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建一中2013届高三语文一模适应性考试卷审题:高三语文备课组 2013年3月2日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综合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第卷(单项选择题,共36分)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面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梵文(fn)狩猎(shu)羽扇纶巾(gun)返璞归真(p)B.缫丝(so)珐琅(f)一哄而散(hng)瞠目结舌(chn)C.摒弃(bng)坯子(p)诘屈聱牙(ji)正当防卫(dng)D.皲裂(jn)腈纶(jng)磨牙吮血(shn)唯唯诺诺(wi)2.下列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组是( )A.掂量 绊脚石 崭露头角 额手称庆B.英镑 威摄力 粗制烂造 砰然心动C.遐迩 一滩血 指手画脚 竭泽而鱼D.合龙 笑咪咪 张皇失措 卑恭屈膝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华裔、哈佛、草根这些都是林书豪的身份标签,华人从他身上找到身份认同,美国人则认为他代表了“美国精神”,这是他能一马当先的原因。B近日正热播的这部电视剧讲述了渡江战役打响后,国民党军队势如破竹,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渡过长江后乘胜追击,最终解放海南岛的故事。C媒体,尤其是主流媒体,担负着重大的社会责任,发布的信息应该是真实的,不应该抱着“姑妄言之”的态度,更不允许为利益集团代言。D历史上因贪腐而亡国的例子比比皆是,虽说值得注意,但“后人哀之而不鉴之”,流风余韵绵绵不绝,令人遗憾不已。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受北方强冷空气影响,从1月4日晚上开始, 江西北部、中部、西部、东部大部分地区遭遇不同程度的雨雪天气,多条高速公路发生结冰预警。B在新的教育背景下,教辅书需要承担起服务教学改革,服务于学生减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传播科学知识等任务。C舌尖上的中国通过介绍我国各地美食使观众了解了食物给中国人在礼仪、伦理、人际交往等方面带来的深刻变化。D长篇小说蛙曾获得第八届茅盾文学奖,其作者是中国文坛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创作过红高粱等佳作的著名作家莫言之手。5、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雾是自然,霾是人工。大雾天气使污染物难以及时扩散,才有“能见度不超过十米”、“空气刺鼻”的现象出现。B在海边他写浪花,写礁石;在山顶他写青松,写老藤;在田野他写春花,写秋月:真可谓“远山近水皆有情。”C有人开玩笑说:如果你还不知道韩国歌手“鸟叔”的江南Style,那有两种可能:第一种是你们村里至今没通网络,第二种则是你是从古代穿越来的。D当被问及 中国好声音为什么会有如此高关注度的问题时,中国当代知名作家查建英一语中的地回答“很闹的外表,形式里边是触及灵魂的”。6、下列各项中,对名著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君子要重义避利,追求道义。孔子认为,君子和小人之间的差别还在于具有不同的生活态度和不同的人生追求。他认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B为了维护封建礼教和封建制度,他坚决反对孙子们进学堂和参加一切社会活动。他逼觉新和瑞珏结婚,制造了觉民和瑞珏、梅三个人的爱情悲剧。他把家中男女仆人视同牲畜,硬是把只有17岁的鸣凤送给60多岁的冯乐山做小老婆。鸣凤死后,他又把婉儿抬到冯家受煎熬。在高老太爷的生命中,维护大家庭的秩序、兴盛,是他意志的全部。(家)C艾妮斯无论从容貌、品德、学识、思想,她几乎都无可挑剔。