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q for linux安装.docx_第1页
mq for linux安装.docx_第2页
mq for linux安装.docx_第3页
mq for linux安装.docx_第4页
mq for linux安装.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 引言1 编写目的提供RedHat Linux Enterprise 5系统环境下的IBM WebSphere MQ6安装配置经验.。2 应用目的 IBM WebSphere MQ介绍:它能够提供可靠的数据传递,消息队列(MQ)是一种应用程序对应用程序的通信方法。应用程序通过写和检索出入列队的针对应用程序的数据(消息)来通信,而无需专用连接来链接它们。消息传递指的是程序之间通过在消息中发送数据进行通信,而不是通过直接调用彼此来通信,直接调用通常是用于诸如远程过程调用的技术。排队指的是应用程序通过队列来通信。队列的使用除去了接收和发送应用程序同时执行的要求。IBM WebSphere MQ提供强大、 安全、 稳定的消息传递主干。它帮您搭建企业服务总线(ESB)的基础传输层 几个重要概念:n 队列管理器:队列管理器是MQ系统中最上层的一个概念,由它为我们提供基于队列的消息服务。n 消息:在MQ中,我们把应用程序交由MQ传输的数据定义为消息。n 队列:队列是消息的安全存放地,队列存储消息直到它被应用程序处理。n 通道:通道是MQ系统中队列管理器之间传递消息的管道。3 环境需求 一台RedHat Linux Enterprise 5服务器 一台RedHat Linux 9 客户机4 实际配置环境 因机器配件需求较多,所以用vmware6.03模拟实现配置。 机器配置:CPU:酷睿双核5670内存:600MB硬盘: RedHat Linux Enterprise 5服务器:8GBRedHat Linux 9 客户机:3GB两台机器各安装好对应操作系统其它配置略 网络设置RedHat Linux Enterprise 5服务器 IP:RedHat Linux 9 客户机IP:二、 服务端与客户端的安装过程1 安装配置RedHat Linux Enterprise 5服务器上的WebSphere MQ6服务端 进入RedHat Linux Enterprise 5操作系统,并以root用户登陆系统,放入IBM WebSphere MQ6 for Linux服务端安装光盘:使用mount命令挂载光驱,然后进入挂载目录,这里目录为:/mnt/cdrom 下面开始进行服务端的安装,首先运行MQ许可证程序:mqlicense.sh在挂载光驱目录下,输入:./ mqlicense.sh回车注意:如果不能运行脚本,有下列异常:请将(右键单击可复制),这个补丁拷贝到硬盘,使用rpm ivh包名 进行安装,并将libXp.so.6文件的路径加入/etc/ld.so.conf中,我的目录为/usr/X11R6/lib,该路径加入ld.so.conf文件,如下:保存,然后返回命令行,运行ldconfig命令,重新载入刚才修改的配置文件。执行mqlicense.sh,若配置正确,则进入IBM许可证程序,点击“接受”: 安装WebSphere MQ服务器端的Runtime、SDK和Server软件包:依次在命令行下安装以下rpm包:MQSeriesRuntime-6.0.0-0.i386.rpmMQSeriesSDK-6.0.0-0.i386.rpmMQSeriesServer-6.0.0-0.i386.rpm安装方法:rpm ivh 包名如下图: 安装WebSphere MQ样本程序(其中包括amqsput、amqsget、amqsgbr和 amqsbcg等):在命令行下安装:MQSeriesSamples-6.0.0-0.i386.rpm安装方法:rpm ivh 包名,如下图:这个命令把WebSphere MQ样本程序安装在/opt/mqm/samp/bin中。 安装中文包为方便使用可安装中文包,MQSeriesMsg_Zh_CN-6.0.0-0.i386.rpm,如图: 设置mqm组及mqm用户安装过程创建了一个名为 mqm 的用户和一个同样名为 mqm 的组。我们以后将使用mqm管理WebSphere MQ,此时,mqm用户是被锁定的,必须设置一个密码来解锁,这样才能使用该用户。