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中西酒文化源于各自的传统思想, 其相关语词在汉语英语中的表达形态有同有异。从中可以理解中国酒文化传统思想与西方酒文化传统思想特质的异同性。关键词: 酒文化; 传统思想; 汉英国俗词语A comparison between some featured Chinese and English words expressions on wine cultureAbstract: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words and expressions in Chinese and English, based on the comparison of traditional ideologie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wine cultures.Key words: wine culture; traditional ideology; words and expressions in Chinese and English酒文化源远流长。酒在人们日常的交际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由于生活环境、历史背景、传统习俗、价值观念、思维模式和社会规范等的不同,东西方( 甚至国与国之间) 的酒文化呈现出风格迥异、丰富多彩的民族特性。对东西方酒文化特性进行比较研究, 颇有意义。本文从比较中国酒文化( 以汉民族为主) 和西方酒文化( 以英语民族为主) 的传统思想着手, 研究两者有关酒文化的语词表现形态及价值含义的异同之处。一、从中国酒文化的传统思想看汉英语相关语词表达之异同千百年来, 中国的酒文化受到传统思想的浸润。因而, 其反映在汉语中的那些语词形式是英语中所没有或无法对应的, 且往往很难被西方人理解。(一) 汉语字词“酒”与英语对应词的比较酒自产生以来, 便给人类的社会生活增添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中国传统思想主张修身养性、关心人性之善恶, 也体现在对“酒”的造字上。说文解字解释:“酒, 就也, 所以就人性之善恶。一曰造也, 吉凶所造也。”清人段玉裁注: “宾主百拜者, 酒也。淫酗者, 亦酒也。”酒有利有弊, 既能让人如醉如痴, 使人性至善至美, 又能让人祸害连连, 荒淫无度, 尽露人性之恶相。鉴于它的两重性, 酒便有许多充满褒贬含义的别名:“欢伯”、“福水”、“狂药”、“魔桨”、“祸泉”等等。英语中有许多与汉语“酒”相对应的词, 但都不能完全相对应。Alcohol 原指酒精, 现在也用来泛指任何含有酒精的能醉人的饮料, 像葡萄酒、啤酒、烧酒等。Drink 通称包括酒的各种饮料, 也可特指酒。liquor、spirit (s) , 均指非发酵的烈酒或蒸馏酒, 相当于汉语的“烧酒”、“白酒”、“白干”。Wine 源自拉丁语vinum 葡萄, 一般指发酵过的葡萄酒等果酒。汉语的“白酒”其实是烧酒, 不能译为white wine, 而应译liquor 或spirit。同理,“绍兴黄酒”也不能直接译为yellow wine, 应译作Shaoxin rice wine。(二) 中国酒文化在汉语中的独特表达形态既然做人要有道、有德和有品, 饮酒当然也要讲究“酒道”、“酒德”和“酒品”。酒道是关于酒和饮酒的道理, 酒德指酒后的行为, 酒品指饮酒的旨趣和品德。“酒德”的语义转变也体现了酒的两重性。它最早见于尚书无逸:“无若殷王受之迷乱, 酗于酒德哉!”唐朝杜甫殿中杨监见示张旭草书图诗云: “念昔挥毫端, 不独观酒德。”随着时代的变迁, 酒德的词义又发生了一些变化, 多指喝酒的豪爽程度。比如在酒桌上, 我们常会听到“某人酒品很高”, “某人酒品很差”, 或“某人没有酒德”等的评论。这里的酒德或酒品其实应译为drinking manner。一个人的酒品或酒德的好坏, 折射了该人品格和德行的好坏及其处世的声誉, 因而是非常重要的。儒道崇尚闲情逸致、追求超凡脱俗,饮酒也可以有不同的兴致(如“酒兴”)。人们还可以用酒的方式避世即“酒隐”, 如屈原“举世皆浊我独清, 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名句。在酒醉的自由状态中, 摆脱了束缚的艺术可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酒喝到极致时, 文人墨客可以诗酒斗百篇(如唐朝酒仙李白) , 也可以像唐朝书法家张旭狂写草书、大写“醉帖”, 英雄武士可以大打“醉拳”, 同样人们也可以弹“醉琴”、跳“醉舞”。