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第四册第六单元测试卷.doc_第1页
高二语文第四册第六单元测试卷.doc_第2页
高二语文第四册第六单元测试卷.doc_第3页
高二语文第四册第六单元测试卷.doc_第4页
高二语文第四册第六单元测试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二语文第四册第六单元测试卷一、语言基础知识(18分)1、下列各项中读音全对的一项是( )A、觇(zhn)视 叨(do)陪鲤对 坳(o)堂 惭怍(zu)B、坻(ch)石 陨(yn)首 龂龂(yn)然 冯(png)虚御风C、匏樽(zhn) 坐贻聋瞽(g) 歔(x)欷 数数(shu)然D、泠(lng)然 逋(p)慢 神祗(q) 穷睇(t)眄于中天2、下列各项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愀然 枕籍 尚飨 寄浮游于天地B、缱绻 拔濯 夭阏 风缳雨鬓C、嫠妇 爇香 裨益 不省所怙 D、饮龁 幢节 蹄躈 绡觳参差3、下列各组对于词类活用归类正确的一组是( ) 顺流而东 景从云合 得其尤绝者家焉 侣鱼虾而友麋鹿襟三江而带五湖 力叮不释 长吾女与汝女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 成以其小,劣之 A、/ B、/C、/ D、/4、下列各组加点的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舅姑爱其子,不能御 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 B、绝云气,负青天 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C、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 而心目耳力俱穷,绝无踪迹 D、成仓猝莫所救 莫不靓妆丽服5、下列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翼日进宰,宰见其小,怒呵成 B、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C、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 D、而后乃今培风6、下列各组全都属于古今异义词的一组是( )将成家而致汝 漱涤万物,牢笼百态 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 则告诉不许 众人匹之 野马也,尘埃也 千里逢迎 幢节玲珑 当如亲戚耳 自然蛾眉A、 B、 C、 D、7、下列各组对句式特点归类正确的一组是( )今日见辱问于长者 昔尧遭洪水九年者,乃此子一怒也 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而今安在哉 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 为婢仆所惑 惟兄嫂是依 访风景于崇阿 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 急于星火A、/ B、/C、/ D、/8、句中所补出的省略成分,错误的一项是A、何故不使(之)知? B、有不听曲(于)此石者,如月!C、入其舍,则(见)密室垂帘。 D、虫跃掷径出,(成子)迅不可捉。9、下列各项是对课文内容的评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庄子在逍遥游中反复使用对比,并用“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来上下贯通文章,充分说明了“小大之辩”,突出了文章的主旨。B、袁宏道的虎丘记是一篇游记散文。它和一般的游记一样,主体着重描写了虎丘的自然景观,间杂游人的神情描写,起陪衬作用。C、蒲松龄的促织借用讲前朝故事的手法,通过成名因被迫交纳促织而备受摧残,几乎家破人亡的故事,显得隐晦曲折。D、李朝威的柳毅传是一篇浪漫主义小说。它所反映的却是人世间的婚姻、爱情问题。小说中的小龙女在夫家受到的凌辱和迫害,正是当时社会的反映。二、课内阅读(8分,每小题2分) 宣德间,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此物故非西产;有华阴令欲媚上官,以一头进,试使斗而才,因责常供。令以责之里正。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昂其直,居为奇货。里胥猾黠,假此科敛丁口,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 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久不售。为人迂讷,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百计营谋不能脱。不终岁,薄产累尽。会征促织,成不敢敛户口,而又无所赔偿,忧闷欲死。妻曰:“死何裨益?不如自行搜觅(mi),冀有万一之得。”成然之早出暮归,提竹筒丝笼,于败堵丛草处,探石发穴,靡计不施,迄无济。即捕得三两头,又劣弱不中于款。宰严限追比,旬余,杖至百,两股间脓血流离,并虫亦不能行捉矣。