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知识点.doc_第1页
六年级知识点.doc_第2页
六年级知识点.doc_第3页
六年级知识点.doc_第4页
六年级知识点.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知识点1、早在(一千多年)前,人们就发明了放大镜,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不借助任何工具,人的最高视力也只能看清楚(1/5毫米)大小的微小物体。2、(放大镜)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把通过凸透镜所能观察到的范围称为(视野),凸度越大,放大的倍数(越大),视野(越小)。3、13世纪,英国主教(格罗斯泰斯特)最早提出放大装置的应用,他的学生(培根)设计并制造出了能增进视力的眼镜。4、蝴蝶的触角呈(棒状),蝗虫的触角呈(丝状),天牛的触角呈(鞭状),蚕蛾的触角呈(羽状),蚂蚁的触角呈(膝状)。5、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厚(凸起)、边缘薄。只要具有放大镜片透明、中间较厚的结构(比如加满水后的烧杯、烧瓶等),就具有同样的(放大)功能。6、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片的直径)没有关系,和(镜片的凸度)有关。放大镜的(凸起程度越大,放大的倍数也越大)。由此推断球形的透明物放大倍数最大。7、使用工具能够观察到许多用(肉眼)观察不到的(细节)。如通过(放大镜)能观察到更多关于昆虫的细节:蝇的(复眼);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内侧);蝴蝶翅膀上布满的彩色小鳞片是(扁平的细毛)。8、科学研究表明昆虫头上的(触角)就是它们的(“鼻子”),能分辨各种气味,比人的鼻子灵敏得多。9、(一些固体物质)的内部有一定的结构,如果构成这些物质的微粒按一定的空间次序排列,形成了(有规则的几何外形),这就是(晶体),如食盐、白糖等。10、两个放大倍数(不同)的(凸透镜)组合起来可以使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11、(显微镜)的发明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微观世界)。显微镜是人类认识(微小世界)的重要观察工具。为了看到更小的物体,人们又研制出了(电子显微镜)和(扫描隧道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可以把物体放大到(200万)倍。12、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制成世界上最早的可放大近300倍的(显微镜),发现了(微生物)。13、洋葱表皮是由(细胞)构成的。(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14、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最早在显微镜下发现了生物的(细胞)结构。15、生物细胞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生物)的细胞是不同的,生物(不同器官)的细胞也是不同的。16、一切生物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是生物最基本的(结构单位),也是生物最基本的(功能单位)。17、(细胞学说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18、用(显微镜)能看到肉眼不能看到的(微小生物)。19、在水中生活着很多形态各异的(微生物),如草履虫、变形虫等。20、微生物通常都有特殊的(构造和功能),以适应周围的环境。21、(微生物)具有(生物)的特征,如:对环境有一定的需求、对外界的刺激有反应、能繁殖等。22、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生活的改善。如:(1)利用显微镜发现细菌、病毒,抵抗制服疾病(2)克隆生物(3)利用微生物酿酒、发面、制作酱油、醋、酸奶等(4)利用微生物处理垃圾和污水。六年级第二单元知识点2-1、物质的变化一、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1、我们能直接观察的实际存在的东西是物质。例如:2、我们能间接观察的实际存在的东西是物质。例如:空气、电、光、火、声音、磁等。3、整个世界都是由物质构成的。二、物质的变化。1、我们周围的物质都会发生变化。有的变化快,例如:米变成米饭;墨水写出字迹 有的变化慢,例如:岩石风化成沙子;房屋变旧;铁生锈有的没有产生新物质,例如:易拉罐压扁、铁丝折弯、折纸等是形状发生变化;压扁的乒乓球重新鼓起来等 是体积发生变化;热水变成冷水等 是温度发生变化; 没有产生新物质人走出教室 是位置和状态发生变化;水变成冰,水蒸气凝结成水等 是状态发生变化。有的产生新物质,例如:火柴燃烧;蜡烛燃烧;铁钉生锈等。2、物质变化的区别。有快有慢;有自然变化和人为变化;变化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有的变化产生新物质,有的变化不产生新物质。2-2、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一、混合沙和豆子1、混合前:观察、留样。2、混合中:混合、搅拌、分离。3、混合后:对比没有明显变化没有产生新物质物理变化。二、观察白糖加热后的变化。1、加热前:观察、预测。