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氏将伐颛臾.docx_第1页
季氏将伐颛臾.docx_第2页
季氏将伐颛臾.docx_第3页
季氏将伐颛臾.docx_第4页
季氏将伐颛臾.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季氏将伐颛臾学案学习目标:1、积累文中常用文言词语和句式。2、学习孔子以礼治国,以德服人的“仁政”思想。一、文章背景1、孔子简介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他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也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公认的世界文化名人之一。他一生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他主张仁义,主张以德服人,反对残暴统治,反对武力征伐,同情人民疾苦,具有一定的开明态度。孔子学说成为二千余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被尊为“圣人”。并在晚年整理“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在我国历史上,他是致力于教育事业的第一人,他学而不厌,诲人不倦,首开私人办学讲学之风,相传有学生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2、论语简介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它是孔子的门人和再传弟子所辑录的孔子的言行录,全面地反映了孔子的哲学、政治、文化和教育思想,是关于儒家思想的最重要著作。宋儒把论语大学中庸和孟子合称为“四书”。论语共20篇,每篇又分若干章,不相连属;言简意丰,含蓄凝练,包含了孔子渊博的学识和丰富的生活经验;在记言的同时,传达了人物的神情态度;在某些章节的记述中,还生动地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其中有不少精辟的言论成为人们习用的格言和成语,对后来的文学语言有很大影响。3、背景简介: 孔子时代的鲁国,政治上处于动荡变革之中,当时,鲁桓公的后代季孙、孟孙、叔孙三大家族逐渐强大,鲁国公室日趋衰败。三大家族共同把持鲁国朝政,其中,季孙氏势力最大,他要讨伐颛臾的原因有二:其一是贪其土地,其二是担心颛臾对己不利。当时冉有、季路都在季氏门下,且都参与了出征前的筹划。也就是在这时候,二人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孔子,由此引出了孔子和两位弟子的对话。二、预习检测1、重要字音:冉()有颛臾()社稷()虎兕() 出于柙()毁于椟()中2、古今异义词:、丘也闻有国有家者()()、季氏将有事于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3、词类活用:、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4、重点实词解释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5、文言句式何以伐为()无乃尔是过与()、是社稷之臣也()季氏将有事于颛臾()6、成语积累:祸起萧墙既来之,则安之分崩离析三、文本探讨:1、孔子和两位学生的对话是围绕什么展开的?2、孔子为什么认为不应发动这场战争?3、孔子提出的政治主张是什么?4、你怎么看孔子的“仁政”思想? 季氏将伐颛臾配餐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就:担任B则将焉用彼相矣 相:辅助C既来之,则安之 安:使安定D和无寡,安无倾 倾:倾覆1 解析:选B。相:名词,搀扶盲人走路的人。2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冉有、季路见于孔子 子见夫子乎不患寡而患不均 时有患疟疾者A与相同,与不同。 B与不同,与相同。C与相同,与也相同。 D与不同,与也不同。2 解析:选D。见,拜见;看见。患,忧虑,担忧;得病。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季氏将有事于颛臾B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C陈力就列,不能者止D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3 解析:选D。A.古义:指用兵;今义:有事情。B.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C.古义:没有能力;今义:办不到。D.古今意义相同,战争。4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A堡垒是最容易从内部攻破的,我们如果不加强廉政建设,就会祸起萧墙,自己搞垮自己。B比赛开始了,运动员们陈力就列,发令枪一响,就箭一般地向前跑去。C20世纪90年代,社会主义思想阵营日益巩固,资产阶级思想阵营分崩离析。D片面追求升学率,只能培育出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书呆子,于国于民都有害处。4 解析:选B。“陈力就列”是展现才能担任职务的意思,这里应用“各就各位”。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 不能者止B.且在邦域之中矣 既来之,则安之C.