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上学期第一学月语文试题.doc_第1页
初三上学期第一学月语文试题.doc_第2页
初三上学期第一学月语文试题.doc_第3页
初三上学期第一学月语文试题.doc_第4页
初三上学期第一学月语文试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九年级上册第一次语文测试题 考试范围:第一单元,第六单元2125课答题时间:120分钟总分:150分 第一卷本卷答题要求: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按编号在机读卡上正确填涂。一、选择题(16分,每小题2分。)1出下面词句中加点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A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fn)外妖娆(ro)。 B当田圃(p)冷冻了一冬禁锢(g)着种子/牧场枯黄失去了牛羊的踪迹 C鸿鹄(h)之志 行(hng)阵和睦 以头抢(qing)地 D因屏(bng)人曰 被(p)坚执锐 度(du)德量力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为什么不扬起你的脸让我亲一亲/为什么不跟着我走/采着我的脚步的拍子B所有的鸟儿因骄阳而昏晕,隐藏在荫凉的林中C夜来临,四下一片寂静,大自然沉浸在梦乡 D每一首都是一群颤抖的星星/像冰雪缚盖在心头3选出词语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 ( )A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折腰:鞠躬,倾倒) 大地富诗意,绵绵永不息(绵绵:延续不绝的样子)B贤能为之用(为:介词,被,表被动) 时人莫之许也(许:承认,同意)C乃丹书帛曰(丹:名词作状语,用丹砂) 欲信大义于天下(信:通“伸”,伸张)D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须:必须) 当鱼塘寒浅留滞着游鱼(留滞:即滞留,停留不流通)朗读下面的诗句,语气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 漫天/皆白,雪里/行军/情/更迫。我的爱心/像丝缕那样/把天地/织在一起 人们感到/那声音/仿佛就是/蝈蝈/在草茸茸的山上/鸣叫。明月撒下它/的光辉,给/周围的一切/披上银装。下面对课文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 我国台湾诗人郑愁予的雨说以“为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而歌”为副标题,表明这是诗人为生活在中国大地的儿童唱出的一曲爱之歌。江河的朦胧诗星星变奏曲通过对夜空中星星的歌咏,赞美了夜空的静谧和美丽,表现了诗人热爱大自然的情怀。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是西汉的司马迁。鲁迅先生曾把这部书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的一部国别体史书,唐雎不辱使命就出自七中的魏策。6.加线的词在句中含褒义色彩的是 ( )农民诗人孙万福,那老当益壮的风度,给我的印象很深。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 聪明了!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日本占据了辽吉,南京政府束手无策。7.话说得比较得体的是 ( ) “请您来做报告,想必您会感到荣幸!” “我很想参加你们的活动,可今晚实在没功夫,太抱歉了!” “宴会就要开始了,该来的怎么还不来?大家别着急,先等一等。” “老大爷,您别这么磨磨蹭蹭的,行不行?”8. 没有语病的是 ( ) 经过总结,我提高了学习效率和学习方法。 中国人民正在努力为建设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 瓢泼大雨淅淅沥沥地下个不停。 人在长期的利用和改造自然的劳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第二卷本卷答题要求:请在答题卷上相应题号位置填写答案。不要直接答在本卷上。二、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按拼音写汉字。(8分)沁园春( ) 喑哑( ) 丝缕( ) 栖息( )免冠徒xin( ) 猖ju( ) 静m( ) nng wng( )三、填空。(14分) 1田家少闲月,_。(白居易观刈麦) 2今夜偏知春气暖,_。(刘方平月夜) 3天子之怒,_,_。(唐雎不辱使命)4隆中对节选自_,作者_(名字),_(朝代)史学家,所著本书共65卷,记载三国时期_、_、_三国的历史。5平时人们看的小说三国演义是明朝_的作品,与_、_、_合称为中国的四大名著。四、仿写句子。(3分)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寥廓而深邃;那无穷的真理,让我苦苦地求索、追随。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_;_,_。五、阅读。( 共49 分)(一)(25分)沁园春 雪甲段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乙段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对“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千里”所指范围小于“万里”。 B“冰封”的寒冷程度胜于“雪飘”。 C先有“千里冰封”,然后才能“万里雪飘”。 D“千里”与“万里”、“冰封”与“雪飘”只是意思相同的不同表达。“望”字所统领的句子是( )(2分)A.城内外 B.“长城内外”到“顿失滔滔”C.“长城内外”到“原驰蜡象” D.“长城内外”到“欲与天公试比高。”