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_散文的文体文风改革.ppt_第1页
第八章_散文的文体文风改革.ppt_第2页
第八章_散文的文体文风改革.ppt_第3页
第八章_散文的文体文风改革.ppt_第4页
第八章_散文的文体文风改革.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八章散文的文体文风改革 教学目标 了解唐代散文发展概况及韩柳古文运动 教学重点 古文运动与韩柳散文的成就 教学难点 韩柳散文的特点 第一节唐代古文运动 一 概念 1 古文 所谓 古文 是指先秦两汉盛行的散文 它以质朴自然 散行单句为特点 是与魏晋以来盛行的以浮华夸饰 对仗骈偶为特点的 骈文 相对的称谓 2 古文运动 中唐时 藩镇割据 佛道盛行 宦官专权 韩愈等人试图通过提倡古文和复兴儒学来振兴唐王朝 因此 他们以复兴儒学为旗号而进行了文体 文风 文学语言的革新运动 称 古文运动 古文运动的口号是 文以明道 就是要求用散文来阐明儒家古道的宗旨 摆脱骈俪体裁的束缚 使文章的形式为内容服务 因为参加的人多 目标明确 既有理论指导 又有创作实践 形成了规模较大的文学浪潮 所以称它为文学史上的一次运动 韩 柳是 古文运动 的主帅 刘 白 元等都参与其间 一时作手如云 声势大震 二 古文运动 的背景及性质 1 背景 唐代的散文改革是和政治形势密切相关的 与强烈的中兴愿望相联系 赋予文以强烈的政治色彩和鲜明的现实性格 2 性质 古文运动 不仅是一次文体和文风的改革 更是日渐壮大的庶族地主阶级以恢复儒道为目的反对豪族地主 力图中兴的一次改革运动 是政治革新 经济革新思潮在文学上的反映 三 古文运动的理论 文以明道 古文运动的理论核心 道即儒家的伦理道德 学古创新 文体 文风 文学语言的革新 文体 以散体代骈体 但并不一味摒弃 而是吸取精华 去其程式化 形式美的糟粕 文风 反对浮艳空洞的文风 提倡质朴自然的文风 文学语言 提倡 文从字顺 也提倡 惟陈言之务去 词必己出 贵创新 蓄情养气 重视道德修养和文章的情感力量 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 要不平则鸣 理直气壮 自内容而言 就是把散文引向政教之用 一 韩愈 一 韩愈古文理论的主要内容 1 他认为道 即仁义 是目的和内容 文是手段和形式 强调文以载道 文道合一 以道为主 2 学习古人的散文体格 而不是简单地模拟古文 3 重视作家的道德修养 提出养气论 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 答李翊书 二 散文创作韩愈的散文创作 实现了自己的理论 其赋 诗 论 说 传 记 颂 赞 书 序 哀辞 祭文 碑志 状 表 杂文等各种体裁的作品 均有卓越的成就 1 论说文 在韩文中占有重要地位 1 以尊儒反佛为主要内容的 原道 论佛骨表 原性 师说 等 2 嘲讽社会现状的杂文 短篇 杂说 获麟解 比喻巧妙 寄慨深远 长篇 送穷文 进学解 运用问答形式 笔触幽默 构思奇特 锋芒毕露 2 记叙文 张中丞传后叙 毛颖传 石鼎联句诗序 等 叙事中或加渲染 或杂谐谑 也写得很生动传神 毛颖传 石鼎联句诗序 之类 完全出于虚构 接近传奇小说 3 抒情文 抒情文中的祭文 一类写骨肉深情 用散文形式 突破四言押韵常规 如 祭十二郎文 尤其具有浓厚的抒情色彩 一类写朋友交谊和患难生活 四言押韵 如 祭河南张员外文 祭柳子厚文 此外 书信如 与孟东野书 赠序如 送杨少尹序 等 也都是具有一定感染力的佳作 4 碑志 