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消防防火设计及消防措施的理解摘要:现行建规和高规等规范规定了建筑设计防火应采用的技术措施,其按工种概括起来有以下四大方面:1)建筑防火;2)消防给水、灭火系统;3)采暖通风和空调系统防火、防排烟系统;4)电气防火,火灾自动报警控制系统等。建筑设计防火的主要内容有:总平面防火、建筑物耐火等级、防火分区和防火分隔、防烟分区、室内装修防火、安全疏散。一、建筑防火1、总平面防火(1)消防车道、消防扑救场地长沙梅溪湖国际文化艺术中心东临46m宽城市主干道节庆路,南临22m宽城市支路环湖路,西临50m宽城市主干路连湖一路,北临40m宽城市主干路梅溪湖路。基地内三个建筑单体之间设置硬地广场与东,南,北三条干道形成环形消防通道,基地内在建筑造型比较平缓的位置设计为消防扑救场地,保证场地距建筑物外边线5-8米范围内平整并能够承受消防车荷载以满足消防车停靠。设计依据:高规4.3节、建规第6章对消防车道的要求。(2)防火间距长沙梅溪湖国际文化艺术中心地上由大剧场,艺术馆,小剧场三个建筑单体组成,三者形成空间的对话关系。大剧场、艺术馆定义为高层民用建筑,小剧场定义为多层民用建筑。其中大剧场与艺术馆之间的最小距离为15.348m,与小剧场之间的最小距离为66.076m,艺术馆与小剧场之间的最小距离为31.034m。设计依据:高规4.2.1 高层建筑之间及高层建筑与其它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表4.2.1的规定。高层建筑之间及高层建筑于其他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m) 表4.2.1建筑类别高层建筑裙房其他民用建筑耐火等级一、二级三级四级高层建筑13991114裙房96679注:防火间距应按相邻建筑外墙的最近距离计算;当外墙有突出可燃构件时,应从其突出的部分外缘算起。(3)消防登高面大剧院及艺术馆四面均落地,外墙材料主要为玻璃及GRC板材,由于两个建筑物单体较为无序异形流畅的形体,二者的登高面分别设置3个,分别位于不同方向及防火分区,并位于建筑较为容易攀爬的部位,进到室内能便捷快速到达消防电梯。(4)消防控制中心大剧院,艺术馆,小剧场分别设有消防控制中心。大剧院的安保,消防监控机房设置在建筑物首层东南角;小剧场的消防控制中心位于建筑物首层的西北角,二者均设有独立对外出入口。艺术馆的消防及保安监控室设置在建筑物地下一层的东南角,设有独立的楼梯通道通向首层室外。2、建筑物耐火等级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及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大剧场及艺术馆为高层民用建筑,防火类别为:一类,耐火等级为:一级;小剧场为多层民用建筑,耐火等级为:一级。 3、防火分区和防火分隔(1)防火分区的划分长沙梅溪湖国际文化艺术中心设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地下室共分33个防火分区;除了大剧场地上地下舞台机械设备层与舞台为一个分区A.STAGE区(舞台区),防火分区面积为5604m2,大剧场静压箱、乐池底坑与观众厅为一个分区A.AU区(观众厅),防火分区面积为4538m2,大剧场前厅分区A.LOBBY区(前厅)贯通地下一层至地上四层,防火分区面积为6929m2。小剧场台仓与观众厅为一个分区B.AU区(观众厅),防火分区面积为4985m2外,其他每个防火分区的建筑面积均不大于1000m2,车库防火分区面积不超过4000m2。地上部分,大剧场除舞台、观众厅、前厅外,共分12个防火分区,每个防火分区不超过2000m2。艺术馆共分12个防火分区,除中庭C.ATRIUM区贯通4层,防火分区面积为7971m2外,其他防火分区分区面积均不超过2000m2。设计依据:高规第5.1.1条的规定:“高层建筑内应采用防火墙等划分防火分区,每个防火分区允许的最大建筑面积不应超过表5.1.1的规定。”。表5.1.1 每个防火分区的允许最大建筑面积建筑类别每个防火分区建筑面积(m2)一类建筑1000二类建筑1500地下室500注:设有自动灭火系统的防火分区,其允许最大建筑面积可按本表增加1.00倍;当局部设置自动灭火系统时,增加面积可按该局部面积的1.00倍计算。