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导学案.doc_第1页
第一单元导学案.doc_第2页
第一单元导学案.doc_第3页
第一单元导学案.doc_第4页
第一单元导学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等式与方程【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等式和方程的意义,体会方程与等式间的关系。2. 让学生在观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和操作交流中,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成等式与方程的过程,积累将现实问题数学化的体验。3. 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学生活动单教师导学案【学习目标】1理解方程的含义,知道等式与方程的关系,会根据简单的数量关系列方程。 2在观察、分析、概括、归纳和交流的过程中,培养自己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活动方案】活动一:认识等式的结构1观察课本第1页例1的天平图,思考天平平衡说明什么?怎样用等式表示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在例1的横线上,把等式填写完整。2请写出2个这样的等式:_、_。3组内交流。4.班内汇报你所写的两个等式。活动二:感知方程的特点1仔细观察课本例2的4幅天平图,在课本上独立填写,用式子表示天平两边的质量关系。2组内交流4道算式,并把4道算式分成两类。可以怎样分?分类的标准是什么?达成共识。第一种:_、_。第二种:_、_。3小组在全班交流分类结果及理由。4思考:“像x50150、2x200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你觉得这句话里哪两个词比较重要?_、_。5讨论:x50100 、x50100为什么不是方程呢?等式和方程有什么关系呢?方程 是等式,等式 是方程(请用“不一定”和“一定”填写)。活动三:理解方程的内涵1独立完成课本第2页的试一试。完成后组内交流讨论:怎样列方程更简洁?小贴士:在用方程表示数量关系时要尽可能避免出现20-12=x的方程。2思考课本第2页的练一练第1题,组内交流哪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未知数只能用字母X表示吗? 3组内交流:你对等式和方程有什么新的认识吗?你能将“等式”和“方程”填入下图的圆圈中,并正确表示他们之间的关系吗?4独立完成课本第2页的练一练第2、3题后,组内交流结果。【检测反馈】1.辨一辨:(1)所有的方程都是等式。( )(2)所有的等式都是方程。( )(3)36729、m+n100都是方程。 ( )2.练一练:独立完成课本第5页练习一的1、2、3题,并将答案写在活动单上。第1题:_、_。第2题:_、_。 _、_。第3题: _、_。一、揭示课题 1、复习 (1)面积公式S=ab,这里的三个字母分别表示哪个量? (2)小红今年X岁,比小明小3岁,小明今年多少岁?(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2、揭示课题字母不仅可以用来表示数量,也可以表示数量间的关系。这节课,我们将在此基础上认识方程。二、认识等式的结构 导入:方程是建立在等式基础之上的,所以在认识方程之前,我们先得认识等式的结构。进入活动一。1.学生完成活动一的1-32.班内交流三、感知方程的特点 导入:像上面这样左右两边用等号连接的式子就是等式。你能正确表示例2四幅图中质量间的关系吗?进入活动二。学生完成活动二的一1、2两题。全班交流分类结果和理由。指出:像x50150、2x200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那么究竟如何判断一个式子是不是方程呢?看活动二的4、5题学生汇报。四、理解方程的内涵导入: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方程一定是等式,而等式不一定是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才是方程。下面我们将通过一些练习进一步熟悉方程的意义。学生完成活动三。班内交流汇报第3题。五、课堂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能和大家分享吗?六、检测反馈同学们的收获真丰富。接下来请你们用所学本领完成检测反馈。【板书设计】等式与方程 X50=100 XX=100像X50=150、2X=200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方程等式等式的性质(1)【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方程的意义,知道等式与方程的关系,会根据简单的数量关系列方程。2. 在观察、分析、概括、归纳和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能力。学生活动单教师导学案【学习目标】1初步理解“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的结果仍然是等式”,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 2在观察、分析和交流过程中,进一步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发展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活动方案】活动一:探究等式的性质1.