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 课程标准 分析农业区位因素 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学习目标 1 了解农业区位的含义 掌握其主要影响因素及变化 2 了解农业地域的概念和形成 3 掌握分析农业区位选择的思路和方法 基础知识梳理 一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1 农业区位 2 区位选择实质 决策者对农业土地 的选择 地理位置 相互 合理利用 2 农业区位的变化 地形 科技 较快 二 农业地域的形成1 农业地域 1 概念 在一定的 和一定的 发展阶段 在自然 社会 经济和科技等条件的综合作用下 形成的农业生产地区 2 特征 同一农业地域内 农业生产的 结构 经营方式 发展方向等具有相同的特征 3 成因 是人们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合理利用 的结果 地域 历史 条件 农业土地 2 混合农业 1 主要类型 与畜牧业相结合 2 典型地区 澳大利亚的 盆地 其经营方式是种植 和 的混合 耕作业 墨累 达令 小麦 牧羊 思考 1 目前 财政部安排的农资综合补贴 粮食直补 农机具补贴逐年增加 这反映了哪个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提示政策 2 我国农耕区的家禽 家畜饲养属于混合农业吗 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是混合农业吗 提示混合农业中耕作业和畜牧业所占比重相当 因此我国农耕区的家禽 家畜饲养不属于混合农业 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属于混合农业 3 农业生产对环境带来的都是有利影响吗 提示农业生产可能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如土地荒漠化 土壤盐碱化 水土流失 土壤污染等 1 下列有关农业区位的叙述正确的是 农业区位就是农业生产所选定的地理位置 农业区位选择的实质是对农业土地的合理利用 农业区位因素仅指自然环境各因素 农业区位因素不是一成不变的A B C D 解析农业区位有两层含义 一是指农业生产所选定的地理位置 二是指农业与地理环境 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各因素的相互联系 农业区位因素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农业区位选择的实质是对农业土地的合理利用 答案D 预习效果自测 2 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类型和规模的是 A 气候B 土壤C 市场需求D 政策解析最终影响农业生产类型和规模的是市场的需求 答案C 3 下列各地区农业与地形因素最密切的是 A 横断山区的立体农业B 海南岛种植天然橡胶C 江南丘陵种植茶树D 吐鲁番种植葡萄解析横断山区立体农业的影响因素主要是地形 海南岛种植天然橡胶 吐鲁番种植葡萄的影响因素主要是气候 江南丘陵种植茶树的影响因素主要是土壤 答案A 4 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主要 A 分布在国土的中 西部B 分布在国土的东南部和西南部C 水稻和牧牛相结合D 小麦和牧牛相结合解析澳大利亚的牧羊业主要分布在其国土的西南部和东南部 其组成是小麦和牧羊相结合 答案B 探究点一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探究活动 阅读材料 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影响农业区位的主要因素 材料二玫瑰原产于我国华北 性喜阳光 对土壤与气候的适应性强 在气候温和 土壤湿润 雨量充沛的条件下生长繁茂 一般为3月初老枝萌芽 4月初展叶 4月中旬孕蕾 5 6月开花 花期约20天 材料三每年的2月14日是西方的情人节 在这一天 情侣之间互送玫瑰 巧克力以表达爱意 近几年我国的情侣之间也在仿效学习 在天寒地冻的隆冬季节 花费 高价钱 购置 不合时宜 的玫瑰花 过起了情人节 1 为什么说农民对农业区位的选择更多地考虑社会经济因素的变化 2 材料二中 影响华北地区作为玫瑰花原产地的主导因素是什么 3 结合实际生活和材料三 解释 不合时宜 的具体含义 4 使得玫瑰花出现在隆冬季节的主导因素是什么 答案 1 一般情况下 一个地区的自然因素可以看作是相对不变的 而农业生产的社会经济条件则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中 因此 农民对农业区位的选择要经常关注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 以便及时调整农作物的品种和规模 2 气候 3 玫瑰花在自然环境下的正常的花期出现在5 6月份 但情人节时 2月14日 我国大部分地区正值隆冬季节 此时玫瑰还没有萌芽 所以其出现在市场上是 不合时宜 的 4 技术和市场 反思归纳 1 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 1 自然因素 