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生态系统”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生态系统”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生态系统”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生态系统”教学设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态系统”教学设计1. 理解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2. 能说出生态系统的组成 3. 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4. 认同生态系统中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人们必须爱护自然、保护环境 5. 学会对资料进行分析,从中寻找问题的答案或发现探索的线索重点、难点和关键处1. 生物与环境是同意的整体 2.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3. 人们要尊重自然、保护环境,并不是说人类不能利用环境、改造环境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阅读、分析资料,老师启发、引导,让学生自己找到问题的答案,悟出道理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让一位同学阅读资料组一(见附) 刚才同学们听了、看了这组资料,想一想,导致牧民不能放养很多家畜的直接原因是什么?它们分别是生物因素还是非生物因素。 多媒体课件出示( 因素)家畜少 ( 因素)家畜少二、新授这部分说明了无论是生物因素还是非生物因素的变化,都会影响其中的许多生物,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之感觉,即生物与环境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同学们能不能用一句更精练的话来概括一下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呢?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在一定区域内,神巫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 的整体叫生态系统。 (多媒体课件出示) 每种生物都有它自己的生存环境,如对于生活在一个池塘里的小鱼、小虾来说,池塘是一个生态系统,对于生活在森林里的小鸟来说,森林是一个生态系统。 请问同学:一滴水可以说是一个生态系统吗?整个生物圈呢? 总结:自然界的生态西有大有小,小的有让学生同时使用耳朵、眼睛两种感官,尽快进入状态 学生了解资料内容的前提,引导学生去分析资料,领会其中的内容在 通过学生思考强化“生物与环境是统一的整体”这一概念在学生头脑中的印象 让学生展开联想,进一步理解什么叫生态系统学生边听边看资料组一 学生思考、分析,完成填空 学生积积极动脑,热烈发言 学生阅读一遍 学生相互讨论,回答,并说出理由教学步骤(含教学内容)教师活动意图一滴水、一片草地、一个池塘等:大的有湖泊、海洋、森林等,甚至生物圈都可以作为一个生态系统。 (多媒体课件出示:一幅湖泊生态系统) 请同学们找出组成这一生态系统的成员,如果把这些成员分成两大部分的话,是哪两大部分? 小结:一个生态系统,不论大小,都是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的。今天,我们主要来研究生态系统里的生物部分。 多媒体出示:生态系统 生物部分 非生物部分 每一个生态系统中生物部分都有植物、动物还有细菌、真菌 多媒体出示:生态系统 生物部分 植物 动物 细菌、真菌非生物部分 它们在这个系统中担任什么角色呢? 植物生产者 动物消费者 细菌、真菌分解者 实物投影: 出示P23l两张图,问谁是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解释:虫是直接以植物为食,鸟是吃虫的,间接以植物为食者叫消费者) 很显然,它们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我们这样来表示 实物投影:出示P24图-17 (根据图示,结实它们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 不难看出:生产者和消费者,直接消费者和间接消费者,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吃与被吃的关系。中国有句谚语:“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泥球。”生态系统中的生物通过这种吃与被吃的关系构成一条链叫食物链。 (多媒体出示:食物链的概念) 下面请同学们观察P25这个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并将它们用箭头连接起来,以表示不同生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箭头指向取食者或捕食者) 问:1.你连接的这些食物链有多少条?它们是互不相关的吗? 2.假如蛇的数量大量减少,哪些生物的数 量可能发生变化?发生怎样的变化? 小结:1.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彼此交错连接,形成食物网。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多媒体显示:食物网的概念) 2.生态系统是一个整体 问:我们人是不是生态系统中的一员呢?请同 学们完成P25的探究 请看资料组二(见附) 问:这组自立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 小结: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能自我调节,但本身的调节能力有限,如果人类大规模地干扰,自动调节就会无济于事,会失去原有的状态,造成一定的损失。 看资料三(见附) 问:我们该怎样来保护生态系统? 小结:从两方面入手 生物方面:不能乱砍滥伐、乱捕滥杀,也不能过度放牧 非生物方面:不能把有毒物质进入生态系统 看资料四(见附) 小结:人们要尊重环境、保护自然,并不是不 能利用环境、改造环境。人是生态系统中的一 员,人是有理智的。为了我们的生存环境更加 美好我们不仅要保护好生态环境,我们还完全 可以去建立新的生态平衡,为全人类造福。 能利用环境、改造让学生学会把所得材料进行整理归类的方法 让学生带着问题来看书、阅读,从而找到答案 通过图示,使知识直观、形象化,便于学生理解、记忆 学生手脑并用,把已有的知识与老师讲的新概念进行整合,完成知识的迁移 通过自己思考,老师解释,让学生学会深层次的思考,学会从现象看本质的方法 学会探究,通过探究,让学生知道自己是生态系统中的一员,为后面的内容打下伏笔 学会分析资料 学会分析资料 在传授生物知识的同时,帮助学生确立主人翁意识,培养学生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 学生讨论并回答 学生看书、阅读、思考,找出问题的答案 学生理解、记忆 学生画食物链 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 完成探究实验 学生阅读、分析资料,回答问题 学生阅读、分析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 在草原的一个大牧场上,牧民放养着很多马、牛、羊等家畜,这里还生活着鹰、狼、兔、蛇、鼠、食虫鸟、食草昆虫等动物。这一片草长得非常好,可美中不足的是狼常常危害牧民的家畜。牧民们齐心协力,大量猎杀狼群。狼少了,家畜也不再丢失了,可牧民们很快发现了另一个问题:草地被严重破坏了,牧场上不能放养这么多家畜了。 同样的在草原的一个到牧场上,本来青草茵茵,虫飞鸟鸣,牛羊成群,一片生机昂然,由于连续的干旱天气,大片草原变成了干地,牧场上也不能放养这么多家畜了。 资料二、 1.在某一地区,由于雨量充沛,气候适宜,草木繁茂,使得兔的数量剧增。如果兔的数量无限增加下去,必然会将草吃光,将树皮啃掉,生态系统就有崩溃的危险。但是,兔的数量增多,能够捕食兔的狐、鹰等动物就有了足够的食物,数量也增多了,结果兔被大量捕食,数量也就减少下去,整个生态系统仍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 2.在本世纪30年代,美国由于大规模开垦西部草原,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地面失去保护,终于导致一场“黑风暴”事件,刮走了3亿多吨土壤,全国冬小麦一年减产50多亿公斤。 资料三、 1.印度北部山区由于森林资源全部被砍光,引起1978年的特大洪水,结果2000多人淹死,4万头牲畜被冲走。 2.在某地区由于有人大肆捕捉青蛙,用来喂食肉鸡,使得该地区的青蛙几乎濒于灭绝,结果黏虫失去了青蛙的控制,就大量繁殖起来,造成农作物严重减产。 3.1953年,日本的水俣市出现了病因不明的“狂猫症”和人的“水俣病”,成群的家猫狂奔乱跳,集体跳入水中,病人感到全身骨痛难忍。直到1965年查明,此病是由该市60km以外的一家公司排出的含汞废水进入水体引起的。汞在水体中沿着食物逐级富集,水体硅藻浮游植物食硅藻的水生昆虫及其幼虫石斑鱼肉食性鲟鱼和鲶鱼人或猫。鲶鱼体内含汞量达到10-20mg/kg,最高大50-60mg/kg,比原来含汞废水中的汞浓度高1万-10万倍。资料四、1. 我国珠江三角洲一带的“桑基鱼塘“,使桑、蚕、鱼的生产相互促进。 2. “北大荒”之称由来已久。清代一位著名诗人曾赋诗描绘“北大荒”情景:“百里无人断午烟,荒原一望杳无边。”1947年解放军第一支垦荒部队开进北大荒腹地,创立了第一个“公营农场”,50年代中期王震将军率十万转业官兵进军北大荒,60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