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关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巩固用打点计时器和纸带测量物体运动速度的方法。 2、为增强实验的可靠性对实验器材和方法实施控制的技能。 3、用图像法处理数据的技能。 4、使用excel软件处理数据的技能。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参与整个探究过程,体验科学研究的方法和艰辛历程。 2、通过解决变力做功问题,体会科学方法的精妙。 3、通过excel软件的使用,再一次体会计算机技术在辅助实验方面的巨大作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探究过程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享受成功的乐趣,体会物理学研究的科学性。 【教学重点】 1、再次体会功和能量变化关系。 2、实验方案的制定和实施。 3、数据的图像处理。 【教学难点】 1、橡皮筋的弹力做功的处理。 2、数据的处理。 【教学方法】 师生、生生讨论互动的方法。 【教具准备】 长木板(侧面分别钉上两个钉子 )、小车、打点计时器(包括纸带、复写纸、电源和导线)、橡皮筋若干条、直尺、计算机(装有excel软件) 【课时安排】 2课时(第一节设计实验方案,第二节做实验与处理数据,得出结论) 【教学过程】 一、复习并引入新课 师提问:到现在为止,我们已经定量研究了哪几种能量?它们都是怎样得出表达式的?它们与对应力的功有什么关系? 师:对于势能的讨论我们先告一段落,从本节课开始我们要讨论动能,要得出动能的表达式和它满足的规律。 师提问:第一节中是怎样给动能下的定义? 师:动能是与物体的运动有关的能量,而且按照我们已经使用过的研究思路,要得出动能的表达式,必然也是通过探究某个力的功得出,因此本节课就通过实验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今天我们一起讨论建立实验方案,下节课分组实验。 板书:第6节: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关系 二、新课教学 师提问:我们得出重力势能表达式是通过探究重力做功得出的,得出弹性势能表达式是通过探究弹力做功得出的,那么标题中要探究的功是什么力的功?为什么? 教师引导他们说出理由,并由其他同学点评,最后形成统一认识:是合力功,因为合力决定了加速度,加速度是跟速度变化有关的。 师提问:求速度变化,要先测出速度,我们最熟悉的实验室中测速度的方法是什么? 打点计时器 师提问:那么请设计出一个实验方案,能够探究合力的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先说需要什么器材,在说明怎样安装器材。 经过讨论、归纳、整理得出如图所示实验方案。 师:下面我们分别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教师板书: 怎样求合力功 怎样求速度改变量 师提问:怎样求小车受的合力? (1)引导出要甩掉摩擦力这个麻烦,只让绳拉力为合外力,该怎么办?逐步引导出平衡摩擦力,怎样平衡,怎样判断出角度是否合适。 (2)拉力的大小怎么办?是否就等于钩码重力,经过讨论或者推导证明得出拉力小于钩码重力,虽然可以计算出拉力大小,但为了减轻实验负担,就近似认为钩码重力等于绳子拉力,条件是钩码质量远小于小车质量。 师提问:怎样得出位移? 引导出在纸带上确定始、末两点,用尺子测量出位移大小。 师提问:怎样确定始、末速度? 引导得出用中间时刻瞬时速度等于全程的平均速度得出。 师:刚才设计出的方案涉及到的问题我们在必修1中已经解决,现在想用如图所示的方案探究合力功与小车速度变化关系,以上问题如何解决? (1)引导出为使橡皮筋拉力成为合力,平衡摩擦力的方法与前面一样。 (2)拉力大小如何确定?有些学生指出皮筋的劲度可以测出,再由形变量得出拉力,再求合力,引导提问:目的是求拉力还是求拉力的功?发现拉力为变力,求功不好求。引导上节课弹簧弹力也是变力,但我们成功地求出了功,求皮筋这个变力的功能使用弹簧变力功的方法吗?学生回答能用除以2求平均力或者分割、求和、逼近的微积分方法。教师引导提问:弹簧变力的功之所以能用上述方法是因为劲度k恒定,拉力F与形变量L成正比,或说拉力F随形变量L的变化均匀增大,橡皮筋有这个特点吗?即劲度k恒定不恒定?学生回答不出可引导:化学实验中的胶皮管或者医用胶皮管(静脉取血)拉长后有什么变化?学生能回答出变细了,逐步引导出劲度系数变化了。 (3)拉力是变力,而且劲度系数也变,怎样变也不知,弹簧变力功的方法用不了了(画不出F-L图像),那怎么求皮筋做的功? 由于教师一直在问怎样求皮筋这个变力的功,学生的思维一定沿着要求出功的方向,因此至此陷入困境。 师:我们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关系时用过一种方法,不需要求出加速度具体值,也不需要求出力的具体值,只要知道两次实验中力的比值和加速度的比值,就可以得出加速度与力的关系。现在我们要讨论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能用类似的办法吗?若学生仍没有受到启发?接着引导:非要算出功的具体值吗?再用实物引导,展示并说明:“有许多条相同的橡皮筋”若学生还是不能提出正确方案,可以直接告知:“如果我们做两次实验,知道这两次实验中功的倍数关系,还知道两次实验中速度的倍数关系,不也可以看出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吗?”