2 社会经济因素 2 区位因素变化对农业的影响 社会经济条件 科技条件等在不断变化中 其将通过对地形 光热 土壤的改造或对市场 交通等因素的影响 间接或直接影响农业发展 具体分析如下所示 规律方法分析农业区位因素需抓住的 关键词 在农业区位因素分析中 常常有以下关键词 主要因素 自然因素 社会经济因素 优势因素 限制性因素 主导因素等 关键词不同 回答角度也不同 1 主要因素 包括自然因素与社会经济因素 2 自然因素 包括地形 气候 水源 土壤等 3 社会经济因素 市场 交通 政策 技术 劳动力 4 限制性因素 指不能满足农业发展需要的因素 5 主导因素 指对某种农业生产影响最大的因素 6 优势因素 与其他地区相比 具有明显优越性的因素 即时巩固 1 下图为 我国某地区农业土地利用变迁过程图 读图完成 1 3 题 1 该地区可能位于 A 江淮平原B 珠江三角洲C 黄河三角洲D 三江平原 2 该地区土地利用变迁的最主要原因是 A 灌溉技术的提高B 劳动力素质的提升C 市场需求的变化D 农作物品种的改良 3 发展到第 阶段时 该地区最有可能 A 自然灾害多发B 商品率大幅度提高C 农业投入不足D 农业人口比重上升 解析第 1 题 从图中看出 该地在第一阶段 以养殖和种植桑树或甘蔗为主 故判断为珠三角的基塘农业 我国江淮地区没有甘蔗种植 而黄河三角洲及三江平原纬度高 也没有甘蔗种植 故选B 第 2 题 珠三角的基塘农业充分利用珠江三角洲地区地势低平 降水丰富的特点 是一种新颖的混合农业 其主要产品的变化主要体现市场需求量的变化 故选C 第 3 题 发展到第 阶段时 该地区主要种植一两种农作物 形成较大规模的专业化生产 故利于提高商品率 故选B 答案 1 B 2 C 3 B 2 以色列国土除地中海沿岸外 大部分是荒漠 水资源奇缺 但就在这样的地方 枣椰林 葡萄园 果园到处可见 生产的粮食 蔬菜 水果不仅能自给 还能大量出口 对水资源的科学合理开发和利用是以色列实现这一飞跃的重要途径 据此 完成 1 2 题 1 限制以色列农业发展最主要的区位因素是 A 热量B 水源C 土壤D 地形 2 以色列发展农业的主要途径是 A 加大科技投入 发展滴灌技术B 改善自然条件 提高机械化水平C 培育优良品种 增加作物产量D 开拓国际市场 扩大对外贸易解析第 1 题 以色列降水少且分配不均匀 所以水源是限制其农业发展的最主要区位因素 故选B 第 2 题 高科技是以色列农业的招牌 滴灌技术是解决最大难题 缺水 的最有效途径 故选A 答案 1 B 2 A 探究点二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形成及分布 探究活动 读 澳大利亚降水 自然带 人口和小麦 牧羊带分布图 回答下列问题 1 读图分析澳大利亚大陆降水分布的特点 2 澳大利亚人口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为什么 3 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区有何分布规律 其地域类型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有哪些 答案 1 降水量由北 东 南沿海向内陆减少 呈半环状分布 2 东南沿海地区开发历史悠久 是殖民者最早登陆的地区 气候温暖湿润 交通便利 3 分布于国土的东南部 西南部 主要区位因素 气候温暖湿润 土壤肥沃 地形平坦 水源充足 河流 距海洋较近 交通便利 机械化水平高 科技先进 实现良性循环 商品率高 反思归纳 1 农业地域的形成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2 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区位因素 澳大利亚既是世界小麦市场的主要供应国 也是世界畜产品的主要产地之一 还是世界最大的羊毛生产国和出口国 其混合农业的形成条件如下表所示 3 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主要优点 特别提醒农业地域不等同于农业生产地区 农业地域内 生产条件 结构 经营方式 发展方向具有相同的特征 而农业生产地区内部可能存在若干种且变化的农业经营方式 即时巩固 1 读图 完成 1 2 题 1 图例Q代表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 地中海农业B 混合农业C 畜牧业D 种植业 2 该种农业地域类型的主要优点有 对市场的适应性较强 农场主收入较稳定 便于投入大量劳动力精耕细作 有利于保持土壤肥力 与当地湿润多雨的气候相适应A B C D 解析第 1 题 从图中可以看出 图例Q位于澳大利亚西南部和墨累 达令盆地 所以农业地域类型是混合农业 第 2 题 该农业区土地交替种植小麦 牧草或休耕 有利于保持土壤肥力 农民可以根据市场需求 决定多种植小麦还是多牧羊 对市场适应性强 收入稳定 澳大利亚地广人稀 不可能投入大量劳动力进行精耕细作 从图中可以看出 混合农业区大部分位于年降水量小于500mm的地区 答案 1 B 2 C 2 下图是我国某地农业分布简图 读图完成 1 2 题 1 图中农业地域类型属于 A 商品谷物农业B 混合农业C 大牧场放牧业D 水稻种植业 2 据图判断 A 箭头表示该地农业生产忙季和闲季错开B 箭头表示该地农业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发展C 