观察课本第3页例3的1组天平图,第1组左图中天平平衡,如果只在天平左边加上一个10克的砝码,这时天平会怎样?_。要使天平恢复平衡可以怎么办?_。把右图的算式填写完整。2.观察第2组中2幅天平图,根据天平两边物体质量的变化情况,在课本上分别列出两个等式。组内说说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各是怎样变化的?通过这两个等式,你发现什么?等式两边同时_,所得结果仍然是_。3.观察第3、4组天平图。组内说说这两组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各是怎样变化的?在课本上用等式表示第3、4组图中天平两边物体质量变化前和变化后的关系。4.讨论:通过这四组等式,你有什么发现?等式两边同时_或_同一个数,所得的结果仍然是等式。这就是等式的性质。5. 独立完成第4页练一练第1题。组内交流:你是怎样理解“x2525”和“x1818”的?“x2525”化简后会得到什么?“x1818”呢?活动二:应用等式的性质1. 观察课本例4的天平图,请直接说出x的值是多少?x=_。你能根据天平图列出方程吗?_。2. 你能根据等式的性质使方程的左边只剩下x吗?在小组中说说你的想法。即在方程的两边都_。3. 观察例4解题过程,熟悉解方程的书写格式。4. 怎样知道x40是不是正确的答案呢?可以怎样检验呢?说说你的方法。组内集体检验。5. 求方程中_的过程,叫做解方程。小组内说说,解方程要注意什么?6.班内交流第2、4、5题活动三:巩固等式的性质1.独立完成课本第4页的试一试。完成后组内交流:你是怎样使方程的左边只剩下x的?2.在课本上独立完成练一练第2题、练习一第4题。3.组内核对交流,说说怎样做使练一练第2题、练习一第4题中方程左边只剩下x?如果要知道x的值是否正确,应怎样检验?【检测反馈】1.填一填:(1)解方程时要先写_,在解的过程中,要注意等号_。解完要_。(2)2. 解方程。x4690 54+x54 x+65100一、复习引新 判断下面哪些式子是方程,哪些不是,为什么?0.2Y=5 13=x+2X=6 4x20这节课,我们要一起探究等式的性质并用它来解简单的饿方程。(板书课题)进入活动一二、探究等式的性质学生完成1-4班内交流第4题学生完成第5题通过刚才的练习,我们发现练一练第1题的两个方程在应用等式的性质后,分别得到了X=35和X=30.也就是方程中X的值。下面,我们就利用等式的性质求出方程中未知数的值。进入活动送二。三、应用等式的性质学生完成活动二1-5题。班内交流第2、4、5题。指出:解方程时要依据方程自身的特点灵活运用等式的性质,从而求出未知数的值。为了确保结果正确,还要把未知数的值代入原方程,看左右两边是否相等。如果题目没要求检验,我们可以在草稿纸上检验或口头检验。下面我们将通过一组练习来巩固应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进入活动三。四、巩固等式的性质学生完成活动三班内交流存在问题。适当指点五、课堂小结学了等式的性质,你想和大家分享些什么呢?六、检测反馈最后,;老师想通过检测反馈来了解大家掌握的真实情况。 【板书设计】等式的性质 等式的性质: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的结果仍然是等式。 X10=50 解: X1010=5010 X=40 检验:把X=40代入原方程, 40+10=50所以X=40是正确的。等式的性质(2)【教学目标】1. 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初步理解“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2. 让学生在观察、分析、抽象和交流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发展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3. 让学生在学习和探索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自觉检验等习惯,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学生活动单教师导学案【学习目标】1进一步体会方程的含义。 2进一步理解等式的性质,能根据等式的性质正确地解方程。【活动方案】活动一:温故知新1.下面的式子哪些是方程,哪些不是,为什么?组内交流。 201737 12y4 a1235 21b14 x1423 16a27b2.用方程表示下面的数量关系。独立完成后组内交流。(1)一个数与4的和等于40。 _。(2)60减去某一个数的结果是20。 _。(3)x的3倍等于40。_。活动二:拓展应用1.先找出错误,再改正。改正(1) (2)2.在里填上运算符号,在里填数。3.解方程。组长指定一人小黑板展示。x0.72.3 x5418 x0.57.24.小组内交流:第1、2题的解方程过程中省略了什么?在第3题的解方程中,你也用了简化的方法吗? 完善解答过程。 5.看图列方程并解答。思考:列出方程后,先算什么? 小组内一人小黑板展示。 _ _6.完成课本第6页第12题,组内交流思考方法。【检测反馈】1.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快又好。