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高三语文周练一.doc_第1页
沪教高三语文周练一.doc_第2页
沪教高三语文周练一.doc_第3页
沪教高三语文周练一.doc_第4页
沪教高三语文周练一.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三语文周练(一) 2008.9.10一、默写部分(15分)1、填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10分)(1)看万山红遍, ; , 。 , , 万类霜天竞自由。 (2)蒹葭凄凄, 。所谓伊人, 。 (3) , 。 ,由来非一朝。 2、默写陶渊明饮酒全篇(5分) , 。 , 。 , 。 , 。 , 。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40分)(1)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前赤壁赋)( ) (2)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阿房宫赋) ( ) (3)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六国论)( ) (4)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过秦论) ( ) (5)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 孔雀东南飞 ( ) (6)安得使予多暇日,又多闲田 病梅馆记( ) (7)而今安在哉 前赤壁赋 ( ) (8)召有司案图 廉颇蔺相如列传 ( ) (9)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 项脊轩志 ( ) (10)其后秦伐赵,拔石城 廉颇蔺相如列传 ( ) (11)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梦游天姥吟留别 ( ) (12)还部白府君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 ) (13)不知东方之既白 前赤壁赋 ( ) (14)败家丧身 训俭示康( )(15)拜送书于庭 廉颇蔺相如列传 ( ) (16)拜为上卿 廉颇蔺相如列传 ( ) (17)人皆嗤吾固陋,吾不以为病 训俭示康 ( ) (18)故病且怠。 种树郭橐驼传 ( ) (19)将何往而非病? 黄州快哉亭记 ( ) (20)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 病梅馆记( )(21)而江浙之梅皆病。 病梅馆记 ( ) (22)会数而礼勤,物薄而情厚。 训俭示康 ( ) (23)蟹白栗黄,备极护爱, 促织 ( ) (24)圣心备焉。 劝学 ( ) (25)骊山北构而西折 阿房宫赋 ( )(26)追亡逐北 过秦论 ( )(27)乃使蒙括北筑长城守藩禽 过秦论 ( )(28)成归,闻妻言,如被冰雪 促织 ( )(29)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 种树郭橐驼传 ( )(30) 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 )(31)有本者如是,是之取尔 诸子喻山水 ( )(32)此其比万物也 秋水 ( )(33)比去,以手阖门 项脊轩志 ( )(34)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 谏太宗十思疏 ( )(35)平生衣取蔽寒,食取充腹 训俭示康 ( )(36)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阿房宫赋 ( )(37)逐而得之 促织 ( )(38)掩口胡卢而笑 促织 ( )(39)骊山北构而西折 阿房宫赋 ( )(40)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促织 ( )三、文学常识(10分)1、沁园春长沙中的“沁园春”是 。2、词,起于唐,盛于宋。词,曲子词,又称 , 。3、边城的作者是 ,原名沈岳焕,笔名休芸芸、甲辰、上官碧等。由于其创作风格的独特,在中国文坛中被誉为“ ”。4、跨越百年的美丽的作者是 5、史铁生是当代作家,我们的教材中选用了他的作品是 6、最后的常春藤叶的作者是 ,他有“ ”之一的美誉。7、邂逅霍金的作者是 。四、语段训练(35分)(一)、阅读下列两首诗,完成14题(11分) 新晴野望 长安秋望 王维 杜牧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 楼依霜数外,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镜天无一毫。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南山与秋色,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气势两相高。1、 盛唐时期王维和孟浩然是 的代表人物。