在命令行下使用 passwd mqm命令设置用户密码,输入并确认密码,如下图: 使用su mqm命令,可以成功登陆该用户后,服务端的安装已完成。2 安装配置RedHat Linux 9 客户机上的WebSphere MQ6客户端 安装客户端程序包类似于安装服务端,首先挂载光驱,然后安装MQSeriesRuntime-6.0.0-0.i386.rpm、MQSeriesSDK-6.0.0-0.i386.rpmMQSeriesServer-6.0.0-0.i386.rpm三个包后,再安装MQSeriesClient-6.0.0-0.i386.rpm也就是客户端安装包,然后安装MQSeriesMsg_Zh_CN-6.0.0-0.i386.rpm中文包。 开启mqm用户,并成功登陆,完成客户端的安装。三、 服务端与客户端的配置1 服务端的配置 登陆进入系统命令行,以mqm用户登陆。当安装完成后出现无法执行命令如:crtmqm -q QM1时,需要设置相关环境变量。该环境变量可能存在将mqm的path自动设置到了/etc/mqm/bin下面,没有设置到该mqm的默认安装路径:/opt/mqm/bin,所以需要手动设置本地的环境变量:相关的配置文件可以参考一下配置文件。在/etc/mqm下的.profile里面。该配置文件的样例如下:CLASSPATH=/opt/ic_wmq_0.511/icwri.jar:/opt/ic_wmq_0.511/ic_wmq.jar:/opt/ic_wmq_0.511/ic_web_0.201.jar:/opt/mqm/java/lib/com.ibm.mq.jar:/opt/mqm/java/lib/com.ibm.mq.pcf.jar:/opt/mqm/java/lib/*export CLASSPATH LD_LIBRARY_PATH=/usr/java/jdk1.6.0_31/libexport LD_LIBRARY_PATHPATH=/opt/mqm/bin/:/usr/local/bin:/usr/bin:/usr/X11R6/bin:/bin:/usr/games:/opt/gnome/bin:/opt/kde3/bin:/usr/lib/mit/bin:/usr/lib/mit/sbin:/usr/java/jdk1.6.0_31/bin:/oracle/database/db/bin:/var/mqm/bin在PATH中输入默认安装路径:/opt/mqm/bin/.实例图片如下所示: 创建队列管理器以mqm用户登陆,输入crtmqm -q QM1 创建队列管理器。注:QM1为队列管理器名称。如果发生以下错误,不能正常创建,请安装WebSphere MQ6.0.2补丁:n WebSphere MQ 6.0.2补丁安装:得到补丁包,以root用户登陆,进入其目录,安装MQSeriesRuntime-6.0.0-0.i386.rpmMQSeriesSDK-6.0.0-0.i386.rpmMQSeriesServer-6.0.0-0.i386.rpmMQSeriesSamples-6.0.0-0.i386.rpmMQSeriesMsg_Zh_CN-6.0.0-0.i386.rpm几个升级包,如下:安装成功后,完成到6.0.2的升级。成功创建队列管理器QM1后如图所示: 启动队列管理器QM1输入strmqm QM1命令,启动队列管理器QM1,如图: 创建消息队列输入runmqsc命令,进入WebSphere MQ命令应用程序:输入def ql(Q1) maxdepth(10)命令,创建名为Q1,最大省深度为10的队列,如图: 创建通道备注;建立的通道要建立类型为服务器类型的通道,不然连接会报2009的错误。mq在消息传递过程中需要使用txtmessage,不能使用mqmessage来发送消息,不然会出现乱码的错误的情况。继续输入define channel(CH1) CHLTYPE(SVRCONN) TRPTYPE(TCP) HBINT(5) MCAUSER(mqm) REPLACE推出用:endSVRCONN:标示可以接受,可以发送。Tcp:标示数据传递方式;Macauser:可以使用该队列的用户有,该处为mqm.Replace标示取代其他的立即执行。命令,创建名为CH1的通道(有了通道,客户端才能连接服务端,从而取出消息),如图:至此,已完成服务端的配置。