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总复习课外文言文阅读.doc_第1页
中考语文总复习课外文言文阅读.doc_第2页
中考语文总复习课外文言文阅读.doc_第3页
中考语文总复习课外文言文阅读.doc_第4页
中考语文总复习课外文言文阅读.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考语文总复习课外文言文阅读(一)班级 姓名 学号(一) 晋王羲之,字逸少,旷崎也,七岁善书。十二见前代笔说于其父枕中,窃而读之。父曰:“尔何来窃吾所秘?”羲之笑而不答。母曰:“尔看用笔法?”父见其少,恐不能秘之,语羲之曰:“待尔成人,吾授也。”羲之拜请:“今而用之,使待成人,恐蔽儿之幼令,也。”父喜,遂与之。不盈期月,书便大进。 卫夫人见,语太常王策曰:“此儿必见用笔诀,近见其书,便有老成之智。”流涕曰:“此子必蔽垂名!” 晋帝时,祭北郊,更祝版,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 (选自张怀璀书断王羲之)注释旷:王旷,王羲之之父。笔说:论书法的书。幼令:幼年时的美好才华。卫夫人: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少时,曾经跟她学习书法。祝版:祭神的木板。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七岁善书 待尔成人,吾授也 不盈期月 语太常王策曰 2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2分) 此子必蔽吾名! 3从文中分析王羲之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并就你感受最深的一点,联系实际谈谈你的认识。(4分) 原因: 认识: (二)人有鱼池,苦群鷧窃啄食之,乃束草为人,披蓑戴笠持竿,置之池中以慑之。群鹊初回翔不敢即下。已渐审视,下啄。久之,时飞止笠上,恬不为惊。人有见者,窃去刍人,自披蓑戴笠而立池中,鹅仍下啄飞止如故。人随手执其足,鹊不能脱,奋翼声假假。人曰:“先故假,今亦假耶?”(选自权子)注释鷧(yi):一种捕食鱼虾的鸟,俗称鱼鹰。 刍(chu)草人 假假:拟声词,鹞的叫声。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3分) 乃束草为人_ 置之池中以慑之_ 鹅仍下啄飞止如故_ 2、与“乃束草为人”中的“乃字用法和含义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乃重修岳阳楼 B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C陈胜、吴广乃谋曰 D王曰:“善。”乃下令3、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人随手执其足,鹊不能脱,奋翼声假假。 _4、这篇寓言能给我们什么启示?(2分) _(三)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太祖乃悟,卒用其人。1(4分)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两项是A普少习吏事( ) B晚年手不释卷( )C读之竟日( ) D太祖乃悟,卒用其人( )2(3分)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普颜色不变 B常著文章自娱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D先帝不以臣卑鄙3(6分)翻译下列句子(1)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2)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4(4分)本文记叙了赵普哪两件事?表现了赵普怎样的性格和品质?(四)蹇叔哭师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穆公访诸蹇叔。蹇叔曰:“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师之所为,郑必知之;勤而无所,必有悖心。且行千里,其谁不知!” 公辞焉。召孟明、西乞、白乙,使出师于东门之外。蹇叔哭之曰:“孟子!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 公使谓之曰:“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 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曰:“晋人御师必于肴。肴有二陵焉:其南陵 ,夏后皋之墓也;其北陵 ,文王之所辟风雨也。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 秦师遂东。【注释】 管:钥匙。无乃:恐怕,大概,表示委婉语气的副词。 公辞焉:秦穆公拒不接受蹇叔的劝告。孟子:对孟明的敬称。你懂什么!如果中寿死掉,你那坟头上的树早就长得两手合抱了!与(y):参加。1.解释文中加点字的意思。