(1分) 晚唐时期与杜牧齐名的诗人是 。(1分)2、杜诗中“镜天无一毫”写出了秋日天空 的特点。(2分)3、下列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两诗都借景抒情,虚实结合,想象丰富。B杜诗中的“气势”是暗指诗人远大的理想和抱负。C王诗的尾联使整个画面活跃起来,创造了良好的艺术效果。D王诗中的“南亩”和杜诗中的“南山”是同一物象,意思相同。4、请从一个角度,谈谈新晴野望尾联的艺术表现作用。(4分) (二)、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58题(24分)送天台陈庭学序宋 濂西南山水,惟川蜀最奇。然去中州万里,陆有剑阁栈道之险,水有瞿唐滟滪之虞。跨马行,则竹间山高者,累旬日不见其巅际。临上而俯视,绝壑万仞,杳莫测其所穷,肝胆为之掉栗。水行,则江石悍利,波恶涡诡,舟一失势尺寸,辄糜碎土沉,下饱鱼鳖。其难至如此,故非仕有力者,不可以游;非材有文者,纵游无所得;非壮强者,多老死于其地。嗜奇之士恨焉。天台陈君庭学,能为诗,由中书左司掾,屡从大将北征,有劳,擢四川都指挥司照磨,由水道至成都。成都,川蜀之要地,扬子云、司马相如、诸葛武侯之所居,英雄俊杰战攻驻守之迹,诗人文士游眺、饮射、赋咏、歌呼之所,庭学无不历览。既览必发为诗,以纪其景物时世之变,于是其诗益工。越三年,以例自免归。会予于京师,其气愈充,其语愈壮,其志意愈高,盖得于山水之助者侈矣。予甚自愧。方于少时,常有志于出游天下,顾以学未成而不暇。及年壮可出,而四方兵起,无所投足。逮今圣主兴而宇内定,极海之际,合为一家,而予齿益加耄矣。欲如庭学之游,尚可得乎?然吾闻古之贤士,若颜回、原宪,皆坐守陋室,蓬蒿没户,而志意常充然,有若囊括于天地者,此其故何也?得无有出于山水之外者乎?庭学其试归而求焉。苟有所得,则以告予,于将不一愧而已也。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句子中的含义:(6分)(1)然去中州万里 ( ) (2)辄糜碎土沉( ) (3) 肝胆为之掉栗( ) (4) 嗜奇之士恨焉( ) (5) 擢四川都指挥司照磨( ) (6)盖得于山水之助者侈矣()6、下列句中加点词与“辄糜碎土沉”中“土”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下饱鱼鳖 、有若囊括于天地者 、乃使其从者衣褐 、驼业种树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9分)(1) 嗜奇之士恨焉。 (2) 于是其诗益工 (3) 得无有出于山水之外者乎 8、本文是一篇 (文体),作者 (写作方法),借送别论诗文创作。读后有何启发?用自己的话回答,至少写出两点。(6分)启发: 高三语文周练(一)答案 2008.9.10一、默写部分(15分)1、填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10分)(1)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 (2)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3)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 2、默写陶渊明饮酒全篇(5分)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40分)(1)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前赤壁赋)( 哀叹,惋惜 ) (2)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阿房宫赋) ( 为哀叹 ) (3)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六国论)(怜惜爱惜 ) (4)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过秦论) ( 吝惜 ) (5)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 孔雀东南飞 抚慰安抚 (6)安得使予多暇日,又多闲田 病梅馆记怎么 (7)而今安在哉 前赤壁赋哪里 (8)召有司案图 廉颇蔺相如列传 通“按”审察,察看 (9)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 项脊轩志 几案,桌子 (10)其后秦伐赵,拔石城 廉颇蔺相如列传 攻下 (11)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梦游天姥吟留别超出 (12)还部白府君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报告 (13)不知东方之既白 前赤壁赋名词作动词,显出白色 (14)败家丧身 训俭示康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败坏(15)拜送书于庭 廉颇蔺相如列传叩拜,表恭敬的礼节 (16)拜为上卿 廉颇蔺相如列传 古代授予官职 (17)人皆嗤吾固陋,吾不以为病 训俭示康缺陷 (18)故病且怠。 