水热条件决定着该地农产品类型和规模D 该地位于我国太湖平原 解析第 1 题 仔细读图 注意该区域农业产品类型及其分布 推断农业地域类型 由图中各种鱼类等可以推断该区域有水产养殖业 同时与附近的水稻 甘蔗等种植业混合 因而该区域农业地域类型属于混合农业 第 2 题 据图可知 图中箭头表示种植业与水产养殖业之间的物质流动方向 故排除选项A 该地应该位于我国珠江三角洲 这种基塘农业充分利用了自然界中的物质和能量 利于农业生态系统良性发展 决定该地农产品类型和规模的因素主要是市场 故排除C 该地位于我国珠三角故排除D 综上所述 本题答案为B 答案 1 B 2 B 知识结构 晨背索引1 农业区位 农业地域类型的概念 2 影响农业的自然 社会经济因素 3 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及特点 4 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区位因素及特点 下图所示区域中 秋明 汉特 曼西斯克等城市的蔬菜供应主要依靠进口 波动较大 2014年起 这些城市郊区以及周边地区采用荷兰等国的技术 修建了大型温室蔬菜培植基地 生产的蔬菜可满足当地约20 的需求 据此完成1 3题 1 该地区蔬菜种植的限制性自然因素是 A 热量B 水分C 光照D 土壤 2 该地区利用温室培植蔬菜的优势条件是 A 劳动力成本低B 生产技术先进C 种植历史悠久D 能源供应充足 3 该地区扶持温室蔬菜培植基地建设的直接目的是 A 减少蔬菜对外依赖B 增加农业经济收入C 改善当地种植结构D 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解析第1题 该地区纬度较高 气温较低 修建大型温室蔬菜培植基地可以改善热量条件 因此热量是限制当地发展蔬菜种植的限制性因素 第2题 从材料信息 2014年起 这些城市郊区以及周边地区采用荷兰等国的技术 可以得出 该地区的温室培植蔬菜的生产技术比较低 温室种植起步晚 时间短 当地经济发达 劳动力成本较高 由图例可知该地区具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 可以为温室培植提供充足的能源 第3题 从材料提取信息 蔬菜供应主要依靠进口 和该地区引进的温室培植 生产的蔬菜可满足当地约20 的需求 说明政策扶持最直接的目的是让蔬菜尽可能满足当地需求 减少对外依赖 答案1 A2 D3 A 4 山东省在全国的农产品市场竞争中 结合本省的自然地域特点和社会经济特征形成了一些品牌性质的农业地域 如 烟台苹果 莱阳梨 肥城桃 章丘大葱等 有关农业地域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农业地域是指在一定地域自然条件相似的地区 形成的农业生产类型B 在同一类型的农业地域内 各方面特征完全相同C 农业地域的形成 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合理利用农业土地的结果D 澳大利亚的农业地域类型只有混合农业 解析农业地域是指在一定的地域和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 在社会 经济 科技 文化和自然条件的综合作用下 形成的农业生产地区 农业地域的形成 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合理利用农业土地的结果 答案C 十八世纪墨累 达令盆地开始种植小麦 饲养绵羊 现已成为澳大利亚主要的农产品输出地 随着农场规模 数量的扩大与墨累河河水引用过多 该地陆续出现了一些环境问题 读图 粗箭头代表主要流向 细箭头代表次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14.3热机的效率课件 2025-2026学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册
- 知识产权评估培训课件
- 知识产权申报培训活动课件
- 钳工基本知识培训课件目标
- 知识产权培训课程分类课件
- 知识产权培训证书查询网课件
- 2025年生态循环农业技术模式与农业土壤修复效益分析报告
- 钢铁厂装车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钢铁出口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安全员安全操作规程考试题集
- 医保科考核细则
- 航空航天行业飞行器制造技术试题集
- 2025年广东汕头市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太阳能热水工程验收报告
- 2025年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中考一诊英语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 班级卫生打扫课件
- 校家社协同育人专题家长培训
- 2025至2030年中国聚氨酯传送带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电梯扣款通知函
- 《无铅压电陶瓷综述》课件
- UL891标准中文版-2019配电盘十二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