x450550 0.6 x2.7 x0.521.376x91 x3595 x4.88 2.练一练,小芳集邮共260张,小明集邮共300张,小明给小芳多少张后,才能使两人的集邮张数一样多?(用方程表示)一、导入新课前两课,我们一起认识了方程,学习了等式的性质,并应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这节课,我们将通过一些练习巩固所学知识。进入活动一。二、温故知新 学生完成活动一。 班内交流小组内出现的错误。刚才进行的是基本练习,下面我们将进入挑战性练习,大家有信心吗?进入活动二 三、拓展应用 学生完成活动二 班内展示汇报、评点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练习,你有哪些收获?或者还有什么疑问需要老师同学帮助的? 最后请大家接受老师的检验。 完成检测反馈。 【板书设计】等式的性质(2)X202X2023X203等式的两边同时乘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等式的性质和解方程(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探索,理解并掌握等式的性质(2),即“等式的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2. 让学生掌握并利用等式的性质(2)解只含有乘法或除法运算的简单方程。3. 让学生以观察、分析、抽象、概括和交流的过程中,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方法,发展初步的抽象能力;在学习和探索的过程中,培养独立思考和与人合作的能力。学生活动单教师导学案【学习目标】1进一步理解并掌握等式的性质。 2会利用等式的性质(二)解只含有乘法或除法运算的简单方程。【活动方案】活动一:探究等式的性质。1. 填写: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一个数,结果仍是_。2. 猜想:等式还可能有什么性质呢? 验证:(1)观察第7页例5中2组天平图,组内讨论:左边与右边的图相比,物体的质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天平还会平衡吗?根据质量的变化情况在书上列出等式。说说你有什么发现?能同时除以0吗?为什么?(2)任意写几个等式,将这些等式两边同时乘同一个数,或将这些等式两边同时除以同一个数,还是等式吗? 3.结论:通过观察与验证,我认为等式两边同时_ _或_,所得的结果仍然是等式。这也是等式的性质。4. 独立完成第8页练一练第1题。组内交流:x66和0.7x0.7化简后各应是多少?活动二:应用等式的性质。1.例6: 花园小学有一块长方形试验田(如右图),求试验田的宽。长方形的面积公式:_。根据这个数量关系列出方程:_。 组内说说方程中的几个数各表示什么?想想这样做的依据是什么?2.怎样求出x的值呢?在小组中说说你的想法。并试着做在下面,组内交流核对。3. 独立完成第8页的“试一试”。完成后组内核对。【检测反馈】1.完成数学书第8页“练一练”的第2题。2.填一填:(1)等式两边同时_或_一个不为0的数,所得的结果仍然是等式。(2)在里填上运算符号,在里填数。0.6x=4.2 x20=5解:x=4.2 解:x=5 x= x= 3.看图列方程解答。4.解方程。4x168 x35.5 0.9x2.43x15180 14x7 x2.50.8一、导入新课这节课,我们要一起探究等式的性质二,并用于解方程。板书课题。进入活动一探究等式的性质。二、探究等式的性质 学生完成活动一 班内交流第5、6题。 导入:掌握了等式的性质,接下来就该运用了。进入活动二三、应用等式的性质 学生完成活动二 班内交流小组内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导入:刚才,我们初步学会了运用等式的性质,下面进行巩固练习以进一步熟练运用。进入活动三。四、巩固等式的性质 学生完成活动三。五、课堂小结谁来说说你本节课的收获?下面,老师将通过检测反馈检查你们掌握的真实情况。六、检测反馈【板书设计】等式的性质(2)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40X960 解:40X4096040X24答:试验田的宽是24米。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初步理解“等式的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是0的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学会应用等式的这个性质解只含有乘法或除法运算的简单方程。2. 让学生在观察、分析、抽象、概括和交流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感受议程的思想方法,发展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3. 让学生在学习的探索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自觉体验等习惯,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进一步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学生活动单教师导学案【学习目标】1 能根据数量关系列出方程,掌握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基本方法和一般步骤。 