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章霍乱病辨证论治 1 什么是霍乱 Cholera 早期译作虎力拉 是由霍乱弧菌所致的烈性肠道传染病 临床上以剧烈无痛性泻吐 米泔样大便 严重脱水 肌肉痛性痉挛及周围循环衰竭等为特征 2 中医的霍乱是什么 灵枢 五乱 清气在阴 浊气在阳 营气顺脉 卫气逆行 清浊相干 乱于肠胃 是为霍乱 杂病源流犀烛 霍乱源流 皆由中气素虚 或内伤七情 或外感六气 或伤饮食 或中邪恶 污秽气及毒气 往往发于夏秋 伤寒论 呕吐而利 此名霍乱 3 霍乱 霍乱是以剧烈吐利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暴发性胃肠疾病 霍 有急骤 猝然 迅速之意 乱 即撩乱 变化之意 因发病急骤 剧烈吐泻 顷刻间即有挥霍撩乱之状 故名霍乱 论中的霍乱以吐利交作为主症 包括多种急性肠胃疾病 如食物中毒 肠胃型感冒等 不是现代医学所称的霍乱病 4 霍乱的病因 饮食不洁或不节 冷热不调 或感受暑湿 寒湿疫疠之气 伤及脾胃 使中焦升降失职 清浊相干 气机逆乱而呈现吐泻交作 5 霍乱的分型 干霍乱 突然腹中绞痛 吐泻不得 俗称搅肠痧 斑痧 乌痧胀 湿霍乱 指饮食生冷 或感受湿 寒 暑邪 发病时有吐利 腹痛 转筋等症 因本病发生多与外邪有关 并常见头痛 发热 恶寒 身疼等 与伤寒相类似 故仲景将本证列于伤寒六经病之后以兹鉴别 6 原文 问曰 病有霍乱者何 答曰 呕吐而利 此名霍乱 382 素问 气交变大论 岁土不及 民病飧泄霍乱 注解伤寒论 三焦者 水谷之道路 邪在上焦 则吐而不利 邪在下焦 则利而不吐 邪在中焦 则既吐且利 第一节霍乱病脉证 7 霍乱的主要证候 设问 问 病有霍乱者何 霍乱病的证候是什么样 答 呕吐而利 吐泻齐作 清浊相干此名霍乱 病起仓促 挥霍撩乱 8 霍乱与太阴病均可见吐利 腹痛等症 9 霍乱兼表证 原文 问曰 病发热头痛 身疼恶寒 吐利者 此属何病 答曰 此名霍乱 霍乱自吐下 又利止 复更发热也 383 10 霍乱之表里证 并与伤寒鉴别 设问 问 发热头痛 身疼恶寒 外感表证吐利 上吐下泻 是为里证 答 此名霍乱 霍乱自吐下 自然吐下齐见又利止 阳复里和 吐利可止复更发热 表证未解 病邪有外出之机 11 第二节霍乱病辨治 12 一 霍乱与伤寒鉴别 原文 伤寒 其脉微涩者 本是霍乱 今是伤寒 却四五日 至阴经上 转入阴必利 本呕下利者 不可治也 欲似大便 而反失气 仍不利者 此属阳明也 便必硬 十三日愈 所以然者 经尽故也 下利后当便硬 硬则能食者愈 今反不能食 到后经中 颇能食 复过一经能食 过之一日当愈 不愈者 不属阳明也 384 13 一 霍乱与伤寒的鉴别 384 其脉微涩 本是霍乱 吐泻失液 血脉亏耗今是伤寒 继霍乱后 又患伤寒却四五日至阴经上 伤寒病至四五日 多为邪传阴经之期转入阴必利 邪传阴经 必然下利本呕下利者 不可治也 既患吐利的霍乱 现又下利 一利再利 正不胜邪 难于治疗 先病霍乱 后病伤寒 14 欲似大便 而反失气 下利已止 邪未入阴 欲排大便 仅有失气仍不利者 此属阳明 胃阳来复 大便由利转硬十三日愈 为经气再周之期 津复便调 其病即愈下利后 便当硬 利止津伤 大便当硬硬则能食者愈 便硬能食 胃气已和则病愈今反不能食 如胃气不复 则不能食到后经中颇能食 再过五六日 胃气恢复能进食复过一经能食 至十二日仍能食 胃气已巩固过之一日当愈 即十三日 病当痊愈不愈者 不属阳明也 不属阳明 另有原因 预后转归 胃气来复 15 太阳阳明合病 二经俱受邪 邪盛于表 影响于里 里气不和 升降失序而吐利 葛根汤解表 表解里和 霍乱之表证 脾胃不和 清浊相干 升降失职 故吐利兼见表证 但其里证非表邪所致 亦不受外邪影响 故表解里不和 或吐利虽止 表仍不解 16 一 五苓散 理中丸证原文 霍乱 头痛 发热 身疼痛 热多欲饮水者 五苓散主之 寒多不用水者 理中丸主之 386 二 霍乱治法 17 原有证 霍乱 头痛 发热身疼痛 霍乱兼表 辨证论治 一 热多 