她美丽端庄,大方得体,温柔善良,恬静稳重,体贴周到,有敏锐的洞察力,坚强的性格和意志,宽容博爱的心肠,她是大卫的精神依托,美丽天使,任何人都会为有这样一个知心朋友而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大卫科波菲尔)D拉斯蒂涅是从外地来巴黎读大学的青年,出身破落贵族家庭,白皮肤、黑头发、蓝眼睛,热情而有才气,想做一个清廉正直的法官。但巴黎的豪华生活的刺激加强了他“对权位的欲望与出人头地的志愿”。( 高老头)1D解析:A梵(fn);B珐琅(f),瞠目结舌(chng);C.诘屈聱牙(j) 正当防卫(dng)2.A解析: B项,威慑力,粗制滥造,怦然心动;C项,一摊血,竭泽而渔;D项,笑眯眯 卑躬屈膝3 C【解析】A“一马当先”形容领先或带头,不合语境。B“势如破竹”形容不可阻挡的锐气,误用褒贬。D流风余韵:指前代流传下来的风雅韵事或好的风尚。褒贬不当4B(A句谓语“发生”与宾语“预警”搭配不当,可将“发生”改为“发布”,范围不清;C项“礼仪、伦理、人际交往”并列错误;D句式杂糅;)5 A (B 句号应在引号外。C第一个冒号该逗号。 D项“中国好声音”为栏目名称,用引号。)6B(制造了觉新和瑞珏、梅三个人的爱情悲剧)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小题。学习:当代人的一种生存方式(节选)现实中,本来是为了完善人、提升人的学习却被仅仅当成了获取分数、学历、文凭、证书的手段,成为获取金钱、地位、荣誉、权力的工具,学习视野中的人被遗弃了,学习非但不是为了人的发展与完善,反而成为奴役人的手段,人在学习中寻找不到快乐,反而成为一种负担和压力。正当人类在惊叹科技的神奇、享尽科技带来的繁华与便利之时,科技的负面影响却悄然而来,人口膨胀、能源枯竭、环境污染、生态失衡、核武器威胁等问题逐步侵入了人们的生活世界,扰乱了人们的生活秩序,这种状况愈演愈烈,直至演化成社会和人类生存的极大威胁。诺贝尔奖获得者P克鲁芩于2000年提出了一个新概念:“人类世”。成为研究人与自然关系的新视角。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刘东生院士认为,“人类世”的意义在于提醒人类:“人的活动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地质营力,对于地球的影响越来越大。人和自然相互作用加剧,已经引起了地球环境一些不容乐观的变化,正在加剧侵蚀着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系统,因此,我们人类必须注意自己的行为。以免引起大的人为的自然灾害。”这绝非危言耸听,生态问题已经成为全球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在人类面临的前所未有的生存与发展危机面前,风险与机遇同在,人类既有可能取得空前的成就,也有可能陷入最终的灾难。而将要发生哪一种情况,人们愈来愈认识到这依赖于一种主要的和决定性的因素,即人的理解能力和行动。而人的理解能力和行动主要依赖于人的学习来发展。一切学习都是关涉人的学习,都是为了人的学习,但在工业社会工具理性的极度张扬下,任何事物都难免被打上“物化”的烙印,学习也突出地呈现出它的工具性特征,学习成为应付考试和寻找职业的工具,学习的主要场所学校日益功利化。从整体上失去其精神陶冶的意义。结果是学习最大限度地满足了个体和社会世俗发展的要求,却导致了个体的人格危机、精神危机、德性危机以及产生的严重的片面发展和畸形发展,培养了许多有知识、有能力,但在人格、精神和德性上都有很大缺陷的“空心人”“单面人”和“非道德的人”。人的学习存在的危机与问题,是对学习认识的片面、扭曲、停滞与不足所造成的。学习是当代人的一种生存方式。生存不是一个简单的描述性概念,而是一个力求把握人的生存真谛的反思性的哲学概念。生存并非简单地指“生命的存活”而是指“生成着的存在”。人的存在不是现成的而生成的,并且不是最终完成于某一确定的状态,而总是向未来,向新的可能的开放。当下的学习,不是简单地为了一种生命的存活,而是为了一种生成着的存在;当下的学习,不能仅仅为着单个个体的生存,更应着眼全人类的生存,因为没有全人类的生存也就谈不上个体的生存。7.下列对“科技的负面影响”和“人类世”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科技的负面影响扰乱了人们的生活秩序,负面影响的状况得不到扼制会成为社会和人类生存的极大威胁。B.