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豆栽培技术.doc_第1页
菜豆栽培技术.doc_第2页
菜豆栽培技术.doc_第3页
菜豆栽培技术.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菜豆栽培技术菜豆,又名四季豆、芸豆或玉豆等。原产于中南美洲,17世纪后引入我国,现在我国各地均有栽培。菜豆为一年生豆科植物,花雌雄同朵,自花授粉;直根发达,根的再生能力弱,因此在栽培上多行直播。菜豆除供鲜食外,又比豇豆耐贮运,还是罐头工业的主要原料。菜豆为碟形花冠,雌雄同朵,为自花授粉植物,有蔓生种和矮生种两大类。蔓生种采收期长,产量高,高产者可达万斤以上;矮生种采收期短,产量低,一般为1000千克左右。菜豆的根系有根瘤菌共生,据研究,菜豆所摄取的氮素养分,大约有1/3是从土壤中来的,2/3是根瘤菌从空气中固定而来,平均每亩菜豆可以从空气中得到的氮素养料相当于25千克左右的硫酸铵。根瘤菌是好气性细菌,土壤通气时发育良好,以土层深厚、土质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最适宜,所以栽培菜豆时,施入有机肥,会促进根瘤的发育。一、对环境条件的基本要求1、对温度的要求菜豆喜温耐热,不耐霜冻,生长适宜温度为1820;高于27或低于15容易出现不完全花,落花落荚严重;开花结荚时最适温度为1825,0即受冻害,植株在10以下生育不良;30花粉发芽率大减,已引起大量落花落荚。2、对光照的要求菜豆要求较强的光照,比较耐弱光,但对日照长短反应不敏感。春播比夏播第一花序的着生节位低,而光照较强,则花芽分化较多,开花率和结荚率较高。光补偿点为1500勒克斯,光饱和点为25000勒克斯。3、对水分的要求菜豆较耐旱不耐湿,要求地势稍高、排水良好的土壤环境条件。4、对土壤养分的要求对土壤要求不严格,可适应土壤pH值5.88,但忌与豆科作物连作。菜豆苗期,根瘤菌较少,固氮能力较弱,蕾期之后才逐渐增加,因此,在未种过豆科作物的土壤,应在幼苗期适当施用氮肥。菜豆对氮、磷、钾的需求量,据资料介绍,每生产1000千克鲜豆荚,需吸收纯氮33.39千克、磷2.282.26千克、钾5.936.83千克。二、栽培技术1、基地选择栽培菜豆,首先要选择通过国家相关部门认定的无公害蔬菜基地;其次还应该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浇水方便,土层深厚,富含有机质的微酸性或中性土壤。如果是微碱性土壤,应在施肥时施用过磷酸钙。2、品种选择从豆荚形状分,有圆荚、扁荚和扁圆荚;从荚的颜色分,有黄绿、青绿、淡绿、紫红;从蔓的长短分,有蔓生种和矮生种。主要优良品种介绍如下:(1)荷兰3特架豆王 蔓生种。本品种是菜豆栽培中产量最高的一个品种,抗病性特强,商品性特好,豆荚扁圆形,黄绿色。属早中熟品种,从播种到采收55天,亩产量可达4000千克以上。无筋无纤维,肉厚鲜嫩,荚长35厘米。穴距40厘米,行距60厘米。春播每穴2粒,秋播每穴3粒。(2)红尼 蔓生种。荚嫩绿色带紫晕,扁圆形,肉质厚,荚长2530厘米,主蔓结荚为主,侧蔓结荚为辅,花码密,结荚率高。中早熟,生长势强,高抗病,产量高,一般亩产3000千克以上,商品性好。适合春季大棚栽培,露地栽培,也适合秋季露地栽培。(3)芙蓉地豆 极早熟,自然出苗后45天上市。矮生种,苗高35厘米左右,是春季早熟栽培的首选品种,保护地早熟栽培效益更好。荚扁圆形,淡绿色,荚长20多厘米,一般每亩地产3000千克。穴、行距30厘米*40厘米,每穴双株。3、栽培方式与播种时间(1)设施保温栽培 菜豆一般行直播,春季于3月中旬播种,在塑料大棚或小拱棚保温条件下生长至4月中旬。(2)露地栽培 露地栽培在4月中旬播种栽培。(3)秋季栽培 秋季在7月底至8月上旬播种;大棚保温栽培,在8月中旬播种。4、合理施肥(1)施肥量 假定土壤养分测定值为pH值5.27.5,碱解氮为100毫克/千克,有效磷为30毫克/千克,速效钾为70毫克/千克。土壤养分校正系数参照西红柿取低值,肥料当季利用率取低值,对三大养分吸收量取高值。以明月海藻有机无机复混肥(N:P:K=15%:7%:8%,有机质含量为20%)和三元复合肥(N:P:K=15%:15%:15%)为主施肥料,配钙镁磷肥(含五氧化二磷16%)、氯化钾肥(含氧化钾60%),需氮量已剔除每亩固氮9千克。矮生种产量只有蔓生种的一半,或更低,施肥量可减半或更多。