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与答案.doc_第1页
初一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与答案.doc_第2页
初一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与答案.doc_第3页
初一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与答案.doc_第4页
初一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与答案.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一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与答案(word版)来源:网络文章作者:匿名2009-09-23 15:13:42标签:初一月考历史答案试题七年级历史月考试题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说明:本试题(卷)共4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A、会不会说话B、会不会制造工具C、会不会使用火D、会不会过群居生活2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是()A、中国B、埃及C、印度D、巴比伦3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最早种植水稻的是()A、元谋人B、北京人C、河姆渡人D、半坡人4下列关于半坡人的叙述正确的是()普遍使用磨制石器住在半地穴式房子里住在干栏式的房子里已会制造陶器A、B、C、D、5被后人尊称为“人文始祖”的是()A、尧B、舜C、炎帝D、黄帝6领导人民治理洪水,与群众同甘共苦,在外13年,三次路过家门而不入的是()A、尧B、舜C、禹D、黄帝7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是()A、夏朝B、商朝C、西周D、春秋8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的是()A、禹时B、启时C、纣时D、桀时9为了巩固统治,西周实行()A、世袭制B、奴隶制C、分封制D、禅让制10与商周同期,我国西南地区的成都平原,也盛行一种独特的青铜文化,这就是举世闻名的()A、三星堆文化B、青铜文化C、青瓷文化D、玉器雕刻工艺二、材料解析题(17分)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北京人生活环境险恶、工具简单粗糙,只靠个人力量,无法生活下去,他们就几十个人在一起,共同劳动,分享劳动果实,过着群居生活。材料二:山顶洞人生活的集体,是按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氏族”。一个氏族一般只有几十个人,由共同的祖先繁衍下来,他们使用公有的工具,共同劳动,共同分配食物,居住在一起,他们的生活很艰苦。请回答:(9分)(1)想象一下,北京人的一天是怎样生活的?(5分)(2)什么叫氏族?(2分)(3)请根据史料提出自己的问题,不用回答:(2分)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分封制通过血缘关系,把政权与族权紧密结合,加强了周王室与诸侯国的经济、文化联系,对于维护以周王为首的奴隶主贵族的统治,控制以黄河流域为主的广大地区是一种有效的统治方式;同时,密切了西周与周边各少数民族的关系,推动了边远地区的经济开发和文化发展。”材料二:“西周是一个统一的国家,但由于当时的社会、经济落后和经济、政治的发展不平街,交通不便,诸侯国与王室之间又相距太远,彼此的政治、经济联系日渐减少,因此,分封制下的统一只是一种松散的统一,日后必须逐渐导致诸候割据状态的出现。”请回答:(8分)(1)以上两段材料从不同的角度评价了分封制的历史作用,你赞同哪一种观点?请简要说明理由。(4分)(2)分封制是西周所能采用的最好的统治制度吗?请说说你的看法。(4分)三、配伍归类:(8分)请把下列人物归类,并把序号填入相应的括号里。A、黄帝B、禹C、盘庚D、桀E、纣F、汤G、周厉王H、周武王1“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针,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孙中山先生这首诗歌颂的是()2把都城迁到殷的国王()3夏朝暴君是()4周朝的开国国王()5“道路以目”“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是指()统治时期6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的是()7在殷都“以酒为池”,“悬肉为林”的是()8任用有才干的伊尹等人做大臣,要求臣下勤垦办事“有功于民”的是()四、列举题(18分)1列举祖国境内的三种远古居民。(9分)2列举出我国原始农耕时代,三项世界性贡献。(9分)五、寻找历史(11分)历史是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虽然过去了几百年、几千年,以至若干万年,但并不是消逝得没有痕迹。只要你留意,在我们身边总是会发现历史的。结合图示,想一想可以从哪里寻找历史。(答案在下页)七年级历史答案:人教一、15BACBD610CABCA二、1、(1)只要符合当时实际,叙述条理即可(2)按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集体叫氏族(3)山顶洞人的生活比北京人有哪些进步?2、无论赞同哪一种观点均可。但在答题过程中,必须说明西周的分封制虽然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由部落时代遗留下来的分散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