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02011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 文 试 题 满分150分,150分钟第I卷(共64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甲:有些人根本不了解文字和思想情感的密切关系,以为更改一两个字不过是要文字顺畅些或是漂亮些。其实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情感,内容和形式是相随而变的。姑举一个人人皆知的实例。韩愈在月夜里听见贾岛吟诗,有“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两句,劝他把“推”字改为“敲”。这段文字因缘古今传为美谈,于今人要把咬文嚼字的意思说得好听一点,都说“推敲”。古今人也都赞赏“敲”字比“推”字下得好。其实这不仅是文字上的分别,同时也是意境上的分别。“推”固然显得鲁莽一点,但是它表示孤僧步月归寺,门原来是他自己掩的,于今他“推”。他须自掩自推,足见寺里只有他孤零零一个和尚。在这冷寂的场合,他有兴致出来步月,兴尽而返,独来独往,自在无碍,他也自有一幅胸襟气度。“敲”就显得他拘礼些,也就显得寺里有人来应门。他仿佛是乘月夜访友,自己不甘寂寞,那寺里假如不是热闹场合,至少也有一些温暖的人情。比较起来,“敲”的空气没有“推”的那么冷寂。就上句“鸟宿池边树”看来,“推”似乎比“敲”要调和些。“推”可以无声,“敲”就不免剥啄有声,惊起了宿鸟,打破了岑寂,也似乎平添了搅扰。所以我很怀疑韩愈的修改是否真如古人称赏的那么妥当,究竟哪一种意境是贾岛当时在心中玩索而要表现的,只有他自己知道。如果他想到“推”字而下“敲”字,或是想到“敲”而下“推”字,我认为那是不可能的事。所以问题不在“推”字和“敲”字哪一个比较恰当,而在哪一种境界是他当时所要说的而且与全诗调和的。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头实在是在思想情感上的“推敲”。乙:贾岛题李凝幽居:“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这几句诗并不好,只是他对作诗非常认真,一个字都不放过,要反复研究,这种精神还是可取的。对于用“敲”字还是用“推”字,韩愈认为“敲”字好。王夫之在薑斋诗话里说:“若即景会心,则或推或敲,必居其一;因景因情,自然灵妙,何劳拟议哉!”诗人不是为写景而写景,景物有会于心,可以用来表达情意才写,所谓“即景会心”。究竟是“敲”字还是“推”字合于情意呢?假如诗人已经有了要表达的情意,那么两字中哪个字合于情意,当下就可决定,用不着反复推求。问题是诗人对所要表达的情意不明确,所以决不定。就这首诗来看,敲的该是李凝幽居的门,这个僧可能是作者自指,因作者出家为僧,法名无本。那他在晚上去找李凝,应该敲门,才和幽居相应。从音节上说,敲字也较为响亮。1以下论述不符合甲文作者原意的一项是 ( )(3分) A用“推”还是用“敲”,不只是文字上的区别,更是意境上的区别。 B文字上的“推敲”是表象,思想情感上的“推敲”是实质。 C“推”可以无声,“敲”不免剥啄有声,用“敲”字与上句“鸟宿池边树”更和谐。 D用“推”表示孤僧步月归寺,用“敲”仿佛是诗中的“僧”乘月夜访友。2以下论述符合乙文作者原意的一项是 ( )(3分) A贾岛作诗字斟句酌,反复推敲,这种创作态度值得肯定。 B韩愈认为“敲”才跟题目中题李凝幽居中的“幽居”相应,所以“敲”字好。 C王夫之从“即景会心”的角度进行分析,同意韩愈的观点,认为“敲”字好。 D就整首诗看,诗中的“僧”是作者自己,敲的是李凝幽居的门。3甲乙两文对“推敲”故事的分析评判有异有同,以下论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甲文认为贾岛对他要表现的意境是明确的,但他在“推”“敲”的选择上盲从韩愈;乙文认为贾岛在“推”“敲”两字上举棋不定,是因为他对要表达的诗情诗境也不甚分明。 