(1)地下一层观众厅前厅舞台区(2)首层观众厅前厅舞台区(3)二层(4)三层观众厅前厅舞台区(5)四层(6)五层图11 大剧院防火分区图(1)地下一层中庭(2)首层中庭(3)二层(4)二层夹层中庭(5)三层(6)四层图12 艺术馆防火分区图(2)消防难点相应措施及依据由上可知:由于工艺、建筑室内外呈自由曲线形的形体及使用功能的要求,大剧院前厅、大剧院舞台区、大剧院观众厅难以按照高规第5.1.1条进行防火分隔。此为本项目的消防设计难点之一。为此,在报告第四章提出了一系列的加强措施,这些措施可归纳为防火分隔、室内装修防火、消防给水灭火系统、电气防火及火灾自动报警控制系统几方面:措施主舞台通向各处的洞口应设置甲级防火门或水幕进行分隔,舞台与后台部分的隔墙及舞台下部台仓的周围墙体均应采用耐火极限不小于2.5h的不燃烧体。依据:剧场规8.1.1 甲等及乙等的大型、特大型剧场舞台台口应设防火幕。超过800个座位的特等、甲等剧场及高层民用建筑中超过800个座位的剧场舞台台口宜设防火幕。剧场规8.1.2 舞台主台通向各处洞口均应设甲级防火门,或按本规范第8.3.2条规定设置水幕。剧场规8.3.2 超过1500个座位的观众厅的闷顶内、净空高度不超过8m的观众厅、舞台上部(屋顶采用金属构件时)、化妆室、道具室、储藏室和贵宾室应设置闭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剧场规8.1.3 舞台与后台部分的隔墙及舞台下部台仓的周围墙体均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5h的不燃烧体。措施:观众厅与前厅、疏散走道采用防火墙和甲级防火门进行分隔,防止火灾和烟气蔓延至疏散前厅和疏散走道。依据:观众厅与前厅隶属两个分区,高规5.1.1 高层建筑内应采用防火墙等划分防火分区。措施:舞台部分的幕布、台板是容易被引燃的可燃物,为增加幕布引燃的难度,减缓火灾的蔓延速度,幕布应采用的材料燃烧性能等级为B1级,台板采用的材料燃烧性能等级不应低于B1级。依据:剧场规8.1.13 机械舞台台板采用的材料不得低于B1级。剧场规8.1.14 舞台所有布幕均应为B1级材料。 措施:舞台内的天桥、平台板、渡桥码头、栅顶等,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0.5h的不燃烧体。 依据:剧场规8.1.4 舞台(包括主台、侧台、后舞台)内的天桥、渡桥码头、平台板、栅顶应采用不燃烧体,耐火极限不应小于0.5h。措施:吊顶内吸声、隔热、保温材料以及检修马道、顶棚材料应采用燃烧性能等级为A级的材料,墙面、地面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不应低于B1级。依据:剧场规8.1.7 观众厅吊顶内的吸声、隔热、保温材料应采用不燃材料。观众厅(包括乐池)的天棚、墙面、地面装修材料不应低于A1级,当采用B1级装修材料时应设置相应的消防设施,并应符合本规范第8.4.1条规定。剧场规8.4.1 甲等及乙等的大型、特大型剧场下列部位应设有火灾自动报警装置:观众厅、观众厅闷顶内、舞台、服装室、布景库、灯控室、声控室、发电机房、空调机房、前厅、休息厅、化妆室、栅顶、台仓、吸烟室、疏散通道及剧场中设置雨淋灭火系统的部位。甲等和乙等的中型剧场上述部位宜设火灾自动报警装置。当上述部位中设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雨淋灭火系统除外)时,可不设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剧场规8.1.8 剧场检修马道应采用不燃材料。措施:除杂戏表演用的小型火圈或火盆外,舞台表演期间严禁动用明火,尤其是可燃气体和可燃液体类明火,另外还严禁燃放各类烟花及焰火类特效。依据:剧场规8.1.11舞台内严禁设置燃气加热装置,后台使用上述装置时,应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5h的隔墙和甲级防火门分隔,并不应靠近服装室、道具间。措施:观众厅座椅材料应采用阻燃且燃烧产物无毒或低毒的材料。