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说明书.doc

手压自充式LED手电筒传动齿轮塑料件注射模设计【4张图纸/10600字】【优秀机械毕业设计论文】

收藏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20页/共32页)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597017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926.30K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16-02-25 上传人:木*** IP属地:江苏
50
积分
关 键 词:
手压 led 手电筒 传动 齿轮 塑料件 注射 设计 优秀 优良 机械 毕业设计 论文
资源描述:

文档包括:
说明书一份,32页,10600字左右.
任务书
开题报告
PPT答辩稿
机加工工艺卡1
机加工工艺卡2

模具图【4张】.dwg

一、毕业设计:手压自充式LED手电筒传动齿轮塑料件注射模设计
二、毕业设计内容及目标
1、撰写开题报告,确定设计方案;
2、产品样品图测绘;
3、注射模设计;
4、注射模典型零件制造工艺分析与加工工艺卡; 
5、撰写设计说明书;
6、设计答辩。

三、进度安排
周次 工作内容 预定目标及检查方式
前期 对样品进行市场调查 开题报告(指导教师审核)
18 产品样品测绘、产品成型工艺分析 产品图、模具结构方案
19-20 模具结构设计 完成模具装配图设计
第二学期1-2 模具零件设计 完成模具零件图设计
3 模具零件机加工工艺分析 编制两个以上典型零件的加工工艺卡
4-7 设计修改 提交全套设计图纸、典型零件加工工艺卡
8-12 设计总结,撰写设计说明书 提交设计说明书
13-14 答辩准备工作 提交答辩PPT

其它说明:
1、 设计小组所设计的模具为同一产品模具,尺寸应相互一致;
2、 要求全体成员,集中在校完成模具设计工作,时间为4周,设计完成,经指导老师初步审核通过后,学生方可离校,加工工艺分析、撰写说明书和修改工作可在校外完成。
四、本毕业设计任务书于
2010年 11 月 24 日发出,设计应于
2011年 5 月 31 日前完成,
然后提交毕业设计(论文)指导委员会进行答辩。

五、本毕业设计必须完成的内容(指导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设计类:
1. 调查研究、查阅文献和搜集资料;
2. 确定方案,开题报告;
3. 设计图纸;
4.设计说明书。

目录

摘 要 I
ABSTRACT II
第1章 绪论 1
1.1设计目的 2
1.2设计任务 2
1.3设计要求 2
1.4本章小结 3
第2章 塑件的工艺分析 4
2.1塑件性能分析 5
2.2塑件的结构工艺性 5
2.2.1尺寸及其精度 6
2.2.2表面粗糙度 6
2.2.3壁厚 6
2.2.4圆角 6
2.2.5脱模斜度 6
2.3本章小结 6
第3章 模具结构设计 7
3.1型腔数分型面确定 7
3.2凸凹模结构 8
3.3型芯型腔工作部位尺寸的确定与计算 8
3.4浇注系统设计 9
3.4.1主流道衬套 9
3.4.2主流道与分流道设计 10
3.4.3确定主流道与分流道尺寸 11
3.4.4确定浇口形式及位置 12
3.5模架的选用 13
3.5.1型腔强度和刚度的计算 14
3.5.2选标准模架 14
3.6脱模系统设计 14
3.6.1何为脱模机构 14
3.6.2脱模机构的设计原则 15
3.6.3脱模机构校核 15
3.6.4复位机构设计 16
3.6.5导向装置 17
3.7冷却系统的设计 20
3.7.1冷却系统结构 20
3.7.2冷却选用及冷却实践 20
3.7.3冷却工艺及参数选择 21
3.8本章小结 22
第4章 注塑机及注塑工艺 22
4.1注射量与注射压力 22
4.2选择注塑机 22
4.3确定注塑工艺 23
结论 25
参考文献 26
致 谢 27