B甲文认为用“推”用“敲”各有胜境,只以文字论难辨优劣;乙文看法基本相同,只是着重分析了“敲”字的好处。 C甲文认为用“推”显得鲁莽,用“敲”显得拘礼,两个字实际上都不好;乙文从几个方面进行分析,认为“敲”字好。 D从甲乙文转述“推敲”典故的措辞和下文论述看,甲文用“怀疑”二字对韩愈有所讥讽,乙文用“认为”二字对韩愈表示有所推崇。二、古代诗文阅读(25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曹、马能收人心曹操自击乌桓,诸将皆谏,既破敌而还,问前谏者,众莫知其故,人人皆惧。操皆厚赏之,曰:“孤前行,乘危以侥幸,虽得之,天所佐也,顾不可以为常。诸君之谏,万安之计,是以相赏,后勿难言之。”魏伐吴,三征各献计,诏问尚书傅嘏,嘏曰:“希赏邀功,先战而后求胜,非全军之长策也。”司马师不从,三道击吴,军大败。朝议欲贬出诸将,师曰:“我不听兰石,以至于此,此我过也,诸将何罪?”悉宥之。弟昭时为监军,唯削昭爵。雍州刺史陈泰求敕并州,并力讨胡,师从之。未集,而二郡胡以远役遂惊反,师又谢朝士曰:“此我过也,非陈雍州之责。”是以人皆愧悦。讨诸葛诞于寿春,王基始至,围城未合,司马昭敕基敛军坚壁。基累求进讨,诏引诸军转据北山。基守便宜,上疏言:“若迁移依险,人心摇荡,于势大损。”书奏报听。及寿春平,昭遗基书曰:“初,议者云云,求移者甚众,时未临履,亦谓宜然。将军深算利害,独秉固心,上违诏命,下拒众议,终于制敌禽贼,虽古人所述,不过是也。”然东关之败,昭问于众曰:“谁任其咎?”司马王仪曰:“责在元帅。”昭曰:“司马欲委罪于孤耶?”引出斩之。此为谬也。操及师、昭之奸逆,固不待言。然用兵之际,以善推人,以恶自与,并谋蓄智,其谁不欢然尽心悉力以为之用?袁绍不用田丰之计,败于官渡,宜罪己,谢之不暇,乃曰:“吾不用丰言,卒为所笑。”竟杀之。其失国丧师,非不幸也。(选自容斋四笔有删改) 马指司马师、司马昭等司马氏。 三征指的是征南大将军王昶、征东大将军胡遵、镇南大将军毋丘俭 傅嘏(g),字兰石。4、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非全军之长策也 全:整个,全部B、是以相赏相:表示动作偏指另一方,你们C、诏引诸军转据北山 引:率领D、谢之不暇谢:道歉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若迁移依险,人心摇荡,于势大损败于官渡B、虽古人所述,不过是也纵一苇之所如C、袁绍不用田丰之计悉宥之D、弟昭时为监军 卒为所笑6、下列五句话分别编成四组,全都能够表现司马氏善“收人心”的一组是(3分) ()诸君之谏,万安之计,是以相赏,后勿难言之我不听兰石,以至于此,此我过也,诸将何罪?此我过也,非陈雍州之责王基始至,围城未合,司马昭敕基敛军坚壁虽古人所述,不过是也A、 B、 C、 D、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孤前行,乘危以侥幸,虽得之,天所佐也,顾不可以为常。(5分) (2)然用兵之际,以善推人,以恶自与,并谋蓄智,其谁不欢然尽心悉力以为之用?(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6分)阅读下面这首元散曲,然后回答问题。(2+4=6分)正宫塞鸿秋浔阳即景 周德清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周德清(12771365),号挺斋,高安(今属江西)人。淀:即蓝靛,蓝色染料。8.请各举一例说明这首散曲运用的两种修辞方法。(2分) 9.这首散曲一句一景,合起来又构成了一幅色彩绚丽的浔阳山水图。请分别从写景的顺序和动静的角度对这首散曲作简要赏析。