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心理健康材料.doc_第1页
小学生心理健康材料.doc_第2页
小学生心理健康材料.doc_第3页
小学生心理健康材料.doc_第4页
小学生心理健康材料.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是这样定义的:一、具有充分的适应力; 二、能充分地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做出适度的评价; 三、生活的目标切合实际; 四、不脱离现实环境; 五、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 六、善于从经验中学习; 七、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八、能适度地发泄情绪和控制情绪; 九、在不违背集体利益的前提下,能有限度地发挥个性; 十、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能恰当地满足个人的基本需求。在这个发展迅速的年代,激烈的竞争已经无处不在。校园里也充满竞争,我们时刻面临竞争的挑战。竞争既可以促进学习和生活的进步,也可能使我们身心疲惫。学会认识和应对竞争对于我们就尤为重要。那么我们应该怎样认识竞争呢?首先,面对现实,承认竞争。在今天,我们视竞争为常态,不竞争为非常态。因而,我们必须面对现实,应该知道有竞争就会有成功者和失败者,任何试图回避或逃避竞争的做法都是错误的。其次,竞争是双刃剑。竞争能激发人的积极性,培养人的进取心、锤炼人的坚韧力,克服不求上进、萎靡不振的现象;竞争能增强人的智力,促进注意力集中,使想象力变丰富、思维更敏捷灵活。但竞争也容易使人在长期的紧张中产生焦虑,出现心理失衡,情绪紊乱等问题。第三,竞争是激烈的。学习生活与球赛并无两样,只要入局,就应该是一场志在必得的斗争。在这个一切都基于竞争和角逐的世界上,是没有童话般的幻想和多愁善感存在的余地。尤其对于我们高中生来说,在现行高考制度下,我们是没有退路的。第四,竞争是双赢的。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竞争更多的是激发我们相互的斗志,其结果往往导致你追我赶、比翼双飞的局面。特别是有分量的竞争对手,与其说是对手,更不如说是我们的榜样和领跑者。如何来应对竞争呢?首先,要热爱生活。热爱生活会使我们始终保持着一份开朗乐观的心情。不要苛求永远成功的辉煌,也不要计较一时的得失。我们要感谢生活,理解生活,让自己拥有一个好心境,能够活出一份轻松,一份从容,一份洒脱,人生就能更精彩。其次,要扬长避短。一个人的兴趣和才能是多方面的,要注意发挥自已的长处,挖掘自己的潜能,这样就能增加成功的机会,减少挫折。同时,有竞争就会有胜负,即使处于劣势时,也要保持积极进取的态度,而不要采取贬低或破坏对方来获得自己的优势,也不要心生嫉妒或采取不正当的手段,更不要就此一蹶不振。第三,要有竞争意识。在与同学交往中应树立拼搏精神和竞争意识,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中要不甘落后,敢于脱颖而出;在人生道路上,要敢于冒尖,争当“出头鸟”。不难想象,一个缺乏竞争意识,学习成绩平平,工作不积极的人是很难赢得同学的尊重和好感的。第四,要学会在竞争中合作,合作中竞争。竞争与合作是统一的,是相互渗透,相辅相成的。没有合作的竞争,是孤单的竞争,孤单的竞争是无力量的。合作是为了更好地竞争,合作愈好,力量愈强,自然成功的可能性就愈大。有人说过,优秀的竞争者往往是理想的合作者。总之,同学之间要互相竞争,在竞争中要消除嫉妒心理,讲求协作友谊精神,认识竞争,挑战竞争,百舸争流。祝愿我们同学间在竞争中,超越自我,永葆青春活力。(二)心理健康的标准1正视现实,接受现实 心理健康的人能够面对现实,接受现实;主动地适应环境的变化,对周围的环境事物能够客观地认识和评价;对突发事件能较好地接受而不逃避现实;对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困难能做到妥善处理;对挫折、失败有足够的勇气和信心。心理不健康的人往往容易以幻想代替现实,不敢面对现实,缺乏足够的勇气去面对挑战,或怨自己生不逢时,或怨社会环境对己不公,因而难以适应环境。 2正确评价和悦纳自己 心理健康的人能充分认识自身存在的价值,正确看待自己的长处和不足,有自知之明,能对自己作出恰当、客观的评价,能确立与自己能力相吻合的目标,对自己的现状和前途充满自信,努力发展自己的潜力,即使对自己无法补救的缺陷也能正确对待。一个心理不健康的人则缺乏自知之明,确立的目标总高于自己的实际水平,对自己总是不满意,总希望自己完美无缺但又无法实现,于是总和自己过不去,自责、自怨,内心常处于不平衡的状态,从而失去对自我的客观认识和评价。 3接受他人,善与人处 心理健康的人不仅能接受自我、悦纳自我,也能接受他人、悦纳他人,充分认识、肯定别人存在的重要性,乐于与人交往,让他人了解和接受自己,人际关系和谐,有自己的朋友,具有同情、友善、信任、尊重等积极的态度,因而有充分的安全感。