(三) 酒文化在汉语英语中的相似表现形态无论东西方, 人们面对生活的忙碌和无奈、感叹生命的短暂和无常, 只有在对酒高歌时、酒酣耳热后, 沉重的心灵才得以片刻的慰藉, 脆弱的人性才得以暂时的解脱。这种相近的人生观, 反映在汉英两种不同的语言里。当烦恼不断、忧愁缠身时, 人们习惯用酒精来麻醉自己, 以此“借酒浇愁”。如李白“举杯销愁愁更愁”。杜甫在落日里也有类似的诗句: “浊醪谁造汝? 一酌散千愁。”英语也有借酒浇愁、借酒解愁的习语, 如drink ones sorrows / troubles , drown ones troubles away , drink down sorrow 等。(四) 有关酒礼的汉英词语的比较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中国的政治制度、伦理道德、婚丧嫁娶、风俗习惯等各个方面, 无不讲究礼。古代的礼自然也渗透到酒文化中, 酒礼就是人们喝酒的行为规范、规矩、礼节行为等。柳诒徵认为: “古代初无尊卑, 由种谷作酒之后, 始以饮食之礼而分尊卑也。”(中国文化史) 由此可知, 酒与礼的关系由来已久, 且喝酒吃饭也可体现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贵贱、尊卑、长幼等礼仪规范。统治阶级制定酒礼是为了维护统治、保护其特权, 而文人雅士倡导酒礼则是为了满足其审美情趣和文化心理的需要, 他们推崇超俗的境界, 追求儒雅的风度。如今, 日常生活中虽没有以前那么多的讲究,但是人们依然自觉或不自觉地遵从于长幼秩序等饮酒礼节, 如“敬酒”, 其与英语对应词toast 意义相差不大。但俗语“劝酒”是“敬酒”的一种特殊形式, 没有英语的对应词。中国人喝酒喝的是感情,所以只要有适当的理由, 人人都可劝酒让对方多喝酒, 以示友好和诚意。劝酒又有几种方式: 有礼有节地劝客人饮酒叫“文敬”即toast; “罚酒”是中国人“劝酒”的另一种独特方式。劝酒是中国人好客的一种典型表现, 但往往不被异族文化的人理解。中国人讲酒礼, 并不等于英美人没有酒礼。恰恰相反, 他们也有自己的一套饮酒礼仪。敬酒一般选择在主菜吃完、甜菜未上之间。敬酒时将杯子高举齐眼, 并注视对方, 且最少要喝一口酒,以示敬意, 但不一定喝光, 也从不劝酒。英语toast或drink 就是提议祝酒, 或是为某人干杯的意思。toast 一词也可指接受祝酒的人或事, 即令人敬慕的人(尤指女士) 。二 从西方酒文化的传统思想看英汉语词的相关表达之异同(一) 英语酒神和汉语“酒神”神话和传说, 反映了古代人民对世界起源、自然现象及社会生活的原始理解和认识。不同的民族文化与这种理解和认识有密切的关系。汉族古代神话和传说有自己的体系, 欧洲的古希腊、罗马神话也有一套独特完整的“神”的谱系。在西方,酒文化和希腊、罗马神话不可避免地相互影响、相互交融。英语中有关酒文化的一些词语也打上了希腊、罗马神话的烙印, 那是汉语无法对应的。例如, 希腊神话中的酒神狄奥尼索斯( Dionysus) , 在罗马神话中称巴克斯(Bacchus)。酒被认为是酒神赐予人们的礼物, 也是人们丰收的象征。于是每年12 月末都要举行一次新酒节以庆祝丰收, 即酒神节(Dionysia 或Bacchanalia) 。酒神信徒们在酒神颂歌的极大鼓舞下, 结队游荡, 载歌载舞, 纵情狂欢, 完全坠入忘我之境, 人的本性在这里得到最大的释放。酒神节变成了狂欢节, 从古罗马、古巴比伦到当今世界各地几乎都有酒神节的存在。为此, 德国哲学家尼采提出了酒神精神, 认为希腊人的酒神宴乐含有一种救世节和神话日的意义,这种独特的酒神音乐有别于一般的音乐。只有在希腊人那种抛弃一切束缚、回归原始的状态下, 痛极生乐, 乐极生悲, 美才得以展现, 音乐才得以产生, 艺术才得以创造。所以相当一部分欧美文化也体现了古希腊、罗马文化中的酒神精神。可见,酒和艺术的千丝万缕联系, 在东西方酒文化中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只不过具体的表现形式有所不同而已。与酒神相关的英语词语有很多。Bacchus 一词可用来通称酒, a son( priest ) of Bacchus 酒神之子( 即为酒鬼) 。Bacchant, bacchic, bacchanalian, dionysiac, bacchae 等词的本义都与酒神或酒神节相关, 现各自都有相类似的引申义。