(4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10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0分一空0.5分)(1). , 奚惆怅而独悲? (2). , 风飘飘而吹衣。(3). ,鸟倦飞而知还。(4). ,泉涓涓而始流。(5). ,抚孤松而盘桓。(6). ,烟光凝而暮山紫。(7)渔舟唱晚,_;_,声断衡阳之浦。(8)山原旷其盈视, 。(9). ,秋水共长天一色。(10)老当益壮,_ _; _,不坠青云之志(11).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 !(12). ,举世非之而不加沮。(13) ,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 ?(14)_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_ ,形影相吊。(15)但以刘_,_。人命危浅,朝不虑夕。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8题。铁公鸡施粥光绪三年,淮河发大水,无数百姓流离失所,河南济源偏北有一铁牛镇也来了几十个衣衫褴褛的灾民。这铁牛镇虽然有几个富户,但个个悭吝,比铁公鸡还抠,大伙儿私下里称铁牛镇为“铁公鸡镇”。灾民等待施舍,但富户们家家大门紧闭。饥肠辘辘的灾民们正绝望之时,镇北的周家忽然传出消息:周家将开粥棚!消息震惊了铁牛镇!要知道,在众多铁公鸡中,周老爷子的吝啬可是鼎鼎有名的。周老爷子今年七十了,家里虽不是铁牛镇的首富,但财力着实雄厚,只是周老爷子吝啬持家,周家上下连一个胖子都没有,他自个更是瘦骨嶙峋。前阵子他的小儿子成亲,宴席上的馒头居然是一半白面一半糠麸,菜也是素多荤少,规格比有些穷人家的婚宴还差。如今他居然肯设粥棚,颇令人大惑不解。可眼瞅着几口大锅支了起来,家丁们劈柴烧火,不像是假的。很快,周家放出规矩:“领粥时,必须说周老爷真慷慨,周老爷真是大善人,然后跪下来朝周家大门磕个头”一碗稀粥居然让人家磕头,太过分了。但饿肚子的滋味真不好受,灾民们只好自觉地排起了长队。水滚开时,围观的百姓们看着周家的伙计朝大锅里下了两瓢米,不由嘀咕道:“这么大的锅,下这么点儿米,这粥可真够稀的!”这时,那伙计又打开另一口袋子,舀出来一瓢东西,大伙儿一看,惊叫道:“米糠?”一锅粥,两瓢米加五瓢糠,粥是稠了,味道可就没想到老爷子做善事也打折扣,这不明摆着让大家戳脊梁骨吗?家人很不满,小儿子年轻气盛,跑到堂屋跟老爷子吵了起来。“爹,韩信衣锦还乡本可杀了那个让他钻裤裆的家伙,但他让人做了官,赢得了好名声。可你呢?做个粥棚,一天花上一袋米,一个月也就三十袋米而已”“你有本事给我弄三十袋米来,站着说话不腰疼,我辛苦攒下的家业迟早要被你们这些败家子败光!”周老爷子气呼呼地走了。灾民们感谢周家做善事,跪在地上朝坐在太师椅上的用老爷子磕了个头,才换得一碗黄粥,泪眼婆婆地蹲在一边喝。牺牲了尊严才换来的东西,虽然果腹,心里却在滴血灾民们磕头讨饭,眼泪汪汪地喝粥,这幅凄惨的情景使铁牛镇的上空弥漫着悲伤的气氛。周老爷的慈善活动没有收到预期效果,反而被人骂得狗血淋头,那些没有施舍的富户们则耻笑周老爷子做了件蠢事。周老爷子似乎也意识到了,便改了规矩,领粥时可以不跪,但必须为周家做一天活。这个规矩倒还不错,但周家哪有那么多活给人干?于是周老爷子将家里的佣工全部遣走,这些人聚拢起来朝周老爷子讨说法,周老爷子的回话倒也简单:谁干活只要三餐饭,不要工钱,就可以留下。小儿子担心:“爹,灾民们固然用着便宜,可他们总有走的一天,到时候咱们家再找人可就难了。”周老爷子说他们肯定会非常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活计。小儿子豁然开朗,这老爷子真算计到家了,够狠!结果铁牛镇的小工价格直线下降。水灾过后,铁牛镇又恢复了原样。但是,周老爷子的名声在这半年里变得臭不可闻,有时提起他,干脆以“老鬼”相称。