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学习效果反馈.doc_第1页
初一语文学习效果反馈.doc_第2页
初一语文学习效果反馈.doc_第3页
初一语文学习效果反馈.doc_第4页
初一语文学习效果反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密封线内不准答题班 级_ 姓 名_ 学 号_七年级语文学习效果反馈第一卷 选择题 (共14 分)题号123456答案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A黄晕(yn) 迸发(bng) 纠葛(g) 咫尺(zh)B着落(zho) 苦涩(s) 滑稽(j) 缈(mio)C贮蓄(zh) 粗糙(co) 灼热(zhu) 栗(chn)D静谧(b) 倔强(jing) 汲取(j) 附和(h)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A房间里右边墙上挂着一副对联,写的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B报纸上常把污水、废气、噪音称为三废,可运动会上的那种退化锐气的流行歌曲可以称得上一害。C端午日节选自沈从文小说选边城(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版)。D“我倒很想知道,他们的衣料究竟织得怎样了?”皇帝想。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A经过一个月的辛苦劳动,我才意识到,养花并非什么闲情逸致,完全是勤快人的事。B2009年,众多莘莘学子积极报考公务员,报名和录取比例达3001。 C有这么一些人,他们对个人利益斤斤计较,对广大群众的疾苦却漫不经心。 D海地发生了百年一遇的大地震,伤亡惨重,中美等国纷纷伸出了援助之手,但也有少数国家默默无闻。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在国际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我们更要全面继承和发挥中华文化传统。B为了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我们必须解决和正视当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C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品德教育,是全国中小学生工作的当务之急。D中学生能否健康成长,关键在于人生观起决定作用。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3分)A、当代作家赵丽宏的为你打开一扇门以深切的情感对文学作品作了生动的描述,读之使人更加亲近文学、热爱文学。B、小说社戏写了作者十一二岁时在平桥村夜航到赵庄看社戏的一段生活经历,刻画了一群农家少年朋友的形象,表现了劳动人民淳朴、善良、友爱、无私的美好品德。C、三峡选自水经注,作者鹂道元,字善长,北魏人,著名的历史学家、散文家。D、斜塔上的实验是一篇记叙文,表现了伽利略不轻信权威、热爱科学、勇于创新、甘为科学献身的精神。6、下面语段的空白处,应依次填入的一组句子是(3分)不是所有的笑容都表达喜悦,_ ;不是所有的喝彩都表达赞颂,_ ;不是所有的顺从都表达虔诚,_ ;不是所有的顺利都表达成功,_ 。(1)就像不是所有的反对都表达憎恶;(2)就像不是所有的眼泪都表达悲痛;(3)就像不是所有的沉默都表达否定;(4)就像不是所有的挫折都表达不幸。A (1)(3)(2)(4) B (3)(2)(1)(4) C (2)(3)(1)(4) D (4)(3)(1)(2)第二卷 非选择题 (共 136 分)一、 语言积累与实践运用。(28分)7、根据下面一段话中的拼音写出汉字。( 3分)春光明媚的瘦西湖 pn( ),闻名遐迩的五亭桥旁,一群群踏青的少女从我们身边走过。飘扬的黑发,清 ch( )的目光,花一般清新的红晕,鹿一般轻yng ( )的脚步,仿佛整个世界都洋溢着她们的歌声和笑声。8、默写(每档中错、漏、添一字均不给分)。( 8 分)(1)潮平两岸阔 ,_。(王湾次北固山下)(2)_ ,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西江月)(3) _,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4)晴空一鹤排云上,_ 。(刘禹锡秋词)(5) ,铜雀春深锁二乔。(6)“ ”,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7)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_ ,好像日本看护妇。(8)青山有幸埋忠骨, 。9、仿句。(4分)语文是滋味甘醇的美酒,让人回味无穷;语文是_,让人_ ;_ ,_ 。