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第九课第一框海纳百川,有容乃大.doc_第1页
八年级上第九课第一框海纳百川,有容乃大.doc_第2页
八年级上第九课第一框海纳百川,有容乃大.doc_第3页
八年级上第九课第一框海纳百川,有容乃大.doc_第4页
八年级上第九课第一框海纳百川,有容乃大.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第九课第一框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教学设计抚宁县第四中学 李翠玲教学设计说明:1、传统的教学模式,老师为教材所束缚,学生为教师所束缚。这样的教育锁住了学生心扉,禁锢了学生的思维,扼杀了学生的想象。本节课我大胆整合了教材,重新编排顺序,将本框内容设计为以宽容为主题的三个环节:感知宽容-践行宽容-拥抱宽容。采用板块式教学,过渡自然、思路清晰。另外,基于此框题正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很好话题,我拓展了教材的深度和宽度,补充了大量的课外材料,从学生感兴趣的对联、故事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再进行深入和拓展。2、新课标倡导“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注重学生主体参与意识,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此,本课采用了“五环探究递进式教学模式”,通过“分析明理引议导行自评”五个环节,层层推进。在学习“什么是宽容、宽容有何作用、怎样做到宽容”这些问题时,并不是让学生去看书-从书中找到答案-再去读、去记,而是通过“六尺巷故事” 和一系列具体事件让学生去分析和感悟。在案例分析中掌握理论,在教学情景中体验情感,在合作探究中培养能力,在辨析判断中巩固导行,在自我评价中提升认识,有效地吸引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过程。3、鉴于思品课程的德育性质,本节课力求打造生活化的课堂,避免生硬灌输、空洞说教。为了使学生更加深刻体会“宽容是一种美德,宽容是一种境界”在教学设计中将鲜活的生活事件植入课堂,通过“被害人母亲原谅杀人凶手”这一生动感人的典型案例,从认知上说服学生,从情感上打动学生,从态度上改变学生,从价值观上引导学生。学生通过对教学情境的体验,实现教学目标的内化,实现知、情、义、行的统一。符合思品学科教学特点。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八年级思想政治人教版上册第四单元第九课第一框题。对应的课标内容是“我与他人和集体”中的“交往的品德”部分:“学会换位思考,学会理解与宽容”。通过前三个单元的学习,学生初步了解了与父母、与老师、与同龄人交往以及网络交往的具体做法与要求,本课既是前三个单元的合理延伸,又是对前三个单元交往道德的概括和升华,同时也为第二框:“换位思考,与人为善”作好铺垫。因此本框题在本单元乃至整册书中都占有重要地位。本框内容共两目。第一目“金无足赤,人各有别”解释了宽容的基本内涵,阐述了宽容的必要性,说明了我们的生活需要宽容。第二目“宽容他人,悦纳自己”说明宽容是一种美德,是一种境界。宽容利人利已,但宽容是有原则的。其中,第一目是第二目的基础,第二目是第一目的提升。本课的落脚点是要学生学会“做一个宽容的人”。二、学情分析:近几年来,由于社会风气不尽人意,社会上一些与传统美德相悖的现象侵袭、影响着中学生。加之现代中学生独生子女居多,自我中心感强烈,与他人合作的精神和宽容的肚量欠缺,导致在现实生活中,部分学生存在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道德状况。他们在与人交往中只注重自身感受,不懂谦让包容,部分学生心胸狭隘、处处设防,甚至对人怀有敌意;部分学生虽具有宽容意识,但对待宽容缺乏原则和策略。