碑志早在汉代开始流行 其主要特点是在不太长的篇幅内历叙传主德行 事迹 而多有谀美之词 久而久之 便形成空洞呆板的格套 韩愈的碑志在写法上不拘格套 尤重细节描写 借一二琐事 即将传主的性格 心态巧妙地展现出来 使之成为一篇篇生动的人物传记 从而一举打破了传统碑志死气沉沉的局面 三 韩愈散文的艺术特点 1 注意语汇的创新 从前人的语汇中推陈出新 从当时的口语中提炼新词 创造出不少新颖的语汇 2 注重句式的设计 极善于交错运用各种重复句 排比句 对仗句 来增加文章的变化与气势 3 极为注意文章的结构布局 二 柳宗元 一 柳宗元的创作主张 1 重视文章的内容 主张 文以明道 认为 道 应于国于民有利 切实可行 2 注重文学的社会功能 强调文须有益于世 3 提倡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的完美结合 4 继承了刘勰标举 比兴 和陈子昂提倡 兴寄 的传统 二 散文创作1 论说文 笔锋犀利 论证精确 哲学论文代表作 天说 政论代表作 长 中篇 封建论 断刑论 短篇 晋文公问守原议 桐叶封弟辩 伊尹五就桀赞 其政治思想主要表现为重 势 的进步社会历史观和儒家的民本思想 但也受佛教影响 尤其政治失意时 往往向佛教寻找精神上的解脱 2 寓言 继承并发展了 庄子 韩非子 吕氏春秋 列子 战国策 传统 多用来讽刺 抨击当时社会的丑恶现象 代表作 有 三戒 临江之麋 黔之驴 永某氏之鼠 蝜蝂传 罴说 等篇 3 传记 继承了 史记 汉书 传统 又有所创新 代表作 段太尉逸事状 梓人传 河间传 捕蛇者说 等 有些作品在真人真事基础上有夸张虚构 似寓言又似小说 如 宋清传 种树郭橐驼传 4 山水游记 最为脍炙人口 均写于被贬后 以永州之作更胜 典范之作为 永州八记 始得西山宴游记 钴潭记 钴潭西小丘记 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袁家渴记 石渠记 石涧记 小石城山记 永州八记 观察细致 善于模山范水 写景记游中寄寓着作者的人格形象和绅士悲哀 凄神寒骨 的情调氛围 5 骚赋 独具特色 惩咎赋 闵生赋 梦归赋 囚山赋 等 均用 离骚 九章 体式 或直抒胸臆 或借古自伤 或寓言寄讽 幽思苦语 深得屈骚精髓 天对 晋问 两巨篇 则为另一种类型 形式仿照 天问 七发 造语奇特深奥 三 唐代古文运动的衰落和晚唐讽刺小品 一 晚唐古文的衰落韩柳从理论上和创作实践上 推翻了骈文的统治 取得古文运动的胜利 但是古文运动在晚唐并没有取得良好的发展 韩柳的继承者 以李翱 皇甫温和孙樵为代表 全面地发展了韩愈提倡 创新 的主张 追求奇异怪僻 道路越走越窄 同时社会矛盾进一步发展 孔孟之道补救不了唐王朝的崩溃 士大夫消极颓废 追求享乐 于是形式华丽 内容空虚的骈文重新泛滥 已丧失生命力的古文 在骈文的冲击下 便日益衰落下去 直到北宋中叶在新的条件下 以欧阳修为首 再次掀起古文运动 才确立了韩柳古文的传统 二 晚唐讽刺小品在古文运动的衰落中 晚唐讽刺小品却放出奇异的光彩 这是继承柳宗元寓言小品的传统 在晚唐阶级矛盾尖锐的情况下产生的 1 罗隐 谗书 里的讽刺小品 都是他的 愤懑不平之言 不遇于当世而无所以泄其怒之所作 方回 谗书跋 罗隐自己也认为是 所以警当世而戒将来 的 谗书重序 其 英雄之言 揭露刘邦 项羽等盗取国家与强盗没有什么两样 是一篇十分犀利的文章 2 皮日休 鹿门隐书 读司马法 原谤 等 收在咸逋七年自编的 皮子文薮 里 往往托古讽今 能一针见血 3 陆龟蒙讽刺散文收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