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无”定法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教学反思参加工作十年了,从我的印象中我们几乎每年都在进行各种类型的培训与学习,谈到的话题基本就是一个,怎么去进行课改,怎么去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但因为每次都是听听相关的报道、看看教学的书籍,所以听到了很多的理论,可绝大多数老师都没有真正地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去践行课改理论,直到我们学校大批量地组织老师去外出学习,去到课改示范区听课,这才真正地触及到了课堂教学与管理的改革。2012年3月,我所在的年级全部老师在学校的组织下去了宜川学习,那里的学生和老师都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冲击。让我们不得不去反思自己的教学。在反思的基础上我们学校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提出了“121课堂模式”。这一模式主要是为杜绝老师满堂灌,要求把40分钟的时间进行一个有效的规划,每节课要预留一定的时间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与探究学习对所学知识进行分类。如自主理解容易理解的、找出理解不了的、提出问题的质疑等等。针对学校的这一模式我们每一位铁一教师都在自己的课堂上不同程度地作出了许多探索,经过这一年多的践行,也取得了一些成绩。很有幸的是前一段时间我代表我校的政治组,作了一堂“121模式”的政治公开课,和许多外校的老师进行了相关的研讨,现在我就对自己的这节课进行简单的反思,望能在反思中再总结、再提高。一、分析教材内容首先,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这一框内容,是对前一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的一个延续,两框共同探讨的是“中华文化的特点”这一个内容。其次,本框内容包括三个小点:(1)独树一帜,独领风骚,这一内容主要是通过我国的文学艺术和中国的古代科学技术展现中华文化在世界范围的影响力;(2)一方水土,一方文化,这一部分内容主要是展现中华文化的区域特色;(3)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这部分内容侧重从民族的角度探讨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体现出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而各兄弟民族文化的交流、借鉴、融合,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各民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二、分析教学目标本框内容从教学目标上来说是,感知重于识记,重点是让学生感受中华文化的无穷魅力,体会熔铸在民族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之中的中华文化的巨大力量,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归宿感和自豪感;教育学生尊重民族文化、区域文化,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另外通过对民族文化、区域文化的分析,通过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三、分析课堂设计1、给学生预留足够的思考时间,教与学不应止于课堂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重点因为是要让学生感知,所以40分钟的课堂不足以让我们更好地去拓展和延伸,鉴于这样的特点,我把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的时间留到了课前,用导学案的形式对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学习进行了一定的规范与指导,(但要特别指出的是,如果导学案内容规定太死,就会造成老师的“统”不利于学生发散思维,所以导学案的内容基本是发散式的问题,这一学案只是引导学生的方向,不限制学生的引证与举例。)2、给学生搭建展现平台,学生不再只是听众 还记得去年刚实行“121课堂模式”时学生的那种狂欢与雀跃,这都源自于学生的展示欲望。现在的孩子都很有才,只是繁重的学业压力与原有的教学模式让他们失去了展示自我的机会,鉴于此我们在上课时都会留出学生的展示时间,结合本框内容的特点我设计了让学生制作“文化简报”的环节,用短短的几个小时,他们每个组都制作出了精美的文化简报,真可谓,你给学生一个机会,他们会还你一份惊喜。3、拓展教育资源,讲授内容不仅限于课本加强教学的时政性,每门课程的教学,都不能只限于教材内容,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的需求进行二次的处理,对于政治学科而言,最主要的内容之一就是要在课堂体现时政性的特点,帮助学生去学会关注时政、学会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生活中的现象。本节课也不例外,我引导同学们关注时政,主要采用了2013年 “土耳其在中国的文化年”这一热点讲解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每个学校都在开拓自己的校本教程,其目的之一就是要使教学内容本土化、本校化,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我主要搜集和挖掘了具有甘肃、兰州特色的文化“河陇文化”相关知识对学生进行了本土文化的教育,顺势引导学生要成为家乡文化的挖掘者、传递者,增强同学们对本地文化资源知识了解的同时,让他们提高了对家乡的热爱之情。4、少讲不代表不讲,合理确定精讲内容给学生展示的平台,并不是说就减轻了老师的负担与责任,反过来其实在一定程度上应该说是加大了老师的备课量,因为有了学生的展示,老师不光要去处理教材内容,还要去解释课堂中学生抛出的问题,有时还需要去给学生的论点纠错,所以老师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中要有放有收,而且要做到收放自如。我在讲本课内容时,把自己的讲授重点放在梳理知识体系、讲解易错点(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的区分、文化区域性的原因与决定性原因的区分)、引导感情升华(引导学生体会中华的力量、引导学生感知中华文化的凝聚力)方面,这样在学生展示的基础上适时作出精讲与点评,就可以帮他们把搜集的感性的东西上升为理性知识。