摘 要

近年来,我国家电工业的高速发展对模具工业,尤其是塑料模具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2004年,塑料模具在整个模具行业中所占比例已上升到30%左右,据有关专家预测,在未来几年中,中国塑料模具工业还将持续保持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0%以上的较高速度的发展。国内塑料模具市场以注塑模具需求量最大,其中发展重点为工程塑料模具。
注射成型是塑料成型的一种重要方法,它主要适用于热塑性塑料的成型,可以一次成型形状复杂的精密塑件。本课题就是将鼠标感应轮为设计模型,将注射模具的相关知识作为依据,阐述塑料注射模具的设计过程。
本设计对盖进行的注塑模设计,利用proe4.0软件对塑件进行了实体造型,对塑件结构进行了工艺分析。明确了设计思路,确定了注射成型工艺过程并对各个具体部分进行了详细的计算和校核。如此设计出的结构可确保模具工作运用可靠,保证了与其他部件的配合。最后用autoCAD绘制了一套模具装配图和零件图。
本课题通过对鼠标感应轮的注射模具设计,巩固和深化了所学知识,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达到了预期的设计意图。

关键词:塑料模具;注射成型;模具设计;LED手电简齿轮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mould industry correctly of high-speed development of our national electric industry, the especially plastic mould has put forward higher and higher requirement, 2004, plastic mould proportion rise to 30% about already among whole mould trade, according to the estimation by relevant experts, during the following several years, Chinese plastic mould industry will also keep the average annual growth rate being up to more than 10% of the development at a high speed continuously. Our country plastic mould market in order to mould plastics mould to be demand most heavy, develop focal point the engineering plastics mould among them.
Inject an important method that shaping is plastic shaping, it is mainly suitable for the shaping of the hot plasticity plastics, the precision of all right shaping with complicated form moulds one. This subject is to regard the storage bucket cup of the juice extractor of the small electrical home appliances as the design model, regard it as the basis to inject the relevant knowledge of the mould, explain the plastics inject the design process of the mould. 
Originally design and mould and design the note that feed cup for the mobile phone carries.on, utilize PRO/E software to carry on entity's model in moulding one, have carried on craft analysis to a structure of moulding. Have define the mentality of designing, has confirmed that injects the craft course of shaping and carries on detailed calculation and check to each concrete part. The structure designed so can guarantee it is reliable that the mould works and uses, has guaranteed to cooperate with other parts one. Drew a set of moulds installation diagram and part picture with autoCAD finally.
This subject passes the injection mold design of feed cup for the mobile phone, has consolidated and deepened a knowledge of studying, have make more satisfactory result, has reached the nticipated design intention

Key words: Plastic Mould;Injection Molding;Die Design;The LED flashlight Jane gear


