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早期教育训练内容.docx_第1页
幼儿早期教育训练内容.docx_第2页
幼儿早期教育训练内容.docx_第3页
幼儿早期教育训练内容.docx_第4页
幼儿早期教育训练内容.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48月的训练重点,根据幼儿的接受能力适当进行。幼儿本阶段能力重点:1、 认知:a、白纸上放一粒红色的小丸(或带颜色的小物体),马上发现。 b、追视滚球(将球扔出让幼儿看) c、听胎教音乐,微笑而入睡。 d、认人。2、语言:模仿大人唇形发出辅音,如妈、爸、不、哥、姑等(2个)3、大运动:a、仰卧时,用手撑胸。(家长双手放到幼儿胳膊下,将幼儿托起,然后再放下重复做) b、仰卧抬腿,踢打吊球。(家长用手抬起幼儿腿踢打吊球) c、仰卧大人说“坐起”,双手拉住幼儿手将幼儿拉起,头要直立,力量要适度,尽量让幼儿自己使劲。4、精细动作:会用手排挤横在胸前的小球。5、社会与自理:大人蒙脸藏猫时,笑且动手拉布。6、自理:a、晚上能睡5-6小时,白白天觉醒时间增加。 b、用勺子喂,张开舔食。幼儿本阶段能力重点:1、 认知:a、听到物名有反应 b、听到金属落地有反应(用目光看地面寻找)2、语言:发双音“爸爸、妈妈”3、大运动:a、翻身:俯卧仰卧、仰卧俯卧、侧卧仰、俯卧 b、仰卧拉坐,双脚伸直站立。 c、扶掖蹦跳,双脚能短时伸直负重。4、精细动作:a、仰卧位时自由抬腿(手能抓足) b、夠吊球(单手够)5、社会与自理:喜欢玩藏猫猫(自己蒙脸逗大人笑)6、a、吃奶时双手抱奶瓶 b、吃奶时将奶嘴放入口中幼儿本阶段能力重点1、 认知:听到大人说物名是有反应(用眼睛看物的方向2种,可上下、可左右)2、 语言:a、大人背儿歌时会做表情、动作 b、发辅音3个以上(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姑姑)3、大运动:a、仰卧时上身抬起腹部贴床(在床上打转360度) b、俯卧托胸(头、躯干、下肢完全平)4、精细动作:a、仰卧时,手能抓到足 b、传手(握物时能传手) c、握物(两手分别各拿一物)5、社会与自理;a、照镜子时笑,同镜子中的它笑,用手去摸,同它碰头。 b、躲避陌生人。6、自理:a、吃固体食物(自己拿并咀嚼) b、大小便前示意(用动作表示)1、全脑游戏两个小拳头目标:发展幼儿手指精细动作,加强手指分化,促进动作发展,增强触觉感受能力。过程:一只手(妈妈用左手将宝宝左手握成小拳头状)两只手(妈妈用右手将宝宝右手握成拳头0握成两个小拳头(双拳身体中线对击)小拳头伸开来(妈妈用右手推开宝宝左手的小拳头,呈展开状)长出五个好朋友1、2、3、4、5(顺大拇指向外依次触摸宝宝的手指)嘿嘿!(妈妈双手握住宝宝的小手做拍手动作)另一只手同上,左手比右手多做两次。2、认知活动什么东西不见了目标:1、训练宝宝短时间注视物体的能力,提高宝宝的视觉能力。 2、通过游戏增加亲子间情感交流,体验游戏的趣味性。过程:1、将宝宝抱坐在膝盖上,出示一件玩具,让宝宝盯住玩具看一会。2、用手帕盖住玩具,问宝宝:“玩具到哪里去了?”片刻将手帕取下,让宝宝再次看到玩具,观察宝宝的表情。3、运动游戏彩虹毯目标:通过毛巾毯的摇晃、转圈及上下移动,让宝宝感觉身体向各方向运动时的感觉,训练宝宝的空间知觉及运动知觉。