一个心理不健康的人,总是将自己孤立于群体之外,甚至与周围的人格格不入。 4乐观进取,反应适度 心理健康的人情绪稳定、乐观,热爱生活,乐于工作,既能尽情享受生活的乐趣,又能积极进取,不断开拓自己的生活空间,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体验成功的喜悦,积极的情绪多于消极的情绪。面临各种环境能适度地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反应的强度和刺激的强度相一致,该激动时激动、该冷静时冷静,恰如其分,做到喜不狂、胜不骄、败不馁、谦而不卑、自尊自重。 5智力正常,人格完整 智力正常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也是人进行正常生活、学习、工作所必备的心理条件。同时,心理健康的人还拥有完整和谐的人格,表现为性格开朗、为人处世灵活而稳定;思考问题的方式合理而适中;情绪反应稳定而适度;与周围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与社会生活融为一体。 6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人的心理和行为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展的,不同年龄阶段都有其相应的心理行为模式。心理健康的人应具有与多数同龄人相符的心理行为特征,若一个人心理行为严重偏离自己的年龄特征,就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如大学生正值青春年华,是精力充沛、思维敏捷、情感丰富的人生阶段,因而应表现为朝气蓬勃,积极向上,如表现过于老于世故,则有悖于这一阶段的年龄特征。 三、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人的心理活动是一个极为复杂的动态过程,因此,影响心理健康,造成心理障碍的因素也是复杂、多样的,其中包括生物的、心理的、社会的等因素。 (一)生物因素 1遗传因素 人的心理主要是在后天环境影响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然而,人的心理发展与遗传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根据统计调查及临床观察,许多精神疾病的发病原因确实具有血缘关系。同时,遗传上的易感性在一些人身上也是存在的,以遗传素质为基础的神经类型及各个年龄阶段所表现的身体特征也影响着人的心理活动。 2病毒感染与躯体疾病 由病菌、病毒(例如脑梅毒、斑疹伤寒、流行性脑炎)等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的传染病会损害人的神经组织结构,导致器质性心理障碍或精神失常。这一点对儿童影响尤为严重,是造成智力迟滞或痴呆的重要原因。 3脑外伤及其他因素 脑外伤或化学中毒,以及某些严重的躯体疾病、机能障碍等,也是造成心理障碍与精神失常的原因。 (二)社会因素 1生活环境因素 生活中的物质条件恶劣,生活习惯不当如摄取烟、酒、食物的过量等,都会影响和损害身心健康。其次,不良的工作环境、劳动时间过长、工作不胜任、工作单调以及居住条件、经济收入差等,都会使人产生焦虑、烦躁、愤怒、失望等紧张心理状态从而影响人的心理健康。此外,生活环境的巨大变迁也会使个体产生心理应激,由此带来心理的不适。 2重大生活事件与突变因素 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变化尤其是一些突然变化的事件,常常是导致心理失常或精神疾病的原因,比如家人死亡、失恋、离婚、天灾、疾病等。由于个体每经历一次生活事件,都会给其带来压力,都要付出精力去调整、适应,因此,如果在一段时间内发生的不幸事件太多或事件较严重、突然,个体的身心健康就很容易受到影响。 3文化教育因素 教育因素包含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对个人心理发展而言,早期教育和家庭环境是影响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研究表明,个体早期环境如果单调、贫乏,其心理发展将会受到阻碍,并会抑制其潜能的发展,而受到良好照顾,接受丰富刺激的个体则可能在成年后成为佼佼者。另外,儿童与父母的关系,父母的教养态度、方式,家庭的类型等也会对个体以后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早期与父母建立和保持良好关系,得到充分父母爱,受到支持、鼓励的儿童,容易获得安全感和信任感,并对成年后的人格良好发展、人际交往、社会适应等方面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比如,杰克布迪(1980年)通过大量的临床观察发现,成年期的抑郁与青春期前爱的持续的缺乏和丧失有着密切的联系。