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doc_第1页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doc_第2页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doc_第3页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定风波导学案 广东省梁梅名师工作室 钟晓芳一、我来写写1、我眼中的苏东坡_(用一两个词概括一下)2、回顾学过他的哪些诗词文章,写写,至少四篇。3、你最喜欢他的诗词文章中的哪些句子好呢?写写,至少写两句。4、有关苏轼的生平、成就或故事等,你知道多少呢?试着给苏轼制作一张个性化的名片,可以图文并茂,可以在下面直接设计,也可另外用纸或卡片设计。可以个人设计,也可以小组合作设计。二、我来读读。1、知识链接:朗读古诗词的知识:古诗词因为押韵,音节整齐匀称,句调抑扬顿挫。所以朗诵时用得最多的技巧是重音、停连、语调和节奏。重音指在朗读时需要强调或突出的词或词组,甚至某个音节。突出重音的方法很多,重读只是其中的一种,拖长、快中显慢、前后顿歇都是突出重音的方法。停连指的是语流中声音的中断和延续,声音中断处是停顿,声音延续处是连接。语调是由语气決定的,大致可以分为平调、升调、降调三类。节奏并不完全等于速度,速度只是构成节奏的主要内容。朗读所形成的节奏种类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类:紧张型一急促、紧张、气急、音短;轻快型一多扬少抑,语音沉着、坚实、有力;舒缓型一气长而稳,语音舒展自如。2、注意朗读的节奏,试着划分一下。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3、诗读百遍,其意自见。我们一起来读诗词吧。温馨提示:一读准字音,二读准节奏,三读出感情,四读出个性(可试着用粤语、崖话读,可加上一些动作等).4、展示方法:以小组为单位,可个人读,可两个人、三个人组合读,也可全组齐读。三、我来探讨探讨。1、开头“莫听”、“何妨”两个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怀?2、试分析“一蓑烟雨任平生”和“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深刻含意。 3、这首词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试结合文中词句来说说。4、结合学过的诗词文章,探讨一下,苏轼他要“归去”到哪里?他和陶渊明的“归田园”有何不同? 5、这首词是如何将深邃的人生哲理和日常生活小景有机统一的? 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四、我来试试。1、苏轼的一生,坎坷的一生。但是却活得精彩,他虽历经八州,屡遭贬谪,却能随缘自适,成就自己的精彩。(补充苏轼的诗句和成就)谈谈,苏轼给我们哪些启示?特别是不如意时,我们该如何自处?试着写一段话,要求引用苏轼的一句诗文,用上2种论证方法。字数不少于50字。2、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浣溪沙苏轼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注子规:杜鹃鸟。黄鸡:白居易诗有“黄鸡催晓”句,用以感叹人生易老。(1)词的上片,通过写雨中的兰芽、沙路和子规,营造了什么样的境界? (2)苏轼诗词中常有哲理性的句子,例如“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