2、加热中:固体白糖熔化变色气泡沸腾深色(糊味) 燃烧炭化 蜡烛液化成蜡油燃烧二氧化碳变短3、加热后:对比明显变化产生了新物质化学变化(也叫化学反应)2-3、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一、会变味的米饭。1、尝一口米饭,没有马上说出味道:2、咀嚼12分钟,口中有什么感觉? 淀粉酶3、米饭(含有淀粉)麦芽糖(有甜味)4、咀嚼馒头的外皮12分钟,口中有什么感觉?二、米饭、淀粉和碘酒。1、在米饭上滴一滴碘酒,发生什么变化?(蓝色)2、观察淀粉的特征:3、在淀粉上滴一滴碘酒,发生什么变化?(蓝色)淀粉 + 碘酒 蓝色(淀粉包和物)淀粉指示剂三、寻找淀粉的踪迹,制作密信:原理是淀粉遇到碘酒会变成蓝色。2-4、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一、观察小苏打和白醋。1、小苏打的特点:白色粉末状的细小结晶体。2、白醋的特点:无色、透明、有酸味的液体。二、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的变化。1、操作步骤:取一只玻璃杯,倒入三勺白醋,再小心地倒入一勺小苏打,盖上玻璃片,观察杯中的变化。用手摸液体外面玻璃杯的下面,有什么感觉。2、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的现象。产生大量的泡沫。(说明有大量的气体产生。)用手摸液体外面玻璃杯的下面,有点凉。(说明这个反应是吸热反应。)泡沫消失后,杯中的酸味有点淡了。(说明白醋的成分明显减少了。)这种变化有新物质产生,属于化学变化,也叫化学反应。三、产生了什么气体。1、操作步骤:把燃烧带火焰的细木条伸进玻璃杯中,火焰会立刻熄灭。把玻璃杯中气体倒在蜡烛火焰上,火焰也会立刻熄灭。把澄清石灰水倒入玻璃杯中,轻轻摇晃几下,石灰水会变浑浊。2、实验说明:这是一种无色、无味、无嗅、透明的气体,它不支持燃烧,比空气重,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它是二氧化碳。2-5、铁生锈了一、生活中的铁生锈现象。1、生活中哪些地方常见铁生锈? 铁门扣、铁栅栏、铁链、铁丝、铁门等。2、铁锈还是铁吗?二、观察铁和铁锈。1、铁和铁锈的区别。颜色光泽空隙手感敲击导电磁铁密度铁灰白色有无光滑较韧导电能吸起大铁锈红褐色无有粗糙较脆不导电不能吸小2、由此可知:铁锈不是铁,而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 由铁变成铁锈是一种化学变化。三、探索铁生锈的秘密。 1、研究的问题:铁钉生锈与水有关吗? 我们的假设:铁钉生锈与水有关。 实验方法:将两只洁净的铁钉分别放入2只试管中,向第一支试管中加入少量自来水,使铁钉的一部分浸入水中,另一部分暴露在空气中;向第二支试管中加入少量生石灰,塞紧橡皮塞。放置若干天后,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观察到的现象:第一支试管内铁钉生锈了,第二支试管内铁钉没有生锈。 实验结果:铁钉生锈与水有关。 2、研究的问题:铁钉生锈与空气有关吗? 我们的假设:铁钉生锈与空气有关。 实验方法:将两只洁净的铁钉分别放入2只试管中,向第一支试管中加入少量自来水,使铁钉的一部分浸入水中,另一部分暴露在空气中;向第二支试管中加满冷却的沸水,塞紧橡皮塞。放置若干天后,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观察到的现象:第一支试管内铁钉生锈了,第二支试管内铁钉没有生锈。 实验结果:铁钉生锈与空气有关。2-6、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一、观察硫酸铜溶液与铁钉的反应。1、观察硫酸铜和铁钉 硫酸铜:蓝色、颗粒状的结晶体。 铁钉:灰白色,有金属光泽。2、配置硫酸铜溶液。3、硫酸铜溶液与铁钉反应操作步骤:取5ml硫酸铜溶液在试管中。用镊子夹住铁钉轻轻地将其一部分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观察溶液和铁钉的变化。用镊子夹出铁钉,观察铁钉表面的变化。4、观察到的现象:蓝色的硫酸铜溶液颜色变浅,后来变成浅黄绿色。灰白色的铁钉表面附着一层红色的粉末。放置一段时间,溶液变成红褐色。5、铁+硫酸铜 = 铜(红色)+硫酸亚铁Fe+ CuSO4Cu(红色)+ FeSO4二、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1、改变颜色:铁生锈、淀粉和碘酒。2、发光发热:蜡烛燃烧。3、产生气体:小苏打和白醋。4、产生沉淀:石灰水和二氧化碳、硫酸铜溶液和铁钉。2-7、控制铁生锈的速度一、科学研究报告1、研究的问题:铁生锈与空气有关吗?2、我们的假设:铁生锈与空气有关。因为我们发现铁钉暴露在空气中的部分已经生锈了,钉在木板里的部分没有生锈。3、实验材料:3个盘子、3枚新铁钉、菜油。4、实验方法:用同样的大小的盘子,其中两个分别装上水和菜油。把一枚铁钉放在空盘子里与空气完全接触;另一枚铁钉完全浸没在菜油里;还有一枚铁钉一半放在菜油里。每天观察、记录一次。5、实验结果:铁生锈是空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二、防止生锈的方法涂油、刷漆、保持干燥、电镀、封塑 (隔绝空气和水)做成合金。 (改变金属的性质)2-8、物质变化与我们一、单元小结:物质的变化伴随现象特点科学概念水结冰、水蒸发状态改变物理变化特点:没有产生新物质物质是变化的易拉罐压扁、弯折铁丝形状改变混合沙和豆基本不变火柴、蜡烛燃烧发光发热化学变化特点:产生了新物质加热白糖颜色改变、有焦味米饭、淀粉和碘酒颜色改变小苏打和白醋产生气体铁生锈颜色改变、性质改变硫酸铜溶液和铁钉颜色改变、产生沉淀二、物质变化与我们的生活1、物理变化与我们的生活 木柴加工成家具;茶叶中的物质溶解到水中;随温度升降的温度计糖或者食盐溶解在水中;玉石加工成玉器等。2、化学变化与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