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ldex3D完整使用.doc_第1页
Moldex3D完整使用.doc_第2页
Moldex3D完整使用.doc_第3页
Moldex3D完整使用.doc_第4页
Moldex3D完整使用.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前处理1) 模座必须能将竖浇道完全包住。2) 模穴采用STL格式的,流道系统、水路系统、模座可以用IGES 格式的线条和面都可以。3) 如果模仁材质不一样,可以建立模仁(镶块)STL模型,汇入后赋予“镶块”材质。4) 模穴对称的话可以设定“流道对称”的方式。5) 热流道阀浇口设置:有多个进浇口才要设置。在步骤5设置阀浇口,在输入工艺参数的时候有“阀式浇口”进阶设定,要注意打开的顺序,应该先于料流到达之前打开。6) 冷料井按冷流道设定。工艺设定1) 材料:对于添加物目前只能搜寻玻纤。2) 专案设定:如果有厂家提供机台就采用“射出机台模式”,不然用“CAE分析设定界面”,压力一般设定上限300MPa就足够。3) 填充时间:看“网格体积”,一般一个浇口按100CC/sec去估计(一个100CC,多个浇口的话要调整时间)然后根据结果进行调整。4) 流率多段设定:流率%时间%。一般按照折线3段设置,尾段降一半,前面10%的时间,机台在作速度爬升,到注塑最后的时候在浇口附近有胶体在凝固了,这时候如果用高的流率的话压力会飙升,所以要适当降低流率。节点节点1节点2节点3节点4时间%01090100流率%15050255) 射出压力多段设定:一般用射出压力%时间%,就用一段,这只是个上限值,实际的射出压力多少可以通过模拟分析结果读取,如果真的达到这么高的射出压力时,当压力稳定到该值时,因为填充前方熔体越来越多而且因为温度流动性差,则需要更大的压力,所以前面设定的流率只能下降。时间%0100射出压力%90906) V/P切换:一般由充填体积98%。小产品的话可以用低一点的85%啊,或者90%等,根据实际情况。7) 保压时间:一般无法估算可以根据产品大小任意设定,习惯设定10S,可以在计算参数里面设置9段观察(1S/2S/./9S/EOP)。8) 保压压力:如果参照填充结束压力(如果有确定的机台用机台模式),一般俺单段75%,也可以多段设定。9) 冷却设定:冷却水路/加热棒(冷却方式:瞬时-变模温模式),在前处理可以设置群组,只在需要高光水路具体加载。冷却结束后的时刻就是指向0S,因此变模温的加热时间至少包括:开模时间+充填时间。也可能有保压时间的一部分,设开模时间为5S,下表表示在第0S时水路的温度是30,在0-5S时候的水路温度是160,分析后,在观察偏冷还是偏热,再调整时间。这里的循环周期可以用比较大的数字的假设而得出来,要扣掉开模时间。冷却管路编号控制点时间TEC1201601-1充填时间+1/3保压时间301-2充填+保压+冷却时间160计算参数1) 粒子追踪:主要用于观察流道。2) 填充/保压:正常都不更改。1 如果流道比较大,在“进阶设定”设定“不包含流道体积”。2 “持续保压分析至冷却阶段”-不选。3 一般在保压的“数据编辑”设定多段,可以分段观察、结果。3) 冷却分析:如果水路比较多,要选择“执行冷却水管网络分析”,进行冷却水管分析。主要观察顶出位置的固化层情况。4) 翘曲分析:考虑模座热变形、考虑残余应力情况。后处理结果的解读 分析之前,都先用【“量测节点精灵”或者“分布曲线-量测节点变量分布曲线”】设置一些观察点,方便后面的截图直接看出不同位置点直接的具体参数。v 填充分析解读。1) 流动波前时间:【单色(动画选项设置-间距1%、单色显示、波前着色)】,从颜色来观察,最好能够同时到达填充。