转侧床头,惟思自尽。10、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宫中尚促织之戏 尚:爱好 B、此物故非西产 故:本来C、因责常供 责:责备 D、操童子业,久不售 售:考取11、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昂其直,居为奇货 B、景从云合C、于贬堵丛草处,探石发穴 D、旬有五日而后反12、对下列加点意义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以一头进 令以责之里正 假此科敛丁口 成不敢敛户口A、两个“以”相同,两个“敛”不同 B、两个“以”相同,两个“敛”也相同C、两个“以”不同,两个“敛”相同 D、两个“以”不同,两个“敛”也不同13、对选文判断正确的一项是A、宫中岁征促织,是造成官吏和百姓痛苦的根源。B、促织本不是陕西特产,华阴令为了讨好皇上,进献了一只,从此成为惯例。C、市中游侠儿故意抬高市价是每责令进献一头就使好几家人破产的原因。D、成名被迫充当里正,被岁征促织弄得耗尽家产,后来困缴不出促织,被逼得“惟思自尽”。三、古文阅读:(8分)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417题。贾黄中,沧州南皮人。父枇(pn)严毅,善教子。黄中幼聪悟,方五岁,每旦令正立,展书卷比之,谓之“等身书”,课其诵读。父常令蔬食,曰:“俟业成,乃得食肉。”十五举进士,授校书郎、集贤校理,迁著作佐郎,直史馆。岭南平,以黄中为采访使,廉直平恕,远人便之。还奏利害数十事,皆称旨。会克江表,选知宣州。岁饥,民多为盗,黄中出己俸造糜粥,赖全活者以千数,仍设法弭盗,因悉解去。太平兴国二年,知升州。时金陵初附,黄中为政简易,部内甚治。一日,案行府署中,见一室扃钥甚固,命发视之,得金宝数十匮(gu),计直数百万,乃李氏宫阁中遗物也,即表上之。上览表谓侍臣曰:“非黄中廉恪,则亡国之宝,将污法而害人矣。”八年,与宋白、吕蒙正等同知贡举,迁司封郎中,充翰林学士。雍熙二年,又知贡举,俄掌吏部选。凡再典贡部,多柬拔寒俊,除拟官吏,品藻精当。淳化二年秋,与李沆并拜给事中、参知政事。太宗召见其母王氏,命坐,谓曰:“教子如是,真孟母矣。”作诗以赐之,颁赐甚厚。(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二十四)注释 采访使:掌管检查刑狱、监察州县官吏。 升州:即金陵,宋太祖开宝年间改称升州。 恪:恭谨。 品藻:品评鉴定等级。1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知宣州 知:主持,掌管。 B、仍设法弭盗 弭:禁止,平息。C、将污法而害人矣 污:贪污。 D、多柬拔寒俊 柬拔:选拔。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俟业成,乃得食肉 无伤也,是乃仁术也B、以黄中为采访使 挟太山以超北海C、迁著作佐郎,直史馆 直好世俗之乐耳D、因悉解去 试使斗而才,因责常供16、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表现贾黄中“廉直平恕”的一组是( )父常令蔬食,曰:“俟业成,乃得食肉。”岁饥,民多为盗,黄中出己俸造糜粥,赖全活者以千数。时金陵初附,黄中为政简易,部内甚治。一日,案行府署中,见一室扃钥甚固,命发视之。得金宝数十匮,计直数百万,乃李氏宫阁中遗物也,即表上之。凡再典贡部,多柬拔寒俊,除拟官吏,品藻精当。A B C D17、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贾黄中年幼时便受到严格的家庭教育。他父亲把书卷一册册码放到与他的身体一样高,叫做“等身书”,督促他诵读。B、贾黄中担任采访使,由于廉洁正直,处事公正宽容,使边境人民感到安适,并且平息了盗贼,所得前朝金宝,全部上缴朝廷。C、黄中掌管科举考试,多选拔出身寒微而又才能杰出的人,除授拟定官吏,品评鉴定等级,都十分恰当,因此深受皇帝的赏识。D、贾黄中的母亲被皇帝召见,表彰她对儿子的教育,认为她可与古代孟子的母亲相媲美,贾黄中也因此得到了皇帝的赠诗和赏赐。四、翻译下列句子:(10分)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将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孔子曰:“夫富而能富人者,欲贫而不可得也。贵而能贵人者,欲贱而不可得也。达而能达人者,欲穷而不可得也。” (说苑杂言)孔子曰:“君子有三思,而不可不思也。少而不学,长无能也。老而不教,死无思也。有而不施,穷无与也。是故君子少思长则学,老思死则教,有思穷则施。(荀子法行)18、达而能达人者,欲穷而不可得也。答: 。19、有而不施,穷无与也。答: 。20、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译文: 。21、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译文: 。22、今日见辱问于长者译文: 。五、默写(任选两题,4分)23、渔舟唱晚, ;雁阵惊寒, 。24、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 。25、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 。