“人类世”的意义在于提醒人类:人和自然相互作用加剧,将会引起地球环境不容乐观的变化,加剧侵蚀着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系统,生态问题可能成为全球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C.诺贝尔奖获得者P克鲁芩于2000年提出的“人类世”新概念成为研究人与自然关系的新视角。D.人口膨胀、能源枯竭、环境污染、生态失衡、核武器威胁等问题侵入人们的生活世界是科技的负面影响。8.下列关于学习与生存问题的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人类面临的前所未有的生存与发展危机面前,人类既有可能取得空前的成就,也有可能陷入最终的灾难,这取决于人的理解能力和行动。B.生存不仅是一个简单的描述性概念,而且是一个力求把握人的生存真谛的反思性的哲学概念。C.一切学习都是关涉人的学习,都是为了人的学习,但在工业社会工具理性的极度张扬下,某些事物都难免被打上“物化”的烙印。D.“空心人”“单面人”和“非道德的人”是由个体的人格危机和知识能力的缺陷造成的。9.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学习成为获取金钱、地位、荣誉、权力的工具,而不是为了人的发展与完善,那么学习就会成为奴役人的手段,成为一种负担和压力。B.学习被当成了获取分数、学历、文凭、证书的手段,原因是人在从事学习活动时出于某种功利的目的。C.当下的学习,不是简单地为了一种生命的存活,而是为了一种生成着的存在。“生成着的存在”是指人的存在不是生成的而是现成的。D.因为没有全人类的生存也就谈不上个体的生存,所以,我们当下的学习,不能仅仅为着单个个体的生存,更应着眼全人类的生存。7.(B)“将会”原文是“已经”,“可能成为”原文是“已经”8.(A)B.原文的表述是“生存不是一个简单的描述性概念”;C.“某些事物”原文是“任何事物”;D.“空心人”“单面人”和“非道德的人”应是个体人“对学习认识的片面、扭曲、停滞与不足所造成的”。9.(C)“生成着的存在”是指人的存在不是现成的而是生成的。三、(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花云,怀远人。貌伟而黑,骁勇绝伦。至正十三年杖剑谒太祖于临濠。奇其才,俾将兵略地,所至辄克。太祖将取滁州,率数骑前行,云从。猝遇贼数千,云翼太祖,拔剑跃马冲阵而进。贼惊曰:“此黑将军勇甚,不可当其锋。”兵至,遂克滁州。太祖渡江,云先济。既克太平,以忠勇宿卫左右。擢总管,徇镇江、丹阳、丹徒、金坛,皆克之。过马驮沙,剧盗数百遮道索战。云且行且斗三日夜,皆擒杀之。太祖立行枢密院于太平,擢云院判。命趋宁国,兵陷山泽中八日,群盗相结梗道。云操矛鼓噪出入,斩首千百计,身不中一矢。还驻太平,陈友谅以舟师来寇。云与元帅朱文逊结阵迎战,文逊战死。贼攻三日不得入,以巨舟乘涨,缘舟尾攀堞而上。城陷,贼缚云,云奋身大呼,缚尽裂,起夺守者刀,杀五六人,骂曰:“贼非吾主敌,盍趣降!”贼怒,碎其首,缚诸樯丛射之,骂贼不少变,至死声犹壮,年三十有九。太祖即吴王位,追封云东丘郡侯,立忠臣祠祀之。方战急,云妻郜祭家庙,挈三岁儿,泣语家人曰:“城破,吾夫必死,吾义不独存,然不可使花氏无后,若等善抚之。”云被执,郜赴水死。侍儿孙瘗毕,抱儿行,被掠至九江。孙夜投渔家,脱簪珥属养之。及汉兵败,孙复窃儿走渡江,遇偾军夺舟弃江中,浮断木入苇洲,采莲实哺儿,七日不死。逾年达太祖所,孙抱儿拜泣,太祖亦泣,置儿膝上,曰:“将种也。”赐儿名炜。其五世孙请于世宗,赠郜贞烈夫人,孙安人,立祠致祭。(节选自明史花云传)注:偾军:溃败的军队。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俾将兵略地 略:攻掠B杖剑谒太祖于临濠 杖:拿着C猝遇贼数千,云翼太祖 翼:像鸟翅膀那样保护D贼非吾主敌,盍趣降 趣:归顺11下列加点虚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貌伟而黑 善刀而藏之B立忠臣祠祀之 均之二策C若等善抚之 若属皆且为所虏D其五世孙请于世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1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花云艺高人胆大的一组是 ()拔剑跃马冲阵而进 黑将军勇甚,不可当其锋 斩首千百计,身不中一矢 贼缚云,云奋身大呼 起夺守者刀,杀五六人 骂贼不少变,至死声犹壮AB C D第卷(共114分)四、(28分)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1)贼惊曰:“此黑将军勇甚,不可当其锋。”