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黄河的治理导学案.doc_第1页
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黄河的治理导学案.doc_第2页
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黄河的治理导学案.doc_第3页
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黄河的治理导学案.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黄河的治理导学案 单位:广东省湛江市第六中学 执教者:梁冰【学习目标】1、 借助地图及所学知识,能分析黄河各河段产生灾害的原因,并能提出合理化的治理措施。2、 形成根据黄河危害的原因寻求治理措施的能力【学习重难点】 黄河危害的原因分析及治理措施【自主学习区】1、 课前准备,回顾知识点回顾上节课学习的黄河知识,阅读课本,完成下表:(一)黄河的概况:河流名称发源地注入海洋河长流经省区流域面积阅读课本“黄河流域水系”,观察黄河的形状(“几”),尝试用简笔画画下来;找出划分黄河上、中、下游的地点 、 ,一并在图中的相应位置标示。 黄河干流简笔画 (二)黄河的贡献 黄河被称为“母亲河”,唐代诗人李白写到“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泻入胸怀间”,“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表达了对黄河的深厚感情。阅读课本,说说黄河对社会经济有什么影响?填写下表:1、中华文明的 地之一,是母亲河。2、中上游蕴藏着丰富的 资源:A、上游梯级开发,建水电站: 峡、 峡等; B、中游水利枢纽: 峡 、 峡等。3、 提供灌溉水源,塑造平原和灌溉作用:在上游塑造了 平原 、 平原,在下游塑造了 平原。4、黄河流域 资源丰富。二、本节主要内容预览(三)黄河的治理黄河母亲“生病”了 材料一 从公元前602年到1938年,黄河决口1590次,大的迁徙改道26次。平均三年有两次决口,百年有一次大改道。1938年黄河改道,河水南下夺淮,淹没豫动东,皖北和苏北大片土地,形成方圆25万平方千米的泛滥区,受灾人口1250万,死亡89万。材料二 黄河经过河套平原,到了内蒙古河口镇以下,进入了中游。这一段黄河穿行于地表裸露的黄土高原峡谷中,水量剧增,急流滚滚,沿途冲刷着疏松的黄土,加上大小支流带进来的泥沙,使河水变浊。一遇暴雨,水土流失更加严重,是世界上著名的“泥河”。 材料三 黄河从河南孟津以下进入下游,流经华北平原地区。由于下游地势低平,流速减缓,泥沙大量沉积,河床逐年淤高,有的河段河床竟高出两岸农田34米,甚至高出10米以上,形成“地上河”。结合课文,阅读材料一、二、三,填写下表中“病症”的内容:黄河的病症及成因河段病症病症 成 因上 游土地 化严重中 游黄土高原 严重下 游发生 灾害在这些忧患中,你认为最大的病症是: 根据上面对黄河各河段的病症及成因分析,分析治理黄河的病症,应当在上、中、下游分别采取什么措施?填写下表: 黄河的治理河段病症治 理 (药方)对 策上 游中 游下 游在上述分析中,你认为治理黄河的关键是治 ,治 的根本是要搞好 ;治理方法上则采取 与 并举,具体措施有: 。【课堂探究区】探究点一:黄河地上河的形成原因: 探究点二: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黄土高原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人为原因:探究点三:小组讨论,根据黄河中游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找出治理黄河中游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药方。探究点四:小组讨论,根据黄河上游土地荒漠化的原因,找出治理黄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