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问题.doc_第1页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doc_第2页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doc_第3页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doc_第4页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宫小宁摘 要在我国社会的快速转型和城市化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农民工进入城市,在广大农村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儿童正处于学习、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经过调查发现,家长对留守儿童的监护往往处于真空或半真空状态,家长、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面中,呈现明显的薄弱环节。留守儿童问题成了近年来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留守儿童问题将长期严重的影响社会的不稳定性。本文主要从留守儿童成因,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来解决这些问题。关键词: 留守儿童 成因 教育 对策目录摘要1一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成因1(一) 家庭教育的缺陷1(二) 学校教育管理方式的缺陷1(三) 社会制度欠完善2(四) 自身原因3二 留守儿童问题的表现6(一) 心理缺“疏”6(二) 学习缺“导”7(三) 安全缺“护”4(四) 亲情缺“慰”7(五) 生活缺“助”7三 留守儿童问题的特点7(一)留守儿童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7(二)留守儿童问题具有普遍性5(三)留守儿童问题的长期性5(四)留守儿童问题的严重性6四 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方法6(一)健全法制6(二)新设教管资源7(三)强化学校对农民工子弟的教育7(四)加强舆论监督7(五)加强社会工作8五 总结8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在其他地区,孩子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在全部的留守儿童中,农村留守儿童所占比例高达85.8%。据国家统计局资料显示,2004年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11823万人,随同父母进入城市的6至14岁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达到700万人,留守儿童2200多万。这两千多万的留守儿童牵涉成千上万的家庭,他们的教育和成长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留守儿童由于年龄小,长时间和父母分离,家庭教育处于空白段,引发了一系列的教育问题。一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成因(一) 家庭教育的缺陷社会化理论认为,家庭是个体出生后接受社会化的第一个环境,家庭是一个最重要的初级群体,在这个群体中,家庭成员进行面对面直接的互动,自我在其中得到充分的发展。父母是这个群体中最重要的个体,孩子通过模仿和认同父母二十图成为父母所期望的人。家庭功能理论认为,家庭教育具有先主性特点,也就是说家庭教育在一个人的成长中起着某种 先入为主的作用。家庭教育的实施者主要是父母,影响教育效果的关键因素是亲子关系状况。心理学研究表明,良好的亲子关系为儿童的顺利社会化和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提供了心理上的安全感和抚慰感;正向的亲子沟通使孩子易于接受父母的意见,内化父母的规则和期望,避免孩子产生不良行为。但是,在父母双方都外出或其中一人外出的情况下,农村留守儿童从某种程度上就成为事实上的“孤儿”或“单亲”孩子。父母外出导致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化机能单一化,致使留守少年儿童的社会化资源严重不足。 (二) 学校教育管理方式的缺陷留守儿童是处在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生,父母和教师是他们社会化过程中的两个重要的“社会化他人”,依恋性情感还是他们基本的需要之一。综上所述,由于刘海搜儿童缺乏来自于家庭的关爱和亲情。因此,他们尤需从学校生活中得到弥补。学校教师的关注是儿童形成学习动机的重要外部动因。由于家庭生活的不完整,留守儿童在心理发展上存在更多的困惑与问题,他们需要学校给予更多帮助和疏导,需要通过教师和学校集体生活的温暖来弥补亲子关系的缺失对其人格健全发展形成的消极影响。