这年周老爷子病重,临死前对孩子们说:“我知道你们对我颇有微词,但你们不知道,我这么做,既为他们好,也是为你们好。我原来也讨过饭,当时和我一起讨饭的好朋友,他一生都在讨饭,你们知道为什幺吗?”大家惊奇地听着。“因为他运气好,遇到了一个好。人家,大米饭白馒头管够,让他觉得讨饭的日子真不错;而我运气不好,讨饭被狗咬,被人打,所以我恨透了讨饭。”周老爷子沉痛地说,“钱财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别人不做粥棚,我做,但我不会让灾民们觉得讨来的饭特别香。钱花好了能帮人,花不好就毁人,我落了个坏名声,却总好过给铁牛镇增加一批乞丐”说罢,溘然长逝。周家子孙将丧礼办得非常寒酸,百姓们纷纷议论周家孩子不孝,但周家人不在意。几十年后,周家还在,子孙兴盛,出了好几个人才,而其他富户没有逃过“富不过三代”的规律,相继败亡。(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0年12期,作者刘源,有删节)11.这篇小说情节曲折起伏,用简洁的语言梳理出情节的发展脉络。(5分) 答: 12分析小说中主要人物周老爷子的形象。(5分) 答: 13“小儿子”这个角色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试简析。(4分) 答: 14周老爷子临终那番话颇有深意,请结合传统文化、联系当今社会实际谈谈自己的理解。(6分) 答: 第II卷(86分)五、语言文字运用与梳理探究(26分)15.下列四个选项中,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涸辙h 出岫(yu) 蓬蒿 go 泠然 lngB、坳堂o 恁地nn 遄飞tun 笃厚dC、潦水lo 怯懦qu 祚薄zu 央浼minD、赍发j 多舛chun 逋慢b 桑梓z16.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完壁归赵茕茕孑立残羹冷炙岑寂B、刚愎自用素味平生欣欣向荣溯源C、锱铢必较门衰祚薄命运多舛泠然D、哀声叹气日薄西山走投无路尺牍17.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时装界由于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可说是朝不虑夕,比我们想象得要严重多了。B. 一曲黄河大合唱,气势恢弘,响遏行云,激起人们奋起反抗日本侵略的无比斗志。C.在茫茫人海中,分别20年后,我们奇迹般的萍水相逢,内心的感动无以言喻。D. 谁知这样钟鸣鼎食的人家儿,如今养的子孙竟一代不如一代了。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中央党校研究室副主任周天勇指出:房地产领域已成为政府、企业和居民利益的博弈和冲突。B.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我们所缺乏的,一是勇气不足,二是谋略不当。C.太阳队近来的表现不能令人满意,糟糕的防守问题一直没有解决,比赛连连失利,甚至在与弱旅勇士队比赛时,也饮恨败北。D.今年4月底,墨西哥和美国的部分地区相继爆发了甲型H1N1流感,世界卫生组织对此高度重视,并迅速采取了一系列紧急应对措施。19. 我国刑法第二十条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但正当防卫不能超过必要的限度。”试分析正当防卫的四个条件(4分)答:(1)(2)(3)(4)20、下面是马克吐温的一篇小小说丈夫的帐单。仔细看看,便可以看出其中有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请你用简练的语言把这篇微型小说的故事情节描述出来,并用一句话概括小说构思上最成功的一点。