学校教育的失当,例如学校的教育方法、学校的人际关系、校风等方面的问题,教师的教育态度、人格状况不良等,都会导致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此外,不同的社会文化对人的心理健康也有重大影响。文化精神病学的研究表明,不同文化(科学、教育、宗教、风俗、传统文化、社会习惯等)中精神病的发病率与临床表现形式都存在明显的差异。比如,在发展中国家狂躁或抑郁性精神病较少见,而在发达国家抑郁症却是颇为常见的病症。 (三)心理因素 1情感因素 人的心理活动总是通过人的情感变化而影响内脏器官的活动。积极、愉快的情感对人的生活起着良好的作用,有助于发挥机体的潜能,提高工作效率,增进人体健康。近代医学科学实验研究已肯定消极情感对身心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起着不良作用。例如,无所依靠和失望的情绪会降低一个人的免疫力。情绪在心理变态中起核心作用,情绪异常往往是心理疾病和精神病的先兆,因此,良好的情绪是心理健康的重要保证。 2个性特征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特征,它对人的心理健康有非常明显的影响。这是因为人们总是根据自己的个性特点对致病原因及已形成的疾病作出反应,因此,个体的个性特征往往比引起疾病的病原性质更能决定疾病的表现。研究表明,各种精神疾病特别是神经官能症,往往都有相应的特殊人格特征为其发病的基础。美国学者弗里曼(Freeman)研究发现,多数心脏病人都具有“A型性格”。有人还发现癌病患者具有所谓“亚稳定个性”,即以抑制倾向为特征的个性特点。因此,培养和完善健全的人格是预防和减少心理障碍或精神疾病一项重要措施。 3心理冲突 心理冲突是人们面对难以抉择的处境而产生的心理矛盾状态。由于心理冲突带来的是一种心理压力,这种压力往往会增大个体适应环境的困难,因而,在多数情况下都会对个体的身心健康和工作产生不良的影响。尤其是当冲突长期得不到缓解时,便会产生紧张和焦虑的情绪,严重的还可能导致心理疾病。虽然心理冲突并不一定全是坏事,但剧烈而持久的冲突无疑会有损身心健康,应尽量避免。 小学生心理健康小故事(一)擅于倾听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蒙古的部落使者到中国来,进贡了三个一模一样的金人,金壁辉煌,把皇帝高兴坏了。可是这部落大使不厚道,同时出一道题目给皇帝:这三个金人哪个最有价值? 皇帝想了许多的办法,请来全国最好的珠宝匠检查那个金色小人,称重量,看做工,所有测量办法的结果都是一模一样的。怎么办?使者还等着回去汇报呢。泱泱大国,不会连这个小事都不懂吧? 最后,有一位退位的老大臣说他有办法。皇帝将使者请到大殿,老臣胸有成足地拿着三根稻草分别插入三个金人的耳朵眼 插入第一个金人的耳朵里,这稻草从另一边耳朵出来了。第二个金人的稻草从嘴巴里直接掉出来,而第三个金人,稻草进去后掉进了肚子,什么响动也没有。老臣说:第三个金人最有价值!使者默默无语,答案正确。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最有价值的人,不一定是最能说的人的人。老天给我们两只耳朵一个嘴巴,本来就是让我们多听少说的。善于倾听,才是成熟的人最基本的素质。(二)别盯着杯子 一次,我们几位同学去拜访大学时的老师。老师问我们生活得怎么样。一句话勾出了大家的满腹牢骚,大家纷纷诉说着生活的不如意:工作压力大呀,生活烦恼多呀,做生意的商战不顺呀,当官的仕途受阻呀一时间,大家仿佛都成了上帝的弃儿。 老师笑而不语,从房间里拿出许许多多的杯子,摆在茶几上。这些杯子各式各样,有瓷器的,有玻璃的,有塑料的,有的杯子看起来高贵典雅,有的杯子看起来简陋低廉老师说:“都是我的学生,我就不把你们当客人看待了。你们要是渴了,自己倒水喝吧。” 我们说得已经口干舌燥了,便纷纷拿了自己中意的杯子倒水喝。等我们手里都端了一杯水时,老师讲话了,他指着茶几上剩下的杯子说:“大家有没有发现,你们挑选去的杯子都是最好看最别致的杯子,而像这些塑料杯就没有人选中它。”我们并不觉得奇怪,谁都希望手里拿着的是一只好看的杯子。 老师说:“这就是你们烦恼的根源。大家需要的是水,而不是杯子,但我们有意无意地会去选用好的杯子。这就如我们的生活如果生活是水的话,那么,工作、金钱、地位这些东西就是杯子,它们只是我们用来盛起生活之水的工具。杯子的好坏,并不能影响水的质量,如果将心思花在杯子上,你哪有心情去品尝水的苦甜,这不是自寻烦恼吗?(三)表演大师 有一位表演大师上场前,他的弟子告诉他鞋带松了。大师点头致谢,蹲下来仔细系好。等到弟子转身后,又蹲下来将鞋带解松。有个旁观者看到了这一切,不解地问: “大师,您为什么又要将鞋带解松呢?”大师回答道:“因为我饰演的是一位劳累的旅者,长途跋涉让他的鞋事松开,可以通过这个细节表现他的劳累憔悴.” “那你为什么不直接告诉你的弟子呢?” “他能细心地发现我的鞋带松了,并且热心地告诉我,我一定要保护他这种热情的积极性,及时地给他鼓励,至于为什么要将鞋带解开,将来会有更多的机会教他表演,可以下一次再说啊。” 人一个时间只能做一件事,懂抓重点,才是真正的人才。1.心态 父子二人看到一辆十分豪华的进口轿车。儿子不屑地对他的父亲说:“坐这种车的人,肚子里一定没有学问!”父亲则轻描淡写地回答:“说这种话的人,口袋里一定没有钱!