过程:1、将毛巾毯平铺在地面,宝宝平躺在毛巾毯中央。 2、两位家长双手抓住毛巾毯先左右摇晃,晃动的幅度可以慢慢增大,观察宝宝的情绪变化。3、还可以抓住毛巾毯上下移动或转圈,提高游戏难度。4、运动游戏滚球与抓球目标:培养宝宝的视觉追踪能力,初步感知球是可以滚动的。过程:妈妈抱宝宝坐在一边,另一名家长与宝宝面对面相坐,手里拿软触觉球说:“球滚到宝宝那里了!”妈妈说:“宝宝把球抓住!”(距离可以根据宝宝的状况改变,由近到远,由远到近)5、认知游戏铃球注视目标:调动宝宝的思维意识,使其产生注视行为与主动抓取的意识。过程:宝宝取俯卧自升级,家长出示铃球在宝宝面前,观察宝宝注视的时间,然后在出示无声的玩具,观察宝宝的注视能力。6、精细动作抽纸游戏目标:1、提高宝宝视觉运动和手的触觉活动意识。2、增强手眼协调性过程:宝宝靠坐妈妈怀里的姿势,家长把纸抽放在宝宝前方可以抓、抽的位置,妈妈先示范抓和抽,然后让宝宝自行练习。(注意不要让宝宝把纸吃到嘴里,及时清理宝宝抽出的纸巾)7、语言与行为游戏幸福的一家目标:音节与长音的发音练习过程:妈妈和宝宝都面向镜子,妈妈的脸尽量靠近宝宝的面颊,慢慢说儿歌我有一个幸福的家,有爸爸(发长音),有妈妈(发长音),爸爸妈妈(发长音)很爱我,我爱爸爸(发长音)和妈妈(发长音),大家相亲相爱,快快乐乐笑哈哈。8、认知游戏记忆判断目标:发展宝宝思维记忆和判断意识,促使其寻找物品的主动意识。过程:妈妈哪一个棒棒糖逗引宝宝,让宝宝尝一下棒棒糖的味道,迅速藏到手中,观察宝宝的反应。 9、语言韵律游戏听听谁来了目标:提升亲情交流能力,听辨声音的来源,知道自己的名字寻声转头。过程:儿歌:汪汪汪汪汪,小狗在看家,梆梆梆梆梆,听听谁来了,谁来了?(叫宝宝的名字)10、运动游戏爬行预备目标:练习单臂支撑,为爬行做肢体动作与力量的预备。过程:宝宝取俯卧的姿势,妈妈哪一个鲜艳的玩具,在宝宝的一侧手臂上方引逗宝宝抓玩具,以此瞬间练习单臂支撑体重的动作,两臂轮流练习。11、认知游戏叮当铃目标:帮助宝宝形成物体恒存的概念,知道物体不见了它仍然是存在的,帮助宝宝寻找被移除视线范围的物体。过程:将小铃铛和波浪鼓放在宝宝面前使其发声,然后放在一个不透明的袋子里,摇晃袋子使其发声。 层次:a、注视物体放入袋子里 b、物品放入袋子后有寻找并试图找到 c、有摇晃袋子或翻弄袋子12、精细动作弹力游戏紧握小球目标:增强宝宝手部肌肉力量,主动抓握,拉取。过程:将海绵球和布球用一根松紧带连接,家长抓住一端球逗引宝宝抓住另一端球,家长轻轻拉动球是松紧带有弹力,防守使球弹回,让宝宝也模仿做。注意:家长在与宝宝做时松紧带不要拉得太用力,球一定要选软一些的以免放开时球伤害到宝宝。13、音乐游戏手心手背(音乐可自选,选择儿童歌曲的伴奏音乐)目标:让宝宝初步对自身身体器官有认知,并初步尝试用肢体语言。过程:妈妈抱宝宝取坐姿,双手托住宝宝小手跟音乐做动作,节奏跟着音乐走,手心手背、手心手背,大家拍拍手,手心手背,手心手背,大家拍拍手。(让幼儿观察自己手的变化)14、感官游戏垂直追视目标:训练宝宝良好的视觉追踪能力,培养宝宝视觉的敏锐度。过程:1、将软触觉球系线在宝宝20厘米视线由上至下的掉落。2、气球吹气让宝宝看到,然后松手让气球自然飞落,观察宝宝的视线追踪能力。15、认知游戏天黑了、天亮了目标:提升幼儿视觉敏感度,增加幼儿与环境的探索及互动的能力。