(6分)丈夫的帐单招聘女打字员的广告费(支出金额)提前七天预付女打字员的薪水(支出金额)购买送给女打字员的花束(支出金额)同女打字员共进一次晚餐(支出金额)给妻子买衣服(一大笔开支)给岳母买大衣(一大笔开支)招聘中年女打字员的广告费(支出金额)【基本情节】(4分): 【构思特点】(2分): 21仿照下面划线的句子的修辞和句式另写两个句子,使所写句子与划线句子构成排比,并且语意和谐、连贯。(4分)我的愿望是什么呢?我愿我的心,沉静如处子,没有一丝杂音,只有一片静谧。 六、写作(60分)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某大公司准备以高薪雇用一名小车司机,经过层层筛选和考试之后,只剩下三名技术最优良的竞争者。主考者问他们:悬崖边有块金子,你们开着车去拿,觉得能距离悬崖多近而又不至于掉落呢? 二公尺。第一位说。 半公尺。第二位很有把握地说。 我会尽量远离悬崖,愈远愈好。第三位说。 结果这家公司录取了第三位。 秘诀:不要和诱惑较劲,而应离得越远越好。 请以“诱惑”为话题写一篇800字作文,文体不限,除诗歌。1C(甲文认为有“推”与上句“鸟宿池边树”更和谐)(B卷选A)2A(B项是乙文作者的分析,并非韩愈的分析。C项,从引文看王夫之并没有明确表示“推”好还是“敲”好。D项,原文说“这个僧可能是作者自指”)3D(A项,甲文也认为贾岛对他要表达的诗情诗境不甚分明,从“如果他想到推字而下敲字,或是想到敲字,或是想到敲而下推字,我认为那是不可能的事”可以看出。甲文认为“推”字好,乙文认为“敲”字好,所以B项“只以文字论难辨优劣”、C项“两个字实际上都不好”都错)4A(全:保全)5.C 6C7、(1)这次我率兵前往,冒着危险侥幸攻破乌桓,虽然取得了胜利,这是上天的辅佐,不过不可以把这种情况当做常例。(5分)(2)但在用兵的时候,把美名推给别人,把恶名留给自己,善于吸收别人的计谋和智慧,还有谁能不高兴地尽心竭力为他效力呢?(5分)参考译文:曹操亲自(率兵)攻打乌桓,他的部下将领都劝阻。(曹操)打败乌桓归来之后,询问当时劝阻他的人,将领们不明白曹操这样做的缘故,个个都提心吊胆,曹操都重赏了他们,并对他们说:“这次我率兵前往,是冒着很大的危险谋求侥幸的胜利,虽然取得了胜利,这是上天辅佐,不过这不可当作常例。诸位的劝止,才是完全之计,因此重赏你们,今后(有建议)不要不好意思说出来。”魏国(准备)攻打吴国,征南大将军王昶、征东大将军胡遵、镇南大将军毋丘俭纷纷献计献策,天子下诏征求尚书傅嘏的意见。傅嘏说:“(将士们)希望赏赐,求取战功,先去作战,然后才想办法取得胜利,这不是保全军队的长久计策。”司马师不听从,分三路进攻吴国,结果大败。朝廷上下议论,要将(出征的)的众将领贬出朝廷,司马师说:“我没有听从傅嘏的建议,才到了这种地步,这是我的过错,诸位将领有什么罪?”都宽宥了他们。司马师的弟弟司马昭当时担任监军,唯独他被削去了爵位。 雍州刺史陈泰请求司马师给并州下命令,把力量合并在一起讨伐胡人,司马师采纳了这个建议,队伍还没有集合起来,有两个郡的胡人因为要到远方打仗,惊恐万分,都逃了回去。司马师给朝中士大夫道歉说:“这是我的过失,不是陈泰的责任。”因此人人都惭愧而又高兴。到寿春去讨伐诸葛诞,王基领兵刚到,还未把城包围起来,司马昭命令王基收拢兵力,坚守营地。王基多次请求攻城,司马昭却让他率领驻军转移到北山据守。王基依据实际情况向司马昭上疏说:“如果把军队迁移到(北山)依靠险要的地势,人心动摇,对于形势有很大的损害。”奏报得到准许。等到寿春被攻克后,司马昭写信给王基说:“起初议论攻城的人七嘴八舌,要求迁移军队的人很多,当时我没有亲自前往,也认为应该这样。将军你权衡了转移的利弊得失,独自怀着坚定的信心,对上违背天子的诏书,对下拒绝众人的建议,最终制服了敌人,捉住了贼寇的首领,即使是古人所称述的人,也不过这样罢了。”然而关东的败仗,司马昭问众人:“谁应该承担打败仗的过错?”司马王仪说:“责任在元帅。”司马昭说:“司马王仪想把罪责推在我的身上吗?”把王仪推到帐外杀了。这件事就做错了。