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典范──明清故宫.docx_第1页
第4课 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典范──明清故宫.docx_第2页
第4课 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典范──明清故宫.docx_第3页
第4课 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典范──明清故宫.docx_第4页
第4课 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典范──明清故宫.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样式雷:我们欠你一座纪念馆江西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名人辈出,灿若繁星。在江西,提起王安石、欧阳修、黄庭坚,没有几个人不知道;提起“样式雷”,可能知道的人就不多了。谈起“样式雷”,有一句话经常被引用:“永修七代样式雷,中国半部古建史。”作为“样式雷”故里,江西该如何来深度发掘、充分宣扬这个家族的传奇故事及辉煌成就,值得思考。一段辉煌的历史故宫、天坛、颐和园当你徜徉其间,惊叹古建筑恢弘大气,感叹古人技艺非凡时,你也许不会知道,这些皇家建筑的设计者、建造者,都是出自同一个家族永修的雷氏家族。在清朝,承办皇家建筑的机构称为样式房。从第一代“样式雷”雷发达从家乡永修出发至京,先后有七代人在长达260多年的时间内,作为清廷样式房的掌案,参与或主持设计重建、新建了一坛(天坛)、两宫(北京紫禁城、承德避暑山庄及外八墙)、两陵(东陵系列、西陵系列)、三海(北海、中海、南海)、三山(万寿山、香山、玉泉山)、五园(圆明园、颐和园、静宜园、静明园、畅春园)等重要工程,因而被誉为“样式雷”。我国目前有30处建筑物或遗址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其中“样式雷”家族设计修建的建筑物有5处。也就是说,我国世界文化遗产的六分之一出自“样式雷”之手。不仅仅是建筑,“样式雷”家族还留下了2万多件被称为“传世绝响”“民族瑰宝”的建筑史料“样式雷图档”。“样式雷图档”200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记忆遗产”,2012年被列入“20周年世界记忆工程”。长期以来,由于缺乏史料证据,中国古建筑被认为是靠能工巧匠的经验修建起来的,甚至不需要设计图、施工图。“样式雷图档”的存在,彻底否定了这种观点。天津大学建筑系教授王其亨自豪地说:“如果没有 样式雷图档 ,没人知道中国人怎么做设计,我们在全世界的建筑设计领域里没有自己的话语权。它向世界揭示了中国建筑设计的理念,体现了中国人的价值观。”江西省“样式雷”建筑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江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刘小庆表示,“样式雷”建筑作品,不论是从建筑理念,还是实际建造上,都蕴含着无穷的智慧。“样式雷”与家喻户晓的工匠祖师鲁班一样,在中国古建史上有着不可撼动、独领风骚的历史地位。一个传奇的家族这是一个传奇家族,跨越260多年的岁月长河,创造了无数辉煌;这是一群能工巧匠,通过七代人的进取努力,成就了无上荣耀。雷家共有七代人作为清朝样式房的掌案,中间分别为第二代雷金玉,第三代雷声澂,第四代雷家玮、雷家玺、雷家瑞三兄弟,第五代雷景修,第六代雷思起,第七代雷廷昌。虽然雷氏家族几代人都身居掌案,但事实上,这个职位并非是世袭制的,靠的是“竞争上岗”,凭的是手艺吃饭。其间也有两次险些中断,但“样式雷”家族凭着当仁不让的进取精神,精研技艺,披荆斩棘,最终重续了家族荣光,创造了建筑传奇。“样式雷”第十代后人、北京石景山古城四中退休教师雷章宝谈起雷家祖上的荣耀,仍旧骄傲不已。他说:“修建宫廷建筑,用现在的话来说,这等于是国家重点工程,如果得不到认可,不可能在清朝200多年间, 样式雷 始终担任样式房掌案。”但随着清朝败亡,“样式雷”陷入“英雄无用武之地”,家道随之迅速败落。无可奈何花落去,家族后人为生计所迫,开始变卖家中的图档收藏。1930年,“样式雷”后人将大部分图档出手,卖给了当时的北平图书馆,“光图纸跟烫样拉了满满十卡车”。这也使得大部分图档获得了珍藏。据雷章宝回忆,还有一次大规模捐献发生在上世纪60年代初,1963年,雷氏后人用平板车把剩下的“样式雷图档”和祖上的画像送到了北京市文物局。此后,“样式雷”逐渐淡出历史的视线。直到21世纪初,“样式雷”家族设计修建的皇家建筑物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对“样式雷”的研究又重新活跃起来。