-你对事情的看法,是不是也反映出你内心真正的态度?2.情况不同一只小猪、一只绵羊和一头乳牛,被关在同一个畜栏里。有一次,牧人捉住小猪,小猪大声号叫,猛烈地抗拒。绵羊和乳牛讨厌小猪的号叫,便说:他常常捉我们,我们并不大呼小叫。小猪听了回答道:捉你们和捉我完全是两回事,他捉你们,只是要你们的毛和乳汁,但是捉住我,却是要我的命!-立场不同、所处环境不同的人,很难了解对方的感受;因此对别人的失意、挫折、伤痛,不宜幸灾乐祸,而应要有关怀、了解的心情。3.靠自己 小蜗牛问妈妈:为什么我们从生下来,就要背负这个又硬又重的壳呢? 妈妈:因为我们的身体没有骨骼的支撑,只能爬,又爬不快。所以要这个壳的保护! 小蜗牛:毛虫姊姊没有骨头,也爬不快,为什么她却不用背这个又硬又重的壳呢? 妈妈:因为毛虫姊姊能变成蝴蝶,天空会保护她啊。 小蜗牛:可是蚯蚓弟弟也没骨头爬不快,也不会变成蝴蝶他什么不背这个又硬又重的壳呢? 妈妈:因为蚯蚓弟弟会钻土, 大地会保护他啊。 小蜗牛哭了起来:我们好可怜,天空不保护,大地也不保护。 蜗牛妈妈安慰他:所以我们有壳啊!我们不靠天,也不靠地,我们靠自己。 4.神迹 法国一个偏僻的小镇,据传有一个特别灵验的水泉,常会出现神迹,可以医治各种疾病。有一天,一个拄着拐杖,少了一条腿的退伍军人,一跛一跛的走过镇上的马路,旁边的镇民带着同情的回吻说:“可怜的家伙,难道他要向上帝祈求再有一条腿吗?这一句话被退伍的军人听到了,他转过身对他们说:我不是要向上帝祈求有一条新的腿,而是要祈求上帝帮助我,叫我没有一条腿后,也知道如何过日子。”-试想:学习为所失去的感恩,也接纳失去的事实,不管人生的得与失,总是要让自已的生命充满了亮丽与光彩,不再为过去掉泪,努力的活出自己的生命。症状自评量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心理健康测试量表之一,是当前使用最为广泛的精神障碍和心理疾病门诊检查量表,将协助您从十个方面来了解自己的心理健康程度。本测验适用对象为16岁以上的用户。基本概念症状自评量表(Self-reporting Inventory),又名90项症状清单(SCL-90),时也叫做Hopkins症状清单(HSCL,编制年代早于SCL-90,作者为同一人,HCSL最早版编于1954年)。于1975年编制,其作者是德若伽提斯(L.R.Derogatis)。该量表共有90个项目,包含有较广泛的精神病症状学内容,从感觉、情感、思维、意识、行为直至生活习惯、人际关系、饮食睡眠等,均有涉及,并采用10个因子分别反映10个方面的心理症状情况。量表特点1、心理健康症状自评量表具有容量大、反映症状丰富、更能准确刻画被试的自觉症状等特点。它包含有较广泛的精神病症状学内容,从感觉、情绪、思维、行为直至生活习惯、人际关系、饮食睡眠等均有所涉及。2、它的每一个项目均采取5级评分制,具体说明如下:没有:自觉并无该项问题(症状);很轻:自觉有该问题,但发生得并不频繁、严重;中等:自觉有该项症状,其严重程度为轻到中度;偏重:自觉常有该项症状,其程度为中到严重;严重:自觉该症状的频度和强度都十分严重。作为自评量表,这里的“轻、中、重”的具体涵义应该由自评者自己去体会,不必做硬性规定。3、该量表可以用来进行心理健康状况的诊断,也可以做精神病学的研究。可以用于他评,也可以用于自评。测验效用评价1,在精神科和心理咨询门诊中,作为了解就诊者或者受咨询者心理卫生问题的一种评定工具;2,综合性医院中,常以该量表了解躯体疾病求助者的精神症状,并认为结果满意;3,应用SCL-90调查不同职业群体的心理卫生问题,从不同侧面反映各种职业群体的心理卫生问题。适用范围本测验适用对象包括初中生至成人。本测验的目的是从感觉、情感、思维、意识、行为直到生活习惯、人际关系、饮食睡眠等多种角度,评定一个人是否有某种心理症状及其严重程度如何。它对有心理症状(即有可能处于心理障碍或心理障碍边缘)的人有良好的区分能力。适用于测查某人群中那些人可能有心理障碍、某人可能有何种心理障碍及其严重程度如何。不适合于躁狂症和精神分裂症。本测验不仅可以自我测查,也可以对他人(如其行为异常,有患精神或心理疾病的可能)进行核查,假如发现得分较高,则表明急需治疗。量表包含内容本测验共90个自我评定项目。测验的九个因子分别为: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及精神病性。心理健康症状自评量表操作手册心理健康症状自评量表是为了评定个体在感觉、情绪、思维、行为直至生活习惯、人际关系、饮食睡眠等方面的心理健康症状而设计的。该量表包括90个条目,共9个分量表,即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1)躯体化:包括1,4,12,27,40,42,48,49,52,53,56和58,共12项。该因子主要反映主观的身体不适感。(2)强迫症状:3,9,10,28,38,45,46,51,55和65,共10项,反映临床上的强迫症状群.。(3)人际关系敏感:包括6,21,34,36,37,41,61,69和73,共9项。主要指某些个人不自在感和自卑感,尤其是在与其他人相比较时更突出。(4)抑郁:包括5,14,15,20,22,26,29,30,31,32,54,71和79,共13项。反映与临床上抑郁症状群相联系的广泛的概念。