过程:1、家长抱宝宝在床上,用被子撑在宝宝的上方,然后落下挡在头上说:“天黑了。”2、将窗帘拉上,将灯关掉,拿手电筒观察幼儿表情与情绪,然后将灯打开观察幼儿,反复操作几次 。 3、手电筒的光线不能直射孩子的眼睛。16、精细动作拉绳取物目标:发展幼儿手眼协调能力及因果关系的认知能力。过程:家长出示玩具吸引孩子的注意力,示范用绳把玩具拉回身边,带幼儿练习,观察幼儿是否看见玩具和绳的联系。17、感统综合训练大龙球跳跃目标:通过练习蹲跃,引起上下反弹的“跳跃”让幼儿全身得到运动,增加幼儿腿部的肌肉力量及肺活量。过程:家长托住幼儿腋下,让幼儿站在大笼球上,另一名家长扶住大笼球,家长协助宝宝连续做蹲下、跳起,引起大笼球弹性表面对宝宝的反应。18、运动预备爬行两段游戏上肢与下肢的游戏目标:通过肌肉动作让宝宝有了肉体化的记忆能力以及力量的练习,做宝宝爬行的预备练习。过程:将鲜艳的玩具放于宝宝前方不远,逗引宝宝抓取,促使宝宝向前爬行,家长在后面用手顶住宝宝脚,不要用力,让宝宝自己主动用力。19、精细动作红粒粒目标:1、五指的曲伸与握力的练习抓2、通过精细动作发展测评宝宝视力敏感程度。20、运动游戏吊球击打与爬行游戏目标:1、通过吊球击打游戏增加宝宝大肌肉动力量与四肢动作协调性。2、宝宝双侧肢的协调能力练习。过程:宝宝取仰卧姿势,家长拿打球在宝宝上方引逗宝宝让宝宝能四肢踢打大球。21、认知游戏嘟嘟指五官目标:1、通过游戏开始让宝宝观察到人脸更细致的部分,给宝宝五官的初步印象。2、通过双唇上下高频率的震颤,使嘴唇发出“不嘟”的长音,引发宝宝快乐的情绪和模仿的兴趣。22、触觉与精细动作豆中物品感触抓的练习目标:通过游戏训练宝宝手指抓握的协调性,再抓我的过程中宝宝的小手还能接受颗粒物的刺激。过程:1、将豆类倒入脸盆中,装半盆,将玩具埋在豆子中。2、家长逗引宝宝抓握盆中的豆子,再抓握的过程中,宝宝会碰触或抓出埋在豆中的玩具,要及时表示鼓励与赞扬,令宝宝继续保又游戏的兴趣。 3、在宝宝继续抓盆中豆子时,给宝宝充分的时间令宝宝尽量能抓出玩具。 4、游戏时间不超过10分钟。注意:在宝宝抓豆的过程中,要仔细观察宝宝,勿使豆子进入宝宝口中,带给宝宝危险。23、情绪与行为游戏躲猫猫目标:通过手帕的遮挡让宝宝体验光线的明暗变化。过程:1、妈妈坐在宝宝的对面,手里拿手帕。可以念“小手帕,四方方,宝宝头上盖一盖, 一盖妈妈不见了。“一边将手帕盖在宝宝的头上。2、然后妈妈迅速拿开手帕。凑近宝宝的脸说:“哇!”注意:开始玩此游戏时,盖手帕的时间不能过长,免得宝宝紧张和害怕。当宝宝熟悉这个游戏后,可稍微延长一些时间,妈妈也可以躲一躲。24、精细动作玩手指目标:通过宝宝的各种手指活动让宝宝感知手指的作用,同时提高宝宝手指灵活性。过程:1、家长示范将红蓝音符粘在双手食指上,吸引宝宝注意力,一边摇晃手指,一边说:“音符宝宝在家,音符宝宝藏起来。”将音符手指藏在手心,音符宝宝又出来,在竖起 手指。宝宝抓住后再换一个颜色的音符和宝宝玩。2、妈妈拿出白纸,抓猪宝宝的小手指,让宝宝伸出食指用指尖在印台上粘取颜色 点在白纸上。25、艺术活动大鼓小鼓目标:训练宝宝的听觉,感受音乐的基本节奏。过程:播放音乐让宝宝自己敲击妈妈可以随音乐轻轻拍宝宝的后背让宝宝被动的感受音乐节奏 。 26、大运动用手爬目标:通过宝宝用手爬行,锻炼了宝宝手臂肌肉和肩部肌肉的力量。