【活动方案】活动一:探究解法1. 例7:看清图意。(1)从图中你获得哪些信息?这些量之间有什么关系?_(2)通常把不知道的数叫做“未知数”。组内交流:可以用什么来表示小军的跳高成绩这个未知数?_。(3)根据数量关系列出方程:_。(4)在课本第8页完成解题过程,并检验。组内讨论: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要经过哪些步骤和注意什么格式?你还能根据另外的数量关系列出另外的方程吗?_。2.全班交流。3.阅读第9页“试一试”。 (1)组内讨论:各个数量之间有什么关系? (2)根据数量关系,列出方程并解答。(3)组内核对,交流解题步骤、校对书写格式。活动二:灵活应用1.数学书第9页“练一练”,认真审题,找出每一题的数量关系。数量关系式_。2.根据数量关系列出方程,并解答。(1) (2)1. 组内交流解题过程,核对。【检测反馈】原价:x元,优惠:112元,现价:988元认真思考,找出数量关系,再列方程解答 。杯重200克,果汁重x克。1. 60枝 96厘米2.钢琴的黑键有36个,比白键少16个。白键有多少个?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规定,国旗的长应是宽的1.5倍。一面国旗长144厘米,宽应是多少厘米?(列方程解答)一、 引入新课口头列式,并说明理由:1、小军的跳高成绩是1.45米,小刚的成绩比他少0.06米。小刚跳了多少米?2、小刚的跳高成绩是1.39米,比小军少0.06米。小军的成绩是多少米?指出:已知小刚的成绩要求小军的成绩属于逆思考的问题,我们还可以通过列放的方法来解答这类问题。(板书课题)进入活动一2、 探究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 学生完成活动一第1-4 班内汇报。小结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思路。强调书写格式。 提问引入第5题。指出:一道题,数量关关系式可能有多个,根据不同的关系式列出的方程也不同。所以方程和关系式要相对应。请根据这样的要求完成活动二三、应用列方程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学生完成活动二 班内汇报或提问。 四、课堂小结这节课,同学们表现的都很认真,愿意跟大家分享一下你的收获吗?你愿意通过检测反馈来独立展示你自己吗?五、检测反馈【板书设计】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审题找等量关系式:小军的成绩小刚的成绩0.06解:设小军的跳高成绩为X米。X1.390.06X0.061.39X1.45答:小军跳高成绩是1.45米。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初步经历列方程解决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的学习过程,掌握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和方法,会列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2. 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初步感受议程思想,丰富解题策略,发展数学思考,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 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在解决现实问题中的作用,体验用新的策略解决生活中数学问题的快乐,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学生活动单教师导学案【学习目标】1进一步掌握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考方法,提高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活动方案】活动一:温故知新1. 组内交流:等式有怎样的性质? 2找出数量关系,并列出方程。(1)妈妈买回一些菜,她付了6元,找回0.8元,买这些菜花了多少元?( )( )找回的钱。解:设每千克菜x元,列方程是( )(2)五四班有故事书50本,比艺术类书多30本,艺术类的书有多少本?( )( )故事书50本解:设艺术类书有x本,列方程是( )(3)一块长方形地的面积是3200平方米,长是80米,宽是多少米?( )( )长方形的面积解:设宽是x米,列方程是( )。活动二:灵活应用1. 在里填上“”“”或“”。(先把x的值代入左边的式子,计算出结果后,再与右边的数比较大小。)(1)当x88时,x1474;(2)当x4时,17x68;(3)当x0.1时,x50.2。2一块6万平方米的森林,一年大约要蒸发4.8万吨水。平均每1万平方米森林一年大约蒸发多少万吨水?3.组内交流核对。列方程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时要注意什么?【检测反馈】1.解方程,看谁算得又好又快!5x30 x0.32 1.6x4.8 x6242. 每平方米阔叶林一天能释放氧气75克,是每平方米草地所释放氧气的5倍。每平方米草地一天能释放氧气多少克?(列方程解答)3. 2003年我国完成造林面积912万公顷,比2002年增加了135万公顷。2002年我国完成造林面积多少公顷?(列方程解答)4.