(5)焦虑:包括2,17,23,33,39,57,72,78,80和86,共10个项目。指在临床上明显与焦虑症状群相联系的精神症状及体验。(6)敌对:包括11,24,63,67,74和81,共6项。主要从思维,情感及行为三方面来反映病人的敌对表现。(7)恐怖:包括13,25,47,50,70,75和82,共7项。它与传统的恐怖状态或广场恐怖所反映的内容基本一致。(8)偏执:包括8,18,43,68,76和83,共6项。主要是指猜疑和关系妄想等。(9)精神病性:包括7,16,35,62,77,84,85,87,88和90,共10项。其中幻听,思维播散,被洞悉感等反映精神分裂样症状项目。19,44,59,60,64,66及89共7个项目,未能归入上述因子,它们主要反映睡眠及饮食情况.我们在有些资料分析中,将之归为因子10“其他”。施测步骤1、在开始评定前,先由工作人员把总的评分方法和要求向受检者交代清楚。然后让其作出独立的、不受任何人影响的自我评定,并用铅笔填写。SCL-90的每一个项目均采用5级评分制,具体如下:(1)没有:自觉无该项问题;(2)很轻,自觉有该项症状,但对被试者并无实际影响,或者影响轻微;(3)中度:自觉有该项症状,对被试者有一定影响;(4)偏重:自觉有该项症状,对被试者有相当程度的影响;(5)严重:自觉该症状的频度和强度都十分严重,对被试者的影响严重。这里的“影响”包括症状所致的痛苦和烦恼,也包括症状造成的心理社会功能损害。“轻、中、重”的具体定义,由被试者自己体会,不必做硬性规定。评定的时间,是“现在”或者是“最近一个星期”的实际感觉。2、对于文化程度低的的自评者,可由工作人员逐项念给他听,并以中性的、不带任何暗示和偏向地把问题本身的意思告诉他。3、评定的时间范围是“现在”或者是“最近一个星期”的实际感觉。4、评定结束时,由本人或临床咨询师逐一查核,凡有漏评或者重新评定的,均应提醒自评者再考虑评定,以免影响分析的准确性。测验的记分SCL-90的统计指标主要为两项,即总分和因子分。1、总分项目(1)总分:90个项目单项分相加之和,能反映其病情严重程度。(2)总均分:总分/90,表示从总体情况看,该受检者的自我感觉位于1-5级间的的哪一个分值程度上。(3)阳性项目数:单项分2的项目数,表示受检者在多少项目上呈有“病状”。(4)阴性项目数:单项分=1的项目数,表示受检者“无症状”的项目有多少。(5)阳性症状均分:(总分阴性项目数)/阳性项目数,表示受检者在“有症状”项目中的平均得分。反映受检者自我感觉不佳的项目,其严重程度究竟介于哪个范围。2、因子分因子分共包括10个因子,即所有90个项目分为10大类。每一因子反映受检者某一方面的情况,因而通过因子分可以了解受检者的症状分布特点,并可作廓图(Profile)分析。得分结果的解释基本解释量表作者未提出分界值,按全国常模结果,总分超过160分,或阳性项目数超过43项,或任一因子分超过2分,需考虑筛选阳性,需进一步检查。得份症状详解总症状指数是指总的来看,被试的自我症状评价介于“没有”到“严重”的哪一个水平。总症状指数的分数在11.5之间,表明被试自我感觉没有量表中所列的症状;在1.52.5之间,表明被试感觉有点症状,但发生得并不频繁;在2.53.5之间,表明被试感觉有症状,其严重程度为轻到中度;在3.54.5之间,表明被试感觉有症状,其程度为中到严重;在4.55之间表明被试感觉有,且症状的频度和强度都十分严重。阳性项目数是指被评为2-5分的项目数分别是多少,它表示被试在多少项目中感到“有症状”。阴性项目数是指被评为1分的项目数,它表示被试“无症状”的项目有多少。阳性症状均分是指个体自我感觉不佳的项目的程度究竟处于哪个水平。其意义与总症状指数的相同。因子分SCL-90包括9个因子,每一个因子反映出个体某方面的症状情况,通过因子分可了解症状分布特点。当个体在某一因子的得分大于2时,即超出正常均分,则个体在该方面就很有可能有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躯体化主要反映身体不适感,包括心血管、胃肠道、呼吸和其他系统的不适,和头痛、背痛、肌肉酸痛,以及焦虑等躯体不适表现。该分量表的得分在0-48分之间。得分在24分以上,表明个体在身体上有较明显的不适感,并常伴有头痛、肌肉酸痛等症状。得分在12分以下,躯体症状表现不明显。总的说来,得分越高,躯体的不适感越强;得分越低,症状体验越不明显。强迫症状主要指那些明知没有必要,但又无法摆脱的无意义的思想、冲动和行为,还有一些比较一般的认知障碍的行为征象也在这一因子中反映。该分量表的得分在0-40分之间。得分在20分以上,强迫症状较明显。得分在10分以下,强迫症状不明显。总的说来,得分越高,表明个体越无法摆脱一些无意义的行为、思想和冲动,并可能表现出一些认知障碍的行为征兆。得分越低,表明个体在此种症状上表现越不明显,没有出现强迫行为。人际关系敏感主要是指某些人际的不自在与自卑感,特别是与其他人相比较时更加突出。在人际交往中的自卑感,心神不安,明显的不自在,以及人际交流中的不良自我暗示,消极的期待等是这方面症状的典型原因。该分量表的得分在0-36分之间。得分在18分以上,表明个体人际关系较为敏感,人际交往中自卑感较强,并伴有行为症状(如坐立不安,退缩等)。得分在9分以下,表明个体在人际关系上较为正常。