依据:剧场规8.2.3.5 疏散通道内装修材料:天棚不低于A级,墙面和地面不低于B1级,不得采用在燃烧时产生有毒气体的材料。措施:为减少和避免发生电气火灾的可能性,建议舞台内设置电气火灾监控系统。措施:主舞台葡萄架吊杆下设置雨淋系统、栅顶上及马道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主舞台与侧台之间采用防火水幕进行分隔。措施:观众厅上空、剧院侧舞台、后舞台和大剧院前厅应设置大空间智能型主动喷水灭火系统。措施:监控室、追光室、灯光控制室、声控室、舞台机械控制室、调光硅控制室、网络机房等功能房间应设置气体灭火系统。措施:相关试验研究表明,快速响应喷头比标准响应喷头动作快,能减少火灾损失20%,将最大热释放率降低45%,环境温度降低25%。因此,本项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喷头应采用快速响应喷头。依据:剧场规8.3.2 超过1500个座位的观众厅的闷顶内、净空高度不超过8m的观众厅、舞台上部(屋顶采用金属构件时)、化妆室、道具室、储藏室和贵宾室应设置闭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剧场规8.3.3 超过1500个座位的剧场,舞台的葡萄架下,应设雨淋喷水灭火系统。超过800座的剧场舞台葡萄架下宜设雨淋喷水灭火系统。剧场规8.3.4 剧场内水幕系统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 按本规范第8.2.1条规定设置的防火幕上部,应设防护冷却水幕系统;2 按本规范第8.1.1条规定应设置防火幕有困难的部位,超过1500个座位的剧场舞台台口及与舞台相连的侧台、后台的门窗洞口,应设防火分隔水幕;3 按本规范第8.1.1条规定宜设置防火幕有困难的部位,宜设防火分隔水幕。剧场规8.4.1 甲等及乙等的大型、特大型剧场下列部位应设有火灾自动报警装置:观众厅、观众厅闷顶内、舞台、服装室、布景库、灯控室、声控室、发电机房、空调机房、前厅、休息厅、化妆室、栅顶、台仓、吸烟室、疏散通道及剧场中设置雨淋灭火系统的部位。甲等和乙等的中型剧场上述部位宜设火灾自动报警装置。当上述部位中设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雨淋灭火系统除外)时,可不设火灾自动报警系统。4、安全疏散(1)疏散楼梯1)长沙梅溪湖国际文化艺术中心地下室共设置封闭疏散楼梯25座。地上部分,大剧场设置封闭疏散楼梯8座,艺术馆设置封闭疏散楼梯7座,小剧场设置封闭疏散楼梯4座。2)每个防火分区均有不少于两个安全疏散出口。(2)消防电梯大剧院、艺术馆定义为高层民用建筑,均设有消防电梯,其中大剧院3台,艺术馆3台。分设于不同的防火分区。消防电梯与疏散楼梯合用前室,前室面积大于10m2。(3)疏散距离高规第6.1.7条的规定:“高层建筑内的观众厅、展览厅、多功能厅、餐厅、营业厅和阅览室等,其室内任何一点至最近疏散出口的直线距离,不宜超过30m;其它房间内最远一点至房门的直线距离不宜超过15m。”第6.1.1条的规定:“高层建筑每个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两个。”第6.1.9条的规定:“高层建筑内走道的净宽,应按通过人数每100人不小于1.0m计算;高层建筑首层疏散外门的总宽度,应按人数最多的一层每100人不小于1.0m计算。”第6.1.10条的规定:“疏散楼梯间及其前室的门的净宽应按通过人数每100人不小于1.0m计算,但最小净宽不应小于0.9m”。展览规第5.3.4条规定:“展厅内任何一点至最近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不宜小于30m,当单、多层建筑物内全部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时,其展厅的安全疏散距离可增大25%”。1)大剧院大剧院观众厅外部设置有前厅,观众进场时将经由前厅进入观众厅,观众厅和前厅分别为独立的防火分区,火灾情况下,人员疏散需通过各层前厅到达首层再通向室外,如图23,疏散距离过长,不符合高规第6.1.1、6.1.7条的要求。