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性胸膜炎PPT课件.ppt_第1页
肺结核性胸膜炎PPT课件.ppt_第2页
肺结核性胸膜炎PPT课件.ppt_第3页
肺结核性胸膜炎PPT课件.ppt_第4页
肺结核性胸膜炎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结核性胸膜炎 2011年3月张丹清 结核性胸膜炎 结核性胸膜炎是结核菌由近胸膜的原发病灶直接侵入胸膜 或经淋巴管血行播散至胸膜而引起的渗出性炎症 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 咳嗽伴病侧胸痛 气急等 常见于3岁以上的儿童 主要发生在原发感染6月内 原发灶多在同侧肺内 往往不能被发现 发病与患儿对结核菌高度敏感有关 临床上常分为干性胸膜炎 渗出性胸膜炎 结核性脓胸 少见 三种类型 症状 大多数结核性胸膜炎是急性病 其症状主要表现为结核的全身中毒症状和胸腔积液所致的局部症状 结核中毒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 畏寒 出汗 乏力 食欲不振 盗汗 局部症状有胸痛 干咳和呼吸困难 胸痛多位于胸廓呼吸运动幅度最大的腋前线或腋后线下方 呈锐痛 随深呼吸或咳嗽而加重 由于胸腔内积液逐渐增多 几天后胸痛逐渐减轻或消失 积液对胸膜的刺激可引起反射性干咳 体位转动时更为明显 积液量少时仅有胸闷 气促 大量积液压迫肺 心和纵隔 则可发生呼吸困难 积液产生和聚集越快 越多 呼吸困难越明显 甚至可有端坐呼吸和发绀 1 2 3 4 体征与积液量和积聚部位有关 积液量少者或叶间胸膜积液的胸部体征不明显 或早期可听到胸膜摩擦音 积液中等量以上者患侧胸廓稍凸 肋间隙饱满 呼吸运动受限 气管 纵隔和心脏向健侧移位 患侧语音震颤减弱或消失 叩诊浊音或实音 听诊呼吸音减弱或消失 语音传导减弱 由于接近胸腔积液上界的肺被压缩 在该部听诊时可发现呼吸音不减弱反而增强 如有胸膜粘连与胸膜增厚时 可见患侧胸廓下陷 肋间隙变窄 呼吸运动受限 语音震颤增强 叩诊浊音 呼吸音减弱 5 病因 结核性胸膜炎是结核杆菌首次侵入机体所引起的疾病 结核杆菌有4型 人型 牛型 鸟型和鼠型 而对人体有致病力者为人型结核杆菌和牛型结核杆菌 我国小儿结核性胸膜炎大多数由人型结核菌所引起 结核杆菌的抵抗力较强 除有耐酸 耐碱 耐酒精的特性外 对于冷 热 干燥 光线以及化学物质等都有较强的耐受力 引起结核性胸膜炎的途径有 肺门淋巴结核的细菌经淋巴管逆流至胸膜 邻近胸膜的肺结核病灶破溃 使结核杆菌或结核感染的产物直接进入胸膜腔内 急性或亚急性血行播散性结核引致胸膜炎 机体的变应性较高 胸膜对结核毒素出现高度反应引起渗出 胸椎结核和肋骨结核向胸膜腔溃破 因为针式胸膜活检或胸腔镜活检已经证实80 结核性胸膜炎壁层胸膜有典型的结核病理改变 因此 结核杆菌直接遍及胸膜是结核性胸膜炎的主要发病机制 0 1 胸膜活检 针刺胸膜活检是诊断结核性胸膜炎的重要手段 活检的胸膜组织除了可行病理检查外 还可行结核菌的培养 如壁层胸膜肉芽肿改变提示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 虽然其他的疾病如真菌性疾病 结节病 土拉菌病 tuaremia 和风湿性胸膜炎均可有肉芽肿病变 但95 以上的胸肉芽肿病变系结核性胸膜炎 如胸膜活检未能发现肉芽肿病变 活检标本应该做抗酸染色 因为偶然在标本中可发现结核杆菌 第1次胸膜活检可发现60 的结核肉芽肿改变 活检3次则为80 左右 如活检标本培养加上显微镜检查 结核的诊断阳性率为90 也可用胸腔镜行直视下胸膜活检 阳性率更高 检查 2 X线检查 胸腔积液在300ml以下时 后前位X线胸片可能无阳性发现 少量积液时肋膈角变钝 积液量多在500ml以上 仰卧位透视观察 由于积聚于胸腔下部的液体散开 复见锐利的肋膈角 也可患侧卧位摄片 可见肺外侧密度增高的条状影 中等量积液表现为胸腔下部均匀的密度增高阴影 膈影被遮盖 积液呈上缘外侧高 内侧低的弧形阴影 大量胸腔积液时 肺野大部呈均匀浓密阴影 膈影被遮盖 纵隔向健侧移位 3 超声波检查 超声探测胸腔积液的灵敏度高 定位准确 并可估计胸腔积液的深度和积液量 提示穿刺部位 亦可以和胸膜增厚进行鉴别 预防 1 控制传染源 减少传染机会 结核菌涂片阳性病人是结核主要传染源 早期发现和合理治疗涂片阳性结核病人 是预防结核病的根本措施 婴幼儿患活动性结核 其家庭成员应作详细检查 摄胸片 PPD等 对小学和托幼机构工作人员应定期体检 及时发现和隔离传染源 能有效地减少感染结核的机会 2 普及卡介苗接种 实践证明 接种卡介苗是预防小儿结核病的有效措施 卡介苗为法国医师Calmette和Guerin在1921年所发明 