手压自充式LED手电筒传动齿轮塑料件注射模设计

内容简介:
毕业设计(论文) 设计(论文)题目 手压自充式 动 齿轮 塑料件注塑模具设计 院 (系): 机电工程学院 学生姓名: 唐宇科 专业班级: 08模具设计与制造( 1)班 学 号: 2008301118 指导教师: 肖运海 2011 年 5 月 1日 毕业设计(论文) I 目录 摘 要 . I . 1 章 绪论 . 1 . 2 . 2 . 2 . 3 第 2 章 塑件的工艺分析 . 4 . 4 . 5 . 5 . 5 . 5 . 6 . 6 . 6 第 3 章 模具结构设计 . 7 . 7 . 8 . 8 . 8 . 9 计 . 10 寸 . 11 . 12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 14 . 14 . 14 . 15 . 15 . 16 . 17 . 16 . 16 . 16 . 16 . 22 毕业设计(论文) 4 章 注塑机及注塑工艺 . 22 . 22 . 22 . 23 结论 . 25 参考文献 . 26 致 谢 . 27 毕业设计(论文) I 摘 要 近年来,我国家电工业的高速发展对模具工业,尤其是塑料模具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2004 年,塑料模具在整个模具行业中所占比例已上升到 30%左右,据有关专家预测,在未来几年中,中国塑料模具工业还将持续保持年均增长速度达到 10%以上的较高速度的发展。国内塑料模具市场以注塑模具需求量最大,其中发展重点为工程塑料模具。 注射成型是塑料成型 的一种重要方法,它主要适用于热塑性塑料的成型,可以一次成型形状复杂的精密塑件。本课题就是将 鼠标感应轮 为设计模型,将注射模具的相关知识作为依据,阐述塑料注射模具的设计过程。 本设计对 盖 进行的注塑模设计,利用 件对塑件进行了实体造型,对塑件结构进行了工艺分析。明确了设计思路,确定了注射成型工艺过程并对各个具体部分进行了详细的计算和校核。如此设计出的结构可确保模具工作运用可靠,保证了与其他部件的配合。最后用 制了一套模具装配图和零件图。 本课题通过对 鼠标感应轮 的注射模具设计,巩 固和深化了所学知识,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达到了预期的设计意图 。 关键词 : 塑料模具;注射成型;模具设计; 电简齿轮 毕业设计(论文) n of of 2004, 0% to by up to 0% of at a in to to be an is it is of of is to of of as it as to of of to on s in on to a of of of on to so it is to a of of a of ey ED 毕业设计(论文) 1 第 1 章 绪论 模具被誉为 “百业之首,工业之母 ”,是衡量一个国家产品制造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近年来,中国模具工业以年均 20%的速度持续快速增长。截止 2006 年年底,中国模具销售额达 720 亿元,跃居世界第三。随着塑料工业的不断发展,塑料模具占模具总量的比例逐渐提高。据统计, 2000 年中国塑料模具产值约 100 亿元人民币, 2006 年已发展到 300多亿元人民币,年均增长率超过 21%,高于模具行 业总体发展速度。塑料模具的发展潜力是不可低估的。 随着中国汽 车、电子、 通讯、 家电等行业 的发展 ,对塑料模 具的需求越来越大,对产品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塑料模具将朝着大型化、高精密度、多功能复合型的技术方向发展。以汽车工业为例,随着汽车产销量高速增长,汽车模具潜在市场十分巨大。 毕业设计 (论文 )是大学生在学校学习的最后一个重要环节 ,既是对学生学习、实践与研究的全面总结,又是对学生素质与能力的一次综合检验,还是学生毕业资格与学位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其目的有以下几方面: ( 1)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 、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 2)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和分析各种资料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3)提高学生设计、计算和绘图的能力。