测试队列本地的是否可用:的方法:进入到路径:opt/mqm/samp/bin,在里面使用的是:./amqsput 队列名,然后回车,然后输入消息,回车两次就可以结束,然后使用./amqsget 队列名,然后就可以获取到该队列下面的消息。2 客户端的配置 确认与服务端主机的网络连接正常命令行下输入ping 主机IP,查看是否连接正常。 设置的字符集编码CCSID与服务端保持一致n 首先找到服务端CCSID:在服务端用mqm用户登录,使用runmqsc 队列管理器名称 命令,然后输入dis qmgr查看CCSID属性值nnnn,如下图:CCSID=1208n 然后设置客户端与服务端一致:在客户端用mqm用户登录,使用export MQCCSID=nnnn(在服务端看到的CCSID),重新启动MQ 客户端机器即可。至此,已完成客户端的设置。-bash-3.2$ ./amqsput WMQ1QM.zhao_test_alarm.qSample AMQSPUT0 starttarget queue is WMQ1QM.zhao_test_alarm.qMQOPEN ended with reason code 2085unable to open queue for outputSample AMQSPUT0 end-bash-3.2$ ./amqsget nx_test_alarm.qSample AMQSGET0 startMQOPEN ended with reason code 2085unable to open queue for inputSample AMQSGET0 end-bash-3.2$ ./amqsput NX_TEST_ALARM.QSample AMQSPUT0 starttarget queue is NX_TEST_ALARM.QhelloendbyeSample AMQSPUT0 end-bash-3.2$ ./amqsget NX_TEST_ALARM.QSample AMQSGET0 startmessage message message 当出现MQOPEN ended with reason code 2085这种报错时请确认你的队列名是否输入正确,需要保证大小写等信息。四、 测试和其他配置以及错误改正当测试报错为2035,报连接已关闭时:需要关掉鉴权的服务。命令为:alter qmgr chlauth(disabled)本地测试:使用amqsput 队列名 来向队列发送消息。实例如下所示:mqmechidna mqm$ amqsput Q1Sample AMQSPUT0 starttarget queue is Q1Hello Q1Sample AMQSPUT0 end使用 amqsput 队列名来获取队列中的消息。 样本程序,浏览 Q1 以查看队列上的消息:实例如下:mqmechidna mqm$ amqsgbr Q1Sample AMQSGBR0 (browse) startMessages for Q1 1 no more messagesSample AMQSGBR0 (browse) end客户端测试:可以通过windows下面的程序websphere mq客户端来进行测试:所使用的方法为:在windows下面安装客户端,配置环境变量:MQSERVER和MQCCSID,该部分的配置格式为:mqsserver:通道/TCP/服务器ip(端口)端口两端要用括号括起来。MQCCSID的配置为:队列管理器的CCSID(ccsid的查看方法:在命令行界面 使用runmqsc 队列管理器名称 就可以进入到队列管理器界面,然后通过输入dis qmgr命令即可以获取到ccsid的编号。)。通过以上步骤客户端的环境就配置好了。该部分的配置实例如下所示:MQSERVER:CH1/TCP/31(1414)MQCCSID: 1381配置完本的环境变量就可以打开本地的cmd,然后在命令行界面下面输入测试的消息,然后从本地来获取所发送的消息。所使用的相关命令格式如下:发送消息的格式:amqsputc 队列名 队列管理器输入该命令行以后就可以得到:sample AMQSPUT0 startTarger queue is WMQ1InputQ,出现了该字符以后就可以来输入要传递的消息。例如:China love you!接受消息的格式为:amqsgetc 队列名 队列管理器.。通过该命名就可以获取到你刚才所输入的值。所对应的具体的情况如下图所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