进一步引导学生得出:“第一次用一条橡皮筋,第二次用两条橡皮筋” 师:这种巧妙的方法在物理学史上是有先例的(用几句话简单介绍库仑如何解决电量大小的问题的。) 师:功的问题已经解决,那么初位置与初速度,末位置与末速度的问题呢? 师提问:还能不能从纸带上任意找两个点作为初、末位置呢?若学生做不出判断可进一步问:关键是找到的这两点的速度怎样得出,还能用中间时刻瞬时速度等于全程的平均速度的方法得出吗?学生很自然地发现是变加速,此法不通。再进一步问那应该怎样选始末点,学生容易确定初始点选在头一个点好,因为这样初速为零,但对终了点不能确定,教师引导提问:小车加速过程中皮筋伸长量逐渐恢复,到原长后小车如何运动?学生容易答出匀速,纸带上点间隔均匀,从而可用点间距除以时间间隔得到匀速速度,从而解决末速度问题(末位置无所谓,反正也用不上位移,关键是末速度) 师:解决了以上的实验原理问题,在做实验以前,大家再讨论:为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实验中要注意什么? 学生发表许多意见,老师注意引导大家自评、互评得出大家都同意的几点,如对橡皮筋的要求:各条橡皮筋保证完全一样,且劲度系数适当,实验时还不能超过弹性限度。对小车每次释放的位置要一样等。 师:若实验总共做6次,得到(W、v1)(2W、v2)(3W、v3)怎样处理这些数据,从而得到结论呢? 引导得出用图像法好,可进一步问画什么图?学生很容易回答出W-v图,追问若是直线是什么意思?W与v成正比。曲线是什么意思?学生几乎都回答抛物线,得出W与v2正比(因为学生接触过的曲线基本上只有抛物线,所以容易以偏盖全)可直接告知曲线不一定都是抛物线,即W不一定与v2成正比,即由曲线是得不出结论的,引导出要多画出几种如W-v2关系图,W-v3关系图,W-关系图等,用尝试法寻找结论。 师:图像自己用坐标纸画吗?学生容易得出用excel软件,因为在必修1时用过,教师可用以前的数据组织学生复习用excel作图的方法。 三、课堂小结 师:以上实验的预习过程可以形成提纲式笔记 板书: 1、要探究的是合力的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 2、为使橡皮筋的力成为合力,要平衡掉摩擦力,怎样平衡。 3、怎样解决橡皮筋这个变力做功问题(k也变化),实验中对橡皮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SO 5821:2025 EN Resistance welding - Spot welding electrodes - Female electrode caps
- 【正版授权】 ISO/IEC TR 23090-27:2025 E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Coded representation of immersive media - Part 27: Media and architectures for render-based systems and applications
- 【正版授权】 ISO/TR 4752:2025 EN Biotechnology - Inventory of methods for detection of microbiological contamination in mammalian cell culture
- 【正版授权】 ISO 11680:2025 EN Machinery for forestry - Safety requirements and testing for portable pole mounted powered pruners
- 【正版授权】 ISO 13400-2:2025 EN Road vehicles - Diagnostic communication over Internet Protocol (DoIP) - Part 2: Transport protocol and network layer services
- 古筝课件教学计划
- 2020-2025年期货从业资格之期货法律法规全真模拟考试试卷B卷含答案
- 【深圳】2025年4月广东深圳光明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招聘一般类岗位专干5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剖析附带答案详解
- 电位滴定法仪器分析测试技术系列32课件
- Brand KPIs for milk:a2 in the United States-英文培训课件2025
- 2025年广东省深圳市中考历史试卷(含解析)
- 百万销售日常管理办法
- 天津市南开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及答案
- 安全培训-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专家版
- 2025年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试题及答案
- 土木工程结构力学课件
- 【课件】《科学记数法》说课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 消防检测和消防评估服务方案
- 旧钢板桩买卖合同范本
- 安卓课程设计开发指南
- 健康服务合作协议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