兵至,遂克滁州。(4分)译文: (2)命趋宁国,兵陷山泽中八日,群盗相结梗道。(4分)译文: (3)还驻太平,陈友谅以舟师来寇。云与元帅朱文逊结阵迎战,文逊战死。(4分)译文: 10.D“趣”,读“c”,副词,“急速,赶快”的意思。“趣降”是“赶快投降”。11.C C都是“你们”的意思。A前者表并列,后者表顺承;B前者是人称代词“他”,后者是指示代词“这”; D前者是“向”,后者是“对”。12.B扣住题目“艺高人胆大”的要求选择。其中不属于,是贼人对他的评价;是视死如归,至死不屈。13 (1) 贼兵大惊叫道:“这个黑将军太勇猛了,不可抵挡他的锋芒。”大军来到,于是攻下了滁州。(“甚”1分,“当”1分,“克1分,句意1分)(2)花云奉命赶赴宁国,军队陷入山泽中达八天之久,众多群盗结伙阻拦。(“趋”1分,“陷”1分,“梗道1分,句意1分)(3)花云回军驻扎在太平,陈友谅带领水军前来攻城。花云与元帅朱文逊结成阵势迎战,朱文逊战死了。(“还驻”1分,“以”1分,“寇”1分,句意1分)【附译文】:花云,是怀远人。面貌奇伟粗黑,骁勇善战,无人能敌。至正十三年,他提着宝剑在临潼拜见太祖。(太祖)认为他的才能不寻常,让他率军攻打城池,所到之处总能攻克。太祖打算攻取滁州,率领数名骑兵前行,花云也随从前往。突然遇上了几千贼兵,花云保护着太祖,拔出宝剑,策马奔腾,冲破敌人的阵地前进。贼兵大惊叫道:“这个黑将军太勇猛了,不能抵挡住他的锐气。”(后来太祖的)大军来到,就攻下了滁州。太祖渡长江,花云最先渡过去。攻克了太平以后,花云凭借着忠诚和勇猛在太祖身边担任护卫。升任禁军总管,攻打镇江、丹阳、丹徒、金坛等地,都攻占了。在经过马驮沙的时候,几百大盗拦路挑战。花云一边前行一边迎战,连着战斗了三天三夜,把大盗们全部杀死。太祖在太平建立行枢密院,提拔花云做了枢密院的院判。命令他去宁国,军队陷入山中长达八天,盗贼们互相勾结阻挡道路。花云拿起长矛喊叫着刺杀,杀了成百上千的贼人,身上却没有中一箭。返回后驻守太平,陈友谅率领水军前来进攻。花云与元帅朱文逊结好阵势迎战,朱文逊战死了。贼寇进攻三天不得入城,利用大船趁着涨水,沿着船尾攀爬城墙的垛口上去。城池陷落,贼兵绑缚了花云,花云用尽力气大喊,绑他的绳子全断裂了,花云乘机夺下看守者的刀,砍杀了五六个人,骂道:“你们不是我主公的对手,为什么不赶快投降!”贼兵大怒,打破了他的头,又把他绑在桅杆上,用箭射他,(但花云)仍旧大骂,到死他的骂声还十分雄壮,当时年龄只有三十九岁。太祖做了吴王后,追封花云为东丘郡侯,并修建了忠臣祠堂来祭祀他。在战斗紧急的时候,花云的妻子郜氏祭祀家庙,拉着三岁的孩子,哭着对家里人说:“城被攻破,我丈夫必定会死,我为了道义决不一个人活下去,但不能使花氏家族没有了后人,你们一定要好好抚养他啊。”花云被俘虏之后,郜氏投水而死。 仆人孙氏把葬她埋葬完毕,抱着花云的孩子出走,被劫掠到了九江。孙在晚上投奔到一个渔家,脱下她的簪子珥环等嘱托渔家抚养这个孩子。到汉兵败了,孙又偷上孩子去渡江,遇上败军抢走船只把他们丢弃在江中,靠着断木漂浮进入芦苇洲中,采摘莲子喂养小儿,七天都未死去。过了一年到了太祖所在的地方,孙抱着孩子哭泣着拜见太祖,太祖也跟着哭泣,把孩子放在他的膝上,说:“(这是)将军的后代啊。”赐孩子名字花炜。他的五世孙向明世宗请求,追赠郜氏为贞烈夫人,孙氏为安人,修建祠堂祭祀。14.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题目。(8分)临江仙徐昌图饮散离亭西去,浮生长恨飘蓬。回头烟柳渐重重。淡云孤雁远,寒日暮天红。今夜画船何处?潮平淮月朦胧。酒醒人静奈愁浓。残灯孤枕梦,轻浪五更风。(1)这首词的上阕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淡云孤雁远,寒日暮天红”两句是如何表达这种情感的?请简要分析。(4分)(2)有人说这首词的下阕妙在“虚境实写,化虚为实”,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简要说明。(4分)14.(1)表达了作者离别后的惆怅难舍之情和人生漂泊的孤苦无奈之感。(2分) “淡云”两句融情于景,“淡云”“孤雁”是词人别后孤单无依的漂泊境况的写照,“寒日”一句渲染傍晚惨淡清冷的气氛,透露出作者心头的寒意。