六、诗歌鉴赏(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6分) 谢亭送别 许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注:劳歌,送别歌的代称。26、作者在诗中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2分)27、有人认为第二句“红叶青山”的色调与全诗的情感基调不和谐,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4分)六文字表述题:(6分)2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4分)“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这是北岛的诗歌回答中的诗句,揭示了一种不合理的社会逻辑。调整该诗句的语序,使之分别符合下列要求(不得增删或改换词语):1、反映一种更不合理的社会逻辑: 2、表现一种比较公正的社会逻辑:29为下面一段话拟一个概括性的标题。(2分)(不超过18个字)从聊斋志异这部文言短篇小说集可以看到,蒲松龄将魏晋风流性情层面的“真”发展为更加执着的“痴”,“痴于情”是他人格构成中的基础,并在聊斋志异中塑造了一系列痴男痴女的形象;其次,蒲松龄使魏晋风流自我层面的“狂”具有了审美的浓厚意味,以高扬的自我精神傲视一切不合理的世态人情,通过聊斋志异塑造了一系列狂生的形象;最后,对魏晋风流超我层面的旷达自然,蒲松龄又通过笔下的人物为其理想的境界加入了和谐浪漫、平凡而又超凡的爱情因素。答: 七、阅读下面一首诗,根据要求作文。(40分) 没有不下台的演员 也没有不散场的观众 鼓掌一百零一次 还是有一百零二次的落幕 走吧,雨点在无声飘落 泥土并不是它的墓园 只有长长的路是真实的 快乐地、热情地、认真地走吧读完此诗,你一定有很多联想,请就诗中某一方面的话语内容,写一篇文章。要求:立意自定。文体不限。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参考答案:一1、B 2、C 3、D 4、C 5、B 6、A 7、C 8、 D(应为“虫“)9、A(这篇散文以游客游乐为主体,自然景观是背景和陪衬)二、古文阅读1013:CCCA14C(“污”义为“玷污”。)15D(两个“因”字都相当于“于是”。A项两个“乃”字分别相当于“才”和“是”,B项两个“以”字分别相当于“任用”和“而”,C项两个“直”字,一个相当于“值班”,一个相当于“只”。)16B(“廉洁”,廉洁正直;“平恕”,处事公平,待人宽恕。三句不属于这个范畴。)17C(A项对“展书卷比之”的理解不正确。古代的“书卷”是卷轴,展开书卷比量身高来确定诵读的数量,并非“把书卷一册册码放到与他的身体一样高”。B项把几件事都说成任采访使期间,显然不对。D项皇帝赏赐的应该是贾母。)文言翻译:贾黄中是沧州南皮县的人。父亲贾枇,性格严厉坚毅,善于教子。贾黄中年幼时就很聪明,刚刚五岁,贾枇就每天早晨让他端正地站着,然后展开书卷比量他的身高,称这是“等身书”,按规定考查他诵读。父亲常让他只吃蔬菜下饭,说:“等以后学业有成,才能吃肉食。”贾黄中十五岁考中了进士,授职校书郎和集贤殿校理,又提升为著作佐郎,在史馆值班。岭南地区平定以后,任命黄中做采访使,他廉洁正直,处事公平,待人宽恕,使边远地区的人民感到安适。回朝后,上奏了几十条兴利除害的事,都符合皇帝的心意。适逢宋军攻克江南,贾黄中被选拔任宣州的知州。饥荒之年,百姓有很多人沦为盗贼,贾黄中拿出自己的俸禄熬粥给饥民吃,靠这个办法保全活下来的有上千人,一面继续想办法禁止盗贼,于是盗贼全部解散离去。太平兴国二年,任升州知州。当时金陵刚归附宋朝,贾黄中治理政务简便易行,所辖区域内治理得很好。一天,巡视府署之中,见有一间屋子锁闭得很牢固,他就命人打开屋子看一看,得到金宝几十柜,计算一下,价值几百万两白银,是南唐李氏宫中的遗物,他立即写好表章把这些金宝进献给皇上。皇上看了表章后对侍臣说:“如果不是贾黄中廉洁恭谨,那么南唐的这些亡国之宝,就将玷污法律并且害人犯罪了。”太平兴国八年,贾黄中与宋白、吕蒙正等共同主管科举,又提升为司封郎中,充任翰林学士。雍熙二年,又主管科举,不久又掌管吏部对官吏的选拔。贾黄中前后两次掌管科举考试,多选拔出身寒微而又才能杰出的人,除授拟定官吏,品评鉴定等级,十分恰当。淳化二年秋天,与李沆一起官拜给事中、参知政事。宋太宗召见他的母亲王氏,让她坐下,对她说:“把孩子教育成这样,您真可以和孟子的母亲相比了。”并且作了诗送给她,赏赐的财物也很丰厚。 四翻译18、自己通达又能让别人通达的人,想窘困也是不可能的。19、富有时不施舍,穷困时就没人援助。20、哪里用得着飞到几万里的高空再向南飞呢?21、处困厄时而更加坚强,不能丧失远大的志向。22、今天承蒙你降低身份来问。五默写:(略)23、24、25、六、诗歌鉴赏:26、本诗抒发的是作者的离别之愁。27、红叶青山色彩艳丽,乍看似不协调,实际上恰恰是对离愁的有利反衬。景色越美,越觉离别的难堪。这是典型的“乐景写哀情”的手法。七、文字表述题28、1、高尚是卑鄙者的通行证/卑鄙是高尚者的墓志铭。2、高尚是高尚者的通行证/卑鄙是卑鄙者的墓志铭。29、蒲松龄(或聊斋志异)对魏晋风流的借鉴与超越(或发展)作文简析 通览全诗,我们不难发现,诗的主旨是任何事物总有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