但是由于种种主客观方面的原因,导致学校对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存在着诸多的缺陷。1、教育管理方式的简单化。一是只看到留守儿童的成绩差,而忽略了他们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二是缺乏人性化的管理方式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有些学校在寄宿制学生公寓门前安上铁门铁窗,学生抱怨感觉实在蹲监狱。所以有些学生冒极大危险,跳窗跳楼去上网,反而导致了安全隐患。2、农村社区和学校互相推诿教育责任。学校认为,学校教育主要侧重学生在校时段的教育管理,至于学生放学以后在社会上犯的错事,学校难以管理到位 ;农村基层村镇则认为,学生就该学校管。这种教育责任的推诿,正好助长了部分留守儿童的道德滑坡,放纵了他们行为的越轨。3、只重视升学率,忽视了对留守学生情感和心理健康的关注。由于缺乏有效的家庭教育这个重要环节,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整体水平要比非留守儿童差。在这种情况下,于是形成了越是成绩好的学生,受到老师关爱越多,越是成绩差的学生,受到老师关爱越少的“马太效应”。4、把留守儿童看成包袱,视为一块“心病”。很多老师把留守儿童看作是一块“心病”。由于留守儿童缺乏严格到位的家庭管教,他们中的一部分孩子却是相对调皮和难以管理。如果把留守儿童视为“异类”和“心病”,只会加速将留守儿童推向歧路和深渊。5、家庭和学校的沟通。由于很多留守儿童是爷爷奶奶带,因为年纪大只能照顾孩子的日常生活,对于孩子在学校怎么样他们很少去了解也很难了解,家长会爷爷奶奶基本上是不去,这样就更不了解孩子在学校存在的问题和老师的沟通没有及时,发现问题的时候往往已经晚了。(三) 社会制度欠完善社会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的影响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关系等,这些因素对一个人的生存和发展起着决定作用。例如社会上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社会消极观念极易使青少年形成消极的心理意识, 有些青少年看到社会上的某些不法分子屡屡得手却未受到应有的惩罚, 思维便向另一不正常的方向发展,认为这种偶然现象是可以仿效的, 就铤而走险, 明知故犯, 也干起违法犯罪的事情。2009年泥沟中学一名男生在夜间潜入一个体经营户宿舍和商店,在盗取食品和衣物后正欲离身时,被街坊邻居围堵在作案现场。几年前景阳派出所曾侦破一起摩托盗窃团伙案,也是在校中学生所为。还有文化传媒的影响,如网络虚拟的世界、校园暴力小说、电影、电视片中的凶杀、暴力、恐怖、色情等内容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侵袭危害也很严重。社会生活中的种种不健康的思想、情感和行为,严重地毒害着青少年学生的心灵,从而形成心理健康问题。 (四) 自身原因留守儿童正值人生的“第二断乳期”,其心理发展特点具有不平衡性、自主性、动荡性和闭锁性,判断是非的能力差,自控能力弱,不全面的思维方式将事物简单化,一遇挫折往往自暴自弃,导致心理问题发生,甚至酿成悲剧。二 留守儿童问题的表现留守儿童问题,是指留守儿童相对于非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较多地表现出的非良性情感、行为、心理、安全等方面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 心理缺“疏”留守儿童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时期,由于远离父母,缺少了与父母交流的机会,一旦有了烦恼与问题无法向父母倾诉,而监护人又无暇顾及,或者不关注这些孩子的情绪情感变化。至于学校,则受教育理念、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多方面的制约,在学习生活上也难以给留守儿童更多的关心和爱护,对他们的情感和心理健康的关注也不够,很少开设专门的心理课程、配备专门的心理教师。留守儿童在心理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内向、孤僻、缺乏自信、不善与人交流;情绪不稳定、易冲动、具有较强的逆反心理、自律能力差;受一起生活的老年人影响,出现固执、偏激、缺乏活力、心理老化等问题。(二) 学习缺“导” 留守儿童在学习上缺乏有效的教育和辅导,在思想与品行上缺少正确的引导、教导,导致这一群体学习观念淡薄,学习目的不明确,成绩较差。此外,他们也极易染上不良的生活、行为习惯,价值观上易发生偏差,违规违纪违法现象多。一方面是家庭教育的缺位。由于多数留守儿童与他们的祖父母和外祖父母一起生活,这些长辈或其他监护人受教育程度低,缺乏科学的家庭教育指导方法,平时对他们重养轻教,在精神和道德上关注、引导的少,学习上也无法给予有效的督促、帮助和辅导。另一方面,留守儿童家庭教育上的不足很难得到学校教育更多的补偿。在农村,托幼机构、寄宿学校较少,教育资源不足,无法满足留守儿童的特殊需求。(三) 安全缺“护” 留守儿童在安全方面存在三大隐患:一方面是由于留守孩子家庭父母外出,代管家长监护不到位,非正常死亡时有发生,其受到烧伤、烫伤、交通事故、电力事故、溺水等意外伤害的几率远远比普通家庭儿童大;另一方面是留守儿童因缺少家庭和学校的有效监护而容易遭受各种人身侵害;再次是留守女童被人猥亵、强奸、诱骗的现象尤为严重。