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问自己一个问题.doc_第1页
我问自己一个问题.doc_第2页
我问自己一个问题.doc_第3页
我问自己一个问题.doc_第4页
我问自己一个问题.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问自己一个问题:如果我是中学语文教师,我会怎么教学生?对这个问题不能凭空回答,而应凭借切身的经验。我没有当过中学教师,但我当过中学生。让我回顾一下,在我的中学时代,什么东西真正提高了我的语文水平,使我在后来的写作生涯中受益无穷。我发现是两样东西,一是读课外书的爱好,二是写日记的习惯。那么,答案就有了。如果我是语文教师,我会注意培养学生对书籍的兴趣,鼓励他们多读好书,多读好的文学作品。所谓多,就要有一定的阅读量,比如说每个学期至少读三本好书。我也许会开一个推荐书目,但不做统一规定,而是让每个学生自己选择感兴趣的书。兴趣尽可五花八门,趣味一定要正,在这方面我会做一些引导。我还会提倡学生写读书笔记,形式不拘,可以是读后的感想,也可以只是摘录书中自己喜欢的语句。如果我是语文教师,我会鼓励学生写日记。写日记第一贵在坚持,养成习惯,第二贵在真实,有内容。写日记既能坚持又写得有内容,即已证明这个学生在写作上既有兴趣又有能力,我会保证给予优秀的语文成绩。我主要就抓这两件事。所谓语文水平,无非就是这两样东西,一是阅读的兴趣和能力,二是写作的兴趣和能力。当然要让学生写作文,不过,我会采取不命题为主的方式,学生可以把自己满意的某一篇读书笔记或日记交上来,作为课堂作文。总之,我要让学生知道,上我的语文课,无论阅读还是写作,最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的真实感受和独立见解。我最不会做的事情,就是让学生分析某一篇范文的所谓中心思想或段落大意。据我所知,我的文章常被用作这样的范文,让学生们受够了折磨。有一回,一个中学生拿了这样一份卷子来考我,是我写的面对苦难。对于所列的许多测试题,我真不知该如何解答,只好蒙,她对照标准答案批改,结果几乎不及格。由此可见,这种有所谓标准答案的测试方式是多么荒谬。从曾国藩成功学中获取教育信息读了曾国藩家训一书,我为曾国藩事业上的成功、教育的成功和学问上的成功赞叹不已。掩卷深思,觉得从曾国藩的成功学里,我们可以获取很多教育信息,这些有价值的教育信息可以帮助我们做好教育,做成功教育。一、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最重要的一个方面。曾国藩能够读书、有机会参加科举考试,是受益于父亲一来是私塾先生,二来父亲对他的要求严格,尤其是教育曾国藩要想有出息必须做到一个“勤”字,正因为这样曾国藩才发奋读书,最后考上三甲42名赐同进士的身份,才能够有机会拜穆彰阿为师,最后意外地进入翰林院,以至于有机会一步一步的高升。这都是曾国藩从小受到父亲的教育和影响。曾国藩的家教也很严格,他经常教育自己的儿子和曾家子弟,要克勤克俭,要学会静、诚、忍,更要学会善、学会“穷”(其实就是为官要廉洁)。他自己也能严以律己,为了戒烟,给自己定了“日课十二条”。这些言传身教对儿子对曾家子弟都产生了很好的影响,曾氏家族人才辈出,这都证明了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二、“笨孩子”也有可能成为有大作为的人物曾国藩少年时,是出了名的“笨小孩”。一次一个小偷潜伏家中,想等主人熟睡之后行窃。可是,曾国藩背一篇古文,背了很久也被不会,连藏在房梁上的小偷听着都背下来了,可曾国藩就是被不会。眼看着大半夜过去了,小偷很着急,可曾国藩还在那里结结巴巴一遍又一遍的读着背着。眼看天要大亮了,曾国藩还不睡觉,继续背着,小偷气急了就从房梁上跳了下来,屋顶上飞下来一个人,这可把曾国藩吓了一大跳,这时,小偷生气的对曾国藩说:“你怎么这么笨,一篇文章背了一晚上还被不会。”