提高学生实验研究和数据处理的能力。 ( 4)全面提高学生综合分析、总结提高、编制设计说明书及撰写科技论文的能力。 此次毕业设计的题目是“ 手压自充式 电筒传动齿轮塑料件注射模设计 ”,其内容为:以指导老师所给的产品为基准,分析产品性能,对该产品进行测绘,对产品进行三维模仁造型,并转换为二唯图形出工程图。设计模具总装 结构及零部件的结构设计,包括结构尺寸,尺寸公差等。独立完成设计任务,图纸整洁,正确标注,准备完成任务。 毕业设计(论文) 2 计目的 (1)巩固和加深学过课程的基础理论知识,并培养学业综合运用有关知识和基础知识来解决塑料模具设计中碰到的技术问题的能力。 (2)掌握塑料模具注塑基本设计方法和设计步骤。 (3)培养在塑料模具设计的查询资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通过模具结构,我们对其工艺性分析、工艺方案论证、工艺计算、摸具零件结果设计等有了很大的了解,增强我们的实际工作能力。 计任务 (1)根据指导老师所给 的产品,对塑料产品进行了解,从而进行选题。 (2)编写毕业设计开题报告,确定设计思路。 (3)查阅参考文献,确定模具图纸,对模具各部分进行受力分析和结构设计,编写设计说明书。 (4)绘制模具 2D 图,绘制相关模具工图纸。 (5)编写设计说明书,对设计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全面审查。 (6)整理资料准备答辩。 计要求 (1)独立完成课题要求的全部工作,格式完全符合规范化要求。 (2)设计研究方案合理,可行,在某些方面应有独到的见解和创新,收集信息,处理信息能力强。 (3)正 确 地 综 合 运 用 本 专 业 的 基 本 知 识 和 技 能 , 熟 练 掌 握 计 算 方法,计算结果准确,能较好的联系生产实际,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4)能密切联系专业应用工作实际,分析问题正确 , 全面,具有一定深度,毕业设计成果对实际应用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或能体现较强的动手能力。 (5)在整体设计中有组织,管理,施工能力。 (6)对设计中所涉及知识和理伦部题,表述概念应清楚无误。 毕业设计(论文) 3 章小结 本单明确设计的目的,使设计有明确的设计目标,按照要求综合运用本专业的知识正确分析问题减少设计过程中犯错误! 毕业设计(论文) 4 第 2 章 塑件的工艺分析 图 2-1(a) 塑 件 图 2-1(b) 塑 件 件性能分析 图 2本次设计的产品,对于 手压自充式 电筒传动齿轮 毕业设计(论文) 5 主要要求是方便、美观、光滑,根据其性能要求和经济性综合考虑选用材料 由丙烯睛、丁二烯、苯乙烯共聚而成的,它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及表面硬度,有良好的染色性,主要用于机械工业及生活日用品,在升温时粘度增高,所以成型压力较高,塑料上的脱模斜度宜稍大, 吸水,成型加工前应进行干燥处理;易产生熔接痕,模具设计时应注意尽量减小浇注系统对料流的阻力;在正常的成型条件下,壁厚,熔料温度及收缩率影响极小。要求塑个 精度高时,模具温度可控制在 50 件的结构工艺性 寸及其精度 根据材料为 件尺寸较小,一般精度等级,采用一模四腔查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 73 页表 3低精度 5 级 。 面粗糙度 塑件的外观要求越高,表面粗糙越低,一般模具表面粗糙要比塑件低 1 2 级 , 塑 件 制 件 的 表 面 粗 糙 一 般 为 米 之 间 , 厚 塑料制件的壁厚的最小尺寸应满足以下几方面要求,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脱模时能经受推出机构的推力而不变形,能承受装配时的紧固力;塑 件的厚度大于最小厚度,此塑件的壁厚均匀,不会因冷却或固化速度产生附加应力使塑件产生翘曲,缩孔,裂纹甚至开裂。 