曹操和司马师、司马昭的奸诈,本来就不必说了,但在用兵的时候,把美名推给别人,把恶名自己担起来,善于吸收别人的计谋和智慧,还有谁能不尽心竭力为他效力呢?袁绍不听田丰的建议,在官渡被打败了,应该归罪(责)于自己,向田丰道歉都来不及,他却说:“我没有采用田丰的意见,(打了败仗),结果被他讥笑。”竟然把田丰杀了。袁绍失去了国家,葬送了军队,并不是不幸运。8.比喻,如将长江比作白练,将江帆比作疾箭,将下泄的山泉比作闪电,将天上一字排开的飞鸿比作一条线等。对偶,如一、二两句对偶,三、四两句对偶,五、六两句对偶等。比拟,如说新月“学”扇。9.从写景的顺序看:一、二两句写长江万里,远山重重,写的是大处、远景;三、四两句写江上轻帆,山泉飞流,写的是个体、近景;五、六两句则是从前四句的白天转到傍晚,又由地面转到天空。从动静的角度看:一、二句侧重写江、山的雄伟,是静态的;三、四句着重写江帆的迅疾、山泉的飞流,是动态的。10. 1、既自以心为形役2、舟遥遥以轻飏3.云无心以出岫4、木欣欣以向荣5.景翳翳以将入6、潦水尽而寒潭清7.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8.川泽纡其骇瞩9、落霞与孤鹜齐飞10.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11. 不亦悲乎12.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13、若夫乘天地之正;彼且恶乎待哉14.外不期功强近之亲,茕茕孑立15.日薄西山,气息奄奄。11.示例一:饥民流落铁公鸡镇,吝啬的周老爷子将开粥棚。领粥要磕头,米少糠多引起饥民和家人的不满。施舍遭骂,周老爷改磕头为干活,辞佣工。周老爷名声臭不可闻,临终之语却让家人明白他的良苦用心。周家丧事办得寒酸可子孙兴盛。示例二:开端:饥民流落铁公鸡镇,吝啬的周老爷子将开粥棚。发展:领粥要磕头;米少糠多引起饥民和家人的不满;施舍遭骂,周老爷改磕头为干活,辞佣工; 周老爷名声臭不可闻。高潮、结局:临终之语让家人明白他的良苦用心。尾声:周家丧事办得寒酸可子孙兴盛。【评分提示】共5分,每点占1分,意思归纳对即可;如果学生按照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来回答,“发展”部分占2分。12.形体消瘦,吝啬(勤俭、节省)持家,心地善良,施舍有方,坚持己见(固执己见),教子有法,深谋远虑(深谙事理)。【评分提示】每答对一个方面占1分。13.小儿子在文中两次出场,第一次为粥的质量同父亲据理力争,第二次为父亲遣走家里的佣工表示担心,认为父亲心狠。其作用有:衬托主要人物。小儿子是陪衬人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杰出班组长管理精要
- 江西省九师联盟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卷(有答案)
- 伤寒论病因辨证关系课件
- 郑州动态性管理办法
- 非对称密钥管理办法
- 企业管理培训安全app课件
- 企业现场安全检查培训课件
- 新质生产力突破点
- 涉外媒体机构管理办法
- 纪检取证安全管理办法
- 2022中华慈善日PPT课件模板
- 汽车维修高级工技师理论考核试题库与答案
- DB33_T 2273-2020商业秘密保护管理与服务规范(高清正版)
- 画法几何授课计划-供参考
- 新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课堂PPT)
- 典范英语5a_01
- 常见急危重症的快速识别要点与处理技巧
- (完整版)GHS标识(高清)
- 中英文版送货单
-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教案(参考)
- 中英文验货报告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