(2分)诸: 劳: 谓: 辟:2.就出师奔袭郑国一事,秦穆公向蹇叔咨询,蹇叔的意见是怎样的?理由有哪些?(3分)3.蹇叔是如何预见秦师和他儿子命运的?请参照蹇叔的预见用一句话点明事件的结局。(3分)4.学了这篇文章后,请谈谈你的感想。(3分)(五)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不幸而在穷僻之域,无车马之资,犹当博学审问,古人与稽,以求其是非之所在,庶几可得十之五六。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之士,虽有子羔、原宪之贤,终无济于天下。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夫以孔子之圣,犹须好学,今人可不勉乎?(节选自顾炎武与友人书)注释:孤陋:片面、浅陋。资:盘缠。审:详细。稽:探究、考察。庶几:差不多。子羔、原宪:孔子的弟子。邑:地方。丘:孔子。勉:勤勉,努力。1. 解释加点字:率之为众人( ) 终无济于天下( )(2分)2. 解释句子。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 (2分)3. 请你用自己的话概括此文论述的内容。 (2分)(六)谁杀陈他有甲(某人)欲谒(拜见)见邑宰(县令的别称),问左右曰:“令何所好?”或语曰:“好公羊传(旧题战国时齐人公羊高撰,由汉代人写定,是一部阐释春秋微言大义的书)。”后入见,令问:“君读何书?”答曰:“惟业(读,从事)公羊传。”试问:“谁杀陈他(陈他为公羊传中一人物,春秋时陈国国君,被蔡国人所杀)者?”甲良久对田:“平生实不杀陈他。”令察谬误,因复戏之曰:“君不杀陈他,请(问)是谁杀?”于是大怖,徒跣出走。人问其故,乃大语曰:“见明府(对县令的尊称),便以死事见访(向我调查人命案子),后直不敢复来,遇赦当出耳。”1.选出与例句中的“或”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 ) 例句:或语曰:“好公羊传。”A.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B.或王命急宣 C.或遇其叱咄 D.或异二者之为2找出下列句中的省略成分。( )后入见。 ( )试问:“谁杀陈他者?”3.翻译句子。或语曰:“好公羊传。” 4这则寓言讽刺的是哪种人? (七)废弈向学明何良俊魏甄琛(人名)举秀才入都,颇以弈棋废日,至通夜不止,令苍头(仆役,仆人)执烛,或时睡顿,则杖之。奴曰:“郎君辞父母仕宦(做官),若读书,执烛即(那就)不敢辞,今乃(副词。却,竟然)围棋日夜不息,岂是向京(来京)之意乎?琛怅然惭感,遂诣赤彪(人名)许(处所,地方),假(借)书研习,闻见(听到看到的,这里指学问。)日优(好,长进)。1.下面句中“日”作状语的一项是()A.颇以弈棋废日B.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C.闻见日优D.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2.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与其他三个不同的一项是()A.或时睡顿,则杖之B.其一犬坐于前C.一鼓作气D.狼不敢前,眈眈相向3.翻译句子。颇以弈棋废日4.从废弈向学这件事可以看出魏琛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八)害群之马 黄帝将见大(ta)隗(wi)乎具茨之山,适遇牧马童子,问涂焉,曰:“若知具茨之山乎?”曰:“然。”“若知大隗之所存乎?”曰:“然。”黄帝曰:“异哉小童!非徒知具茨之山,又知大隗之所存。请问为天下。”小童辞。黄帝又问。小童曰:“夫为天下者,亦奚以异乎牧马者哉?亦去其害马者而已矣。”黄帝再拜稽(q)首,称天师而退。 (选自庄子徐无鬼)【注释】 见:拜访。大隗:传说中的神名。具茨:山名,在荥阳密县(今河南省密县)。涂:同 “途”。即路。若:你。然:是的。表应答。所存:所在的地方。异哉:了不起啊。异:不寻常。非徒:不但,不只。为天下:治理天下。辞:谢绝。亦奚以异乎牧马者哉:这与牧马还有什么两样吗?奚,何。以,因。异,不同。乎,于,相当于“与”、“跟”。 稽首:叩头。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黄帝将见大隗乎具茨之山( ) (2)问涂焉( ) (3)亦去其害马者而已( ) (4)黄帝再拜稽首(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夫为天下者,亦奚以异乎牧马者哉? 3用简炼的语言概述这个故事的内容。 4牧童认为如何治理天下? 5源于这个故事的成语是“害群之马”,这个成语的比喻义是 6在现实生活中哪些人是害群之马?请举12个例子。我们应怎样对待这些害群之马? (九)昔有医人,自媒能治背驼,曰:“如弓者,如虾者,如曲环者,延吾治,可朝治而夕如矢。”一人信焉,而使治驼。乃索板二片,以一置地下,卧驼者其上,又以一压焉,而即屣焉。驼者随直。亦复随死。其子欲鸣诸官。医人曰:“我业治驼,但管人直,那管人死!”【注】:媒:介绍,夸耀。屣(x):鞋子。这里用作动词,践踏。鸣:申诉,控告。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31)(1)延吾治,可朝治而夕如矢。 