图03 观众厅疏散示意图2)艺术馆艺术馆二层、三层、四层中庭区域部分人员需要通过首层出口疏散至室外,疏散距离大于30m,图24是二层中庭人员疏散示意图,不满足高规6.1.7和展览规第5.3.4的要求。黄色填充区域表示中庭内人员距离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为30m黄色填充区域表示中庭内人员距离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为30m粉色填充区域表示中庭内人员距离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超过30m图04 艺术馆二层中庭疏散距离示意图(4)消防难点相应措施及依据由上可知:大剧院观众厅外部设置有前厅,观众厅和前厅分别为独立的防火分区,火灾情况下,人员疏散需通过各层前厅到达首层再通向室外,不满足高规第6.1.7条和6.1.1条规定;艺术馆中庭疏散距离不满足高规第6.1.7条和展览建筑设计规范第5.3.4条规定。大剧院观众厅、艺术馆中庭的疏散设计能否保证人员安全疏散。此为本项目的又一消防设计难点。为此,在报告第四章提出了一系列的加强措施,这些措施可归纳为防火分隔、室内装修防火、安全疏散几方面:措施:大剧院疏散前厅内不应设置任何商业设施和餐饮场所,其内部如设置雕塑或造型物应采用不燃材料;措施:观众需要通过疏散通道和疏散大厅进行疏散,疏散通道和疏散大厅内不应布置暴露的可燃物及阻碍人员疏散的物品设施,疏散通道两侧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h的隔墙与其他部位隔开,开向疏散通道的门应为常闭的乙级防火门;措施:前厅内的设备用房、储藏间、衣帽间等功能房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h的实体墙和1.5h的顶板与其他部位进行分隔,设备房、储藏间等房间的门采用甲级防火门;化妆间、贵宾包厢等房间的门采用乙级防火门;措施:疏散前厅内设置室内消火栓,消火栓箱内配置软管卷盘;措施:为使观众厅内各疏散出口和疏散通道的宽度满足国家现行标准要求,厅内的疏散走道的净宽应按通过人数每100人不小于0.80m 计算,且不宜小于1.00m;边走道的最小净宽不宜小于0.80m。厅的疏散出口和厅外疏散走道的总宽度,平坡地面应分别按通过人数每100 人不小于0.65m 计算,阶梯地面应分别按通过人数每100 人不小于0.80m 计算。疏散出口和疏散走道的最小净宽均不应小于1.40m。依据:高规6.1.11.1 厅内的疏散走道的净宽应按通过人数每100人不小于0.80m计算,且不宜小于1.00m;边走道的最小净宽不宜小于0.80m。高规6.1.11.2 厅的疏散出口和厅外疏散走道的总宽度,平坡地面应分别按通过人数每100人不小于0.65m计算,阶梯地面应分别按通过人数每100人不小于0.80m计算。疏散出口和疏散走道的最小净宽均不应小于1.40m措施:为了使得座位区中部的人员能尽快到达疏散走道,双侧有走道时,每排座位数不应超过22座;单侧有走道,每排座位数不应超过11座。每排椅背到后面一排最突出部分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0.30m。依据:剧场规5.2.5.1 短排法:双侧有走道时不应超过22座,单侧有走道时不应超过11座;超过限额时,每增加一座位,排距增大25mm剧场规5.2.4.1 短排法:硬椅不应小于0.80m,软椅不应小于0.90m,台阶式地面排距应适当增大,椅背到后面一排最突出部分水平距离不应小于0.30m措施:考虑到大剧院内人员相对较多,且人员疏散距离相对偏长。为提高疏散出口的利用效率,快速引导人员疏散。在观众区内采用具有火灾时能优化疏散路径功能的集中控制型疏散指示系统,并在疏散距离大于30m的疏散路线上、首层设置疏散导光流标志,导光流疏散引导标志的间距不宜大于3m,转角处不宜大于1.5m。措施:为了人员快速疏散并考虑到后期救援的需要,建议场内设置自带电源集中控制型应急照明系统。疏散走道的地面最低水平照度不应低于2.0Lx,楼梯间内的地面最低水平照度不应低于5.0Lx,并应急照明保证持续供电时间不小于60min,并应设置消防应急广播系统。 