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创新教案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是声音部分的第一节,又是初二学生刚刚进入物理学习的起始阶段,因此拉近物理与生活的关系,激起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是非常关键的。而这节课的内容特点决定了它和学生的生活紧密相关,因此,本节课的设计就从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通过探究活动体验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出发,在教师引导下,使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实验和对实验现象及收集的信息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结论。在探究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锻炼,同时也感到物理就在自己的生活之中。 声音的产生和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是本节教学的两个中心环节,我采用教师质疑、演示实验、引导学生观察等实验探究的方法,启发引导学生认识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声,而真空不能传声。 一、教材分析与学情分析 2、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本节课的重点是声音产生的原理和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因为了解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的原理,是进一步学习本章其它内容的前提,这个前提的掌握与否是本章后续学习的关键,是实现本章教学目标的基矗 【教学难点】 本节课教学的难点是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因为仅仅依靠学生的日常生活感受很难认识到这一点,只有借助于实验及推理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而学生刚刚接触物理知识,认知能力相对薄弱,理解起来比较困难。 【重点】: (1)声音的产生 (2)声音的传播 【难点】: 主要是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声传播现象。 二、教学目标 依据教学大纲的规定、教材内容的要求和对学生学情实际的分析,本节课内容的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掌握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的基本知识。 (2)会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问题,培养交流、表达能力和观察思维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掌握初步研究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2)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善于与其他同学交流合作的意识。 三、教法和学法: 【教法学法】 1实验探究法:引导学生操作敲桌子听声实验和弹钢尺实验, 归纳得出声音产生的原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演示法:通过音叉溅水演示实验,增强学生对声音产生原理的认识;,播放真空罩视频,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演示水中放歌实验,来说明液体也能传声。 3类比法:通过演示水波实验、播放敲鼓图片,类比说明声音在 介质(空气)中是以声波的形式传播的。 1知识方面:运用观察、探究、归纳和总结的方法解决问题。 2人文方面:探究实验中要有团结协作、勇于探索的精神。 采用教与学最优组合的教学方法,遵循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课时安排】二课时 【实验器材】 1教师实验器材:自制多媒体课件、小音响、激光笔、纸盒、小镜子、盛水小盘、手机、塑料薄膜、衣架、绳子 2学生实验器材:钢尺、水盆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 我们生活在大自然中,每天都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可是我们是否想过“声音”背后的奥秘。接下来老师给大家播放一段音频,大家注意倾听。 播放音频:大自然各种声音,其中有汽笛声、鸟叫声、瀑布声等等。让学生们观察并思考。 提问:生活中的声音是怎样产生又是如何传播到我们耳朵中的呢? 总结:为了揭开声音背后的奥秘,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今天的课题第二章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欣赏音乐片段 思考问题 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奥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 新课教学 提出问题 动手实验 总结规律 得出结论 在讲授新的课程之前,老师给大家播放两幅动画。 播放动画:青蛙叫声、蚊子叫声。 组织学生进行实验 互动实验:引导学生一起做弹钢尺、纸片、把手放在喉咙亲身感受说话实验。 引导学生感受这些发声体都有什么共同特征: 青蛙发声鼓膜振动; 蚊子鸣叫翅膀在振动; 纸张发声时在振动; 直尺发声时在振动; 提问:声音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观看动画,观察发声体的特征。 学生实验: 1、跟着老师一起做弹钢尺、纸片、说话实验。 2、观察并思考发声体特征。 学生发挥想象,和老师一起感受发声体特征。 通过实验做出猜想: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 学生动手进行探究,增加感性认识,深刻领会声音产生的原因。 活跃课堂气氛,使刚刚进入物理学习的学生体会到物理的乐趣,并初步形成声音产生与振动有关的意识。 验证猜想: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 播放视频:用泡沫塑料球靠近未发声的音叉,让学生观察塑料球变化情况;然后将音叉敲响,把塑料球靠近正在发声的音叉,声音逐渐减弱,让学生观察塑料球运动情况。 引导学生对以上各实验进行综合归纳。 学生归纳得出结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振动停止,声音停止。 声源:正在发声的物体。 使学生深刻意识到转化法在探索物理知识中的重大作用,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声音的产生与振动有关的意识。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想一想:声音是怎样从声源传播出去的呢? 如:老师上课的声音是怎样传播到我们的耳朵里的。 播放视频:用真空罩盖住正在响的闹钟,此时打开抽气机开关,逐渐抽空真空罩内的空气,让学生观察声音变化,当听不到声音时,关闭抽气机并逐渐放入空气,再次观察声音变化。 提问:真空罩中的声音有变化吗? 声音的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 得出结论:声音变化说明声音传播需要介质。 组织学生实验: 互动实验:引导学生做敲桌子实验。 提问:为什么桌子另一头的同学能听到这一头的敲桌声? 得出结论:固体可以传声 应用:电话 演示液体传声实验 得出结论:液体可以传声 液体传声在生活中的应用: 渔民在水中利用电子发生器在水中发出鱼儿喜欢的声音将鱼诱入网中;岸边钓鱼,需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衡水物理考试题及答案
- 核电进厂考试题及答案
- 灌水试验考试题及答案
- 高热惊厥考试题及答案
- 企业社会责任实践指南与评价标准
- 梦想起航的航天之旅想象作文4篇
- 动画概论考试题及答案
- (正式版)DB15∕T 3372-2024 《油莎豆茎叶好氧堆肥技术规程》
- 数据分析标准处理工具集
- (正式版)DB15∕T 3277-2023 《河套地区青贮玉米与袜食豆混播栽培技术规程》
- 2025劳动合同范本下载
- 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数学第一次月考立体几何卷全解析【测试范围:沪教版2020必修第三册第十章】(上海专用)
- Unit 3 Places we live in单元整体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表格式(5课时)
- 2025年4月自考02204经济管理试题及答案
- 统战工作培训课件
- 泡茶的步骤课件
- 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
- 《无机化学》第六版 课件 0绪论
- 水利建筑工程概算定额(上册)2025版
- 安徽省2021-2023年中考满分作文45篇
- 2025年打字员中级工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