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探究感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doc_第1页
综合探究感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doc_第2页
综合探究感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8-2019学年度 政治学科一轮复习 导学案 编号: 使用时间:2018年 11月6 日 班级: 小组: 姓名: 教师评价: 学 案 装 订 线 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编写人:杨博 审核人: 一【高考考点】1.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1)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2)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3)尊重文化多 样性的意义(4)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5)现代文化传播手段的特点 (6)推动文化交流的意义2.文化的继承与发展(1)传统文化的表现、特点和影响(2)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3)影响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4)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3.文化创新(1)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2)文化创新的意义(3)创新与继承的关系 (4)创新与借鉴、融合的关系 (5)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二【学习重点】落实考点、夯实基础 【学习难点】掌握解题方法、提高主观题分析能力三【知识梳理】第二单元: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第三课: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传播(一)文化多样性1.含义:世界文化由不同民族、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不同民族和国家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各具特色。2.表现:民族节日:蕴含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是这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透过各民族的传统节日及习俗,我们可以领略不同民族文化的韵味。文化遗产:是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有重要意义,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是人类共同文化财富。3.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1)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文化共同构成的。(2)世界各民族社会实践有共性和普遍规律,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民族文化有共性和普遍规律。文化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3)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因素不同,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4)没有不同民族、不同国家各具特色的文化,就不会有世界文化的多样性。4.为什么要尊重文化多样性地位: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意义:A、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B、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与活力。5.怎样尊重文化多样性(1)态度:即既要认同本民族的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2)原则:必须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平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二)文化传播1.途径:商贸活动 人口迁徙 教育活动。小到亲朋聚会、外出旅游,大到各种经济、政治、文化活动,都可以成为文化传播的途径。2.手段:大众传媒A、标志:传媒真正开始面向大众传递信息,是以印刷媒体的推广为标志的。B、功能(特点):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3.交流意义、要求(1)意义:一方面,为中华文化的传播和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另一方面,外域文化也不断传入中国,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2)要求:我们既要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又要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一)传统文化继承1.含义:指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2.表现形式:传统习俗(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传统建筑(建筑,被称为凝固的艺术;成为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传统文艺(民族精神的火炬)以及传统思想等。3.特点相对稳定性、继承性。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基本特征,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鲜明的民族性。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中创造的,具有鲜明的特色、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涌动着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4.作用(影响)传统文化如果能适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反之,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也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要求:民族和国家只有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才能兴旺民达;5.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A.辩证地分析传统文化的作用,分辨精华和糟粕。B.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保持和发扬。C.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移风易俗”,改造或剔除。继承中发展,发展中继承,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推出体现时代精神的新文化。立足实践、推动文化创新促进文化交流、借鉴、融合,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结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二)文化在继承中发展1.继承和发展关系继承与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创造符合时代要求新文化。在继承中发展,发展中继承。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做自觉文化传承者享用者。2.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社会制度变化,也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经济因素)(2)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文化自身因素)(3)思想运动往往催生社会变革,促进文化的发展。