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美术文化需要传承与创新.doc_第1页
民族美术文化需要传承与创新.doc_第2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贵州民族美术文化需要传承,也需要创新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尚义小学 潘 彬 多彩的贵州民族文化总是令人神往,因自己学习美术的原因,对于多样而神秘的民族美术文化更是情有独钟,一直希望我的学生能够和我一样喜爱家乡的特色文化。听朋友说,贵州省倾力打造的“多彩贵州”文艺演出十分的精彩,于是带着儿子前往观看。但路途上一直纠结,本打算带儿子去感受一下,可5岁的小孩是否能坚持看完1个半小时的演出?如果他坐不住,就立刻离开剧场,以免影响演出。可没想到,平日里看动画片都要走来走去的小孩,居然认真认真地观看了整场演出,不仅认真地观看了节目,每个节目完毕之后,都会报以热烈的掌声。这完全出乎我的意料,可见,贵州多彩的民族文化对小孩来说也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心里暗暗构想在小学开展贵州民族美术课程,使我们家乡的文化得以传承。而此次上海之行,创新教育培训又使得我重新考量了我的计划。回顾“多彩贵州”整场演出并不是简单地陈述民族文化,而是创新性地进行了民族文化提炼,运用高科技的多媒体设备将舞台打造得美轮美奂,演出服运用传统纹样装点,款式在传统中革新,节目编排新颖并突显民族特色。正因为这样,才牢牢吸引了会场中各年龄层次的观众。使得我深受启发,完全的传统路线对于今天的学生会显得陈旧,在有效的传承贵州民族文化的同时,还应该创新性地升华民族元素。例如蜡染课教学:传统步骤是通过学习,学生了解蜡染的制作方法,传统图案有什么特色?然后再依据传统图案制作蜡染。对于小学生来说,传统图案绘制难度很大,往往使得大多数学生不敢下笔,倘若我们不拘束学生的思维,允许他们绘制自己喜欢的图案,即使是卡通也好,让学生运用传统的蜡染材料,创造性的完成属于他们自己的蜡染作品,学生的学习兴趣一定很高。又例如地戏面具教学:传统的地戏面具是用木头雕刻出面部造型,再用彩漆上色。对于小学生来说,使用木刻刀第一不安全,第二难度高。运用一些新型的材料就可以解决这些问题,面包土、泡沫土都能较好地激起学生的创作欲望,同时又安全,便于学生塑造。但,这仅仅是我的构想,还需要在课堂中去实践。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我的学生能了解并熟悉贵州民族美术文化,感受到贵州民族美术文化所绽放的光彩,形成具有个人性格特色的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