Bacchant 作形容词意为狂饮作乐的, 作名词称狂饮作乐者;bacchic 作形容词指醉的, 狂欢狂饮的, 但同时也指喧闹的; bacchanalian 作形容词也指狂饮作乐的, 闹宴的, 作名词时指发酒疯的人; Bacchae 原为酒神的女伴, 酒神的女性崇拜者或女祭司, 现指参加酒神节狂欢的妇女们。同时, dionysiac 意为极度兴奋的, 狂放的, 放荡的。而英语谚语Bacchushas drowned more than Neptune 酒神淹死的比海神多, 也就不难理解美酒所造成的祸害胜过大海。希腊神话中还有一个森林之神叫萨提儿(Satyr) ,其形状为半人半羊, 喜好纵欲贪饮, 代表原始人的自然冲动。英语satyric 意为“性好酒色的”, satyriasis 就是男子色情狂。由此证明, 酒和色是有一定关联的。因而西方很多男人之间都流行着这样一种说法Wine, women and song, 即都希望能过上“在声色场所狂饮作乐的一种无忧无虑的生活”。以上大部分词语表达多见于文学作品。相对来说, 中国神话传说中就没有酒神这一说, 却有关于酒的发明人一说, 最早提到的酿酒人为仪狄和杜康。后来, “杜康”在汉语中被借用指称酒。中国文化中没有酒神这一说, 并不等于汉语中没有“酒神”这一词语。汉语中的“酒神”指酒量大的人, 与神话无关。该词出自唐朝冯贽的云仙杂记酒神: “酒席之上, 九吐而不减其量者为酒神。”同样, 汉语中的“酒仙”也不是指酒神, 而是古时对酷好饮酒的人的美称。(二) 有关酒吧的英语词语和相近的汉语词语欧美的酒吧文化既是酒神文化的一种典型表现, 又是它的延伸: 酒吧给人们提供了一种颠覆现存文化秩序的原初动力。在现代, 古希腊的酒神精神在斯得以最大限度地体现, 形成了其独特的酒吧文化。到了欧美( 尤其是英国) 不能不去酒吧, 那是朋友之间休闲聊天或聚会的好场所。酒吧文化是西方( 尤其是英国人) 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这种独特的民俗生成了许多相关词语。首先, 酒吧或酒馆的种类有很多, 除了bar, 还有pub(英) 啤酒馆, alehouse 啤酒馆(麦芽酒店), saloon(美国西部城镇典型的)酒吧, beer parlor(加拿大)啤酒吧, drinkery( 美国) 酒吧, waterhole( 美国俚语) 酒吧间, groggery(英国) 低级酒吧间等等。还有各种各样类似于酒吧的饮酒聚会, 如beer bust 啤酒宴会, cocktail party 鸡尾酒会, bottle party 自带瓶酒的宴会。在美国有bottle club 饮酒俱乐部, 澳大利亚的英语俚语中表示狂饮作乐的聚会有很多方式此外, 还有很多由此而衍生汉语中无法对应的英语国俗词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医外科学针灸手法操作规范考核试卷答案及解析
- 湖南病房床位管理办法
- 办理证件合同(标准版)
- 办理洗车卡合同(标准版)
- 2025-2030中国装配式建筑政策推动与建材供应链优化分析报告
- 2025-2030中国纺织产业升级路径及国际竞争力分析报告
- 20xx法律工作者聘用合同2篇
- 2026届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 浙江省温州市秀山中学2026届物理八上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6届汉中市重点中学物理八上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3江苏省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英语模拟试卷(含答案详解1)
- 低于成本价中标造成的价格争议
- CPR心肺复苏课件
- 化验室培训记录
- (完整word)化学各仪器矢量图合集
- 埃菲尔铁塔精品课件
- 德国工业标准DIN8077聚丙烯(PP)管材尺寸赵彦波
- 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查验记录表
- (公开课)26个英文字母书写笔顺动态演示(基础教育)
- Q∕GDW 11304.2-2021 电力设备带电检测仪器技术规范 第2部分:红外热像仪
- 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1课《开开心心上学去》精品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