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宣钢6kV鼓风机站电源优化 摘 要:本文对宣钢6kV鼓风机站电源优化项目进行了分析,对制定的优化对策、措施进行研究,对其实施过程,实施效果进行分析,并对优化后的效益进行分析。 关键词:电源优化;内部电网;配电室 中图分类号:TN86 文献标识码:B 1 项目背景 宣钢动力厂是公司电力能源供应中心,电力能源的安全、合理、稳定供给与否直接关系到公司、我厂及二级厂矿效益及生产能源负荷平衡,直接影响生产。动力厂4#高炉35kV变电站坐落在炼铁厂1800m3高炉西侧,炼钢厂25吨转炉浴池东侧,变电站进线电源由东2#110kV变电站361#、362#线路供给。站内两台主变分列运行,担负着宣钢主要生产单位1800m3高炉的供电任务, 9#、10#馈出柜为动力厂鼓风机站提供电源。4#发电机于2006年并网发电,装机容量12000kW;5#发电机建于2009年并网发电,装机容量12000kW,两个发电机通过电力电缆并接于动力厂4#高炉35kV变电站的11#、28#柜。 原锅炉6kV鼓风机配电室于2011年5月划归供电车间管理,进线电源由4#高炉35kV变电站提供。主要为高炉配套的引、送风机及循环水配电室提供电能。6kV鼓风机配电室总负荷约7000kVA,所以为增加系统运行可靠性,同时可以满足4#、5#发电机增加的发电量就近消耗。两段母线上各增加一路不同路由的进线,新增进线必须能带全站负荷,考虑到4#、5#发电机容量完全可以满足6kV鼓风机配电室全站负荷,利于发电机满负荷发电,对目前6kV鼓风机配电室电源进行优化改造工程。 2 制定对策、措施及实施过程 2.1 技术方案 6kV鼓风机配电室原有的来自4#高炉35kV变电站的1#、2#进线改为3#、4#进线,在日常运行中处于热备状态;6kV鼓风机配电室新增两路来自4#、5#发电机的进线电源,分别为该配电室的1#、2#电源进线,这两路进线负责6kV鼓风机配电室日常的供电。4#母线606#柜作为2#进线,电源取自5#发电机并网配电室。5#母线609#柜作为1#进线,电源取自4#发电机并网配电室。这种方式下,如需停2#进线,则1#进线可以带全站负荷,如需停2#、3#、4#进线,则仍由1#进线带全站负荷。同理,2#进线也可以带全站负荷。4#、5#发电机不发电情况下,6kV鼓风机配电室由3#、4#进线供电。解决两路进线均来自同一路由,一旦该路由上的上级变电站发生事故,可能影响下级配电室电力供应的系统问题。 2.1.1 电缆敷设,根据供电负荷情况及电缆敷设方式,电缆用ZR- YJV22-10 3*240电力电缆;根据实地测量的长度,两台发电机到6kV鼓风机配电室单根共计500米,共需三条,即1500米。 5#发电机电缆路由选择如下:电缆沿6kV鼓风机配电室朝东,在3#进线电缆沟南侧新建电缆沟,行至进4#发电机低压室向北拐弯,直行至5#发电机配电室东侧,打通室内电缆沟,将5#发电机联络高速开关柜底板拆除,电缆采用直埋。敷设6kV鼓风机配电室606#柜至5#发电机并网联络柜,并制作两侧电缆终端头,一端接在606#柜下隔离开关上,另一端接在5#发电机联络高速开关下侧母线上。 4#发电机电缆路由选择如下:电缆沿6kV鼓风机配电室朝东,在3#进线电缆沟南侧新建电缆沟,行至进4#发电机低压室,打通室内电缆沟,将4#发电机联络高速开关柜4N8底板拆除,电缆采用直埋。敷设6kV鼓风机配电室609#柜至4#发电机并网联络柜,并制作两侧电缆终端头,一端接在609#柜下隔离开关上,另一端接在4#发电机联络高速开关4N8下侧母线上。 2.1.2 两面进线柜的改造 6kV鼓风机配电室4#、5#母线新增进线开关柜使用606#、609#柜,需要两面开关柜进行如下改造:1)拆除原有的上、下隔离刀闸,换为GN19-1250A上、下隔离刀闸。2)将606#、609#柜原有的630A的真空断路器更换为1250A。3)将两柜中200/5电流互感器更换为LA-1000/5电流互感器并重新敷设电流互感器到该柜接线端子的二次线,同时更换该柜的电流表为1000/5。4)配接母线,调整更换后断路器行程及三相同期性能,确保换后断路器的开、断电流性能达到行业要求。 2.1.3 重新核定4#高炉35kV变电站4#、5#发电机联络柜保护定值并做传动试验。核定6kV鼓风机配电室两面进线柜的保护定值并做传动试验。 3 实施效果对比 3.1 通过上述改造,鼓风机站新增两路路进线,该两路进线能实现一路进线带全站负荷要求,有效解决了鼓风机配电室原二路进线来自同一路由,该路由一旦发生故障导致全站失压的问题。 3.2 通过此次改造,加深技术人员对所属作业环境,生产工艺的了解,使变(配)电站系统稳定性及可靠性大幅提高,使得电力资源配置更合理;降低技术人员日常维护量,降低维护成本和劳动强度。 3.3 加强技术人员对现有电力系统的研究与思考,结合实际情况对全厂电力网进行必要的改进,保证电力供应安全可靠,为公司生产组织提供有效安全保证。 4 效益分析 1)本项目有效解决了该配电室两路进线均来自同一路由,一旦该路由上的上级变电站发生事故,可能影响下级配电室的电力供应的系统问题。2)长远看,本项目合理安排发电机的并网点,优化各变配电站供电方式,使得电力系统资源配置更合理和稳定,确保公司顺利生产和安全运行。3)合理安排发电机电能输出,有效进行就近消耗,使发电机在正常工作情况下,达到最经济的运行状态,对公司节能降耗及能源合理调配提供有效保证。4)电能输出的合理配置,有效降低电能在电力电缆、架空线路上的损耗,同时降低电力线路的满负荷工作状态时产生的不安全隐患,保证工作可靠及安全,降低维护成本及维护人员劳动强度。 结语 本项目是在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