说完,小偷把那篇古文从头到尾背了一遍,还没等曾国藩回过神来,小偷东西也没偷就扬长而去了。可就是这个“笨小孩”,后来靠着自己的勤奋努力,抓住机遇,在别人的帮助下,成了历史上一个很有名的人物,不管是后人称他“晚清中兴名臣第一人”也罢,还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后的理学大师与一代大儒也罢,其实说他是一名教育家也不为过。但不论怎么说,从曾国藩身上我们要明白一个道理:“笨小孩”也可能将来会成为“大人物”,这样的事例古今中外有很多。因此,我们作为一名教师,如果遇到学生背不会课文、记不住单词、学不会数学、考不出好成绩时,那么,就应该想一想曾国藩的成长。这样的话,我们就不会急于求成、急功近利,更不会歧视、埋怨学生,我们就会以平常心、以宽容心、以冷静的心态去静等“花开”。三、读书是最好的教育,讲究方法是读好书的前提曾国藩连考两次都落榜了,别人落榜了,都很沮丧,或整日借酒浇愁,或闭门不出苦读诗书,等下次再考。而曾国藩则与众不同。他落榜了,心里尽管很痛,但他能做到“痛,并快乐着”,他不回家却周游天下了,也就是选择了“破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生活。曾国藩虽然生活上很节俭,但是,遇到自己喜欢的书他很舍得花钱,甚至向别人借钱买书。这样一路游下来,回到家时,他买了很多书,也读了很多书。回到家,见到老爹时,他还担心老爹怪罪,没想到,老爹不但没生气,反而说:“借钱买书,不是坏事,我乐意替你还清所有欠款。但希望你能用心研读,不要忘记买书的初衷,这借的钱也就不算白费了。”曾国藩牢记父亲教训,发奋苦读,总算人生有了转机。这都是读书的好处。曾国藩是受益于读书的,所以,他教育孩子一定要读书,他认为一个人读书多才有长进,才会有出息,才会有作为,按他的观点说就是“读书可以立志,读书可以立身”。曾国藩家书中写到:吾辈读书,只有两事:一者进德之事,以图无忝所生;一者修业之事,以图自卫其身。他还认为,读书不仅可以立志、立身,还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气质。曾国藩家书中有“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以改变其气质”。读书连气质都可以改变,更不用说去改变一个人的思想、智慧、情操和价值观了,所以说,读书可以改变人生、改变命运。当然,读书虽然有教育作用,但是,读书也是讲究方法的。曾大儒的读书之法我们是完全可以学习借鉴的。第一,要读经典。因为称得上经典的书籍,都是经历了实践考验,经历了历史考证,得到了一代一代学者的研究认同,其内容中那些思想性的东西、智慧性的东西都是实践、时间的沉淀,都有值得去学习的价值,因而读书最大的捷径就是阅读经典。第二,一书不尽,不读新书。就是读书忌讳读的随意、粗糙。读书时,如果这本翻翻,那本翻翻,美其名曰读了好多书,其实一本都没读完,一本都没读通、读透。他告诉儿子:“凡读书,不必苦求强记。只须从容涵泳,今日看几篇,明日再看几篇,久久自然有益。”意思是说,读书沉浸其中,其实应该是一件非常轻松愉快的事,不要当成任务来死记硬背。死记硬背的方式属于老牛拉车,车破牛也累,不会有什么好的收获。第三,就是要培养个人的读书兴趣与方向。读书虽然是件愉快的事情,但是,读书不可随意,更不可看闲书。读书要有目的,要根据自己的兴趣需要选择阅读书籍。他教育自己的孩子时,就是鼓励孩子按照自己的兴趣和发展方向进行阅读。老大曾纪泽不喜欢科举考试、八股文,喜欢西方的语言学和社会学,最终写成了西方述略序说和序这两本书,而成为一个学者。老二曾纪鸿不仅培养其数学研究的兴趣,曾纪鸿结婚后,他教儿子的同时,还教喜欢文学与历史的儿媳郭筠,最后儿媳郭筠也成了一代有名的才女。作为,我们教书育人的教师,就更要重视读书的教育作用,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