种树郭橐驼传 困苦 (19)将何往而非病? 黄州快哉亭记 怨恨,忧愁 (20)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 病梅馆记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成病态(21)而江浙之梅皆病。 病梅馆记病残 (22)会数而礼勤,物薄而情厚。 训俭示康微薄,少 (23)蟹白栗黄,备极护爱, 促织 周到 (24)圣心备焉。 劝学 具备 (25)骊山北构而西折 阿房宫赋从的北面(26)追亡逐北 过秦论溃败(27)乃使蒙括北筑长城守藩禽 过秦论向北(28)成归,闻妻言,如被冰雪 促织覆盖(29)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 种树郭橐驼传;树根(30) 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本来,原来(31)有本者如是,是之取尔 诸子喻山水本源(32)此其比万物也 秋水比较(33)比去,以手阖门 项脊轩志等到(34)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 谏太宗十思疏被蒙蔽(35)平生衣取蔽寒,食取充腹 训俭示康抵挡(36)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阿房宫赋 表转折 但、却、不过(37)逐而得之 促织 表承接 然后、就或不译(38)掩口胡卢而笑 促织 表修饰(用于状语和中心词之间 着、地(39)骊山北构而西折 阿房宫赋 表并列 又、而且、也(40)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促织表限制或肯定语气,相当于“而已” “罢了”和“呵”三、文学常识(10分)1、沁园春长沙中的“沁园春”是词牌名。2、词,起于唐,盛于宋。词,曲子词,又称长短句,诗余。3、边城的作者是沈从文,原名沈岳焕,笔名休芸芸、甲辰、上官碧等。由于其创作风格的独特,在中国文坛中被誉为“乡土文学之父”。4、跨越百年的美丽的作者是梁衡5、史铁生是当代作家,我们的教材中选用了他的作品是合欢树6、最后的常春藤叶的作者是欧亨利,他有“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大师”之一的美誉。7、邂逅霍金的作者是葛剑雄。四、语段训练(35分)(一)、阅读下列两首诗,完成14题(11分) 新晴野望 长安秋望 王维 杜牧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 楼依霜数外,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镜天无一毫。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南山与秋色,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气势两相高。1、 盛唐时期王维和孟浩然是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1分) 晚唐时期与杜牧齐名的诗人是李商隐。(1分)2、杜诗中“镜天无一毫”写出了秋日天空澄净(清净)高阔的特点。(2分)3、下列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C )(3分)A两诗都借景抒情,虚实结合,想象丰富。B杜诗中的“气势”是暗指诗人远大的理想和抱负。C王诗的尾联使整个画面活跃起来,创造了良好的艺术效果。D王诗中的“南亩”和杜诗中的“南山”是同一物象,意思相同。4、请从一个角度,谈谈尾联的艺术表现作用。(4分)鉴赏新晴野望这是一首田园诗。描写初夏的乡村,雨后新晴,诗人眺望原野所见到的景色。诗的开头两句,总写新晴野望时的感受:经过雨水的冲涤,空气中无丝毫尘埃,显得特别明净清新;极目远眺,原野显得格外空旷开阔。诗人一下了就抓住了环境的特征,仅仅用“原野旷”、“无氛垢”六个字,便把此情此境真切地再现出来。而且将读者也引进这一特定情境中去,随着诗人一起远眺。纵目四望,周围是一片多么秀丽的景色啊!远处,可以遥遥望见临靠着河边渡头的城门楼;近处,可以看到村边的绿树紧连着溪流的入河口。这在平时都不能看得如此清晰分明。田野外面,银白色的河水闪动着粼粼波光,因为雨后水涨,晴日辉映,比平时显得明亮;山脊背后,一重重青翠的峰峦突兀而出,峰峦叠现,远近相衬,比平时更富于层次感。这一组风景镜头,紧紧扣住了雨后新晴的景物特点。随着目之所及,由远而近,又由近及远,有层次,有格局,有色彩,有亮度,意境清幽秀丽,俨然构成了一幅天然绝妙的图画。然而,这样一幅画,还只能说是静物写生,虽则秀美,毕竟显得有点空旷,缺乏活力。王维作为山水诗和山水画的大师,是深深懂得这一点的。因而在最后两句中,他便给这幅静态画面加上了动态的人物:“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虽然是虚写,却给原野平添了无限生意,能让人想见初夏田间活跃的情状并感受到农忙劳动的气氛。这样一笔,整个画面都活起来了。这首诗基调明朗、健康,表现了诗人爱自然、爱田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诗人对自然美有敏锐的感受,他善于抓住景物特征,注意动静结合,进行层次分明的描绘,给读者以美的艺术享受。