这些现象无法适应人际关系的要求,无法形成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团队精神,更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所以,培育学生的宽容之心,十分重要。三、学习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验宽容他人对己对人所带来的情感上的慰藉;体验宽容自己、悦纳自己的快乐,树立宽容之心。 能力目标:能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人和事物,辨证看待自己与他人,正确理解宽容,并懂得如何做到宽容。 知识目标:了解宽容的内涵、宽容的表现以及为什么要宽容,理解宽容一种美德。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生活需要相互宽容 ,要学会宽以待人难点:正确理解宽容,懂得宽容的原则性 五、教法与学法:教法:情境设置法 案例分析法 分析归纳法 学法:情感体验法 合作探究法 小组讨论法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2分钟)对联赏析:“开口便笑笑古笑今凡事付诸一笑,大肚能容容天容地于人无所不容。”提出问题:这幅对联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乐观,宽容)师:宽容的内涵是什么?宽容有何重要意义?在日常生活中怎样做到宽容?带着这一系列问题我们共同学习第九课第一框: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二)新课学习第一板块:感知宽容(明理篇 16分钟)古往今来,有关宽容的故事数不胜数。我们就从安徽桐城的六尺巷故事说起吧。(设计意图:通过故事引发学生对宽容内涵及宽容作用的思考,引导学生感悟到宽容的巨大力量,初步体会到生活需要宽容。以此突破重点并完成知识目标、渗透情感目标。)1:听故事、谈感悟出示图片:六尺巷(故事及分析5分钟)六尺巷位于安徽桐城市,在清朝康熙年间这里曾发生了这样一个故事。(播放故事录音:清朝康熙年间有个大学士,名叫张英。一天,他收到家信,说家人为了争三尺宽的宅基地,与邻居发生纠纷。邻居在当地很有势力,县官告诉他家人要张英利用职权,疏通关系,打赢这场官司。)学生讨论:张英对待此事的办法有哪几种?它们对邻里关系各会产生什么后果?学生自由发言后归纳哪种办法最好。继续讲述故事:张英看完家信,坦然一笑,挥笔写了一封回信,并附诗一首:同学们一起朗读小诗:“一封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家人接到回信后,让出了三尺宅基地。邻居见了也主动相让,结果形成了“六尺巷”,这个化干戈为玉帛的故事流传至今,成为美谈。提出问题:1、如何评价张英“让他三尺又何妨”的行为?请同学们用一个词来评价(1分钟)师生共同归纳总结出宽容的内涵。(课本p101页:宽容指的是宽大有气量,原谅和不斤斤计较。)问题2、邻居为什么会主动让三尺?(目的是引导学生思考宽容的作用)张英用一首诗教育了家人,使家人学会了宽容。邻居在张英家人的宽容态度面前感到惭愧,做出了宽容对方的举动。看来宽容的力量真的很神奇啊。2、学生活动:合作探究结合故事讨论宽容有什么作用?(4分钟)宽容能使对方从中汲取教训,重新审视自己的行为,我们为人宽容就能补人之过、谅人之短,我们为人宽容就能赢得友谊,获得朋友; 宽容能使自己远离烦恼、仇恨,体验到心灵的安宁和满足,并且能提升自我形象,受人尊敬;(我们今天认识张英不是因为他是清朝大学士,而是他的“让三尺”宽容行为,正是他的宽以待人赢得世人的称赞,获得一世美名。)因此说善于宽容利人利己,同时宽容会使人与人之间团结和睦,社会和谐稳定。所以说善于宽容往大的意义上说,利国家。(战国时期的蔺相如用自己的包容和忍让成就了与廉颇将相和睦的美名佳话,打碎了秦国想趁虚而入侵犯赵国的如意算盘。