过程:妈妈将宝宝俯卧位姿势,教师出示漂亮玩具,吸引宝宝,家长握住宝宝大腿,让宝宝自然用双臂支撑身体,慢慢向前爬行,当宝宝爬一段距离后妈妈做高兴与鼓励的动作将玩具给宝宝玩一会。27、手势与语言游戏找朋友目标:感觉儿歌的语意,模仿相应的动作。过程:找呀找呀找朋友拍手、找到一个好朋友两人拉拉手、敬个礼敬礼、握握手握手、你是我的好朋友互相指对方、再见挥手28、动小手目标:通过家长与宝宝进行被动的游戏操作,是宝宝感受律动游戏节奏,增加宝宝对动词和动作相关联的理解。过程:小手小手拍拍,我的小手举起来(举手)小手小手拍拍,我的小手抱起来(双手相握)小手小手拍拍,我的小手转起来(双手转)小手小手拍拍,我的小手藏起来(双收藏背后)912个月幼儿训练重点 大动作:1、 10个月左右,已可以坐得很稳,向前或向后转都能平衡。2、 能以不同姿势爬行、攀爬。3、 9个月时可以在扶持下站立、走路,1岁时不需人扶即能走路。4、 从在大人的帮助下,能蹲下再站起来,发展到自己会蹲、站立。5、 从扶双手走路,发展到扶推车走几步,到牵着手走路,最终能独立走两三步。精细动作:1、 对小物体积极操作,能把物体竖立、滚动。2、 能以大拇指、食指和中指做不成熟的钳抓动作。到快满一岁时,更能以拇指与食指做钳抓的动作。3、 会从盒中取出玩具。4、 能把物品放入水杯大小的容器中。5、 能翻书,但一翻数页。语言能力:1、 约9个月时,意识到语言的意义。2、 开始理解词语,对名词呼叫开始有反应。3、 能模仿语言,有意识地叫爸爸妈妈。4、 开始注意简单的要求。社会性行为:1、 会用摇头表示不要。2、 完成一件事时(如会站),明显地表示出满足而又高兴的情绪。3、 有嫉妒、害怕、生气等情绪发生。4、 会表示再见。 亲子游戏钻山洞 爸爸趴在地毯上,双臂支撑,腹部抬高,妈妈让孩子“钻山洞”,从爸腹下爬过去,爸爸仰卧在地毯上,妈妈说;“爬大山。”让孩子从爸爸身上爬过去。 目的:培养亲情。揉纸 给孩子不同的纸,注意不要用比较脆的纸,如铜版纸。让孩子揉、撕,他会感觉到不同的声音。 目的:练习手指。掏出来 将一只空盒子剪几个洞,洞的大小以孩子的手能伸进去并能拿出玩具为宜。在盒里放几件玩具或物品,让孩子从盒里摸东西出来。 目的:练习拿东西。撕纸 妈妈将画报用缝纫机轧直径10厘米的圆形,然后将孩子抱在怀里,妈妈先拿一张撕下圆形来给孩子看,最后让他自己学会将圆形撕下来。 目的:发展手的精细动作。小鸟飞 在户外,妈妈扶孩子站立,让他学小鸟扇动两臂,往起蹦。 目的:锻炼四肢。挑绳子 桌子上放粗细两根不同的绳子,一根系着玩具,一根没有。妈妈让孩子拉绳子,反复拉,孩子就能记住哪根绳上有玩具。 目的:训练记忆力。敲敲响 妈妈把塑料盒、铁罐、玻璃碗等扣在桌子上,给孩子一根小棒,让他随意敲打。 目的:感受不同东西发出不同声响。小熊呢 在盒子内放10件玩具,其中有小熊,妈妈对孩子说:“小熊呢?小熊藏哪儿了?欣欣把他找出来。”让孩子将小熊从玩具中挑出来。 目的:认识物品。 里面有什么,将手帕、布头、孩子的小袜子之类放进空面巾纸盒,让孩子一件一件扔出来。 目的:自由玩耍。扶着站 婴儿会扶站以后,可以给他一张矮桌子,可以扶站,也可以钻到桌下爬。 目的:练习站和蹲。 13-18个月幼儿的早早教方案认知能力的训练观察能力:识别大小。选择大小差别显著的同类物品来练习,如大苹果与小苹果,大皮球与小皮球等。识别形状。