甲段文字按实写虚来分,虚写部分是甲段的哪句?填写编号( )(2分)词中承上启下的句子是_。(2分)下阕“惜”的原因是( )(2分) A.文采 B.文采风骚 C.文治 D.文治不足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一句朗读书奏应该是( )(2分) A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B.引无数英雄/竞折腰C.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D.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这句诗中,“秦皇汉武”分别指_和_;“唐宗宋祖”分别指_和_。“风骚”原指_中的_和_中的_,文中指文学才华。(4分)下面对这首词的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2分)A上阕对北国风光的描绘,表现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B这首词的上下阙各有一个领字,上阕是“望”,下阕是“惜”。C不论是上阕还是下阕,都把写景、抒情、议论三者融合在一起。D这首词表达了诗人作为革命领袖而创造空前历史业绩的信念和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必胜的信心。对“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一句有不同的理解,你又是怎样理解的?请谈谈你的看法。(3分)_请写出两句古诗中含有“雪”的句子。(4分)示例: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_(二)( 9 分) 人生四季约翰济慈春夏秋冬把一年的时间填满,人的心灵也包含着四个季节。在他朝气蓬勃的春天,那清晰的幻想早一瞬间就把所有的美轻易囊括。在他的夏天,他喜欢用年轻思想把春天里采的花蜜反复品味,细细欣赏那蜜汁的甘甜芳香,乘着这高远的梦想冲天而飞。他心灵的秋天有如小湾安谧,这时他心满意足地收拢翅膀,悠闲地凝视着雾色-而美好的事物犹如门前的小溪悄然而逝。他也有满目苍凉的冬天,除非他走在命定的时日之前。诗人把人的心灵分为四季,用春夏秋冬分别喻指人生的那几个阶段?(3分)根据诗中的描绘,谈谈人生四季各有怎样的特点?(3分)诗人把人生比作四季,你能把人生比作什么呢?试写几点,并说明理由。(3分)(三)( 15 分)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解释文中加点的字。(6分)会天大雨 会:_上使外将兵 将:_为天下唱 唱:_宜多应者 应:_下列句子和“扶苏以数谏故”中的“以”字意思理解相同的一项是 ( )(3分)A以其境过清 B以君之力C以天下之所顺 D必以情翻译文中划线句子。(6分)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_或以为死,或以为亡。_五、综合性学习。(3分)四川射洪硅化木国家地质公园隶属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县明星镇所辖。地质公园类型为古生物化石产地地质地貌。公园内不仅有众多的中生代硅化木化石、恐龙化石遗迹,而且以山险、石奇、水清、谷幽著称。请为“四川射洪硅化木国家地质公园”拟写一条广告语或宣传语。_六、作文。(60分) 我们面对的是一个问题的世界,问题无所不在,它是那样的复杂而又神秘;疾病、生命、战争、自然、宇宙它又是那样的现实与贴近;学习的问题、生活的问题、交往的问题、情感的问题、前途的问题在十几年的生活经历中,你最想倾诉的是什么问题?请选取一个角度,写一篇有真情实感的文章。要求: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地名。学校_ 班级_ 姓名_考号_密封线九年级上册第一次联考语文测试题答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二、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按拼音写汉字。(8分)沁园春( ) 喑哑( ) 丝缕( ) 栖息( )免冠徒xin( ) 猖ju( ) 静m( ) nng wng( )三、填空。(14分) 1田家少闲月,_。(白居易观刈麦) 2今夜偏知春气暖,_。(刘方平月夜) 3天子之怒,_,_。(唐雎不辱使命)4隆中对节选自_,作者_(名字),_(朝代)史学家,所著本书共65卷,记载三国时期_、_、_三国的历史。5平时人们看的小说三国演义是明朝_的作品,与_、_、_合称为中国的四大名著。四、仿写句子。(3分)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_;_,_。五、阅读。( 共49 分) 对“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望”字所统领的句子是( )(2分)甲段文字按实写虚来分,虚写部分是甲段的哪句?填写编号( )(2分)词中承上启下的句子是_。(2分)下阕“惜”的原因是( )(2分)“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一句朗读书奏应该是( )(2分)“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这句诗中,“秦皇汉武”分别指_和_;“唐宗宋祖”分别指_和_。“风骚”原指_中的_和_中的_,文中指文学才华。(4分)下面对这首词的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2分)对“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一句有不同的理解,你又是怎样理解的?请谈谈你的看法。(3分)_请写出两句古诗中含有“雪”的句子。(4分)_(二)( 9 分) 诗人把人的心灵分为四季,用春夏秋冬分别喻指人生的那几个阶段?(3分)根据诗中的描绘,谈谈人生四季各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