就是一个典型的事例)常言到: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现实生活里难免会有人在无意之中伤害自己,我们要理解、原谅;同时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差异,也需要相互宽容。用本班性格、爱好不同的两个同学的实例来分析,为什么他们能成为好朋友?你从中看出什么?(3分钟)(设计意图:通过具体案例思考宽容的基础)(心理互补、相互接纳、宽容。“容”字是一个房子下,两个“人”和一个“口”。意思是你说你的理,我说我的理,我不会让你没有说话的权力,不妨求同存异。由此说来“和而不同”,求同存异是我们宽容合作的基础。)3、学生活动:说说我自己你宽容别人或被别人宽容的事例,当时有何感受?(3分钟)(设计意图:强化心理体验,进一步体会宽容的意义,并树立宽容之心)被别人宽容时:给了自己面子,有了下台的台阶,心里愧疚,长了教训,感谢大人不记小人过,化解了矛盾,省去了许多麻烦等。师:宽容的力量如此神奇,请跟老师走入我们的第二站第二板块践行宽容(导行篇 10分钟)4、学生活动:实战演练身临其境、直面冲突(设计意图:通过具体情境,引导学生懂得宽容的策略和方法,使其在生活实践中学会宽容。突破重点并实现本课的能力目标。)(分组进行,代表发言5分钟)遇到下面情境,你会怎么做?并总结出一句话:宽容是什么1、朋友向你借了一只笔,事后就忘了,直到第二天下午才还给你,你应怎么想?(宽容是帮别人找理由:体谅)2、 假日出去玩,你想去打篮球,而好朋友想去爬山,你应怎么办?(宽容是不要勉强别人:尊重)3、今天是你的生日,原本答应给你过生日的妈妈因为加班不能给你庆祝生日了,你会怎么做?(宽容是理解他人)4、你和朋友在学习上都十分优秀,以前每次考试都是你考第一,可是,这次考试朋友得了第一,你会怎样想?(宽容是能够接受别人超过自己:欣赏)5、有同学曾经在不清楚的情况下,跟别人说你的坏话,后来,事情终于真相大白。现在,他想向你请教一个问题,你会怎么办?(宽容是忘却、不斤斤计较,原谅、接纳他人)师总结(1分钟):宽容他人就要体谅、尊重、理解、接纳、原谅他人。另外学会宽容,不仅要宽容他人,也要宽容悦纳自己。人无完人,我们自身也会有缺点和不足。比如、进入八年级后,由于学习科目的增加,你的心理压力很大,这次考试成绩很不理想,这时你会(1分钟)怎样做才是宽容自己哪?学生发言(1分钟)师总结(1分钟):宽容自己并不是放纵、掩盖自己的缺点和不足,而是承认人无完人,勇敢的去面对自己的缺点和不足,给自己改过机会,信心和希望,然后想办法去提高,完善自我。师:(1分钟)认识宽容容易,但是要做到宽容,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至亲至爱的人受到伤害时,要做到宽容就更难了。让我们再次走近宽容,拥抱宽容。第三板块:拥抱宽容(引议篇 12分钟)故事(1分钟)(展示图片)图片上的老妈妈叫梁建红,是河北邯郸一名普通的农家妇女。2008年初,她正在为即将结婚的儿子收拾新房,突然传来一个噩耗:在北京打工的独子马刚,因为500元工资纠纷,被工友宋晓明挥刀刺死。梁妈妈当场昏死过去,几乎一夜之间白了头。图片上的这位年轻人叫宋晓明,正是杀害梁妈妈儿子的凶手,因为故意杀人他已被公安机关依法逮捕。在法院宣判的那天,梁建红、宋晓明同时出现在法庭上同学们,假如你是梁建红,面对伤害自己唯一儿子的凶手,你会向法庭提出什么要求?(3分钟)(设计意图:深刻体会宽容是一种美德,是一种境界。)5、学生活动七嘴八舌学生即兴发言,可能会有以下几种意见1:原谅他,毕竟自己儿子也有错误,没有给人家工资(师肯定持这种观点的同学:心胸宽阔,在面对失子之痛时还能找己之过,非常难得!)2:原谅他,毕竟人死不能复生,而对方还很年轻,对其重罚会毁掉他的一生,他的家人也会痛苦一辈子(师肯定持这种观点的同学:在面对失子之痛时还能去为对方考虑,考虑他的前途,考虑他母亲的感受,思想境界很高。)3:不原谅,为500元杀死一个生命是错误的。(师:这种观点也很有道理。毕竟生命是宝贵的,是无价的。