教小儿识别简单的几何形状,如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等,可用实物形状来描述,如圆皮球、三角板、方积木等。识别颜色。从基本的颜色红、黄、蓝、绿进行识别。告诉孩子气球是红色的、毛衣是黄色的、叶子是绿色的。记忆力的训练:实物记忆练习。让小儿根据记忆寻找所需要的玩具,如先让小儿看一个小球,然后把它收起来再让孩子在其他的玩具中找这种小球。强化记忆练习。父母可以选择一些形象直观,与小儿本人关系较为密切的东西和他感兴趣的事物来训练他的记忆。可教小儿自己的名字、身体的主要部位,间隔一段时间,情景再重复。动作能力的训练继续训练小儿独立行走的能力和行走的稳定性,以促进运动的协调性和躯体的平衡能力。可和小儿一起拖拉玩具车,教小儿拉着小车向前走、侧着走、倒退走等。准备一个较大的皮球,成人将球滚到小孩子脚边,教他抬脚踢球。发展小儿走、蹲、弯腰动作。将玩具散放在各处,要求小儿收捡玩具交给成人或放在固定的地方。训练小儿手的灵活性和准确性。如教小儿学习画画、搭积木、用塑料绳将有孔玩具串起来、取物装物。19-24个月早早教方案 小儿认知能力的训练 观察能力的训练: 训练:上下、里外、前后方位意识。如游戏时说:球在椅子上、椅子下、球在箱子里、在箱子外面等等。辨别多少。如分糖果给家人,看看分的是否一样多,放桌上比比看谁多谁少。也可以用专门的图画,训练孩子认识多少。 记忆力的训练: 词汇记忆。成人在讲述孩子较熟悉的故事,或教小儿念他熟悉的儿歌,或唱他熟悉的歌时,有意识地停顿下来让孩子补充,由简到难,开始让孩子续上单字,以后可逐渐让孩子续上一个词、一句话这既可促进记忆力的提高,还可发展小儿的语言能力。实物记忆。让小儿回忆起不在眼前的实物,可给孩子一件玩具,让他注视您将玩具放到盒中,盖上盖子,让他说出盒中玩具的名称。 动作能力的训练 扶栏上、下楼梯。训练小儿学习上、下楼梯。训练上下楼梯时,开始选择的楼梯不要太多层,以便于孩子能够较顺利地上完楼梯,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跑步练习。父母可通过游戏来训练小儿跑步的灵活性和稳定性,如灵活的向前跑,转弯跑。通过游戏、手工、鼓励小儿做力所能及的事,促进手动作的稳定性、协调性和灵活性。适合的游戏有玩积木、模仿画画、穿珠子等。 言语能力的训练 幼儿在1岁半后,言语发展会突飞猛进,他们不仅重复成人说的言语,而且想要自己说出周围东西的名称。语言来源于生活,父母应常带小儿到户外、公园去玩,鼓励他与人交往,并引导小儿仔细观察遇到的事物,告诉小儿他遇到事物的名称和特点。回家后,要他回忆在外面接触的人,看到的东西,并尽量帮他用较完整的话叙述出来。这样,不但丰富了他的语言词汇,而且巩固了记忆,增长了知识。 社会交往能力的训练 与人交往。此时期的小儿已有了语言,可以较多的和人交往,要教育小儿初步懂得与人交往中一些简单的是非概念。白天睡眠的次数逐渐减为12次,可根据作息制度,将小儿白天的睡眠安排在午饭后,睡眠时间为1.52小时。孩子改用新的作息制度需要有一个过程,父母可根据自己孩子的身心特点,逐渐使小儿的作息时间向新的制度过渡。可安排孩子每日早、中、晚三餐主食,在早中餐及中晚餐之间各排一次点心。训练:孩子进餐的正确姿势,教会幼儿正确使用餐具,不要边玩边吃,不要在饭桌上引逗孩子大笑,以防呛咳窒息,饭后不要让孩子做剧烈活动,可让孩子轻微安静地活动半小时,避免呕吐。