故又称B C G 我国规定在新生儿期接种卡介苗 按规定卡介苗接种于左上臂三角肌上端 皮内注射 剂量为0 05mg 次 划痕法现已很少采用 卫生部1997年通知取消7岁和12岁的卡介苗复种计划 但必要时 对该年龄结素试验阴性儿童仍可给予复种 新生儿期卡介苗可与乙肝疫苗分手臂同天注射 接种卡介苗禁忌证 阳性结素反应 湿疹或皮肤病患者 急性传染病恢复期 1个月 先天性胸腺发育不全症或严重联合免疫缺陷病患者 0 3 预防性化疗主要用于以下对象 1 3岁以下婴幼儿未接种过卡介苗而结素试验阳性者 2 与开放性肺结核病人 多系家庭成员 密切接触者 3 结素试验新近由阴性转为阳性者 4 结素试验呈强阳性反应者 5 结素试验阳性需较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或其他免疫抑制剂者 鉴别 结核性胸膜炎须与细菌性肺炎和类肺炎性胸腔积液 以及恶性胸腔积液进行鉴别 1 细菌性肺炎 结核性胸膜炎的急性期常有发热 胸痛 咳嗽 气促 血白细胞增多 胸片X线表现高密度均匀阴影 易误诊为肺炎 但肺炎时咳嗽多有痰 常呈铁锈色痰 肺部为实变体征 痰涂片或培养常可发现致病菌 结核性胸膜炎则以干咳为主 胸部为积液体征 PPD试验可阳性 0 2 类肺炎性胸腔积液 发生于细菌性肺炎 肺脓肿和支气管扩张伴有胸腔积液者 患者多有肺部病变的病史 积液量不多 见于病变的同侧 胸液白细胞数明显增多 以中性粒细胞为主 胸液培养可有致病菌生长 3 恶性胸腔积液 肺部恶性肿瘤 乳腺癌 淋巴瘤的胸膜直接侵犯或转移 胸膜间皮瘤等均可产生胸腔积液 而以肺部肿瘤伴发胸腔积液最为常见 结核性胸膜炎有时须与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胸膜炎 类风湿性胸膜炎等伴有胸腔积液者鉴别 这些疾病均有各自的临床特点 鉴别不难 治疗 结核性胸膜炎的治疗包括一般治疗 抽取胸液 抗结核治疗 中医中药治疗 其化疗原则与化疗方法和活动性结核相同 1 一般治疗 体温38 以上可卧床休息 一般患者可以适当起床活动 总的休息时间大约以体温恢复正常 胸液消失后仍须持续2 3个月 0 2 胸腔穿刺抽液 由于结核性胸膜炎胸液蛋白含量和纤维蛋白含量高 容易引起胸膜粘连 故原则上应尽快抽尽胸腔内积液 每周2 3次 首次抽液不要超过700ml 以后每次抽取量约1000ml 最多不要超过1500ml 如抽液过多 过快 可由于胸腔内压力骤降发生复张后肺水肿和循环衰竭 若出现头晕 出汗 面色苍白 脉搏细弱 四肢发冷 血压下降等反应 立即停止抽液 皮下注射0 5 肾上腺素0 5ml 同时静脉内注射地塞米松5 10mg 保留静脉输液导管 直至症状消失 如发生肺复张后肺水肿 应进行相应的抢救 胸腔抽液有以下作用 减轻中毒症状 加速退热 解除肺脏和心脏血管受压 改善呼吸及循环功能 防止纤维蛋白沉着所致胸膜粘连肥厚 目前也有学者主张早期大量抽液或胸腔插管引流可减少胸膜增厚和胸膜粘连等并发症 3 抗结核药物治疗 一般采用链霉素 SM 异烟肼 INH 和利福平 RFP 或链霉素 SM 异烟肼 INH 乙胺丁醇 EMB 联合治疗 链霉素 SM 0 75 1 0g d 肌内注射 疗程2 3个月 异烟肼 INH 0 3g d 顿服 利福平 RFP 0 45 0 6g d 顿服 乙胺丁醇 EMB 0 75g d 顿服 上述口服药物均连续服用1 0 1 5年 治疗过程必须注意抗结核药物的副作用 如听力的变化 视觉的变化和肝功能等 发生时应根据情况减量或停用 0 结核性胸膜炎不主张常规使用糖皮质激素 因为有许多副作用 当大量胸腔积液 吸收不满意或结核中毒症状严重时可用泼尼松30mg d 至胸液明显减少或中毒症状减轻时每周减少5 10mg 一般4 6周停药 减药太快或用药时间太短 容易产生胸液或毒性症状的反跳 胸腔内注射抗结 核药物或皮质激素没有肯定意义 抗结核药物在胸液的浓度已经足够 胸腔内注射药物对胸液的吸收及预防胸膜增厚与不用药物者没有显著差异 0 结核性胸膜炎出院后应该注意什么怎样食疗出院以后应注意 1 按时按量服用结核药物 2 服用结核药物半月复查肝功能 3 注意休息 加强营养 调节免疫 避免受凉 4 服用结核药物后一个月复查胸部平片或CT 5 避免刺激性食物 烟 酒 辛辣 一般食物无禁忌 结核性胸膜炎食疗 4 饮食宜清淡而富有营养 积液量过多时 以素半流饮食为宜 积液减少时 宜逐渐增加牛奶 鸡蛋 瘦肉等营养食品 以扶助正气 并可选用甲鱼 百合 银耳等品滋补调养 5 病趋好转 可逐渐增加活动量 但不可过劳 护理 1 避风寒 慎起居 怡情志 戒烟酒 不恣食生冷 2 恶寒发热 寒热往来时 随寒热轻重程度的不同 增减衣被 观察胸痛与咳嗽 呼吸的关系 若咳嗽 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