长安秋望这是一曲高秋的赞歌。题为“长安秋望”,重点却并不在最后的那个“望”字,而是赞美远望中的长安秋色。“秋”的风貌才是诗人要表现的直接对象。首句点出“望”的立足点。“楼倚霜树外”的“倚”,是倚立的意思,重在强调自己所登的高楼巍然屹立的姿态;“外”,是“上”的意思。秋天经霜后的树,多半木叶黄落,越发显出它的高耸挺拔,而楼又高出霜树之上,在这样一个立足点上,方能纵览长安高秋景物的全局,充分领略它的高远澄洁之美。所以这一句实际上是全诗的出发点和基础,没有它,也就没有“望”中所见的一切。次句写望中所见的天宇。“镜天无一毫”,是说天空明净澄洁得象一面纤尘不染的镜子,没有一丝阴翳云彩。这正是秋日天宇的典型特征。这种澄洁明净到近乎虚空的天色,又进一步表现了秋空的高远寥廓,同时也写出了诗人当时那种心旷神怡的感受和高远澄净的心境。“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第三句转笔写到远望中的终南山。将它和“秋色”相比,说远望中的南山,它那峻拔入云的气势,象是要和高远无际的秋色一赛高低。南山是具体有形的个别事物,而“秋色”却是抽象虚泛的,是许多带有秋天景物特点的具体事物的集合与概括,二者似乎不好比拟。而此诗却别出心裁地用南山衬托秋色。秋色是很难描写的,它存在于秋天的所有景物里,而且不同的作者对秋色有不同的观赏角度和感受,有的取其凄清萧瑟,有的取其明净澄洁,有的取其高远寥廓。这首诗的作者显然偏于欣赏秋色之高远无极,这是从前两句的描写中可以明显看出的。但秋之“高”却很难形容尽致(在这一点上,和写秋之“凄”、之“清”很不相同),特别是它那种高远无极的气势更是只可意会,难以言传。在这种情况下,以实托虚便成为有效的艺术手段。具体有形的南山,衬托出了抽象虚泛的秋色,读者通过“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的诗句,不但能具体地感受到“秋色”之“高”,而且连它的气势、精神和性格也若有所悟了。这首诗的好处,还在于它在写出长安高秋景色的同时写出了诗人的精神性格。它更接近于写意画。高远、寥廓、明净的秋色,实际上也正是诗人胸怀的象征与外化。特别是诗的末句,赋予南山与秋色一种峻拔向上的动态,这就更鲜明地表现出了诗人的性格气质,也使全诗在跃动的气势中结束,留下了充分的想象余地。晚唐诗往往流于柔媚绮艳,缺乏清刚遒健的骨格。这首五言短章却写得意境高远,气势健举,和盛唐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有神合之处,尽管在雄浑壮丽、自然和谐方面还不免略逊一筹。 2、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58题(24分)送天台陈庭学序宋 濂西南山水,惟川蜀最奇。然去中州万里,陆有剑阁栈道之险,水有瞿唐滟滪之虞。跨马行,则竹间山高者,累旬日不见其巅际。临上而俯视,绝壑万仞,杳莫测其所穷,肝胆为之掉栗。水行,则江石悍利,波恶涡诡,舟一失势尺寸,辄糜碎土沉,下饱鱼鳖。其难至如此,故非仕有力者,不可以游;非材有文者,纵游无所得;非壮强者,多老死于其地。嗜奇之士恨焉。天台陈君庭学,能为诗,由中书左司掾,屡从大将北征,有劳,擢四川都指挥司照磨,由水道至成都。成都,川蜀之要地,扬子云、司马相如、诸葛武侯之所居,英雄俊杰战攻驻守之迹,诗人文士游眺、饮射、赋咏、歌呼之所,庭学无不历览。既览必发为诗,以纪其景物时世之变,于是其诗益工。越三年,以例自免归。会予于京师,其气愈充,其语愈壮,其志意愈高,盖得于山水之助者侈矣。予甚自愧。方于少时,常有志于出游天下,顾以学未成而不暇。及年壮可出,而四方兵起,无所投足。逮今圣主兴而宇内定,极海之际,合为一家,而予齿益加耄矣。欲如庭学之游,尚可得乎?然吾闻古之贤士,若颜回、原宪,皆坐守陋室,蓬蒿没户,而志意常充然,有若囊括于天地者,此其故何也?得无有出于山水之外者乎?庭学其试归而求焉。苟有所得,则以告予,于将不一愧而已也。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句子中的含义:(6分)(1)然去中州万里 距离 (2)辄糜碎土沉就 (3) 肝胆为之掉栗 抖动,颤抖 (4) 嗜奇之士恨焉 酷爱 (5) 擢四川都指挥司照磨提升 (6)盖得于山水之助者侈矣 广,多6、下列句中加点词与“辄糜碎土沉”中“土”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下饱鱼鳖 、有若囊括于天地者 、乃使其从者衣褐 、驼业种树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9分)嗜奇之士恨焉。 喜欢寻奇探胜的人因而心存憾恨于是其诗益工 于是他的诗歌愈加工妙得无有出于山水之外者乎 莫非有超出于山水之外的东西吗8、本文是一篇赠序(文体),作者借题发挥 (写作方法),借送别论诗文创作。读后有何启发?用自己的话回答,至少写出两点。(6分)启发:1、要读万卷书;2、要行万里路;3、更要注重提高学识修养。【译文】我国西南一带的山水,只四川境内最为奇特。但那里与中原一带相距万里之遥,陆路上有剑阁、栈道之类的险阻;水路上有瞿塘峡、滟濒堆之类的忧虑。骑着马走,沿路层层竹林遮蔽高山,连续十来天,仰头看不到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