毕业设计(论文) 6 角 此塑件的转角采用圆角过渡 ,因为此产品是鼠标的零部件 ,制 件 以耐久性为特点 ,能触摸部分都为圆角 ,在受力或受冲击振动时会发生破裂 ,甚至在脱模过程中由于成型内应力而开裂 。 模斜度 由 于 塑 件 高 度 不 大 , 脱 模 比 较 容 易 , 脱 模 斜 度 分 别 为 : 型腔斜度为 35 60。 章小结 塑 件 的 工 艺 分 析 非 常 重 要 , 是 设 计 过 程 中 不 可 少 的 部 分 。对 塑 件 进 行 工 艺 分 析 不 但 可 以 发 挥 合 理 设 计 思 路 , 而 且 有 利 于对要进 行 的 模 具 有 所 了 解 , 能 很 好 地 避 免 在 设 计 过 程 中 遇 到 的小错误。 毕业设计(论文) 7 第 3 章 模具结构 设计 腔数 及分型面确定 注塑模的型腔数目 ,可以是一模 一 腔 ,也可以是一模多腔 ,在型腔数目的确定时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有关因素: (1)塑 件 的 尺 寸 精 度 ; (2)模 具 制 造 成 本 ; (3)注 塑 成 型 的 生 产 效 益 ; (4)模 具 制 造 难 度 ; (5)注 射 机 允 许 的 注 射 量 由于本制件比较小,根据实际条件以及经济性,现确定采用一模四腔的形式。 结合塑件,此次设计采用单分型腔模,单分型面注射模具中最简单最基本的一种形式,它根据需要可以设计成单分型腔的注射 模,也可以设计成多型腔注射模,对成型报告件的适应性很强,因而应用十广泛。 分型面的设计要求: (1)分型面应选在塑件外形最大轮廓处,本套模具选于制件的与下盖接口触。 (2)确定有利的留模方式,便于脱模,本套模具选择留于动模。 (3)保证塑件的精度要求。 (4) 满足塑件的外观质量要求。 (5) 便于模具加工制造。 (6)对成型面积的影响。 (7)对排气效果。 该塑件的结构如图 3示,为保证产品的质量,确定用顶针推出的形式,而以考虑到加工制造的问题,因此设计分型面如图 3示。 毕业设计(论文) 8 图 3型面 凹模结构 凸凹模均采用组合式,这种形式的特点是有利于保证成型塑件的精度,使用中不发生变形,简化了复杂的凸模加工工艺,减少了热处理变形,拼合处有间隙利于排气,便于模具维修,节省了价格较贵一点的模具钢。 芯型腔工作部位尺寸的确定与计算 成型零件的工作尺寸是指凹模和凸模直接构成塑件的尺寸。凹、凸模工作尺寸的精度直接影响塑件的精度。 该塑件两圆孔中心距因与底座有配合关系故其尺寸精度要求较高外其余没精度要求。 成型零件工作尺寸计算方法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平均值法,即按平均收缩率、平均制造公差和平均磨损量进行计 算;另一种是按极限收缩率、极限制造公差和磨损量进行计算;前一种方法简便,但不适合精密塑件的模具设计,后一种复杂,但能较好的保证尺寸精度。本设计采用平均值法。 采用平均值计算上述尺寸,查 模具设计指导 197 页表 6料的收缩率是 平均收缩率 S=( /2=型腔工作部位尺寸: 型腔径向尺寸 m +0 z =(1+s) +0 z 型腔深度尺寸 0 z =(1+s) +0 z 毕业设计(论文) 9 型芯径向尺寸 lm =(1+S)x 型芯高度尺寸 hm =(1+S)x 中心距尺寸 z/2=(+S) z/2 式中 塑件外型径向基本尺寸的最大尺寸( 塑件内型径向基本尺寸的最小尺寸 ( 塑件外型高度基本尺寸的最大尺寸( 塑件内型高度基本尺寸的最小尺寸( 塑件中心距基本尺寸的平均尺寸( x 修正系数,取 塑件公差( 模具制造公差( 取( 1/3 1/4) 各工作部位尺寸计算结果如图 3示 图 3 作 单 部 位 尺 寸 注系统设计 浇 注 系 统 采 用 普 通 流 道 的 浇 注 系 统 , 材 料 采 用 碳 素 体 工 具 钢 主流道衬套 由 于 主 流 道 要 与 高 温 的 塑 料 熔 体 和 喷 嘴 反 复 接 触 和 碰 撞 , 毕业设计(论文) 10 所 以 主 流 道 部 分 常 设 计 成 可 拆 卸 的 主 流 道 浇 口 衬 套 形 式 ( 俗 称浇 口 套 、 唧 咀 ) , 以 便 选 用 优 质 的 钢 材 单 独 加 工 和 热 处 理 。 主流 道 衬 套 形 式 如 图 3 3流道衬套 流道 与 分流道 设计 主 流 道 设 计 成 圆 锥 型 , 其 锥 角 为 2 6 ,内壁粗糙度 分 流 道 截 面 设 计 成 圆 型 截 面 , 加 工 较 容 易 , 且 热 量 损 失 与压 力 损 失 均 不 大 , 为 常 用 形 式 。 