表邪内郁 三焦阻滞欲饮水者 气不化津五苓散主之 温阳和表 化气行水 二 寒多 阴邪偏盛 里气不温不用水者 寒滞于中理中丸主之 温中散寒 益气健脾 18 理中丸方 人参干姜甘草 炙 白术各三两上四味 捣筛 蜜和为丸 如鸡子黄许大 以沸汤数合 和一丸研碎 温服之 日三四 夜二服 腹中未热 益至三四丸 然不及汤 汤法 以四物依两数切 用水八升 煮取三升 去滓 温服一升 日三服 若脐上筑者 肾气动也 去术 加桂四两 吐多者 去术 加生姜三两 下多者 还用术 悸者 加茯苓二两 渴欲得水者 加术 足前成四两半 腹中痛者 加人参 足前成四两 寒者 加干姜 足前成四两半 腹满者 去术 加附子一枚 服汤后如食顷 食热粥一升许 微自温 勿发揭衣被 19 理中汤证或然证加减法 20 原文 吐利 汗出 发热 恶寒 四肢拘急 手足厥冷者 四逆汤主之 388 原文 既吐且利 小便复利 而大汗出 下利清谷 内寒外热 脉微欲绝者 四逆汤主之 389 二 四逆汤证 21 霍乱 脉证 吐利 上吐下泻 阴阳两伤汗出 卫阳不固 营阴不守发热 恶寒 内寒外热 虚阳外浮四肢拘急 阴脱阳亡 筋脉失养手足厥冷 阳气外越 不能温煦脉微欲绝 阳气大虚 无力鼓动血脉 治疗 四逆汤主之 回阳散寒 22 原文 吐已下断 汗出而厥 四肢拘急不解 脉微欲绝者 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主之 390 三 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证 23 390 霍乱阳亡阴竭的证治 霍乱 脉证 治疗 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主之 回阳救逆 益阴和阳 24 四 四逆加人参汤证 原文 恶寒 脉微而复利 利止 亡血也 四逆加人参汤主之 385 25 385 霍乱亡阳脱液的证治 霍乱 脉证 恶寒 霍乱虽止 阳气衰极 不能温煦肌肤脉微 阳亏阴耗 血虚气弱 不能不充养筋脉复利 止而复利 阴液又从下夺利止 阴液耗尽 无物可泻亡血也 阴伤则血亦损 治疗 四逆加人参汤主之 回阳固脱 益阴养血 26 五 桂枝汤证 原文 吐利止 而身痛不休者 当消息和解其外 宜桂枝汤小和之 387 27 387 霍乱里和表未解的证治 霍乱 证候 吐利止 吐泻均止 病已向愈身痛不休 身痛不解 表证未罢 治疗 宜桂枝汤 调和营卫 28 第三节愈后调理 原文 吐利发汗 脉平 小烦者 以新虚不胜谷气故也 391 29 第三节愈后调理 391 霍乱 脉证 吐利 霍乱证发汗 阴阳调和 自然汗出脉平 吐泻出汗止 脉象转平小烦 进餐后 自觉稍心烦脘闷 原因 以新虚不胜谷气也 中阳初复 脾胃尚虚 不能运化较多食物 30 小结 寒湿霍乱 证治 五苓散证 表邪不解 里气不和 清浊相干理中丸证 中焦里虚寒证四逆汤证 肾阳虚 阴寒内盛四逆加人参汤证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证 阳虚阴液不足 调护 里和表不解 桂枝汤小和其外消化不食 节制饮食 31 第九章阴阳易差后劳复辨证论治 32 概论 大病新差气血必虚体力未复 当慎起居 节饮食 避劳累 否则易致余邪复发 本篇论述的阴阳易 差后劳复病即属此类 阴阳易 指大病初愈阴阳不足 因房事而使病情复发 也称 房劳 差后劳复病 有因病后劳累使病复发者 名曰 劳复 有因饮食不节使病复发者 名曰 食复 33 第一节阴阳易病 原文 伤寒阴阳易之为病 其人身体重 少气 少腹里急 或引阴中拘挛 热上冲胸 头重不欲举 眼中生花 膝胫拘急者 烧裈散主之 392 34 阴阳易病辨治 刘渡舟教授在所著 伤寒论诠解 一书中 记述山西名医李翰祥先生辨治阴阳易经验 提出其临床表现有三个特点 一是头抬不起来 即 头重不欲举 这是很突出的一个表现 二是 少腹拘急 抽搐且引阴中拘挛 三是全身乏力 倦怠少气 35 阴阳易相当于现代医学何种疾病 有认为属于男女生殖器官炎症 某些性传播疾病者 有认为属性神经官能症者 