一种饮料有两种包装规格,大瓶容量1.5升,是小瓶容量的3倍。小瓶的单价是1.8元,比大瓶便宜3.2元。(自己提出问题,并列方程解答。)问题: ?一、引入新课我们已经初步掌握了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思路。这节课,将通过相关练习,进一步掌握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考方法,提高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板书课题进入活动一二、温故知新 学生完成活动一 班内交流 指出:一道题目,等量关系有好几个,我们挑最简单的用来列方程。还要避免出现列出的方程是X=?的形式。三、灵活应用 由刚才的练习可以看出大家的熟练程度和灵活程度并不一致,仍需要强化训练。完成活动二。学生完成班内交流存在问题和解决办法。四、课堂小结完成了两个活动,老师希望大家能把自己的收获交流一下。五、检测反馈希望大家通过练习交流在接下来的检测反馈中有上佳表现。【板书设计】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步骤:1. 审题 2. 找等量关系3.根据等量关系列方程4.解方程 5.答。整理与练习(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初步经历列方程解决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的学习过程,掌握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和方法,会列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2. 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初步感受议程思想,丰富解题策略,发展数学思考,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在解决现实问题中的作用,体验用新的策略解决生活中数学问题的快乐,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学生活动单教师导学案【学习目标】1通过回顾与整理,加深等式与方程的意义、等式的性质的理解,理清知识的脉络。 2通过练习,提高解方程的正确率和速度。【活动方案】活动一:回顾与整理,建立认知结构。小组内讨论,逐一交流。1. 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 2. 举例说一说等式和方程有什么联系和区别。3. 等式有哪些性质?你是怎样解方程的?4. 在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时你是怎样想的?小组代表在全班交流。活动二:练习与应用,提升知识技能1. 解方程。(1)x56102 x970270 6.6x24.5(2)20x160 15x3 x0.81.252. 组内核对,交流:解方程的依据是什么?怎样知道结果对不对?3. 小组代表在全班交流。【检测反馈】1. 找朋友 。(找准x的值,再连线)7x42 x485x7 x12x840 x62x24 x32x48 x22. 看图列方程并解答。3. 列方程求表中未知数的值。物 品 名 称单 价数 量总 价墨 水x元12瓶31.2元钢 笔9.6元y枝48元一、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要一起对本单元所学内容进行回顾与整理,并通过适当练习以进一步加深理解相关知识,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 板书课题二、回顾与整理 小组合作完成代表班内交流 导入:刚才同学们的交流发言很全面。接下来就要检查你们的应用能力。进入活动二。三、练习与应用学生完成活动二班内交流:指定 每组一人黑板展示(1)、(2)各一题,并说说第一步那样写的理由。四、课堂小结通过整理与练习,你认为自己有什么新的收获吗?五、检测反馈又到你们展示自我的时候了,有信心吗?完成检测反馈。【板书设计】复习整理等式的性质(1):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等式的性质(2):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整理与练习(二)【教学目标】1.让学生初步经历列方程解决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的学习过程,掌握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和方法,会列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2.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初步感受议程思想,丰富解题策略,发展数学思考,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在解决现实问题中的作用,体验用新的策略解决生活中数学问题的快乐,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学生活动单教师导学案【学习目标】1通过练习,熟练地运用等式的性质列方程解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