圆 型 截 面 分 流 道 的 直 径 可 根 据塑 料 的 流 动 性 等 因 素 确 定 , 该 塑 料 件 采 用 料 , 流 动 性 为 毕业设计(论文) 11 中 等 , 所 以 选 圆 型 截 面 。 根 据 经 验 分 流 道 的 直 径 d 可取 5 7。 定主流道与分流道 尺寸 ( 1) 主 流 道 :主 流 道 是 连 接 注 塑 机 的 喷 嘴 与 分 流 道 的 一 段通 道 , 通 常 和 注 塑 机 的 喷 嘴 在 同 一 轴 线 上 , 断 面 为 圆 形 , 有 一定 的 锥 度 , 目 的 是 便 于 冷 料 的 脱 模 , 同 时 也 改 善 料 流 的 速 度 ,因 为 要 和 注 塑 机 相 配 , 所 以 其 尺 寸 与 注 塑 机 有 关 。 主 要 参 数 :由 注 射 机 型 号 , 查 行 注 射 机 的 喷 嘴 直 径 为 3, 喷 嘴 球 面 半 径 为14 初 步 设 计 主 流 道 及 分 流 道 的 形 状 和 尺 寸 ,主 流 道 设 计 成 圆 锥型 , 其 锥 角 为 2 6 度 , 取 度 , 内 壁 粗 糙 度 材 料确 定 主 流 道 相 关 尺 寸 如 下 表 : 表 3 流 道 相 关 参 数 符号 名称 尺寸 d 主 流 道 小 端 直径 注 射 机 喷 嘴 直 径 +( 1) =R 主 流 道 球 面 半径 喷 嘴 球 面 半 径 +( 1 2) =16 h 球 面 配 合 高 度 3 5 3 主 流 道 锥 角 2 6取 2 L 主 流 道 长 度 取 主 流 道 大 端 直径 D+22 2)分流道: 分 流 道 是 主 流 道 与 浇 口 之 间 的 通 道 , 一 般开 设 在 分 型 面 上 , 起 分 流 和 转 向 作 用 , 分 流 道 的 长 度 取 决 于 模具 型 腔 的 总 体 布 置 和 浇 口 位 置 , 分流道应 满 足 良 好 的 压 力 传递 保 持 理 想 的 填 充 状 态 , 使 塑 料 熔 体 尽 快 地 流 径 分 流 道 充 满 型 毕业设计(论文) 12 腔 , 并 且 流 动 过 程 中 压 力 损 失 及 热 量 损 失 尽 可 能 小 , 能 将 塑 料熔 体 均 衡 球 队 分 配 到 各 个 型 腔 分 流 道 的 设 计 应 尽 可 能 短 。 采 用 圆 形 截 面 分 流 道 : 由 理 伦 分 析 可 知 , 圆 形 截 面 的 流 道总 是 比 任 何 其 他 形 状 截 面 的 流 道 更 可 取 , 因 为 在 相 同 截 面 积 的情 况 下 , 其 比 表 面 积 最 小 , 即 它 在 热 的 塑 料 熔 体 和 温 度 相 对 较低 的 模 具 之 间 提 拱 的 接 触 面 积 最 小 , 查 塑 料 成 型 工 艺 与 模 具设计 127 页表 5 得 分 流 道 的 直 径 9.5 现 取 6 定浇口形式及位置 ( 1)根据塑件形状 ,应防止缺料 ,排气不良 ,分模方便,型芯受力不均 ,流程过长等缺陷 ,选择浇口位置, 浇 口 位 置 的 选 择 的 要 求 : 1)尽 量 缩 短 流 动 距 离 2)浇 口 应 开 设 在 塑 件 壁 厚 处 3)应 有 利 于 型 腔 中 气 体 的 排 除 4)必 须 尽 量 减 少 或 避 免 熔 接 痕 5)考 虑 分 子 定 向 影 响 6)避 免 产 生 喷 射 和 蠕 动 7)不 在 承 受 弯 曲 或 冲 击 载 荷 的 部 位 设 置 浇 口 8)浇 口 位 置 的 选 择 应 注 意 塑 件 外 观 质 量 ( 2)为了提高成型效率,查 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 134 页表 5采用潜伏式浇口,这样浇口凝料易于去除且用料也有所减少,这类浇口在生产中比环形浇口应用广泛,但塑件易产生 多条熔接痕从而影响了塑件的强度,因此在设计生产时要尽解决。浇口尺寸与位置如图3示:图 3 口 尺 寸 与 位 置 毕业设计(论文) 13 浇口直径可以根据经验公式计算 d=( 2A 式中 d 浇口直径 ( 塑件在浇口处的壁厚( ; A 型腔表面积( d=( 22 57773 (浇口直径也可根据经验值取 d=1浇口锥角取 =20 =30 毕业设计(论文) 14 架的选用 腔强度和刚度的计算 为了方便加工和热处理,其型腔可分为两部分,型腔为组合式,因此型腔的强度和刚度按型腔为组合式进行计算。