有认为是性病型Reiter综合征 眼炎 关节炎 尿道炎综合征 36 第二节差后劳复病 37 一 枳实栀子豉汤证 原文 大病差后 劳复者 枳实栀子豉汤主之 393 枳实栀子豉汤方 枳实三枚 炙 栀子十四个 擘 香豉一升 绵裹 上三味 以清浆水七升 空煮取四升 内枳实 栀子 煮取二升 下豉 更煮五六沸 去滓 温分再服 覆令微似汗 若有宿食者 内大黄如博棋子五六枚 服之愈 38 以方测证可知 其主治病证为热扰胸腹兼气滞证或阳明胃热兼气滞证 其常见证候表现是 胸腹灼热而痞满 或胀痛 心烦 身热 舌红 苔黄 脉数 39 二 小柴胡汤证 原文 伤寒差以后 更发热 小柴胡汤主之 脉浮者 以汗解之 脉沉实者 以下解之 394 40 三 牡蛎泽泻散证 原文 大病差后 从腰以下有水气者 牡蛎泽泻散主之 395 牡蛎泽泻散方 牡蛎 熬 泽泻蜀漆 暖水洗 去腥 葶苈子 熬 商陆根 熬 海藻 洗 去碱 栝蒌根各等分 41 大病差后 湿热未尽 水气不行 滞留下焦 病症以腰以下水肿为特征 属水肿实证 临床可见膝胫足跗皆肿 或大腹肿满 伴小便不利 脉沉实有力 本证水气壅塞较甚 一般利水剂恐力量不够 故治以牡蛎泽泻散清热化湿 逐水消肿 42 四 理中丸证 原文 大病差后 喜唾 久不了了 胸上有寒 当以丸药温之 宜理中丸 396 43 大病差后 泛吐涎沫 日久不愈 这是大病后 脾脏虚寒 运化失司 水湿不化 凝为涎唾 聚于胸脘 上泛而吐 涎唾在胸脘 故曰 胸上有寒 但病本却在脾家虚寒 临床症见涎唾稀薄 口不渴 喜温畏寒 小便清白 舌苔白滑 治宜理中丸温中健脾 使运化正常 津液得布 涎沫不生 诸症自愈 44 五 竹叶石膏汤证 伤寒解后 虚羸少气 气逆欲吐 竹叶石膏汤主之 397 竹叶石膏汤方竹叶二把石膏一斤半夏半升 洗 麦门冬一升 去心 人参二两甘草二两 炙 粳米半升上七味 以水一斗 煮取六升 去滓 内粳米 煮米熟 汤成去米 湿服一升 日三服 45 清热生津 益气和胃 46 外感热病 伤寒 温病 暑病 热势已减 余热未尽 津气已伤 47 症状 身热多汗心胸烦闷气逆欲呕口干喜饮舌红苔少脉虚数 48 石膏竹叶人参麦冬半夏甘草 粳米 清透气分余热 除烦止渴 益气养阴生津 降逆和胃止呕 滋养脾胃 方解 49 运用 1 本方为治疗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行政管理与地方治理的互动关系试题及答案
- 行政管理工作流程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心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总结
- 分体机空调保养合同范例
- 修路材料销售合同范例
- 乡镇老厂房出售合同范例
- 公司材料销售合同样本
- 代理销售人员签合同范例
- 行政管理公共关系试题及答案
- 行政管理人才的选拔与培养试题及答案
- 经济学论文的选题与写作课件
- 领取门诊使用免费基本药品治疗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知情同意书
- 吉林市富源石材有限公司三佳子饰面花岗岩及周边矿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
- 2022年上海奉贤经济发展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二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 DB23∕T 440-1996 柞蚕生产技术规程
- 药物溶解与溶出及释放-精品医学课件
- 安徽高中毕业生登记表(共7页)
- 半波偶极子天线地HFSS仿真设计
- 混凝土搅拌车车队管理制度
- 小学生美术课件-第16课--你会设计邮票吗|苏少版-(31张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