依据:报批稿10.3.2建筑内疏散照明的地面最低水平照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对于疏散走道,不应低于1.0 Lx;2 对于人员密集场所、避难层(间),不应低于2.0 Lx;对于病房楼或手术部的避难间,不应低于10.0 Lx;3 对于楼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避难走道,不应低于5.0Lx。报批稿10.3.3 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房、自备发电机房、配电室、防排烟机房以及发生火灾时仍需正常工作的房间应设置备用照明,其照度不应低于正常照明的照度。报批稿10.3.5公共建筑及其他一类高层民用建筑,高层厂房(库房)和甲、乙、丙类单、多层厂房,应沿疏散走道和在安全出口、人员密集场所的疏散门正上方设置灯光疏散指示标志,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 安全出口和疏散门的正上方应采用“安全出口”或“疏散门”作为指示标识;2 沿疏散走道设置的灯光疏散指示标志,应设置在疏散走道及其转角处距地面高度1.0m以下的墙面上,且灯光疏散指示标志间距不应大于20m;对于袋形走道,不应大于10m;在走道转角区,不应大于1.0m。高规9.2.6 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可采用蓄电池作备用电源,且连续供电时间不应少于20min;高度超过100m的高层建筑连续供电时间不应少于30min。二、消防给水、灭火系统1、大剧院,小剧场及配套商业1)消防水源水源为周边市政给水及中水给水管网。由梅溪湖路分别引入1根DN250mm进水管,并设置水表。水表后设低阻力倒流防止器,并分设消防及生活管网,消防管网为环状设计,管径为DN150mm,环管上设置11个室外消火栓;生活管网为支状设计,管径为DN150mm。室内消防用水由大剧院地下室2800m消防储水池供给,该水池亦作为地块的室外消防的第二水源。2)消防用水量地下1层消防水池储水量按需要最不利区域(主舞台)同时开启的灭火系统用水量之和计算(固定消防炮灭火系统、水喷雾系统、大空间智能灭火系统除外),共2801 m3,考虑到一定的富余量,消防蓄水池容积定为2800 m3,分两格。建筑物内最高处设置约20m3消防水箱一个。3)室外消火栓系统在小区及四周市政路按不大于120m间距共布置11个消火栓于建筑物四周,室外消火栓型号为SS150/80(支管浅装)(国标01S201),由市政管网直接供水和大剧院消防水池供水。地下室-11.0m层设消防水泵房,加压泵组设主泵两台,一用一备,性能参数:Q=30L/s、H=45m、N=22KW。4)室内消火栓系统消火栓每股水柱的流量为5 L/s,充实水柱不小于l3m,消火栓箱的间距不大于30m,并保证同层两股水柱同时到达任何部位。消火栓箱内配置:SN65全铜消火栓一个,DN65人纤衬胶水龙带25m一条,l9mm水枪一支,GX-3消防卷盘一卷;天面设试验用消火栓(带压力表)。消火栓栓口压力超过0.50MPa时,采用全铜减压稳压型消火栓。5)自动喷水灭火系统a.湿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以下简称喷淋系统)本工程除不宜用水扑救部位除外,均设喷淋系统,停车场、舞台栅顶按中危险级级设计,喷水强度为8L/minm2,每个喷头的保护面积不大于12.5m2,最不利点处喷头工作压力不小于0.05Mpa,计算作用面积160m2。其余按中危险级级设计,喷水强度为6L/minm2,每个喷头的保护面积不大于12.5m2,最不利点处喷头工作压力不小于0.05Mpa,计算作用面积160m2。(舞台葡萄架下设置雨淋系统,按严重危险等级级设计)。 b.设置闭式喷头无吊顶部位只设一层直立型喷头;有吊顶部位当吊顶至楼板底净高小于0.8m时,只设一层吊顶型隐蔽喷头;当吊顶部位至楼板底净高大于0.8m时,在吊顶部位内加设一层直立型喷头。厨房等有食品热加工区域的喷头动作温度为 93;闷顶内采用动作温度79喷头,其余均采用为68的喷头。在排练厅、乐队排练厅等高度超过8米小于12米的部位设K=80快速响应喷头。锅炉房采用离心雾化型高速喷头。离心雾化型高速喷头为工作压力不小于0.35MPa,规格为50L/min,雾化角120。