由于型腔壁厚计算比较麻烦,也可参考经验推荐数据。 标准模架 由于本套模是两板模,根据模具的脱模方式,再结合第五章分析,选用大水口模架;根据型腔尺寸和凹模壁厚 ,分流道尺寸,主流道大端直径,查 模具设计指导表 77择标准模架,本题根据龙记标准选取 准模架。 定模板厚度: A=60 模板厚度: B=80 块的厚度为: C=80 具的厚度 H=50+A+B+C=50+60+80+80=270具的外形尺寸: 270 mm mm 模系统设计 定浇口形式及位置 在注射成型的每一循环中,都必须使塑件从模具型腔中或型芯上脱出,模具中这种出塑件的机构称为脱模机构。 毕业设计(论文) 15 定浇口形式及位置 1)推出机构应尽量设置在动模一侧 由于推出机构的动作是通过装在注射机合模机构上的顶杆来驱动的,所以一般情况下,推出机构设在动模 一侧。正因如此,在分型面设计时应尽量注意,开模后使塑件能留在动模一侧。 2)保证塑件不因推出而变形损坏 为了保证塑件在推出过程中不变形、不损坏, 设计时应仔细分析塑件对模具的包紧力和粘附力的大小,合理的选择推出方式及推出位置。推力点应该作用在制品刚性好的部位,如筋部、凸缘、壳体形制品的壁缘处,尽量避免推力点作用在制品的薄平面上,防止制件破裂、穿孔,如壳体形制件及筒形制件多采用推板推出。 从而使塑件受力均匀、不变形、不损坏。 3)机构简单动作可靠 推出机构应使推出动作可靠、灵活,制造方便,机构本身要有足够的强 度、刚度和硬度,以承受推出过程中的各种力的作用,确保塑件顺利脱模。 4)良好的塑件外观 推出塑件的位置应尽量设在塑件内部,或隐蔽面和非装饰面,对于透明塑件,尤其要注意顶出位置和顶出形式的选择,以免推出痕迹影响塑件的外观质量。 5)合模时的正确复位 设计推出机构时,还必须考虑合模时机构的正确复位,并保证不会与其他模具零件相干涉。 因此,为了这更好的脱模,达到我们所说的脱模效果,应设制拔模斜角,定模型腔部分取 75,动模型芯部分取 45。使用推杆推出产品。 模机构校核 脱模机构种类较多,比较典型的简 单脱模机构是用推杆推出,采用简单的推杆推出机构。为避免顶出时塑件受力不均而变形,顶杆的布置尽量对称、均匀。顶杆尺寸为 24 根 3料 匀分布在型腔里。顶杆强度的校核: 脱模力的计算 : Q=2( a b) E S L f/( 1 m k)( 1 f) 其中 a、 ( a=b=性模量 2 105N/ 平均收缩率,取 L= f= m= 毕业设计(论文) 16 k= Q=2 105 1+x( 1+于模具是一模四腔,所以: Q 总 = 复位机构设计 采用推杆的推出元件的复位通常由复位杆来完成,其作用是使动模合 模 时 模 板 的 正 确 复 位 。 根 据 所 选 模 架 给 出 的 尺 寸 , 复 位 杆 尺 寸 为 20136量是 4 根, 复位杆结构尺寸如图 3示: 图 3位杆 复位杆 的布置形式采用如图 3局。 毕业设计(论文) 17 图 3位杆的布置 向设置 塑料模具闭合时为保证型腔形状和尺寸的准确性,应按一定的方向和位置合模,所以必须设有导向定位机构。导向定位机构起定位、导向和承受侧压力的作用。 常见的导向定位机构是在模具型腔周围设置 2 4 对互相配合的导向柱和导向孔。导柱导向机构设计包括对导柱和导向孔的尺寸、精度、表面粗糙度等的设计及导向零件的结构设计或正确选用,导柱在模具上的布置和装固方式的确定等。本次设计的模具采用 4 对导柱导向机构,导套留在定模,导柱留在动模。 导 柱导向机构包括导柱和导套。 本设计应用如图下的带头导柱,机构简单,加工方便,用于简单模具。小批量生产一般不需要用导套,而是导柱直接与模板中的导向口配合。生产批量大时,也可在模板中设置导套,导向孔磨损后,只需更换导套即可。 毕业设计(论文) 18 导柱结构尺寸如图 3示: 图 3柱 导 柱 导 套 的 配 合 如 图 3示: 图 3套 导柱的布置形式采用如图 3局。 毕业设计(论文) 19 图 3柱的布置 却系统设计 却系统结构 热塑性塑料在注射成型后,必须对模具进行有效的冷却,以便使塑件可靠冷却定型并 迅速脱模,提高塑件定形质量和生产效率。在设置冷却系统要在满足冷却所需的传热面积的前提下,冷却通道的布置应合理。 毕业设计(论文) 20 模具冷却系统的设计原则: 持模具的热平衡 径越大,则对塑件的冷却效果越均匀。 口水的温差值和便于加工清理。 以免模具在搬运过程中造成损坏。 却液选用及冷却路线 对于 动性中等,模具温度宜取 50对高光泽,耐热塑件模温 60对于模具温度在 80以上时,才要模具加热装置。 可采用水来作为冷却液。