总的说来,得分越高,个体在人际交往中表现的问题就越多,自卑,自我中心越突出,并且已表现出消极的期待。得分越低,个体在人际关系上越能应付自如,人际交流自信、胸有成竹,并抱有积极的期待。抑郁苦闷的情感与心境为代表性症状,还以生活兴趣的减退,动力缺乏,活力丧失等为特征。还表现出失望、悲观以及与抑郁相联系的认知和躯体方面的感受,另外,还包括有关死亡的思想和自杀观念。该分量表的得分在0-52分之间。得分在26分以上,表明个体的抑郁程度较强,生活缺乏足够的兴趣,缺乏运动活力,极端情况下,可能会有想死亡的思想和自杀的观念。得分在13分以下,表明个体抑郁程度较弱,生活态度乐观积极,充满活力,心境愉快。总的说来,得分越高,抑郁程度越明显,得分越低,抑郁程度越不明显。焦虑一般指那些烦躁,坐立不安,神经过敏,紧张以及由此产生的躯体征象,如震颤等。该分量表的得分在0-40分之间。得分在20分以上,表明个体较易焦虑,易表现出烦躁、不安静和神经过敏,极端时可能导致惊恐发作。得分在10分以下,表明个体不易焦虑,易表现出安定的状态。总的说来,得分越高,焦虑表现越明显。得分越低,越不会导致焦虑。敌对主要从三方面来反映敌对的表现:思想、感情及行为。其项目包括厌烦的感觉,摔物,争论直到不可控制的脾气暴发等各方面。该分量表的得分在0-24分之间。得分在12分以上,表明个体易表现出敌对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得分在6分以下表明个体容易表现出友好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总的说来,得分越高,个体越容易敌对,好争论,脾气难以控制。得分越低,个体的脾气越温和,待人友好,不喜欢争论、无破坏行为。恐怖恐惧的对象包括出门旅行,空旷场地,人群或公共场所和交通工具。此外,还有社交恐怖。该分量表的得分在0-28分之间。得分在14分以上,表明个体恐怖症状较为明显,常表现出社交、广场和人群恐惧,得分在7分以下,表明个体的恐怖症状不明显。总的说来,得分越高,个体越容易对一些场所和物体发生恐惧,并伴有明显的躯体症状。得分越低,个体越不易产生恐怖心理,越能正常的交往和活动。偏执主要指投射性思维,敌对,猜疑,妄想,被动体验和夸大等。该分量表的得分在0-24分之间。得分在12分以上,表明个体的偏执症状明显,较易猜疑和敌对,得分在6分以下,表明个体的偏执症状不明显。总的说来,得分越高,个体越易偏执,表现出投射性的思维和妄想,得分越低,个体思维越不易走极端。精神病性反映各式各样的急性症状和行为,即限定不严的精神病性过程的症状表现。该分量表的得分在0-40分之间。得分在20分以上,表明个体的精神病性症状较为明显,得分在10分以下,表明个体的精神病性症状不明显。总的说来,得分越高,越多的表现出精神病性症状和行为。得分越低,就越少表现出这些症状和行为。(10)其它项目作为附加项目或其他,作为第10个因子来处理,以便使各因子分之和等于总分。参考常模参考常模的应用在前面提供了一个对测验结果的简单解释,应该说这个解释相当粗糙的,主要是给对心理测量知识不太熟悉的被试或学生看的。要进一步了解测验结果的意义就必须将测验分数与常模相对照,以发现被试在各分量表的得分与一般水平的差异有多大。这样才能准确的确定被试成绩的意义。对于本量表来说,被试各分量表的分数的分级原则为:平均值上或下各一个标准差以内的为“中等水平的症状表现”;平均值上或下两个标准差以内的为“较高或较低水平的症状表现”;平均值上或下超过两个标准差的为“高或低的症状表现”。因此,从表面上看被试的得分高低是不够的,还要看其在同一群体中所处的水平,才能确定其症状表现的真实程度。比如在某些分量表上被试的得分虽然比较高,但如果常模中该分量表的平均分也比较高,计算后发现被试的得分没有超过一个标准差,那么就表明该被试在该方面的症状表现也只是个中等水平而已,不必过于担心!建议心理健康症状自评量表包含了广泛的精神病症状学内容,如思维、情感、人际关系和生活习惯等。该量表从9个方面,以身心症状表现的角度考查了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如果在某些症状上的得分越高,感觉到某些症状的频度和强度都比较严重,就应该注意学生在这个方面的问题。由于自评量表是测量个体在一段时间内感觉到的症状的严重与否,所以在量表分数的解释上应该慎重,并不是得分高就一定说明个体出现了很严重的心理问题,某些分量表上的得分较高有可能只是由于个体当时遇到了一些难题如失恋、面临考试、生病等,因此还应该对学生得分高的原因作进一步的了解。如果个体在多个维度上自觉这些症状较为严重时,应该加强心理健康的教育,严重时应该到比较权威的心理咨询和治疗机构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诊断。注意事项:1、在躁狂症或精神分裂症患者组中的应用受到了一定限制量表项目全面性不够,缺乏“情绪高涨”、“思维飘忽”等项目。2、只能可能,并不能说一定有心理疾病。要做出诊断,必须进行面谈并参照相应疾病的诊断标准。