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 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D.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5 解析:选D。都是连词,表示并列关系。A项,助词,表示停顿/代词,的人;B项,结构助词,的/代词,他们,代远人;C项,连词,表示假设,那么/连词,表示承接关系,就。6以下五句话中,全都体现孔子治国安邦原则的一组是()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A B C D6 解析:选B。是批评冉有的话;指出“季孙之忧”的本质所在。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是一篇典型的驳论文,围绕“季氏将伐颛臾是错误的”这一观点展开反驳,通过孔子与他的学生冉有、季路之间的对话,批驳了季氏兼并颛臾的企图,阐明了“治国以理”“为政以德”的政治主张。B第1段孔子对弟子的批驳,语势跌宕起伏,说理层层深入,表达非常丰富,令人叹为观止。C第3段语言的主要特点是形式整齐,音调和谐,气势贯通,层次性极强,给人以深刻的印象。D本文通过对心态、表情、动作的刻画,使人物的形貌和个性心理如在眼前。例如,孔子在大是大非面前的当仁不让,直面邪恶,充分地显示了出来。7 解析:选D。文中并无“心态、表情、动作”的刻画。8、翻译下列句子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吾恐季氏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季氏将伐颛臾知识点归纳一、 古文化常识:1 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2论语是孔子门人及后学编辑整理孔子言行以及孔门弟子互相谈话的记录。3夫子:当时对大夫、老师和年长者的称呼。4自称其名在古代是谦称的一种表达方式。5诸侯的封地叫“国”,卿大夫的封地叫“家”。6、萧墙:国君宫门内正对着门的照壁。二、通假字:1、无乃尔是过与 与通“欤”,表揣测的句末语气词 三、古今异义:1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 以为: 古义把作为 今义认为2、季氏将有事于颛臾有事: 古义指有军事行动 今义有事情3、丘也闻有国有家者国: 古义诸侯的封地 今义国家家: 古义卿大夫的封地 今义家庭和住所4、不患贫而患不安不安:古义社会不安定 今义 心里不安定,不安宁 客套话,表歉意和感谢四、一词多义:为:语气词,呢 例:何以伐为 动词,担任 例: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动词,成为 例:后世必为子孙忧介词,替 例: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相:名词,辅助盲人走路的人 例:则将焉用彼相矣动词,辅佐 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过:动词,责备 例:无乃尔是过与形容词,错误 例:且尔言过矣 名词,过错 例:是谁之过与且:而且 例:且在邦域之中矣况且 例:且尔言过矣安:形容词,安定 例:不患贫而患不安使动用法,使 安定 例:既来之,则安之五、词类活用:1、后世必为子孙忧 忧:动作名,所忧患的事物2、既来之,则安之 来、安:使动用法,使来,使安3、则修文德以来之 来:使动用法,使来,4、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辞:名作动,找借口 六、特殊句式:1、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状语后置 季氏将于颛臾有事2、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 状语后置 虎兕于柙出,龟玉于椟3、是社稷之臣也 判断句 4、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状语后置 而于邦内谋动干戈5、是谁之过与 判断句6、无乃尔是过与 宾语前置7、何以伐为 宾语前置七、固定句式:1、无乃尔是过与 无乃与= 恐怕吧2、何以伐为 何(以)为 =为什么呢?(表反问)八、重点词语:1、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有事:有军事行动2、无乃尔是过与 过:责备3、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陈:摆出,施展 力:才能 就:居,充任 列:职位 止:不去4、固而近于费 固:坚固5、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疾:痛恨 辞:托辞,借口6、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患:担心孔子的有关思想主张(1)治国和为政之道 孔子主张,以道德和礼法治理国家,通过教育和感化引导百姓为政者要努力学习,学思并重,实事求是,言行如一;要贫而不怨,富而不骄;要忠君而不欺君,敢于犯颜直谏;要恪守孝道,言行谨慎,为人师表,从而影响他人,达到天下大治作为统治者,要推行“仁政”,要本着“仁”的思想取信于民,减少赋税,维护“君臣父子”之间等级的尊严,并且要做到正直无私,避免杀戮()在经济方面,他反对封建的田赋制度,而极力维护西周以来的田赋制度()孔子主张维护等级制度的正名思想。他主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种奴隶制的等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