延: (2)一人信焉,而使治驼。 信: (3)乃索板二片,以一置地下。 索: 2、翻译下列句子。(4)我业治驼,但管人直,哪管人死! 3、读完这个故事,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十)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做69题。 甲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节选自伤仲永) 乙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不幸而在穷僻之域,无车马之资,犹当博学审问,古人与稽,以求其是非之所在,庶几可得十之五六。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之士,虽有子羔、原宪之贤,终无济于天下。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夫以孔子之圣,犹须好学,今人可不勉乎? (节选自顾炎武与友人书) 注解孤陋片面、浅陋。资盘缠。审详细。稽探究、考察。庶几差不多。子羔、原宪孔子的弟子。邑地方,丘孔子。勉勤勉,努力。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2分) 卒之为众人 卒: 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至: 不幸而在穷僻之域 域: 终无济于天下 济: 2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 3甲文谈“成才”,乙文谈“做学问”,二者强调的重点各有不同。请根据你的理解,谈谈 具体有什么不同。(3分) 4甲乙两文都具有较强的议论性,试分别概括两文所论述的主要内容。(4分) 甲文: 乙文:(答案)(一)1(4分)擅长 给予 满,到 告诉,或“对说”2(2分)这孩子(将来)一定会掩蔽(掩盖、超过)我的名声。(“蔽”“名”两个关键词语翻译 准确,句子意思明白、通顺得2分。)3(4分)原因:天资聪颖,喜好书法,主观努力及教导得法等。认识:示例:在实际学习中,我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王羲之正是因为喜欢写字,好学上进,才成为书圣的。(能概括出王羲之成功原因中的两项,意思对即可得2分;联系 实际谈认识,言之成理即可得2分。)(二)1(3分)做、做成 使害怕 原来、原先2(2分)B3(2分)人随手抓住它的脚,鹅鸟不能逃脱,扇动翅膀发出假假的叫声。4人们在观察事物时,既要看到现象,又要看到本质,如果为假象所迷惑,往往(三)1(4分)熟悉 放下 整天 终于 2(3分)B 3 (6分)(1)到了第二天,办理政务时,处理决断很快。(2)太祖生气了,撕碎了赵普的奏章仍在了地上。4(4分)文章记叙了赵普刻苦读书和奏荐人才两件事情,表现了赵普勤奋刻苦、意志坚定、毅力超人的性格,能以天下事为己任的品质。(四)1、诸:相当与“之于”。劳:使 劳累。谓:对 说。辟:通“避”,躲避。2、蹇叔认为不可,理由是“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师之所为,郑必知之;勤而无所,必有悖心。”3、扣“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 “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两句回答。至肴,遭晋师伏击,全军覆没。4、言之有理即可。(五)1、卒:终于 济:帮助2、人们做学问,如果不每天进步就会每天退步3、做学问要有研讨的朋友,要认真钻研书中的道理,要过问学习生活(六)1、A有人 (B有时,C有时 D 或许)2、某甲 县令(或令) 3、有人告诉(他)说:“(县令)喜欢读公羊传。”4、这则故事讽刺了那些不学无术而又装腔作势的人。(七)1. C(日:一天比一天,修饰“优”。A、B、D中的“日”意思和用法分别是:A.时间,名词;B.太阳,名词;D.天,量词。)2. B(像狗一样,名词作状语。A、C、D均是名词作动词,意思分别是:用杖打、击鼓进军、走上前。)3.(他)因特别喜爱下围棋浪费了很多有用的时间。4.知错能改,迷途知返(八)1(1)拜见(2)同“途”。(3)罢了 (4)叩头 2治理天下的人与放马的人有什么不同吗? 3短文记叙了一个牧童回答皇帝如何治理天下的故事。 4牧童认为治理天下如同放牧,除掉害群之马即可。5这个成语比喻是危害大众集体的人。6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举例只要是危害人民、危害国家利益的坏人即可。我们的态度应该是与之作坚决的斗争。(九)1、(1)请,邀请;(2)相信;(3)取,拿来2、我干的(职业)就是治疗人的驼背,只负责把人的驼背治成直的,哪里还负责人的死活呢?3、做事情要有全局观念,不能只看局部,就像治驼背,不能只治了弯曲的背,背不再弯曲了,可人的生命也没有了,这就是不看全部只求局部效益,这样做显然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就像这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