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59968138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28.50KB
格式:DOC
上传时间:2020-03-20
上传人:爺***
认证信息
个人认证
饶**(实名认证)
贵州
IP属地:贵州
20
积分
- 关 键 词:
-
师说
复习
- 资源描述:
-
《师说》复习学案
【学习目标】
1.积累“师、道、传、惑”等实词,“其”“乎”等虚词,能翻译文中的重点句子。
2、识记韩愈相关的文化常识,积累写作素材。
【学习过程】
一、课前阅读。
1、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县)人,唐代著名的 , ,他是 的倡导者,主张文以载道,恢复先秦两汉的的优秀散文传统。祖籍河北昌黎,也称“ ”。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郎”。死后谥“文”,故又称“韩文公”,作品收录于 。
《师说》作于唐贞元十八年(公元802年)韩愈任四门博士时,是说明教师的重要作用,从师学习的必要性以及择师的原则。韩愈针对魏晋以来的门第观念和“耻学于师”的坏风气,以非凡的勇气和知识,抨击时弊,弘扬世道,奖掖后辈,发扬新风,同时,也是对那些诽谤者的一个公开答复和严正的驳斥,其对教师职责和择师原则的论述,至今广为流传。
二、知识积累。
1、解释下面字词的含义。
古之学者必有师 耻学于师
孰能无惑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或不焉 小学而大遗
不拘于时 余嘉其能行古道
作师说以贻之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2、一词多义。
徒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老大徒伤悲
徒以吾两人在也 徒慕君之高义
相如徒以口舌为劳 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
道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策之不以其道
不足为外人道也 从骊山下,道芷阳间行
其
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其皆出于此乎?
其孰能讥之乎? 则或咎其欲出者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其若是,孰能御之?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其自视也,亦若此也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则或咎其欲出者
其翼若垂天之云 尔其勿忘乃父之志
乎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生乎吾前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其皆出于此乎 嗟乎
3、古今异义
1.古之学者必有师(古义: 今义:在学术上有一定建树和成就的人)
2.师者,所以传道受也解惑也 (古义: 今义:表结果)
3.愚人之所以为愚 (古义: 今义:表结果)
4.吾从而师之 (古义: 今义:连词,因此就)
5.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古义: 今义:众多的人)
6.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古义: 今义:对儿童、少年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给少年儿童以全面的基础教育)
7.师不必贤于弟子。 (古义: 今义:不需要)
三、重点句子翻译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3、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4、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5、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惑师焉,惑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6、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适用话题】
可用于“尊敬老师”“博采众长者可成大器”“我们要敢于超越前人”“探索”“创新”“从师学习”“师生关系”“教育”“成长”“师生”“师道”“求知”“长与短”“思考”“仁爱”“善问”“敢于向流俗说‘不’”“敢为人师”“要相互学习”“要勤学善问”“不能自我满足,师心自用”“要相信自己,不必自怨自艾”等写作话题或题目中。
有如下运用角度:
角度一:要勤于发问,还要善问。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讲的是要勤于向老师请教的必要性。勤于询问,才能不断地解决学习与生活中的难题、困惑。但仅有勤于发问还远远不够,还应该懂得问的诀窍,要抓住问题的重点、关键。文中讲有些士大夫让老师教自己的小孩,“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舍本逐末,没有抓信根本,是一种不正确的求学态度。“问”也是一门学问,善于发现问题并敢于质疑的人才能有所建树。
角度二:要善于发现自己的长处,也要学会取长补短
“术业有专攻”,一专多能的人才毕竟是少数,每个人都会是某一方面的专家。正如音乐家善于演奏乐曲,建筑师精于设计高楼大厦,文学家长于描述人生百态。每个人都是一人奇迹,都有属于自己的天赋,有自己的强项,因此,要把自己某一方面的潜能发挥到最大值。同时,我们还要认识到“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要虚心地向拥有其他专长的人求教,正如作为教育家的孔子向郯子、苌弘等人请教。唯有如此,才能不断地丰富自己。
角度三:从学术上看,师生间没有绝对的界限
“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揭示了师生之间没有年龄的差距,有“道“者即为师。老师与学生的定位不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可变的。老师也许在人生阅历、学术经验上丰富一些,但是学生思维活跃,可能在创新方面强于老师,而且不能因为年长,经验丰富而否定学生的创见。孔子说“教学相长“,教师要在自己的“教”和学生的“学”中,发现不足并不断提高自己。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1 / 11
- 内容简介:
-
-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