具体格式:症状自评量表SCL-90指导语:以下表格中列出了有些人可能有的症状或问题,请仔细阅读每一条,然后根据该句话与您自己的实际情况相符合的程度(最近一个星期或过去),选择一个适当的数字填写在后面的答案框中:1从无、2很轻、3中等、4偏重、5严重序问题选项1头痛22神经过敏,心中不踏实33头脑中有不必要的想法或字句盘旋44头晕或晕倒15对异性的兴趣减退36对旁人责备求全27感到别人能控制您的思想38责怪别人制造麻烦39忘性大410担心自己的衣饰整齐及仪态的端正211容易烦恼和激动212胸痛313害怕空旷的场所或街道114感到自己的精力下降,活动减慢315想结束自己的生命116听到旁人听不到的声音117发抖218感到大多数人都不可信任219胃口不好120容易哭泣521同异性相处时感到害羞不自在422感到受骗,中了圈套或有人想抓住您123无缘无故地突然感到害怕324自己不能控制地大发脾气325怕单独出门126经常责怪自己327腰痛328感到难以完成任务329感到孤独430感到苦闷331过分担忧332对事物不感兴趣533感到害怕434您的感情容易受到伤害235旁人能知道您的私下想法136感到别人不理解您、不同情您337感到人们对您不友好,不喜欢您338做事必须做得很慢以保证做得正确438心跳得很厉害240恶心或胃部不舒服141感到比不上他人442肌肉酸痛143感到有人在监视您、谈论您244难以入睡145做事必须反复检查246难以做出决定447怕乘电车、公共汽车、地铁或火车148呼吸有困难149一阵阵发冷或发热350因为感到害怕而避开某些东西、场合或活动451脑子变空了552身体发麻或刺痛453喉咙有梗塞感154感到前途没有希望255不能集中注意力556感到身体的某一部分软弱无力457感到紧张或容易紧张458感到手或脚发重159想到死亡的事460吃得太多261当别人看着您或谈论您时感到不自在562有一些不属于您自己的想法363有想打人或伤害他人的冲动164醒得太早265必须反复洗手、点数166睡得不稳不深267有想摔坏或破坏东西的想法268有一些别人没有的想法169感到对别人神经过敏370在商店或电影院等人多的地方感到不自在271感到任何事情都很困难272一阵阵恐惧或惊恐273感到公共场合吃东西很不舒服174经常与人争论175单独一人时神经很紧张176别人对您的成绩没有做出恰当的评价177即使和别人在一起也感到孤单378感到坐立不安心神不定379感到自己没有什么价值480感到熟悉的东西变成陌生或不像是真的281大叫或摔东西382害怕会在公共场合晕倒183感到别人想占您的便宜184为一些有关性的想法而很苦恼185您认为应该因为自己的过错而受到惩罚186感到要很快把事情做完387感到自己的身体有严重问题488从未感到和其他人很亲近189感到自己有罪190感到自己的脑子有毛病春季如何进行心理调节春为四季之首,伴随着春天的到来,万物勃发,阳气升发,万物都在萌发,都在恢复生机。我们人体的自然环境也必然和宇宙大环境一样处于一个转折时期,同样,人体小环境的变化会引起心理环境、精神环境的变化。春季容易发生心理疾病的原因有三方面:一是春天气候变化比较大,气压比较低,影响人的情绪发生波动,人感觉比较压抑;二是人的体力、能量在上升恢复,如果得不到有效的释放,很容易引起烦躁不安;三是周围的物体在这个季节会发出一种次声波,影响人的内分泌系统,导致内分泌的激素紊乱;四是由于学校刚刚开学,学习和生活的适应不良,也是产生心理困扰的原因。 一春天里的心理及精神变化引起的不良反应(一)春困易引发心理焦虑与困惑。 受生物节律失调的影响,人们在春季里容易出现失眠和嗜睡现象。其中失眠的原因多见于精神紧张,新的一年里工作和学习的压力的增大是精神紧张的主要外部因素。嗜睡的原因则多见于生理因素、营养因素、内分泌因素、行为因素、躯体因素、病原体感染等。“春困秋乏”,在春天爱犯困本是自然现象,但是一些不善于调理自己情绪的人,又对自身期望很高,不能接受春天里疲倦的状态,于是产生自我挫败的观念,导致心理问题及障碍。(二)情绪的变化 春季里,人们还容易出现情绪不稳定的表现,比如感到烦躁、易激怒、易于失控和易于极端化或有精神快要崩溃感。这些情绪的变化可能是由极度疲劳、低血糖、极度恐惧、过分紧张而引起的。古代中医学理论已经证明:不良的情绪容易导致肝气郁滞不畅,内分泌失调,免疫力下降而引起肝病、心理疾病、心脑血管病。此外,头痛、头昏、胸闷、心悸、气短这是十分常见的躯体症状,这与“春困”不谋而合。(三)身体健康的变化对心理的影响 在我们北方的春天,天气会变得越来越干燥,我们在这个时候如果学不会保护自己,就很容易上火,容易伤风感冒。人上火身体就难免会失去平衡,如果我们不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自然会影响我们的心情,所以保持身体健康也是确保心理健康的前提。所以,我们需要在春天开始学会身体保健、心理保健,确保身心健康。 二、自我调适解决方法: 方法一:合理饮食 饮食要清淡为宜。这时新鲜的水果、蔬菜也很丰富,正是补充维生素、提高免疫力的好时机。人们的日常饮食应包括蛋白质、高纤维碳水化合物、绿叶蔬菜和含果胶较高的水果和必要的脂肪。 方法二:加强锻炼 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是人体疾病的最好“预防者和医生”。适量的锻炼能促进人体的内循环和内分泌,促进人体脏器机能的提升,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从而有效地提高人体自身的免疫力。