10、名著与语文实践活动 阅读了汤姆索亚历险记,你认为汤姆是一个怎样的人,试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回答(4分) _ 11、请你为我校正在举行的第二届校园体育文化艺术节拟一条宣传标语。(3分)_ 12、阅读材料后,写一句感恩的颂词。(3分)昨天,我还伏在河边低头追寻着水中在小鱼;今天,我却伫立在旷野举首凝望着深邃的夜空。猛然间我发现:自己长大了!真的长大了!既然你已经张大了,心中的喜悦之情也溢于言表。这是你的心底一定会涌动着诚挚的感恩之情。如:感恩社会、大自然、知识、课改实验、父母、老师、伙伴(请你选择某一对象,但不得出现人物真名)你想就此说点什么吗?(字左右)_13、邻居王阿姨家的对联贴反了:“天增岁月人增寿”被贴在了左边,“春满乾坤福满门”被贴在了右边。请你依据对联的有关知识,用得体的语言向她说明,把要说的话写在下面。有关知识:上联,末字是仄声韵(一般是第三声、第四声),贴在右边;下联,末字是平声韵(一般是第一声、第二声),贴在左边。(3分)_二、 阅读理解(4 8分)(一) 诗歌赏析(4分)十五夜望月唐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14、请简要分析“树栖鸦”三字。(2分)_15、“不知秋思落谁家”中的 “落”字有何妙处?(2分)_(二)文言文阅读。(14分)三 峡(郦道元)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嗽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1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1)良多趣味 (2) 林寒涧肃 (3)属引凄异 (4)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17翻译下面文言语句。(2分)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译文: 18填空:文中用“ ”描绘了山形的挺拔险峻,用“ ”写尽了深秋的凄婉幽美。(4分)19昔日郦道元笔下美丽的三峡,如今因三峡工程更闻名于世,并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请你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写一段导游词,向前来观光的游客介绍三峡的风景特点和时代变化。(4分)【相关链接】新华网三峡工地5月20日专电(记者江时强、刘诗平) 2006年5月20日14时,三峡坝顶上激动的建设者们见证了大坝最后一方混凝土浇筑的历史性时刻。至此,世界规模最大的混凝土大坝终于在中国长江西陵峡全线建成。 三峡大坝建成后,大坝本身就是一道壮丽的景观。北京三峡游的线路一直在追踪 三峡大坝的建设进程。导游词: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2226题。 (16分)兰 草小时候,常常遇到一些女孩用“兰”字作名,干吗要用“兰”作名呢?我产生了好奇心,去问父亲。父亲说,兰是一种草,开的花特香,兰草貌似柔弱,但生命力极强,逗人喜爱,因此人们爱用“兰”为女孩子命名,希望她们像兰草一样娴淑温柔,美貌端庄,健康成长。父亲的话我似懂非懂,但产生了想见兰草的愿望。 但家乡没有兰草,后来,我上了初中、高中,来到县城,那里也没有兰草。 去年九月中旬,我们奉命来到了扒口行洪的小河口镇灾区救灾。行洪区的高处已经露出了水面。少数回归的群众,已在残堤上搭起了临时灾棚,等候着重建家园。为了迎接行洪区中小学生归校,我们急于了解学校的受灾情况。这是一所我十分熟悉的学校:雄伟的教学大楼,整齐的教师宿舍。特别是校园美化,全市有名。四季花香,长年青翠,满园秀色。而现在展现在我们面前的这所学校,除伤痕累累的教学大楼,依然倔强地挺立着,整座校园覆盖在厚厚的淤泥中。露出泥面的柏树、广玉兰、女贞树等,浑身泥土,成了朽木枯枝;至于那些名花们,早已杳无踪迹。一片泥沼,满目荒凉,看不到生命的迹象。我心里感到沉甸甸的。 就在诅咒洪水的肆虐时,我眼前一亮,忽然发现远处的淤泥堆上,像是谁散落了十分鲜嫩的四季葱苗。远远望去,它们婀娜娇艳,翠润如玉。在这百里泥沼中不可能有四季葱苗!我不顾一切,从没膝深的淤泥中蹚了过去,走近一看,其中竟还有两朵三朵白色的小花。凑上去,一缕淡淡的清香,沁人心脾!我大声叫喊起来:这里有抗御洪水的英雄!同行的校长告诉我们,这堆淤泥下是一个圆形的大花台,周围种的是一圈兰草。淹水前这些兰草叶长不过五寸。竟意想不到,它会在二个多月的滔滔洪水底下,不断地从与日俱增的淤泥中挣出身子,突破了半米多深的淤泥封锁。在洪水退后,群芳寥落,校园一片死寂。独有这兰草、兰花,带着与洪水顽强拼搏后的疲劳与倦色,虽然减少了一些浓绿与浓香,却显得更鲜、更嫩、更加亮丽。我对这具有超强生命力的兰草,不禁肃然起敬。在温柔舒适的花园中,兰草恪守名份,娴静恬淡,默默奉献,丰富人间香与美,从不张扬;在荒山僻谷中,兰草仍然生机勃勃,奋发向上,散发出缕缕清香,不为沦落深山而自弃;在沧海横流,洪水滔天的绝境中,兰草威武不屈,奋斗不止,争得了自己的生存,获得了发展的先机。