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芭蕉花--2.doc_第1页
20-芭蕉花--2.doc_第2页
20-芭蕉花--2.doc_第3页
20-芭蕉花--2.doc_第4页
20-芭蕉花--2.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 芭蕉花教学目标1认识10个生字,正确书写5个汉字;积累7个词语。2理解并积累文中的动词,体会动词“托、藏、捧”在语境中的表达作用。3有感情地读课文,了解父母生气的原因,理解妈妈的话的含义。4通过学习,懂得做人要诚实的道理: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随便拿。教学重点1理解并积累文中的动词,体会动词“托、藏、捧”在语境中的表达作用。2读课文,了解父母生气的原因,理解妈妈的话的含义。教学难点从母亲的责骂中懂得做人要诚实、知错就改的道理。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文1板书课题:芭蕉花 因为“芭蕉”是草本植物,所以头上有“草字头”。2就让我们先从赏花开始 板书:赏花(1)媒体出示图片(芭蕉花)(2)介绍:芭蕉,又名“绿天”、“扇仙”,属于植物中的芭蕉科,盛产于亚洲热带地区,在我国海南、云南、台湾等地都有栽种。因为它一叶生,一叶蕉,所以命名为“芭蕉”。芭蕉不仅长得美丽,而且花和叶子能吃,更能作为中药来治病,如:头晕、心脏病等。从古至今,一直是受人喜爱的植物。3作者郭沫若出生在四川,他的家乡也产芭蕉。他眼中的芭蕉是怎样的呢?(1)媒体出示句子:院子里栽着一簇芭蕉,有一株刚好开着一朵黄花,样子像尖瓣的莲花。(2)正确读句子。 (3)注意“株”的读音,理解“株”(种植在地面上的树木的根和茎);文中写到了“一株芭蕉花”,它正含苞绽放呢!(指名读句子)(4)这株芭蕉花与其它的枝叶挨挨挤挤地聚集在一块儿,形成了“一簇”,显得特别引人注目!(齐读句子) 4今天,我们的话题虽从芭蕉花说起,却由物及人,写了一个令人难忘的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做人的道理。下面,就让我们走近芭蕉花,一起来知事、明理。 板书:知事 明理二、初读课文1自由读课文:努力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遇到疑问在书中作上标记。2交流质疑:为什么摘花?父母为什么生气?(母亲为什么那样说?)哥哥为什么还花?(既然花儿已经摘下了,并干枯了,还回去还有什么意思呢?)3根据质疑板书:摘花?教训?还花? 4依据板书找到相应的小节。三、研读课文1指名读第1节,说说你了解到什么?(1)芭蕉花的功效,能治头晕病。(2)母亲有头晕病,需要芭蕉花治病。(3)媒体出示句子: 母亲有头晕病,她一犯病,我们就四处托人去买芭蕉花。A. 指名读句子。解释:头晕病学习:犯 理解 犯病 托人B. 品味“四处托人”的作用,感受芭蕉花的稀少。C. 指导读句。2看到院子里栽种的芭蕉开花了,我和哥哥怎么想?(1)指名交流。(欢喜、激动)(2)联系第一小节的内容体会四川地处偏僻,芭蕉花稀缺,因此买花不易;母亲病重,又急需芭蕉花治病,因此一看到花,想到能为母亲治病,我们欣喜若狂。3我和哥哥又是怎么做的呢?(1)读课文第2、3小节,直线划出相关句子。(2)指名交流,媒体出示句子: 学习: 矮我们欢喜极了,就翻进窗子去摘那朵芭蕉花。窗子不过三四尺高,我人矮,是二哥把我托进去的。我们摘下花,把它藏在衣袖里带回家。我捧着花跑到母亲床前(3)读句子,圈出动作。(4)学生字:托 、捧 (做动作,联系上下文理解怎么托?怎么藏?怎么捧?) 这里的 托,与前面托人的托进行比较写字指导: 袖(5)体会儿子对母亲的一番孝心和苦心。 