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九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情况分析报告一、试题分析 本次九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试卷由县教研室统一命制,考试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力求切合教学实际,本试卷共分四个版块,积累与运用、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和作文。试卷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整体看来试卷题出的还好,但是与中招考试相比缺少了:名著题和诗词赏析题。还有不足之处是:没有按照之前县教研室发的教研进度出题,县教研室安排进度是一、二、三、五单元和课外十首古诗词,而这次出题范围是一、二、三、六单元和课外古诗词前五首,影响学生成绩评定的客观性、实际性。二、九年级语文答题有关数据统计与分析如下: 各小题得分情况 :题号 内容 分值平均分得分率 主要失分题一积 累 与 运 用 28 23 82.14%第5、6(6)(8)题二现代文阅读 28 24 85.71%第8、9、14题三文言文阅读 14 7 50% 第17、18题四作 文 50 42 84%学生平均分:80.78,及格率:79%,优秀率:27.7%。失分情况分析: 积累与运用部分:第5小题有五分之四的学生错了,是由于学生对常识知识掌握积累不够;第6小题(6)(8)题也是五分之四的学生错了,没有得分,原因是这是最后一课的内容学生没有学习,只有个别学生会。 现代文阅读题:学生失分在第8小题和第9小题、14小题,主要原因是,读不懂文章,没有认真审题,没按题意去回答。学生概括能力不强。平时省略号的用法没有注意训练,学生做题方法不熟悉。 文言文阅读:失分较多的主要在第17、18小题,原因是第24课出师表学生没学,一些基础知识识记不准。需要注意的是以后教学中讲课要超单元内容教学。 作文:普遍得分在40分上下,失分主要原因,一是书写不规范,字迹潦草,卷面不整洁。二是字数不足,有个学生只得了10分.三是个别学生作文格式不规范,错别字较多。3、 典型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班内学生最高分是111分的朱玉坤同学,她的作文得分为47分的最高分,作文字体规范,立意高,形式新,语言优美。其它失分为6分。这与朱玉坤同学平时学习语文认真有很大关系,只要安排的语文作业,她都能积极认真完成。并且该生语文基础也好。 班内学生最低分是25分,该生的作文只写了170字左右,并且大都还是抄的材料内容,作文他只得了10分,其它得分是选择题和默写题。这是因为该生考试和平时学习不认真,试题许多题不做,课堂上有时书也不拿,作业练习题几乎不做,没有要学习的想法意识,只是在这里熬时间。4、 主要成绩及亮点本来九年级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学校,语文成绩都参差不齐,经过这一段时间学习,学生整体语文成绩都得到了很大提高,学生语文及格率和优秀率都很高,这说明语文教学思路和方法对头,学生愿意学语文,学生成绩稳步提升。学生已形成学习语文共识,认识到学习语文的重要。教给了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语文教学不但是知识和文化的学习,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语文素养能力的过程,教给学生做人的情趣,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良好的意志力。5、 重大失误和不足 虽然教学中按照校教研室的教学进度进行教学,并超过了教学进度3课,但还是和本次考试不合拍,以至于有两课没讲却考试了,学生成绩不同程度的失分。六、计划和对策 针对以上的情况分析,计划采取以下措施: 1、立足课本,指导学生在运用中积累语文知识。 要在学生的头脑中构建一个完整严密一知识体系,而且还要注重源于学生的语文知识资源,注重生活中语文知识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高学生对语言现象的敏锐洞察力,理解力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同时要改变过去忽视课本知识,只抓课外的做法。 2、加强学习指导,培育学生良好的语文习惯 “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命运”可见习惯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意义。因此,要眼于学生的以终身发展,为学生的发展奠定一个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底子。语文学习习惯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语文学习的行为习惯:如认真书写的习惯、查阅工具书的习惯、诵读的习惯、做读书笔记的习惯等,这种行为习惯贵在坚持,坚持的过程同时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另一方面,是语文学习的思维习惯,如独立思考的习惯、推敲感悟语言的习惯、敢于质疑的习惯等,这些习惯重在引导培育,培育学生思维习惯的过程也是培育学生良好思维品毛质的过程。只有养成了这两种习惯才能变被动接受式学习为主动探索式的学习,语文教学才会达到“不待教师教,学生自能学”的境界。 3、遵循阅读的规律,避免纯技术性的操练 每年的复习阶段,都有为数不少的教师出于强烈和责任感为学生梳理、总结阅读题的答题规律,而这规律主要呈现在答题的技术层面,悖离了阅读的规律,不能将学生的阅读引向深入,结果只能适得其反,将得分技巧转变成了失分因素。阅读教学要努力培养学生的整体感知能力、语言感悟能力及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切不可以纯技术性的操练代替学生的独立思考,切不可肢解文章,打破阅读教学的整体性原则,这样学生势必读不出文章的情味来。阅读就是要回归文本,要带领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培养阅读的能力,使学生学会怎样品味语言,怎样捕捉文字背后的隐含信息,怎样揣摩文本中那些“重要的暗示或提示”,怎样获得审美的愉悦,怎样对文本作出既富有创造性又符合文本实际的解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