6)雨淋系统(大空间)设置位置:主舞台:栅顶上部及马道下设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葡萄架吊杆下设雨淋系统(系统分3个控制区,最不利点火灾时为相邻3个雨淋阀同时开启设计,设计流量为:210L/s),乐罩储存室。7)大空间智能灭火系统a、设置位置:观众厅上空;剧院侧舞台、后舞台、大剧院前厅等位置。b、系统及管网设置观众厅、左右侧舞台、后舞台上空设置ZSD-40A喷头,射水流量5L/s,工作压力0.25Mpa,保护半径 6 m ,安装高度6-25m; 前厅下部位置拟设ZSS-25A标准型自动扫描射水高空水炮灭火装置(小炮),边墙式安装,安装高度6-20米,标准保护半径20m,喷水流量5L/s。分别设置三组SQB150墙壁式消防水泵接合器,距室外消火栓的距离在1540m范围内,并设明显标志。8)防护分隔与防护冷却水幕系统主舞台与后台和观众厅间均设有特效(双层)无机布防护幕;主舞台与侧台之间采用防火分隔水幕。冷却用水幕的喷水强度为1.0升/分米,作用长度按主舞台内、外侧的水幕喷头同时作用确定,火灾延续时间3h;防火分隔水幕的喷水强度为3.0升/分米,火灾延续时间1h。系统设计流量210升/秒,水幕加压主泵设在地下室消防水泵房内,共设四台(三用一备,性能参数:Q=72L/s H=0.60 MPa N=75Kw)。共设雨淋阀组5套,平时由高位消防水池保持阀组前为湿式管网。设置14组SQB 150墙壁式消防水泵接合器,距室外消火栓的距离在1540米范围内,并设明显标志。9)固定消防炮灭火系统大剧院前厅位置设置,采用自动消防炮灭火系统,直流、喷雾两用,系统保证两门水炮的水射流同时到达被保护区域的任何部位。系统设计流量40升/秒,每台水炮设计流量20L/s,额定工作压力0.80MPa,最大工作压力1.6MPa,保护半径60m。水炮加压主泵设在地下室消防水泵房内,共设2台,1用1备,每台水泵性能参数:Q=40L/s,H=120m,N=90KW。设置3组SQB DN150墙壁式消防水泵接合器,距室外消火栓的距离在1540m范围内,并设明显标志。10)水喷雾自动灭火系统a、燃气锅炉房设水喷雾自动灭火系统、设计喷雾强度20L/minm2,持喷雾时间0.5小时。水雾喷头采用离心雾化型高速喷头,工作压力不小于0.35MPa。加压系统及水泵接合器等与喷淋系统合设;共设置雨淋阀组1组。b、水喷雾自动灭火系统设有自动控制、手动控制和应急操作三种控制方式。系统在接到烟感、温感的信号确认火灾后,输出信号给联动柜,启动水泵和电磁阀,水雾喷头同时喷水。水泵均能在消防控制中心及水泵房内人工启停,其启停、故障、电磁阀的开启、喷头喷水情况均在消防中心有显示。11)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发电机房及储油间、高低压变配电房、监控室、追光室、灯光控制室、声控室、舞台机械控制室、调光硅控制室、网络机房等分设柜式或管网式全淹没式七氟丙烷自动灭火系统。网络机房等灭火剂浓度为8.0,发电机房、储油间灭火剂浓度为9.0,灭火系统喷射时间小于8s,浸渍时间不小于5分钟。12)移动式灭火器在本工程中,舞台、网络机房及主要电器控制室属严重危险级A、E类火灾,每只灭火器最小级别为5A,最大保护面积10m2/A,每层15M最大保护距离设置手提式灭火器。其余部位按中危险级A类火灾,每只灭火器最小级别为3A,最大保护面积20m2/A,每层20M最大保护距离设置手提式灭火器。2、艺术馆1)消防水源水源为周边市政给水及中水给水管网。由梅溪湖路引入DN250mm生活给水进水管,并设置计量水表;由环湖路引进DN150mm中水给水进水管,设DN150mm中水水表组。水表后设低阻力倒流防止器并分消防和生活两种管网。室外消防设计为环状管网,管径为DN150mm,环管上设置11个室外消火栓。室内消防用水由大剧院地下室2800m3消防储水池供给,该水池亦作为地块的室外消防的第二水源。室内消防用水由地下室600m3消防储水池供给,由室外环网补水。2)消防用水量地下1层消防水池储水量按需要最不利区域同时开启的灭火系统用水量之和计算(室外消火栓系统除外),共575m3,考虑到一定的富余量,消防蓄水池容积定为600m3,分两格;高压细水雾灭火系统独立设置30 m3不锈钢消防水箱。建筑物内最高处设置约20m3消防水箱一个。