板书:如获至宝 用心良苦(6)有感情地朗读句子。四、小结复习1我和哥哥摘下芭蕉花,宝贝一样带回家给母亲治病,结果又如何呢?我们下一节课继续学习课文。2复习生字词语:头晕 围墙 衣袖 照实 争气 客厅 容易3按要求将生字归类:晕 训 掐 蕉 捧 搁 厅 容 托三拼音的字: 后鼻音的字: 整体认读音节的字: 4比一比,再组词 爸( ) 袖( ) 陷( ) 芭( ) 油( ) 掐( )第二课时一、 复习导入 1 我和哥哥看见院子的芭蕉开花了我们欢喜极了。2 想到芭蕉花能治母亲的头晕病,我们决定翻进窗子去摘那朵芭蕉花。窗子不过三四尺高,我人矮,是哥哥把我托进去的。摘到了花,我们如获至宝我们摘下花,把它藏在衣袖里带回家。我捧着花跑到母亲床前。二、 继续研读课文1 我们当时之所以那样兴奋,那样喜出望外,是因为我们的心中满溢着对母亲的爱。2 在俩兄弟看来,自己所做的都是为了治好妈妈的病。因而,当妈妈询问芭蕉花哪来时,“我”便照实说了。(1)学习生字:便 理解词语:照实。“照”就是“按照”,“实”就是“实情、事实”。“照实”的意思就是“按照实情”。(2)媒体出示填空:母亲问我芭蕉花是哪儿来的,我便照实说:“ 。”(3)现在,你就是文中的“我”,请你参照课文内容或根据板书提示“照实”说一说。(4)自由练习,交流。3然而,孩子的一番苦心和孝心不但没有得到父母的赞赏,反而遭到了责骂,这又是为什么呢?(1)自由朗读第三节,用直线划出母亲和父亲的表现。(2)出示句子:母亲非常生气,连连叹气:“唉!我生下了你们这两个不争气的孩子,为娘的倒不如病死的好!”父亲知道了,把我们拉到客厅里,狠狠地训了一顿。(3)学习:厅(4)读读母亲的话,想想母亲为什么说我们是两个“不争气的孩子”?(4)为了一小朵花,父亲竟把我俩狠狠训了一顿,你认为这值得吗?4一开始,我和哥哥并不明白父母这么做的原因。(1)媒体出示句子:母亲病了要吃芭蕉花,我们好不容易掐来一朵,这有什么不对呢? 学习:容 理解:好不容易(2)指名读句,读好疑问语气。5想象说话:父亲会语重心长地和我俩说些什么?6小结:诚实善良是做人的根本,为了个人的利益损害他人,不可取。(1)出示句子:勿以恶小而为之。(2)父母其实是明白哥俩的一番孝心的,但为了教育孩子,懂得做人的道理,他们还是狠狠教训了我们,这也是用心良苦啊! 7.齐读第四节。(1)事后,母亲没有吃我们摘来的芭蕉花,哥哥最终把花送去还了,但芭蕉花还是干枯了。哥哥这样做有必要吗?课文就这样结尾了?似乎没写完呢!你明白作者的用意吗?(2)小结:知错就改,这也是做人的根本。 板书:知错就改 诚实(3)出示句子: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小结复习师小结:一朵普通的芭蕉花,一对活泼天真的孩子,两位严厉的父母,构成了一个小故事,给人以深刻的启迪。病中的母亲盼花心切,但没有忘记育子的重任,父亲也能体察到孩子的孝心,但他坚守“勿以恶小而为之”的信条,责罚了心爱的孩子。他们把孩子的品德看得比治病还重要,比生命还可贵,他们对孩子的爱才是真爱,爱得有价值。四、巩固练习1根据课文内容判断下列句子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1)第1节中的“托”和第2节中的“托”意思是一样的。 ( )(2)“我”和哥哥心里欢喜极了,是因为私塾院子里的那簇芭蕉花很漂亮。 ( )(3)“我们把芭蕉花藏在衣袖里带回家。到家后,我捧着花跑到母亲床前。”这句话中带点的动词说明我们把芭蕉花当作宝贝。 ( )(4)妈妈很生气,爸爸狠狠地训了我们一顿,是因为他们希望我们做一个诚实的人,这也是爱护我们的表现。 ( )2练一练 :A :读一读母亲说的话。 B :复述芭蕉花的故事。C :你还知道哪些做人的道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