根椐实际的情况本次设计采用四周循环式,其通孔径取 8种冷却方式效果好,型芯和型腔均可用。 模具冷却系统的设计原则: (1)冷却水孔的布置理想情况下,管壁间距离不得超过水孔直径的5 倍,水管壁离型腔表面不得太近也不能太远,一般不超过管径的 3 倍。 (2) 降低入水与出水温度差如果出入水温度相差 过大,会使模具温度分布不均匀。 却工艺及参数 另外本塑件的材料为,此材料热容量大,注射成型模具必须设计能充分进行冷却的冷却回路;的成型温度为 80左右,不可低于 50,否则会造成成型塑件表面光泽差或产生熔接痕等缺陷。 毕业设计(论文) 21 由于冷却水道的位置、结构形式、孔径、表面状态、水的流速、模具材料等很多因素都会影响模具的热量向冷却水传递,精确计算比较困难。实际生产中,通常都是根据模具的结构确定冷却水路,通过调节水温、水速来满足要求。由于定模为组合式,受结构限制,冷却水路布置如图 3示: 图 3 却 水 路 章小结 确 定 模 具 结 构 的 分 析 , 能 很 好 地 对 模 具 进 行 模 架 的 选 用 ,可 以 明 确 地 对 塑 件 进 行 分 模 设 计 。 对 模 具 零 部 件 的 设 计 可 以 得到 更 加 准 确 的 设 计 数 据 , 对 整 套 模 具 的 设 计 有 着 非 常 大 的 作用 。它 将 得 出 最 后 设 计 的 结 果 ,也 能 分 析 出 模 具 设 计 的 合 理 性 。 毕业设计(论文) 22 第 4 章 初选注塑机 及注塑工艺 射量与注射压力 塑件的体积计算: 在 件上可算出塑件的总体积 V 件 =104 塑 件 的 体 积 应 该 小 于 或 者 等 于 注 射 机 的 注 射量。其关系式为: 4025 V 件 V 注 注射机的注射量 所以: V 注 V 件 104 4025于模具是一模四腔,所以模具塑件的总体积 V 总 =4 17算浇注系统的凝料体积 V 凝料 =V 总 =17=以估算的总体积为 V=17+塑件成型材料为 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表 3P 成 =70 90(塑机的选择 由于该模具采用点胶口,开模行程大,模具高度为 271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 计表 4塑性塑料注射机型号与主要技术规格中,根据以上所得出的体积和模具高度选择,初步选 射机。其主要技术规格如表 4 毕业设计(论文) 23 表 4射机主要技术规格 螺杆直径( 42 锁模力( 900 注射容量( 125 最大注射面积 320( 注射压力( 120 开模板行程 500( 模 具 厚度 最大 300( 喷嘴 球半径 12( 最小 200( 孔直径 4 定位孔直径 48 ( 中心孔径 42( 定注塑工艺 ( 1) 注射压力的校核 塑件成型所需要的注射压力应小于或等于注射机的额定注射压力,其关系按下式校核: P 成 P 注 式中 P 成 塑件成型所需的注射压力( P 注 所选注射机的额定注射压力( 本塑件成型材料为 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表 3P 成 =70 90(对于 式)型注射机, P 注 =120此 P 成 P 注 ,所以注射压力满足要求。 ( 2)锁模 力的校核 模具所需的最大锁模力应小于或等于注射机的额定锁模力,其关系按下式校核: P 腔 F P 锁 式中 P 腔 模具的型腔压力 F 塑件与浇注系统在分型面上的投影面积( P 锁 注射机的额定锁模力( N) P 腔 =k P 成 k 损耗系数,这里取 1/3 P 成 塑件成型所需的注射压力( P 成 =70 90( 这里 P 成 取 80 腔 =k P 成 =1/3 807 算塑件的表面积: =算浇注系统在分型面的投影面积: 毕业设计(论文) 24 注射机喷嘴球半径 直径 4据成型塑料,取主流道直径 用点胶。故浇注系统在主流道在分型面上的投影面积 ( 4/2) 2=4流道在分型面上的投影面积为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手压自充式LED手电筒传动齿轮塑料件注射模设计【4张图纸/10600字】【优秀机械毕业设计论文】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597017.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