3)室外消火栓系统在小区及四周市政路按不大于120m间距共布置11个消火栓于建筑物四周,室外消火栓型号为SS150/80(支管浅装)(国标01S201),由市政管网直接供水。4)室内消火栓系统消火栓每股水柱的流量为5 L/s,充实水柱不小于13m,消火栓箱的间距不大于30m,并保证同层两股水柱同时到达任何部位。5)自动喷水灭火系统a、湿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以下简称喷淋系统)本工程除不宜用水扑救部位除外,均设喷淋系统,按中危险级I级设计,喷水强度为6L/min.m2,每个喷头的保护而积不大于12.5m2,最不利点处喷头工作压力不小于0.05Mpa,计算作用而积160m2。b、设置闭式喷头无吊项部位只设一层直立型喷头;有吊顶部位当吊顶至楼板底净高小于0.8m时,只设一层吊项型隐蔽喷头;当吊顶部位至楼板底净高大于0.8m时,在吊项部位内加设一层直立型喷头。厨房等有食品热加工区域的喷头动作温度为93;闷项内采用动作温度79喷头,其余均采用为68的喷头。高度超过8米小于12米的部位设K=80快速响应喷头。5)固定消防炮灭火系统中庭位置设置,采用自动消防炮灭火系统,直流、喷雾两用,系统保证两门水炮的水射流同时到达被保护区域的任何部位。系统设计流量60升/秒,每台水炮设计流量20L/s,额定工作压力0.80MPa,最大工作压力l.6MPa,保护半径50m。水炮加压主泵设在地下室消防水泵房内。6)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发电机房及储油间、高低压变配电房、监控室、追光室、灯光控制室、声控室、舞台机械控制室、调光硅控制室、网络机房等分设柜式或管网式全淹没式七氟丙烷自动灭火系统。网络机房等灭火剂浓度为8.0,发电机房、储油间灭火剂浓度为9.0,灭火系统喷射时间小于8s,浸渍时间不小于5分钟。7)移动式灭火器在本工程中,展览厅、网络机房及主要电器控制室属严重危险级A、E类火灾,每只灭火器最小级别为5A,最大保护面积10m2/A,每层15M最大保护距离设置手提式灭火器。其余部位按中危险级A类火灾,每只灭火器最小级别为3A,最大保护面积20m2/A,每层20M最大保护距离设置手提式灭火器。三、采暖通风和空调系统防火、防排烟系统1、防烟系统设计本项目防烟楼梯间、合用前室设置正压送风系统,每台风机为独立加压送风系统。防烟楼梯间设自垂百叶风口,每层一个,火灾时全部开启,楼梯间余压为50Pa;消防电梯合用前室正压送风口为层层设置,采用常闭电动风口,平时关闭,火灾时开启火灾层及相邻楼层风口,合用前室余压为25Pa。2、排烟系统设计1)1800座观众厅、500座小剧场设置机械排烟系统,排烟量按13次/h换气次数计算。其中1800座观众厅排烟量为244000CMH,500座小剧场排烟量为160000CMH。 2)1800座剧场主、侧舞台设置机械排烟系统,排烟量按4次/h换气次数计算,排烟量为220000CMH;大剧场后舞台设置机械排烟系统,排烟量按6次/h换气次数计算,排烟量为60000CMH。 3)大剧场台仓设置机械排烟系统,排烟量按6次/h换气次数计算,排烟量为80000CMH。 4)艺术馆中庭设置机械排烟系统,排烟量按4次/h换气次数计算,排烟量为240000CMH。 5)本项目超过20m,无自然排烟条件的内走道或虽可自然通风但超过60m的内走道均设机械排烟系统。面积超过50m2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地下房间以及面积超过100m2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地上无窗房间均设机械排烟系统。每台风机只担负一个防烟分区时,排烟量按最大防烟分区不小于60(m3/h*m2)计算,每台风机担负两个或两个以上防烟分区时,排烟量按最大防烟分区不小于120(m3/h*m2)计算。 6)地下车库设置机械排风、排烟合用系统,排烟、排风量按6次/h换气次数计算。靠车道的防火分区消防时利用车道自然补风,不能自然补风的防火分区设置机械补风,补风量不小于排烟量的50%。7)通风及空调系统由自动报警系统联动控制,当发生火灾时,应立即由消防中心控制切断所有平时通风、空调设备的电源,同时启动与着火防火分区相关的排烟风机、消防补风机及转换相应的阀门。 