一位本地人告诉我,这些生长在石缝里的松树,根部能够分泌一种酸性的物质,腐蚀石头的表面,使其化为养分被自己吸收。为了从石头里寻觅生机,也为了牢牢抓住绝壁,以抵抗不期而至的狂风的撕扯与摧折,它们的根日日夜夜与石头搏斗着,最终不可思议地穿入坚如钢铁的石体。细心便能看到,这些松根在生长和壮大时常常把石头从中挣裂!还有什么树木有如此顽强的生命力? 我在迎客松后边的山崖上仰望一处绝壁,看到一条长长的石缝里生着一株幼小的松树。它高不及一米,却旺盛而又有活力。显然曾有一颗松子飞落到这里,在这冰冷的石缝间,什么养料也没有,它却奇迹般生根发芽,生长起来。如此幼小的树也能这般顽强?这力量是来自物种本身,还是在一代代松树坎坷的命运中磨砺出来的?我想,一定是后者。我发现,山上之松与山下之松决不一样。那些密密实实拥挤在温暖的山谷中的松树,干直枝肥,针叶鲜碧,慵懒而富态;而这些山顶上绝壁松却是枝干瘦硬,树叶黑绿,矫健又强悍。这绝壁之松是被恶劣与凶险的环境强化出来的。它虬劲和富于弹性的树干,是长期与风雨搏斗的结果;它远远地伸出的枝叶是为了更多地吸取阳光这一代代艰辛的生存记忆,已经化为一种个性的基因,潜入绝壁松的骨头里。为此,它们才有着如此非凡的性格与精神。 它们站立在所有人迹罕至的地方。那些荒峰野岭的极顶,那些下临万丈的悬崖峭壁,那些凶险莫测的绝境,常常可以看到三两棵甚至只有一棵孤松,十分夺目地立在那里。它们彼此姿态各异,也神情各异,或英武,或肃穆,或孤傲,或寂寞。远远望着它们,会心生敬意;但它们只有站在这些高不可攀的地方,才能真正看到天地的浩荡与博大。 于是,在大雪纷飞中,在夕阳残照里,在风狂雨骤间,在云烟明灭时,这些绝壁松都像一个个活着的人:像站立在船头镇定又从容地与激浪搏斗的艄公,战场上永不倒下的英雄,沉静的思想者,超逸又具风骨的文人在一片光亮晴空的映衬下,它们的身影就如同用浓墨画上去的一样。 但是,别以为它们全像画中的松树那么漂亮。有的枝干被飓风吹折,暴露着断枝残干,但另一些枝叶仍很苍郁;有的被酷热与冰寒打败,只剩下赤裸的枯骸,却依旧尊严地挺立在绝壁之上。于是,一个强者应当有的品质刚强、坚韧、适应、忍耐、奋取与自信,它全都具备。 现在可以说了,在黄山这些名绝天下的奇石奇云奇松中,石是山的体魄,云是山的情感,而松绝壁之松是黄山的灵魂。 21、文章是怎样描写绝壁松生长的恶劣环境和绝壁松的形态、情态的?(2分) 22、黄山绝壁松为什么能在石缝里生长?(2分) 23、根据语境,在第八段中“*” 处续写两个比喻句。(2分) 24、为什么说“绝壁之松是黄山的灵魂”?(1分) 25、在冰冷的石缝间,什么养料都没有,但绝壁松却奇迹般生根发芽,生长,矫健而强壮。就这一点,联系自己的学习和成长实际,谈谈你得到的启示。(2分) (三)中国,挺住(8分)月日,在四川省什邡市灾情最严重的蓥华镇救援现场,胡锦涛总书记用洪亮的声音坚定地喊道:“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 洪亮的声音,回荡在救灾现场! 坚定的话语,道出了一个民族的信心! 是的,任何困难都难不倒我们!难不倒我们这个英雄的民族! 当坚强的母亲临死前给怀里的孩子留下“宝贝,记住我爱你” 这样的短信,当英雄的老师用自己的身躯死死挡住倒下的水泥板护佑身下的学生,当深埋废墟多个小时的幸存者被连姓名都不曾留下的志愿者用一双双血淋淋的大手托起,当人民子弟兵冒着生死危险突进一座座孤城、筑起一条条生命道路我们眼前耸立的,是一座巍峨的高山这,就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在地震发生后的这些天里,我们每天都被无数的画面感动着。透过这真实的一幕幕,我们的耳畔响起的是这样的声音 孩子,别哭!母亲挺得住! 汶川,别哭!中国难不倒! 我们难不倒,是因为我们有党中央的坚强领导。 地震无情人有情,党心紧系万民心。灾难发生后,党中央迅速作出部署,把抗震救灾作为首要工作,把抢救被困群众放在第一位。在抗震救灾的关键时刻,胡锦涛总书记亲赴四川灾区,指导抗震救灾。从日下午赶赴四川,温家宝总理一连天奔波在灾区。正是因为党中央、国务院总揽全局、沉着应对、靠前指挥,一场抗击特大地震的攻坚战正在有力有序有效展开。 我们难不倒,是因为在我们的身边,挺立着一大批关键时刻冲得上,危难关头过得硬的共产党员。 我们难不倒,是因为在我们的面前,始终有一支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人民军队。 突如其来的大地震,吹响了中国军人的冲锋号。在万平方公里的重灾区,奋不顾身的救援官兵与死神展开惊心动魄的生死竞速。