根据测土配方施肥计算公式计算,下面介绍2个目标产量的各2个施肥方案: 目标产量为3000千克/亩的施肥方案 在上述土壤肥力条件下,亩应施入纯氮1216千克、五氧化二磷2531千克、氧化钾2531千克。分别介绍2个配方施肥方案,供参考:方案1:应施明月海藻有机无机复混肥(N:P:K=15%:7%:8%)75100千克;酸性土壤施入含五氧化二磷16%的钙镁磷肥75100千克,微碱性土壤施入含五氧化二磷16%的过磷酸钙75100千克;施入含氧化钾60%的氯化钾肥1520千克或硫酸化钾肥(含氧化钾50%)2025千克。方案2:亩施三元复合肥75100千克,磷肥3550千克,钾肥1千克和猪粪1000千克。 目标产量为2000千克/亩的施肥方案 在上述土壤肥力条件下,亩应施入纯氮34.5千克、五氧化二磷2528千克、氧化钾1518千克。下面分别介绍2个配方施肥方案,供参考:方案1:亩施入明月海藻有机无机复混肥3040千克;酸性土壤施入含16%五氧化二磷的钙镁磷肥4050千克,碱性土壤施入含16%五氧化二磷的过磷酸钙4050千克;钾肥710千克。方案2:亩施三元复合肥3040千克,磷肥4050千克、钾肥710千克,猪粪500千克。(2)施肥方法 生产者根据自己的目标产量和肥料资源情况,确定施肥量和施肥方法。如果是机械翻耕,将计划施用的肥料一次性撒于土面,然后翻耕整地,作基肥。如果是人力翻耕,将应施肥料的50%撒施后翻耕,余下的肥料进行沟施,即在距植株行距中间处开一条宽、深各20厘米的沟,将肥料施入沟中后,把肥与土拌合均匀,再将土面耙平。也可留一部分作追肥。5、施用石灰在施肥前710天,pH值在5.5以下的土壤,每亩施入熟石灰100千克;pH值在5.56.5的土壤,每亩施入熟石灰5075千克,并翻耕一遍。碱性土壤不施熟石灰。6、翻耕整地施入基肥后,开好围沟和主沟,沟宽40厘米,深30厘米;根据土粒大小,翻耕12遍,按畦宽1.2米、畦沟宽30厘米、沟深20厘米的要求进行。7、盖地膜如果在4月20日前播种,宜选用聚乙烯白色薄膜;4月20日后播种,宜选用聚乙烯黑色薄膜。盖膜前,应先将土壤浇透水,或待下场雨将土壤淋透水后再盖地膜,还应喷施乙草胺等芽前除草剂(按说明要求进行)。盖膜后应将四周压紧。8、播种矮生种按穴距30厘米*30厘米,每穴播种3粒;蔓生种按行距60厘米,穴距30厘米,每穴播种3粒。播种前可将种子用30温水浸种1小时后,捞出沥干至无水珠下滴为止,按1000克种子拌枯草芽孢杆菌20克(放根腐病),然后用钝器将薄膜戳穿打孔(按种植密度要求)5厘米深,播种后盖土。9、盖小拱棚早春露地栽培,播种后应盖小拱棚,有利于出苗,防低温伤害。出苗前密闭;出苗后,阴天或晴天,应将小拱棚两头开启,畦长超过20米,还应开24个边窗,寒潮低温天气,也应将边窗及两头半开半闭,以免湿度过大,引发病害。这样的管理,应延续至4月20日后。10、封定植孔当苗高20厘米(大棚栽培),或揭小拱棚后,应及时用泥土将定植孔周围薄膜压紧。11、田间管理 (1)及时搭架引蔓 搭架应在揭小拱棚后或刚吐丝时进行,有利于引蔓绑蔓的农事操作。(2)及时追肥 应根据苗情生长情况,即使追肥。一般而言,追肥以海藻叶面肥为主,但如果苗情长势较差或采收23批后出现明显衰退,说明土壤肥力未达到其肥力水平,尤其是流转过来的土地,土壤肥力差异大,应分别进行根部追肥。根部追肥以三元复合肥兑水浇施,浓度为0.4%。(3)及时喷施矮壮剂 当苗高达1米以上时,隔1015天喷施一次蔬菜矮壮剂,连续23次。(4)防渍抗旱 春夏栽培主要应注意排渍防涝,雨中或雨后注意排除田间积水;秋季栽培主要应注意抗旱,应及时浇水抗旱。(5)设施栽培的温、湿度管理早春大棚套小棚栽培的低温期管理a.低温阴雨天的管理 4月10日前后,白天盖小棚膜,开两头及两边通气孔,夜间关闭两边通气孔;白天中午开大棚门南端,夜间盖小棚膜,开两头及两边通气孔。b.低温期晴天的管理 上午7时后揭小棚膜,8时后开大棚两头门,10时后开两边裙膜;下午5时后关大棚膜和两边裙膜,6时后盖小棚膜,开小棚两头及两边通气孔。c.拆小拱棚 4月20日后,将小拱棚拆除。大棚栽培夏、秋季高温期的管理 拆下裙膜及两头薄膜,开启两边,只留顶膜。小拱棚栽培的管理a.低温期阴雨天的管理 将小棚膜盖上,每隔10米两边各开一个拱高30厘米、长40厘米的半圆形孔。白天开启两头及两边通气孔,夜晚关闭。连续5日以上阴雨低温,选择无雨无风天的中午,揭小棚膜2030分钟。b.低温期晴天的管理 上午8时后揭膜,下午4时后盖膜,留两头及两边通气孔。c.拆小拱棚 4月20日后,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