(四) 亲情缺“慰”留守儿童与外出父母聚少离多,见面少时间短,沟通方式单一,缺少亲情呵护。因长期缺少父母的关爱和呵护,他们存在严重的“亲情饥渴”现象。(五) 生活缺“助”由于留守儿童缺乏父母的照顾,生活质量、身体健康状况较差。三 留守儿童问题的特点(一)留守儿童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1、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已经对问题儿童自身、他们的家庭、他们所在的学校与社区乃至于整个社会造成了物质性的、精神性的损害。2、农村留守儿童中一部分少年儿童失学、辍学、离家出走,以及道德滑坡、学习落后、行为越轨、被侵害或侵害他人、违法违纪等,是与我国现行的教育方针、道德规范、法律法规相抵触的。3、这一问题已经延续了20年左右,并且至少在一、两代人的长时间段将继续存在。4、对这一问题的成因,众说纷纭,解决的方案也是各有千秋。由次可见,留守儿童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二)留守儿童问题具有普遍性1、农民工的普遍性农民工在全国是普遍存在的。农民工总规模达2亿,其中离乡离士的农民工目前估计有1.2亿。全国东南西北中,各省市自治区、各地市、各县区、各乡各镇,几乎是每个村,都有农民工。2、留守儿童的普遍性同理,留守儿童也是遍及全国各省、市、县、乡、村的。全国留守儿童的总数,目前保守的估计有1000万2000万之多。3、留守儿童负面影响具有普遍性一旦农民工与其子女分离外出务工,留守儿童就出现了。留守儿童受到与父母双方或一方分离带来的负面影响而出现某些失常现象,失常现象或多或少地出现在每一个留守儿童的身上,包括情感的、学习的、行为的、道德等多方面的失常,每一个留守儿童都不同程度地有负面的表现。诚然,大多数留守儿童相较于非留守儿童,还在正常的范围内波动。4、留守儿童问题的普遍性留守儿童中的极少数,情感严重失衡,学习非常被动,行为相当越轨,道德不时失范,造成家庭、学校、社区的秩序失常;或者成为侵害他人的不法分子如凶杀、盗窃、伤害他人;或者由于失火、溺水、交通事故、离家出走、吸毒等造成自身伤亡、伤害;或者被不法分子侵害如被强奸、拐卖、殴打、侮辱等等。这些极端事件推波助澜,把留守儿童问题醒目地公诸于世。这些问题在每个地区都已经出现。农民工的大规模与普遍性,相应地导致了留守儿童的大规模与普遍性。个别留守儿童成长严重失衡与极端事件发生的地域的广泛性,说明了留守儿童问题具有普遍性。(三)留守儿童问题的长期性由于打工收入不高的限制,以及打工的流动性,一部分农民工选择把子女留置家乡,这种情况由于农民工这一社会群体的长期存在而导致留守儿童这一社会群体的长期存在。即使原来的农民工举家进城成为了城市居民,新的农民工后备军又出现了,目前的流动儿童(随农民工父母居住在城市者)、留守儿童,大部分是新生代农民工,他们将继续着他们父辈的道路外出务工。留守儿童群体存在的长期性,决定了留守儿童问题的长期性(四)留守儿童问题的严重性1、留守儿童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2、留守儿童问题产生严重的社会影响3、留守儿童问题最终损害全社会4、必须警惕出现一个负面性的社会阶层四 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方法(一)健全法制为保障留守儿童的合法权益,必须有针对性地健全法制,建议:1、修订义务教育法新订的义务教育法应有相关条款,做出有利于在农村留守或随父母流动的农民工子女享受公平性的义务教育利益的规定。2、加强实施未成年人保护法力度保护未成年人法的实施细则与司法解释,应有利于加强对不法侵害留守儿童的犯罪行为人的惩治力度,并在刑事诉讼过程中体现这一精神。3、加强实施婚姻法的力度在婚姻法的实施过程中,应加强对遗弃子女、不尽赡养义务、放弃或不行使监护责任等行为的干预力度;对离婚包括监护人的确定、财产的分割等问题的处理,要优先考虑留守儿童的利益。4、进一步明确学生伤害事故学校责任范围在法规规定中,完善农村学校学生的非刑事性的人身伤害的追责制度,进一步明确学校责任的范围、教师的责任与义务;目的是加强学校与教师的责任,以利于保护留守儿童和全部儿童。5、加强网吧管理通过法治途径,强化网吧的管理力度以保护留守儿童及其他儿童,避免他们在网吧环境中受到负面影响。(二)新设教管资源1、加快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步伐,满足留守儿童的住宿制就学的要求。2、对问题少年,通过强制变更监护人的程序,由社区、学校共同确认社会性的监护人;为之设计一系列实体性与程序性的措施;在财政上保障这一方案的实施。3、每个地方根据需要,设置留守儿童中问题儿童的义务教育阶段的特殊学校、特殊班;可利用现有公办学校的资源,实行一校两制;财政上应给予相应支持。(三)强化学校对农民工子弟的教育首先是增加资源的提供,如设立机构、配置专职人员、增加相应经费,另外,增加心理学专业的老师等。加强常设性机构对学校留守儿童教育的调查、监督、检查、评比。其次提高师资职业道德水平,提倡对留守儿童的关爱,鼓励转化问题儿童,设立专门奖项,在升级、评审职称中可作为晋升条件,在合适的平台宣传、表彰、传播。(四)加强舆论监督目前,留守儿童及留守儿童问题还没有引起有关部门及全社会的足够重视。因此,要维护留守儿童在家庭中的权益、帮助父母正确履行自身职责、呼吁全社会关注留守儿童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