实践证明,春季经常参加锻炼的人,抗病能力强、思维敏捷、不易疲劳、办事效率高。慢跑是最简单而又最受人喜爱的健身锻炼方法。方法三:调整情绪保持平和心态 焦虑和悲观的情绪会给人体的植物神经造成不良影响,从而影响到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造成一段时间内人体免疫力急剧下降。人们常见的“上火”长口疮,实际上就是焦虑的情绪影响到人体免疫力,而使长时间潜伏在人体中的病菌得到了机会。如果长时间处在焦虑和悲观的情绪里,可能会对人体造成更大的伤害,这已经是现代科学证明的事实。而人体在心情愉快时,其内脏器官活动会发生改变,如心脏跳动更均匀有力、肺活量增加、肠胃平滑肌蠕动加快,呼吸、消化、循环系统都得到很好开发,肌体免疫功能得到增强,人也会变得容光焕发。良好的情绪可使生理功能处于最佳状态。阳春三月是万物始生的季节,情绪容易激动,年轻人在这个时候往往由于一点点儿事情发生冲突,因此,春季要力戒动怒,更不要心情抑郁,要做到心胸宽阔,豁达乐观。方法四:提高睡眠质量养足精神 人的精神活动顺应气候的变化而变化。人体受季节影响最大的时候是季节更替期间,尤其是冬春之交。有些人对春天气候的变化无法适应,易引发心理、精神问题。中国中医学理论已经证明,不良的情绪易导致肝气郁滞不畅,使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紊乱,免疫功能下降,容易引发精神病、肝病、心脑血管病、感染性疾病。根据“春困”现象的发生,我们需要注意提高睡眠质量,让自己保持饱满的精神状态,从而保持乐观的情绪,以使肝气顺达,起到防病保健的作用。方法五:“静心修炼”放松身心 春季万物复苏,外界的刺激增加,人们的情绪困扰常常来自于刺激过多,诱惑过多,欲望过多,以至内心无法宁静。老子云:万物芸芸,各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大致之意就是让人安静,能静才能回归生命。所以在春季我们需要让自己的身心有一个放松的时间和空间,让自己渐渐进入沉静的状态里,心胸自然会开阔起来。建议同学们每天抽出一定的时间(一般可以在1015分钟)来做做深呼吸,进行放松练习,这样可以帮助大家平衡身心,提高身体免疫力,给我们一个健康的身体、心理和精神。方法六:改换环境来改换心境 外在环境的改变也可以改变我们的心境。在教室时间长了,需要经常到室外走走,呼吸一下儿新鲜空气,换换心情;好好地收拾一下儿我们的寝室,让我们每次回到宿舍都有一种温馨的感觉,也可以改变我们的心情;春天来了,到处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我们的校园里也都创满了绿色和花香,我们在学习疲劳的时候要知道到校园里面走走,做做深呼吸,闻闻春天清新的空气、花香,这也会让你保持良好的心情。 方法七:春捂秋冻,保暖防病 春天到来,天气转暖,致病的细菌、病毒等也繁殖迅速,因而流行性感冒、麻疹、流行性脑膜炎、猩红热、肺炎等传染病最容易发生。“春捂秋冻”就是顺应气候的养生保健经验。因为春季气候变化无常,忽冷忽热,加上人们用棉衣“捂”了一冬,代谢功能较弱,不能迅速调节体温。如果因为气温回升而衣着单薄,稍有疏忽就易感染疾病,危及健康。体质较弱的学生更应注意防寒保暖,以预防中风、流感等疾病的发生。此外,春天百花争艳,花粉随风飞扬,过敏性哮喘患者最容易发病。其预防方法首先是坚持身体锻炼,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其次要注意讲究个人卫生,杜绝病源;第三还要保持教室、宿舍室内空气新鲜,多开窗户。小学生心理特点、常见心理问题及其对策要知道儿童常见的心理问题,首必须了解他们的心理特点。一、心理的内部稳定性较差。学过心理学的老师都知道,平常我们的心理状态处于一种平和状态,也就是没有太大的心理情绪波动,而稳定性差,就是说情绪波动比较大,俗话说“孩子的脸,六月的天,说变就变了。”能把孩子的脸跟六月的天放在一起比较,足以说明孩子的心理稳定性差,也就是情绪波动比较大。二、好奇、敏感。对什么都感兴趣,对什么都反应强烈。三、好胜,但是韧性差。什么事都想争第一想要赢别人,证明自己厉害,但是容易受挫折,一点小失败就觉得不得了了,天都塌下来了。四、自控能力不足。其实这点非常重要,因为在儿童很常见。上上课心就跑到操场上去啦,做做作业,就想着晚上妈妈买什么好吃的啦。稍微严重一点,就控制不住自己的身体,一直要动,抓抓头啊,咬咬手指、咬咬铅笔啊等等。五、自尊心和自主欲强烈。稍微批评两句,他就觉得很委屈,或者一点小矛盾他反应就很强烈。然后认为他自己什么都对的,别人什么都错的,以自己为中心。六、批评力不足。不懂得自我批评,有时候,会一时分不清对错,做错了事自己都不明白,甚至不知道悔改。七、人际关系简单化或不知所措。就是说不会与人相处,跟人交涉、特别是跟大人相处时惶恐不安,甚至拒绝参加社交活动。这些是儿童主要的心理特点,每个学生都会有,而且不是单独存在。(比如一般不会说一个学生他光是情绪变化大,其他都好的,或者就是好胜,其他都好的,这些表现都是存在的但平时不明显,哪一个方面稍微强一点,那一个方面就变成了心理问题)那么,以上的心理特点一般会导致一些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