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每个人都应该在珍爱自己的生命同时珍爱、善待他人的生命。宋晓明故意伤人的行为已经触犯了法律,理应受到法律制裁,不被原谅理所当然。)面对杀人凶手,同学们做出了自己的选择。那么梁妈妈是怎么做的呢?我们一起来看看他的选择。(播放视频:2分钟)梁建红忍受着巨大丧子悲痛,在别人不理解,丈夫极力反对的情况下做出惊人的抉择:请求法官轻判杀人凶手。梁妈妈当时是怎么想的哪?(1分钟)宋晓明还没有坏透,事件起因是由于误会,只是一时糊涂做错了事;自己的儿子没了,不能再搭一个;宋晓明如果判了死刑,世上又多了个孤独的妈妈师:说实话老师在初次观看这个视频时禁不住泪湿眼眶。我的心灵受到深深触动和震撼。相信同学们也一定会有同感。那么,老师想采访一下,令你受震撼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1分钟)师:是啊,这是一位不幸的母亲,但更是一位伟大的母亲。她不仅疼爱自己的孩子,还怜爱天下别人的孩子,这种博爱衍生出宽容、宽恕。所以说,宽容是一种美德。是一种境界。梁妈妈用自己的大爱和胸襟,教育、感化、挽救了一个迷途的孩子,感动了我们所有的人。2008年被评为感动河北十大人物。后续故事(1分钟):由于梁妈妈在法庭上为凶手求情,宋晓明因此免于一死,被判刑12年。梁妈妈在收拾马钢遗物时发现马钢的老板拖欠工钱4000多元,导致马钢无法发给工人,最终导致纠纷发生,马钢死亡。于是她几次进京追讨。她认准一个理:认错原谅,不认错坚决斗争。从这一点你看出了什么?(梁妈妈的宽容也是有原则的。)阅读教材p104第二段(1分钟)6、学生活动辨一辩:宽容是否意味着时时忍让,事事迁就。(2分钟)(设计意图:通过辩论,正确理解宽容,深刻体会宽容的原则性,从而突破难点。)答案:宽容包含着忍让和迁就,但这种忍让和迁就是有条件的,并不意味着时时忍让、事事迁就。宽容是有原则的,宽容不是纵容。要是非分明,对待坏人、恶人决不能迁就宽容,在原则问题上绝不能让步。当我们受到别人无意的伤害时,要宽容别人的过错;当受到别人有意的伤害时,在可能的情况下,也要以宽容之心感化当事人,使其改过。但如果所受伤害程度很大,也不妨拿起法律武器依法维权。让学生自由发言,对宽容还有那些不同的理解。同学们可能会说出“对缺乏宽容心的人不能讲宽容”等观点,对此教师也要加以正确引导。第四版块:自评质疑(升华篇:5分钟)(设计意图:在自我评价中提升认识,使其在与他人交往中“做一个宽容的人”,完成本课的落脚点。)师:同学们,在今天之前,你和你的同学、老师及亲人有没有发生过矛盾没有化解,产生过冲突没有消除?学生自由发言师:今天就让我们利用这个机会,拿起宽容之笔,将你的宽容之言写在卡纸上。7、学生活动制作宽容卡片。题目就叫“亲爱的,我想对你说”。 结束语:古时的张英、现代的梁妈妈用宽容教育感动了我们在座的所有人。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大家一定都能用自己的宽容之心去尊重、理解、体谅、接纳我们身边的亲人、朋友、老师、同学以及陌生人。做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三)布置作业:将宽容卡片交给对方。附:表格形式的教学设计,见下页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教学设计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行为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导入课题呈现对联“开口便笑笑古笑今凡事付诸一笑,大肚能容容天容地于人无所不容”阅读赏析对联,思考:对联告诉我们什么道理?通过对联赏析引出宽容主题,从而导入新课“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第一板块感知宽容(明理篇)讲述安徽桐城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