教小儿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对于幼儿来说,学会任何一种新的本领都是一件复杂的事。成人要帮助孩子减轻掌握这些新技能的困难。成人要有耐心,使孩子能顺利地掌握构成技能的一个个动作。开发右脑的六个亲子游戏 神奇的纸盒 玩法:把家里使用过的纸巾盒留下,往里面放进一些玩具、糖果、水果等,让宝宝摸一摸,请他在拿出来之前说出名称,或者给他指令,请他按指令拿出东西来。对大一点的孩子,你可以给他否定的指令,如:“请你把不可以吃的东西拿出来”、“请你把不是圆的东西拿出来”等等。为了增加趣味性,也可以使用一些奖励的方法,比如:拿对了糖果,就把糖果奖励给宝宝吃,拿错了,糖果就归妈妈吃等。 提示:这个游戏适合岁的孩子,由于宝宝使用触觉和视觉来进行判断,可刺激右脑发展。 猜猜这是谁 玩法:爸爸或妈妈在被窝里发出不同的动物的叫声,比如狼叫声、狗叫声、狮子叫声等,让宝宝猜猜藏在被窝里的是什么动物。 提示:这个游戏适合岁的宝宝玩。这是一则用听觉进行判断的游戏,也可以刺激宝宝的右脑。 会滚动的箱子 玩法:把家里买回来的电视或其他大件物品的纸皮包装箱留下,让宝宝钻进去缩紧身体,然后滚动纸皮箱子,孩子会乐不可支。为了避免伤着孩子,你最好在每次滚动箱子之前大声问他:“准备好了吗?”确定他做好了准备才开始,滚动的幅度也可以根据孩子的适应情况而调整。 提示:这个游戏适合岁以上的孩子玩,因为这样可以锻炼孩子的身体平衡感,也能发展孩子的右脑功能。 扔纸球 玩法:拿一个篮子,菜篮或洗衣篮都可以,然后拿一些报纸,把报纸裹成一团,做成一个一个纸球,妈妈、爸爸和宝宝轮流扔纸球,每人扔个,看谁扔进篮子里的球最多。 提示:这个游戏适合岁以上的孩子,手的动作、动作的控制、空间距离的判断,这些都有利于孩子的右脑开发。 苹果树 玩法:从年历上找出有一棵树的图画,让孩子剪一些苹果贴在树上。 提示:剪和贴都由孩子自己来做,不要要求孩子剪得像或贴得漂亮,只要他愿意自己动手进行创作,父母就要表现出很欣赏的样子。 美丽的手镯 玩法:把用过的信封留下,横剪成一个一个环,然后和孩子一起在环上画自己喜欢的图案和颜色,把它套在手腕上当手镯。妈妈先做一个引起孩子的兴趣,然后放手让他自己来做。 提示:这两个活动都是多种感官配合的活动,既有手的动作,又有颜色的感觉、图案的设计等等,对发展孩子的右脑很有帮助。幼儿右脑识字游戏法 1.捉迷藏:即把字卡藏到容易找的地方让孩子找。找到了,读一读,表扬一番。也可让孩子去藏字,妈妈找字,读字。 2.玩玩具:跟孩子玩什么玩具,就在玩具上写上相应的字,让孩子认读。 3.做动作:边教字边做动作;教“跳”字做一个青蛙跳的动作;等等。凡是动词都可以做相应的动作,加深印象。 4.装表情:教育些带感情色彩的动词和形容词 要有脸部表情。如教“笑”字,要带动孩子哈哈大笑,教“哭”字要和孩子一起装作哭的样子;动作、表情的适当夸张,可加深孩子识记。 5.钓鱼识字:把字卡当作鱼撤在地上,让孩子去“钓”,钓来一个字卡教一个字,此法可把孩子认过的字当作鱼让孩子钓。成人读一个字,孩子必须钓到那个字,读出那个字才算钓到了“鱼”。也可以几个孩子比赛看谁换钓到“鱼”。这方法用来复习巩固效果好。 6.表演识字:让孩子表演他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