疾进,疾进!突破,突破!抢救,抢救正是他们的舍生忘死,让灾区的群众增强了信心,增添了力量。 从抗洪到抗击非典,从抗击冰雪到抗震救灾,每一次灾难降临,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总会火山般迸发出来。地震后的每一天,灾区的人们时刻都能感受到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暖流;在震后的残垣断壁中,到处闪耀着人性的光芒。 那带着希望小学的学生冲出震中的教师,那救了别人的孩子却顾不上救自己孩子的警察,那省下干粮留给邻居的工人,那互相搀扶逃出危险区的农民,以及全国各地数也数不清的志愿者、献血者、捐款捐物者在日常生活中,也许我们并没有过分关注过他们,但正是他们,正是这些普普通通的人,用平凡而夺目的光束,汇成了我们民族精神的光芒。 灾难,不可避免;灾难,让我们在悲痛中更加坚强。 正如俄罗斯新闻社在汶川地震后的一篇文章中所写到的那样:中国经历的磨难太多,但从未在磨难中倒下! 我们记住了这篇文章的标题:中国,挺住! 26、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用文中句子回答)(1分) 27、汶川大地震为什么难不倒我们中国人民?(分点作答)(2分) 28、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能否删去?请说明理由。(2分)灾难发生后,党中央迅速作出部署,把抗震救灾作为首要工作,把抢救被困群众放在第一位。 29、阅读下列链接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3分)【相关链接】材料一:北川县县长金大中,在这次地震灾难中,6个亲人,3个死亡,3个下落不明,他从废墟中爬起,顾不上悲伤,毅然走进了前线指挥中心,夜以继日地指挥着抗震救灾工作。材料二:映秀镇11岁女孩康洁,地震时被压在倒塌的校舍下,几经艰辛爬出。当时她右脚骨折,并被瓦砾割开了8厘米的伤口,但她未流一滴眼泪。 五、写作(55分)30、(1)亲爱的同学,你是否感觉到:许多事情,当你尚未经历之前,总以为很难做到。比如,上台表演、料理家务、独自出行、初学某种技艺甚至,对别人的一声道歉、一次喝彩、一个许诺、一份关爱难吗?其实并不!只要你勇于去体验、去思考,就能进入一片崭新的天地。请以“ ,其实并不难”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2)回首过去的日子,我们心潮澎湃:总有一种感动,让我们泪如雨下;总有一种精神,让我们奋发图强;总有一种声音,让我们热血沸腾;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奋勇当先;总有一种信念让我们坚韧顽强请你以“感动”为话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要求:(1)请从两个作文题中任选一题进行作文。(2)如果你选择第1题的半命题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宁都钢质防火窗施工方案
- 架空建筑垃圾分类方案设计
- 中式建筑排版配色方案设计
- 在全县干部大会的主持词
- 地下室顶板渗漏处理方案
- 双层宴席厅建筑方案设计
- 2025年经济师初级考试 经济基础知识核心考点模拟试卷
- 贵州省茶产业发展现状研究
- 其他收入分享协议的注意事项
- 2025年北京市纪委市监委所属事业单位招聘8人笔试备考题库参考答案详解
- 物流公司驾驶员管理的规章制度
- 【MOOC】大学物理-电磁学-北京理工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35KV集电线路安全施工措施
- 机场监控施工方案
- 北京餐厨垃圾收运合同范本
- 压力容器使用单位安全员题库
- 3输变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表式(变电工程电气专业)-2024年版
- 大数据产业大数据应用技术创新与实践计划
- 动物疫病检测合同
- 2024-2029年中国汾酒行业供需分析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
- 装配式结构吊装施工计算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