一份文化的担当“样式雷”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更是江西人的骄傲。江西是“样式雷”故里,理应挑起发掘、传承、探研“样式雷”建筑文化这副重担。江西省“样式雷”建筑文化研究会自2007年4月成立以来,做了大量理论研究、学术交流等工作,掀起“样式雷”研究的江西热潮。时间最近的一次,应该算是“样式雷”金像首次亮相。谈起金像的创作,作为牵头人的省民俗社会学研究会副会长杨建葆仍心潮澎湃。他告诉记者,为让金像创作得更加完美,创作组还特意去了北京故宫博物院实地查看“样式雷图档”。然而,等他们到了之后才发现,故宫里的“样式雷图档”是不对外开放的,要参观,需要向文化部有关部门提交申请,得到批复后再经故宫博物院特别安排。这一程序走下来,至少需要半个月时间。但故宫方面得知他们是“样式雷”家乡人,给予了很大的帮助,创作组才得以在两天后就进入库房参观“样式雷图档”。等到他们通过三道门、三道锁进入故宫东华门的库房时,看着“样式雷图档”静静“躺”在恒温的玻璃罩中。那一刻,他们真切感受到了时光的滋味。“样式雷”金像创作历时一年半,用“工匠精神”精心打磨,采用具象写实风格人物造型,外貌以雷章宝为参照,左手托持天坛祈年殿烫样,右手握持设计图卷。4月1日,“样式雷”金像专家论证暨新闻发布会在南昌召开,金像得到雷氏后裔、文史专家、雕塑专家、古建专家、建筑行业等多方代表认可。杨建葆介绍,今后,金像将作为“样式雷”建筑文化艺术象征物统一对外宣传,将“样式雷”文化进一步传承与弘扬。民间的努力,也得到政府层面的重视。在研究会的推动下,我省对“样式雷”也越来越重视。2016年,民革江西省委会组织专家学者多次赴永修对“样式雷”文化进行专题调研,并形成关于弘扬“样式雷”工匠精神的建议。几经修改后,以民革江西省委集体提案报请全省“两会”作重大提议。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又由全国政协常委陈清华在政协会上作了议案的主旨演讲。据介绍,全国政协已将该议案作为全国重点议案。一场自觉的行动“样式雷”源于江西,作为“样式雷”家乡的企业,我省建筑业界部分企业也自觉加入到传承和发扬“样式雷”的匠心精神与建筑文化的队伍中。2014年换届时,江西省“样式雷”建筑文化研究会相继在江西中恒建设集团、江西丰和营造集团等知名建筑企业设立分会。两家企业分别资助了金像的创作及研究论著的出版。刘小庆介绍,江西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今年将在全省首设中国古建专业,计划今年秋季开始每届招收100名学生。同时,学院与永修拟共建“样式雷学院”。此外,学院正在建设一座900多平方米的“样式雷”建筑文化展厅,将陈列“样式雷”烫样、金像、碑刻等资料,向全校1万多名师生介绍“样式雷”。最近去过滕王阁的人可能会注意到,滕王阁正在筹划一间与“样式雷”有关联的建筑文化展馆。“展馆建成后,在展示东方建筑文化的同时,也将宣传我们的 样式雷 。”江西中恒建设集团董事长聂吉利介绍,集团创作了中恒“样式雷”训,每逢年会、开工等仪式都要集体朗诵,并设立了“样式雷”建筑工匠学校,推动工匠文化在业界的影响和传承。此外,该公司统一标准,在所有项目特别是国外的建筑工地围挡上,突出“样式雷”文化元素,向全世界传播“样式雷”。另外值得期待的是,南昌大学教授朱礼生在研究“样式雷”世家的基础上,耗时数年,完成了小说清宫巨匠样式雷的创作,于近期正式出版发行,日前入选了由省文联组织实施的江西省文学创作重点扶持项目。一些美好的期待尽管我省对传承“样式雷”文化越来越重视,但难掩现实尴尬。对很多人来说,“样式雷”依旧显得陌生。4月23日,记者从南昌驱车一个多小时,来到永修县梅棠镇新庄村雷家组。这个环山而落的小村庄,是第一代“样式雷”雷发达生长的地方。雷发达正是从这里出发,开启了一个建筑世家的传奇之旅。经过询问村民,记者找到了“样式雷”家族的祖屋。这是“样式雷”留在永修老家唯一的痕迹。这幢建筑由第四代“样式雷”雷家玮、雷家玺、雷家瑞兄弟设计,为砖木结构,总面积近400平方米。屋内有前后两个天井、两个大厅、8个房间,梁柱上的木雕依然栩栩如生。历史一去不复返,但当年的青砖依然醒目。在记者参观的一个多小时里,只有零星几名游客来到这里,并在短暂的停留后离开。在漫长的岁月里,“样式雷”家族主要生活在北京,一直未曾回过老家永修。第五代“样式雷”雷景修在世时,在北京主持修建了祖坟,整个坟地设计成一艘船形,船头朝西南,按当地风俗朝向八宝山,船尾的方向是朝着玉泉山,方位取向意为“头顶八宝,脚踩玉泉”,寓意是雷家人去世后,其灵魂可以乘这条船回到永修的老家。再转身已是百年之后。今年3月31日,雷章宝携夫人和儿子雷超回到永修故里祭祖省亲。看着故里热情的父老乡亲,雷章宝激动地说:“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