教学始终不能脱离考试,所以我在讲解每节课时都会穿插考点的讲解,本节课也不例外,在学生展示与分享的基础上,师生共同探讨了近几年来的高频易错考点“一方水土、一方文化”的原因,并通过高考真题进行了随堂检测,增强了学习的实效性。总之,“121课堂教学模式”就是要把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有效的结合,我在本课的设计中既注重了对于学生积极性调动、给学生提供了参与与展示的平台,又注重了老师的精讲部分,在讲解环节主要考虑的因素是教材知识的时政化、学习内容的本土化、高考考点明晰化、易错难点简单化。 四、它山之石可以攻玉非常幸运的是在我讲完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这一框内容后的第二周,我们的兄弟学校27中也开展了兰州市的公开教学,其中2中的王永萍老师和27中的安七全老师也对本框内容进行了同课异构公开教学,在听完他们的教学后,我再次感受到教无定法,课堂教学确实是一门艺术,在有限的课本资源背后,老师们可以挖掘的空间实际非常大。(一)王永萍老师因为是在他校上课,所以提前并未做课前学习的安排,她主要是在课堂去调动学生的参与性,她整个课让我感觉眼前一亮的主要是提问的艺术和教学资源的校本化。1、王老师的提问艺术老师课堂的提问要明确、一方面要能激发学生思考的欲望、另一方面要让学生知道该怎么答。王老师在整个教学设计中提出的问题简单但又不缺乏深度,比如在讲“一方水土、一方文化”这一部分内容时,她让学生思考我们家乡的资源有什么?让学生“夸夸我们的家乡”这一问题既简单、又有深度,让学生在思考和回答的同时能无形中增强对家乡的了解与热爱2、王老师的 “校园广告”王老师讲课时的第二大亮点就是,把文化生活的课本内容进行了校本处理,即在讲到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之教育篇的时候,以他们2中的大成殿为背景,这一处理让学生眼前一亮,不仅很好地接受了知识,还在一定程度上让同学们对2中有了向往之情。尽管王老师没有做课前的引导工作,但正是由于她的提问艺术、激趣艺术及她对内容精彩的讲解,所以整个课堂也有学生较好的参与。(二)27中安七全老师在讲授本课时也主要是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他也采用了课堂内容前置的安排,让学生在课前进行了自主与小组的学习,从网上查阅及实地调查了很多资料,并由学生制作成课件,进行了课堂展示,师生对相关内容在展示的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的升华和拓展,安老师的讲课亮点主要体现在:1、立足课本,探究升华课本知识安老师对整个教材内容在处理过程中,提出了两个探究升华的内容,一个是“中华文化的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让我们无比骄傲,除了骄傲我们还能做些什么?”对这个问题的辩证思考,有利于引导学生在感受中华文化魅力同时,增强弘扬发展中华文化的责任意识;另一个探究问题是“我们如何对待不同区域文化和不同民族的文化?”这一问题,有利于让学生在思考的同时学会尊重文化的差异,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安老师提出的两个探究问题虽然简单,但都起到了对课本知识再次升华的效果,这给我今后的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启示,即在教学设计的时候,要更加注重思想的导向性,提出能拓展课本知识的探究问题,达到学生思想的升华。2、现场挖掘,丰富拓展课本知识教材在讲“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特点”时只提到了实用性、整体性,两个特点,但学生在研究探讨时得出的结论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具有实用性、经验性、封闭性的特点。安老师能及时发现学生探究结论与课本知识的不同之处,并带领学生进行分析比较,从而得出了更为全面的观点。安老师现场挖掘并拓展课本知识的做法也给我带来了深深的感触,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转变角色,不能只是成为引领者,应该成为学生的伙伴,成为他们探究知识的合作者,应和学生们一块探究、一块成长。五、今天的反思是为了明天更好的教学综合我们三个人的教学过程,我得出了一些在今后教学中应该注意的事项:1、虽然教无定法,但教学有规律、也有技巧,是一门艺术,每一个教师都有自己的长处,我们要多听课、多学习,否则久而久之我们会固步自封。2、教师要明确自己的角色,不能剥夺孩子们的思考时间与空间,要相信和鼓励学生,孩子们的潜力是巨大的,要敢于、勇于放手,不能一面折断孩子们的翅膀,又一面要他们展翅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搪瓷智能生产数据分析系统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建筑五金配件出口市场拓展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城市通勤折叠电动车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统编版(2024)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2课 家乡新变化 教案(表格式)
- 2025年营口辅警协警招聘考试备考题库及一套答案详解
- 2025年西安辅警协警招聘考试真题及一套答案详解
- 2025年菏泽辅警协警招聘考试备考题库含答案详解(巩固)
- 2025年玉林辅警招聘考试真题附答案详解(夺分金卷)
- 2025年甘肃辅警协警招聘考试备考题库含答案详解(综合卷)
- 2025年石家庄辅警招聘考试题库含答案详解(综合卷)
- 塔磨机安全操作规程
- 消防水泵房巡检签到表
- vas疼痛评分完整版
- 全科医师转岗培训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
- 公会之间挂靠主播合作协议书
- 实验三基因组序列分析
- 2022年澄迈县辅警招聘笔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小学语文人教三年级上册 童话中有趣的角色
- 2022年临沧边境经济合作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有限公司招聘笔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思想道德与法治课件:第六章 第三节 维护宪法权威
- 高边坡锚杆施工记录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