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拿来主义》教学设计.doc_第1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拿来主义》教学设计.doc_第2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拿来主义》教学设计.doc_第3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拿来主义》教学设计.doc_第4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拿来主义》教学设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拿来主义教学设计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理清文章思路,准确把握中心论点,正确理解文章主旨的能力。(2)培养学生抓住关键词句,鉴赏本文幽默犀利、反讽的语言风格。(3)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学会运用本文所阐述的道理,针对当前的某一社会现象发表自己的看法。3.情感目标树立正确对待外国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及取舍方法。【教学重点】1.理清文章思路,准确把握中心论点,正确理解文章主旨。2.学习破立结合的论证方式,理解破与立的关系。3.领会本文比喻论证、举例论证和类比论证的方法。【教学难点】1.理解“拿来主义”的含义与意义,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祖国文化遗产和外来文化。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运用本文所阐述的道理。2.鉴赏鲁迅先生犀利、幽默、反讽的语言风格【教学方法】:朗读法、课堂讨论法、引导研读法【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点:理清文章思路,理解文章主旨及破与立的关系(一)导入多媒体展示欢庆西方节日和中国传统节日的图片,对比西方节日的火热和中国传统节日淡化的现状,导入新课。(二)整体感知课文1.教师范读,学生正字音,标明段落数。2.学生自读课文,多媒体展示重点字词及思考题。问题:本文的论题是什么?中心论点是什么?学法指导:不急于回答问题,重在指导学生,利用工具书及书下注释自读课文,解决字词问题。并在熟悉课文的过程中,发现问题,独立思考。3.教师多媒体展示作家介绍及写作背景(略)。4.学生再读课文,初步梳理文章思路。问题:围绕什么论题,文中都提到了哪些主义?作者驳斥哪个?提倡哪个?论证方式有什么不同?中心论点是什么?划分文章结构层次。进行小组交流讨论讨论、明确:针对如何对待外国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遗产的问题,文章提到“闭关主义”“送去主义”和“拿来主义”。作者先批驳“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的错误观点,是驳论的论证方式;再阐明自己主张,提倡“拿来主义”是立论的论证方式。这里驳论是为立论服务的。点明本文因果论证、破立结合的论证方式。中心论点是要实行拿来主义。1-6节论述为什么要实行“拿来主义”;7-9节论述怎么样实行“拿来主义”;10节总结全文。(三)研读解析课文,深入理解思想下面将从论证结构的角度入手,以4个大问题统领,展开师生、生生探讨论交流,深入解析课文。1.为什么要提出拿来主义?(1)问题:为什么其它做法不可取?引导、提示:重点从“送去主义”的成因、表现、实质与危害几方面分析。探讨、明确:“闭关自守”的“大门”没有了,“守”也失去了立足之地,于是就走向极端的“送去主义”。实质都是以文明古国自居,自夸自大。单纯送去,沦为乞丐;听凭“送来”,深受其害。长此下去,必然让我们的人民更加陷于被侵略、受奴役的悲惨境地。因此我们要正视历史发展的逻辑,采取与“送去主义”针锋相对的”拿来主义”。(2)问题:为什么不直接从“拿来主义”写起?探讨、明确:因果论证、破立结合,增强针对性和说服力。 “送去主义”和“拿来主义”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以“送去”的危害,突出“拿来”的必要,“破”正是为了立,“破”得彻底,“立”的才牢靠。2.什么是拿来主义?问题:拿来主义的内涵?提示:作者是在批判“闭关主义”“送去主义”的基础上自然过渡到对“拿来主义”的论证。明确: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拿来。3.怎样实行拿来主义?(1)问题:拿来主义者应具备的条件是什么?探讨、明确: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2)问题:拿来主义者应有的做法是什么?探讨、明确:“他占有、挑选”,“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先占有这个“大宅子”,再进行挑选,批判性地吸收。合理使用“鱼翅和鸦片”,少量存放“烟枪和烟灯”作展品,坚决毁灭“姨太太”。(3)拿来主义者不应有的做法是什么?探讨、明确:害怕继承,拒绝借鉴的逃避主义者孱头;盲目排斥的虚无主义者昏蛋;崇洋媚外,全盘西化投降主义者。4.拿来主义的意义及其重要性和迫切性。探讨、明确:“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点明实行拿来主义的积极意义所在;“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点明重要性和迫切性。(四)本堂小结本节主要梳理了文章思路和结构,明确了论题及中心论点,通过解析破立结合的论证方式,研读“拿来主义”的提出、内涵、做法、意义及重要性,深化对本文思想的理解。(五)布置作业第二课时教学要点:学习本文多种论证方法,鉴赏本文犀利、幽默、反讽的语言(一)检查复习(二)研习新课:品读鉴赏课文1.学习本文综合运用举例、类比、对比、比喻等多种论证方法(1)问题:研讨第一部分驳论中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分组讨论)探讨、明确:揭示一味奉行“送去主义”时,举了“学艺”方面的三个例子,说明我们“拿来”精神的缺失。论述“送去主义”的危害时,用尼采自诩为太阳做类比,一针见血地指出了“送去主义”的本质就是妄自尊大,又以煤的储藏为例,磕头贺喜为喻,生动形象地说明“送去”固然可以显示自己的“丰富”和“大度”,但其结果只会导致中国更加贫弱,在“破中”有力地证明了中心论点。(2)问题:研讨第二部分立论中运用了那些论证方法?(分组讨论)探讨、明确:比喻论证。“大宅子”比喻文化遗产;“鱼翅”比喻文化遗产中的精华部分;“鸦片”比喻文化遗产中的精华与糟粕互见部分;“烟枪和烟灯”指文化遗产的旧形式,“姨太太”指只供剥削阶级欣赏享用的腐朽的东西,是纯粹的糟粕。“孱头”“昏蛋”“废物”比喻错误对待文化遗产的不同态度的人。(3)从全文来看,“送去”“送来”和“拿来”形成鲜明对比。在论述怎样“拿来”时,“孱头”“昏蛋”“废物”与“拿来主义者”对待文化遗产的不同态度,形成鲜明对比。2.鉴赏本文幽默犀利、诙谐辛辣的语言风格提示、引导:抓住关键词句,鉴赏本文遣词造句的灵活、精当,亦庄亦谐,形象生动。品词:(1)辨析“抛来”“抛给”“送来”(2)体会第1段中“挂”“捧”“送”几个动词的准确(3)“灵魂”“天堂”“地狱”“阴功”等迷信用词的讽刺色彩(4)“孱头”“昏蛋”“废物”用词的精当赏句:(1)自从给枪炮打破了大门之后,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使用老百姓口语中常用的比喻。既形象又生动,把“闭关主义”必然演化为“送去主义”的深刻道理一语道破,暗含对“闭关主义”者的揶揄。(2)我想,首先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使用民间俗语,“拿来”态度之鲜明跃然纸上。(3)近来就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但终“不知后事如何”。引用人们喜闻乐见的话本或旧小说中的套话,后文的“出售存膏,售完为止”化用商店广告,都含有强烈的讽刺性。(4)“活人替代了古董,一点进步了。都是反语,将“活人”与“古董”并举,又誉之为“进步”,具有很强的讽刺性。(三)总结归纳课文全文思路清晰,先破后立,综合运用多种论证方法,有力地阐明了对待文化遗产要实行拿来主义的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