我抬起头来,远远望见守候在残堤上的父老乡亲们,心潮起伏,思绪难平。在父老乡亲的身上,我看到了兰草的秉性秉(bng)性:性格;在兰草的身上,我看到了父老乡亲的希望。 20这篇文章写兰草,着力表现了兰草_ 的特性。文中有两个词语表达了作者在不同时期对兰草的思想感情,这两个词语是: (小时候)_;(救灾时见了兰草)_。(3分) 21第段中写树和名花,这对表现兰草起了什么作用?第段中“走近一看,其中竟还有两朵三朵白色的小花”中的“竟”,表露了作者发现兰花时怎样的情感? (4分)_22第段里画浪线的句子中用了“顽强拼搏”一词,本段中能具体表现这种精神的语句是_(2分)23第段里画粗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作用?(3分)_24“在父老乡亲的身上,我看到了兰草的秉性;在兰草的身上,我看到了父老乡亲的希望。”这句话对全文内容的表达起什么作用?你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含义?(4分) _ (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2731题。(14分)“种”出石油 据科学家粗略估算,全球绿色植物每年产生的碳氢化合物可达300亿吨以上,只要将这些植物进行高压、高温加工,就能够制造出和石油成分相近的产品。目前。全球绿色植物储存的能量,大约相当于8万亿吨煤或8亿吨石油。可以说,植物是一座巨大的储油库。 科学家研究发现,可用于制造石油的植物品种很多,不少乔木、灌木、海藻等含有极为可观的天然炼油物质。美国科学家选用了千余种最富生产能力的水藻进行实验,从其体内提取类脂化合物以化学的方法进行处理,从而转变成汽油和柴油。前苏联的科学家经过引导性的实验进一步证实,从锯末中也可以提炼出人造石油,这种植物能源比传统的石油和煤具有更多的优越性。首先,它便于就地生产利用,省却了远距离输送,因而成本比较低廉;其次,植物能源在燃烧过程中,一般不会形成有害物质,它所产生的二氧化碳也易于被植物吸收,对保护生态环境非常有利。 众所周知,石油是多种碳氢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许多植物也可直接产生碳氢化合物。倘若能够以适当的方法把这些碳氢化合物提取出来,我们就可以得到所谓的产绿色石油”。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美国的卡尔文教授,在一个人工石油植物种植场,种植了一种名叫“尤加利”的树木。这种树木的茎和种子中均舍有这种可燃物质,1000平方米土地每年产5桶“绿色石油”,每桶成本仅20美元,而当时每桶石油的价格是30美元。他的成功,推动了全球的石油植物研究。 资料表明,美国现已拥有一个上百万平方米的能源植物速生林,英国已批准兴建一个石油植物园,瑞士已经制定出一个利用植物石油取代全国半数石油消耗量的计划。可以说,用不了多久,人类将“种”出石油。25、阅读本文后,说说石油为什么可以“种”出来? (3分)_26、“种”出来的石油有哪些优越性? (3分)_27、为了说明植物能源开发的经济价值,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4分)_28、本文第段中画线句子的加点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4分)_四、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母亲的一声呼唤,荡漾着爱的涟漪;朋友的一声呼唤,打开了紧闭的心扉。地球呼唤我们警醒,时代呼唤我们前行。呼唤是提醒,是关注,是引领。呼唤来自思考,呼唤源于真情。呼唤责任,呼唤坚强,呼唤燕子归来,呼唤童心不泯生活中,多少美好的感情凝聚成一声呼唤,又有多少遗憾期待着一声呼唤。我们经常感受到对方的呼唤,也曾由衷地发出过呼唤。请以“呼唤”我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不限(除诗歌外); (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3)不少于600字。200400600初一语文答案:第一卷:A D A C B C第二卷:7、畔 澈 盈 8、略 9、语文是色彩缤纷的花园,让人流连忘返;语文是意境深远的油画,让人惊叹不已。 10、略 11、文化乳汁抚育校园新苗 12、略13、王阿姨,您好!您家的这副对联真好!不过,对联贴反了。因为“寿”字是第四声,这句是上联,应该贴在右边;“门”字是第二声,这句是下联,应该贴在左边。我帮您换过来,好吗? 14、“树栖鸦”这三个字,朴实、简洁、凝练,既写了鸦鹊栖树的情状,又烘托了月夜的寂静。 15、一个“落”字,新颖妥帖,给人以动的形象的感觉,仿佛那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齐洒落人间似的。 16(1)真(或实在) (2)寂静 (3)连续 (4)快17在极高的山峰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