2) 包封位置:用【“流动波前时间”+ 包封(小图标)】来观察熔体的流动趋势,看看能不能将气体有效地排除,有可能是困气现场、也有可能是网格尖角造成的。3) 缝合线:判断方法(1)用【“塑料流动波前温度”+ 缝合线(小图标)】来观察。若产品上缝合线处的温度材料温度(最低限制)时,低温缝合的效果质量较差(有硬伤容易断,强度较低);若材料温度(最低限制)时,缝合线能很好地融入且强度较好。判断方法(2)【缝合线会合角】:若缝合线会合角135,则缝合线不明显,基本不出现。4) 压力:填充结束时的模穴压力分布。可以用【填充_压力 + XY曲线中的“进浇口压力”】的动画来看。【包含浇口、浇道的填充_压力最大值】【模穴的填充_压力最大值】的值要 30%x【包含浇口、浇道的填充_压力最大值】。若压力值不合理,要考虑流道的长短、浇注系统设计的合理性。5) 温度:跳槽结束时的塑件温度分布,用【结果剖面】或【等位面】来观察,可以拖拉进度条范围来看。若温度超过“塑料温度(最高限制)”30以上,塑件会烧焦、分解。6) 剪切应力和剪切率:剪切应力正常应该低于0.5MPa。剪切率根据材料物性,如果升温比较大(比设定的塑料温度高),就应该看剪切应力和剪切率。如果剪切生热严重的时候,应该提高料温、模温、降低流率。 7) 粒子追踪:【在工具“模型切割”】看,观察分子走向,特别是浇注系统(如S型);流道那些部位有料有在跑;哪些是停滞着的死水。8) XY曲线_进浇口压力:配合【流动波前时间】来观察充填不同部位时的压力变化。9) XY曲线_锁模力:因为产品的投影面积是固定的,因而可以用锁模力来判断注射压力及机台的情况。还可以通过V/P控制切换(在“专案工作区”)点来改变锁模力,如提早切换可降低锁模力。如果产品有特殊的结构可能引起锁模力的飙升。10) 固化层厚度比例(在保压部分看)。v 保压分析解读。主要判断保压时间的长短和保压效果。通过【等位面】里的设定,输入材料的“非流动温度”,拖拉滚动条,判断保压结束瞬间,浇口是否固化。1) 保压时间够不够(在保压结果_温度里看):如果产品表面压力末端或大部分都是0,则保压时间过长;若大部分产品表面压力很小接近0,只有浇口附近压力大,则保压时间过长;整个的压力都很大的话,则保压时间不够,可以采用分段保压的方法。2) 温度:【等位面】显示,判断保压结束瞬间,浇口是否固化。通过【等位面】里的设定,输入材料的“非流动温度”,拖拉滚动条。如果能找出温度材料的“非流动温度”的区域。则表示浇口还没有凝固,周边还有熔体,压力还可以传递进去,可以增加保压的时间。3) 压力:若很均匀且压力差不大,是最好的。4) 体积收缩率:很关键。从右端的【“ ?”小图标】可以看“结果判读员”。用【等位面】显示,整体体积收缩只要均匀就比较好(不管收缩率数值的大小),负值表示膨胀(局部压力过大),易粘模。如果体积收缩率平均数值较大,表面保压时间不够,也有可能是保压压力不够(可以用机台来控制),若改变产品结构的话就改厚度,如果客户不允许的话,可以加强局部冷却。5) 凹痕指标和凹痕位移:最好所有的值都是均一的并且接近于0。差别较大时候的解决措施(延长浇口的固化时间加强保压-移动冷却水道远离浇口;减少注射时间,提早保压;浇口处加热;浇口加大,以产品厚度为极限)。6) 保压:在“专案工作区”的【设定显示时间】分段观察,找出合适的保压时间。v 冷却分析解读。1) 模具温度差:比较好的是控制在5以内,正常的控制不了那么多,10以内也可以。2) 温度:【等位面】显示材料的“顶出温度”,在顶出位置如果固化了6-7成,即可顶出,如果还有料没有完全凝固,表示冷却时间不够。3) 冷却时间:冷却到可以脱模的时间, 亦即将塑件冷却至顶出温度所需的时间分布。表示所有的料达到固化温度所需要的时间。利用【结果剖面】设定,拉动范围,观察冷却到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