(文化自身因素)(4)教育在文化传承中起重要作用。(文化自身因素)3.教育的文化功能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教育通过对受教育者的“传道、授业、解惑”,把文化传递给下一代。在有限的学习生涯中获得既有的文化财富,“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从事文化创造。随着教育方式的不断变革,教育在人类文化的传承中将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第五课:文化创新1.文化发展实质:文化创新2.源泉和动力:社会实践3.文化创新作用: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保证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发展;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是民族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文化创新是增强文化软实力、综合国力的要求。文化创新能够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4.创新与继承的关系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是文化创新根基。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5、创新与借鉴、融合(中外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融合,既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实现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1)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是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以发展本民族文化的过程;是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相互借鉴,以“取长补短”的过程;是在文化交流、借鉴的基础上,推出融汇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文化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2)在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中,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3)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6、如何实现文化创新(1)立足-社会实践。 (根本途径)(2)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 基本途径一)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是文化创新根基。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3)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基本途径二)在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中,学习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以我为主、为我所用。(4)要把握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坚持正确的方向,克服 “守旧主义”、“封闭主义”、“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倾向。(5)站在时代的高起点上,增强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推动文化在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发展文化生产力,提高文化软实力,繁荣文化必由之路。(6)人民群众文化创造的主体。要关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理解人民群众需求,向人民学习,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和生活中汲取营养,锐意创新,才能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文化作品。综合探究:建设学习型社会1“学习型社会”的核心内涵:全民学习、终身学习。2内在要求:推动教育信息化和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民族标志、独特魅力、精神纽带、精神根基、认同感、归属感、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文化自信、民族精神。四【易混易错知识点】1文化多样性只是通过民族节日、文化遗产体现出来。2商业贸易、人口迁徙和教育就是文化传播的全部重要的方式和途径3人口迁徙是文化传播的一种手段(混淆文化传播的途径和手段)4所有文化传播都采取和平的方式和途径5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是一成不变的。6传统文化对社会发展起着积极作用,传统文化推动社会发展7对待传统文化发展要先继承,后发展8文化创新的渊源和源泉是一回事9发展先进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10.文化创新来自作者的灵感,文化工作者是文化创造的主体五【高考链接】1.近年来,某市发掘传统中医药文化资源,坚持“以药立市”,大力推动现代中医药产业发展,现已建有全国规模最大的中药材交易市场,形成了涵盖中药材种植,中药研发、生产、流通,中医药文化传播的现代中医药产业体系。该市大力发展现代中医药产业的文化意义在于创新传统中医药文化的基本理念开创了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新局面推动传统中医药文化创造性转化促进中医药文化与经济的融合发展A. B. C. D.2截至2016年底,我国与相关国家和国际组织签订中医药合作协议达86个,中医药传播到世界上183个国家和地区。中医药走向世界的文化意义在于实现中医药文化的转型升级 扩大中医药文化的世界影响创新中医药文化发展的价值导向 满足世界各国对中医药文化的需求A B C D32018年春节,大型文化节目经典咏留传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首播。节目形式新颖,“和诗以歌”,增强了经典诗词的艺术感染力,深受观众喜爱。山区孩子演唱苔的天籁之声感人至深,著名歌手演唱的墨梅获得网民广泛点赞这反映传统文化的传承要以开发创新为目的和归宿 既要不忘本来又要创新思路要以满足群众需求为价值导向 以现代传播手段的运用为前提A B C D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冯洪钱是一名基层兽医工作者。1959年,当地民间老兽医用一味草药治好了20多头病猪,这使年轻的冯洪钱深受震撼。他立志传承发展传统兽医药事业,编纂民间兽医本草,满足社会的需要。他访问过数百个兽医站,拜访了成百上千位老兽医、老药农,广泛收集民间处方,查阅古医书、古农书、地方志,追踪国外最新科技成果,创办中草药百草园、中草药制药厂,与同事一起先后研制成功精宝素等10多种中草药制剂,治愈了数以万计疫病牲畜。经过千辛万苦,历时半个世纪,冯洪钱终于在2008年完成了系列著作民间兽医本草,共计638万字,插图2353幅。书中收录了3505种中草药,附方40 000多则。民间兽医本草“汇古今兽医本草之大成,集民间兽医经验之精华”,冯洪钱被誉为“当代的李时珍”,被评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并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创新的知识,说明冯洪钱是如何在兽医中草药领域取得重大创新成果的。5. 中国药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治疗疟疾新方法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是中国本土培养的科学家首次获诺贝尔奖。疟疾是威胁人类生命的一大顽疾,困扰了人类几千年。20世纪60年代末,治疗疟疾的常用药物氯喹或奎宁的药效已经减弱,疟疾的发病率再次升高。为了找到新型抗疟药物,中国政府启动了研制治疗疟疾药物的“523项目”,中医研究院成立以屠呦呦为组长的科研组参加研究工作。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屠呦呦小组与全国7个省市、30多个单位的科研人员协同合作,经过数百次试验、无数次失败,并从肘后备急方等传统中草药文献中获得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