8)风机采用耐高温风机,排烟风机入口处总管设280排烟防火阀,当烟气温度大于280时,排烟防火阀自动关闭,并输出关闭信号,连锁关闭相应的排烟风机。以上所有动作均要有信号反馈至消防控制中心,对于与平时通风共用的排烟(风)双速风机,火灾时自动切换至高速档运行。 9)风道穿越防火墙、机房变配电室等重要房间,以及垂直风道与每层水平风道交接处,设70熔断的防火阀。穿越防火分区或机房的防火阀均有电信号接至消防控制室。 10)公共建筑的浴室、卫生间和厨房的垂直排风管,应采取防回流措施或在支管上设置防火阀。厨房的排油烟管道应设置动作温度为150的防火阀。 11)排烟管道所排除的烟气温度较高,为保证火灾时送风、排烟系统安全可靠地运行,防烟与排烟系统的风管、风口及阀门等必须采用不燃材料制作。为避免排烟管道引燃附近的可燃物,规定排烟管道应采用不燃材料隔热,或与可燃物保持不小于150mm的间隙。 12)加压送风管道穿越可能发生火灾的场所,应设防火保护。风管采用1.6mm的镀锌钢管,外包50mm的玻璃纤维隔热层,在抹15mm防火保温水泥作为保护层,保证耐火极限不低于2.0h。 13)采用气体灭火的房间设置事故排风措施,排风量按不小于12次/h换气次数计算。气体灭火时关闭房间排风口处电控防火阀,气体灭火后开启电控防火阀并联动相应风机进行事故排风。四、电气防火,火灾自动报警控制系统1、消防电源对消防水泵、喷淋水泵、消防风机、应急照明等消防负荷按一级负荷考虑,除两路市电供电以外,还采用柴油发电机组作为后备电源。所有消防负荷以两路专用电源供电,并在末端进行电源切换。2、导体选型及敷设方式变压器低压侧至受电柜采用绝缘母线槽供电;馈电柜至各楼层的供电干线路采用绝缘母线槽及WDZ-YJY-1kV电缆供电。由楼层配电箱馈出的各支线均采用WDZ-BY-500型铜芯导线。对消防水泵、喷淋水泵、消防风机、应急照明等一级消防负荷以专用两路电源供电,干线、支干线选用矿物绝缘电缆,并在末端进行电源切换;其配电线路采用独立的金属梯架敷设;消防末端线路则采用WDZN-YJY-1kV型无卤低烟耐火电缆,当采用暗敷时,线管应敷设于非燃烧体结构内,并应有不小于30mm的保护层;当采用明敷时,应采用防火金属槽盒、导管。3、应急照明所有楼梯间及其前室、电梯前室、疏散走廊、变配电房、水泵房、防排烟风机房、消防控制室、通讯机房等处设置备用照明。变配电房、水泵房、防排烟风机房、消防控制室、通讯机房的备用照明照度值按不低于正常照明照度值设置,消防工作区域的备用照明持续供电时间不小于180min。电梯前室、楼梯间等人员来往频繁场所的备用照明按正常照明照度值50%设置。消防控制室、发电机室、灯控室、调光柜室、声控室、功放室、空调机房、冷冻机房、配电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防止退款合同范本
- 工地承包土方合同范本
- 投手合同范本
- 补品展柜采购合同范本
- 个人报建合同范本
- 餐饮加盟合同范本
- 备件采购合同范本 英文
- 文案编辑合同范本
- 店铺转让协议 合同范本
- 嫁接胶水采购合同范本
- 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2025年上半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试题含答案分析
- 拍摄与剪辑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规范操作手册
- 人事经理工作汇报
- 2025年时事政治考试100题(附答案)
- 水质分析 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小学英语教师业务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至2030中国基因分析服务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 2025-2030中国消费电子产业创新趋势及市场需求与投资回报分析报告
- 2025年广东省中考物理真题(含答案解析)
- 四川省自贡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题(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