(2分)(2)同意。离别之情和别后的境况本为虚有,但在下阕中,淮畔夜泊,酒消人醒后,残灯明灭、孤枕难眠、五更风起、暗浪拍船这些羁旅情形被词人描绘得真切感人,以景写情,不言愁而愁自现,确是“虚境实写、化虚为实”的妙笔。(要分析出虚写手法的运用和效果,4分)15.古诗文填空。(5题限选4题)(8分)(1)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 。(论语)(2) ,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短歌行)(3)狗吠深巷中, 。 ,虚室有余闲 (归园田居)(4)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形影相吊。(陈情表)(5)间关莺语花底滑, 。冰泉冷涩弦凝绝 。(琵琶行)15.(1)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2)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3) 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4)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茕茕孑立,(5) 幽咽泉流冰下难。凝绝不通声暂歇五、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9题。(21分)哑巴与春天 迟子建最惧怕春风的,莫过于积雪了。 春风像一把巨大的笤帚,悠然扫着大地的积雪。它一天天地扫下去,积雪就变薄了。这时云雀来了,阳光的触角也变得柔软了,冰河激情地迸裂,流水之声悠然重现,嫩绿的草芽顶破向阳山坡的腐殖土,达子香花如朝霞一般,东一簇西一簇地点染着山林,春天有声有色地来了。我的童年春光记忆,是与一个老哑巴联系在一起的。在一个偏僻而又冷寂的小镇,一个有缺陷的生命,他的名字就像秋日蝴蝶的羽翼一样脆弱,渐渐地被风和寒冷给摧折了。没人记得他的本名,大家都叫他老哑巴。他有四五十岁的样子,出奇地黑,出奇地瘦,脖子长长的,那上面裸露的青筋常让我联想到是几条蚯蚓横七竖八地匍匐在那里。老哑巴在生产队里喂牲口,一早一晚的,常能听见他铡草的声音,嚓嚓嚓,那声音像女人用刀刮着新鲜的鱼鳞,又像男人抡着锐利的斧子在劈柴。我和小伙伴去生产队的草垛躲猫猫时,常能看见他。老哑巴用铁耙子从草垛搂下一捆一捆的草,拎到铡刀旁。本来这草是没有生气的,但因为有一扇铡刀横在那儿,就觉得这草是活物,而老哑巴成了刽子手,他的那双手令人胆寒。我们见着老哑巴,就老是想逃跑。可他误以为我们把草垛蹬散了他会捉我们问责,为了表示支持我们躲猫猫,他挥舞着双臂,摇着头,做出无所谓的姿态。见我们仍惊惶地不敢靠前,他就本能地大张着嘴,想通过呼喊挽留我们。但见他喉结急剧蠕动,嗓子里发出“呃呃”的如被噎住似的沉重的气促声,却说不出一句话来。老哑巴是勤恳的,他除了铡草、喂牲口之外,还把生产队的场院打扫得干干净净。冬天打扫的是雪,夏天打扫的是草屑、废纸和雨天时牲畜从田间带回的泥土。他晚上就住在挨着牲口棚的一间小屋里。也许人哑了,连鼾声都发不出来,人们说他睡觉时无声无息的。老哑巴很爱花,春天时,他在场院的围栏旁播上几行花籽,到了夏天,五颜六色的花不仅把暗淡陈旧的围栏装点出了生机,还把蜜蜂和蝴蝶也招来了。就是那些过路的人见了那些花儿,也要多望上几眼,说,这老哑巴种的花可真鲜亮啊,他娶不上媳妇,一定是把花当媳妇给伺候和爱惜着了!有一年春天,生产队接到一个任务,要为一座大城市的花园挖上几千株的达子香花。活儿来得太急,人手不够,队长让老哑巴也跟着上山了。老哑巴很高兴,因为他是爱花的。达子香花才开,它们把山峦映得红一片粉一片的。老哑巴看待花的眼神是挖花的人中最温柔的。晚上,社员们就宿在山上的帐篷里。由于那顶帐篷只有一道长长的通铺,男女只能睡在一起。队长本想在通铺中央挂上一块布帘,使男女分开,但帐篷里没有帘子。于是,队长就让老哑巴充当帘子,睡在中间,他的左侧是一溜儿女人,右侧则是清一色的男人。老哑巴开始抗议着,他一次次地从中央地带爬起,但又一次次地在大家的嬉笑声中被按回原处。后来,他终于安静了。后半夜,有人起夜时,听见了老哑巴发出的隐约哭声。从山上归来后,老哑巴还在生产队里铡草。一早一晚的,仍能听见铡刀“嚓嚓嚓”的声响,只不过声音不如以往清脆,不是铡刀钝了,就是他的气力不比从前了。那一年,他没有在场院的围栏前种花,也不爱打扫院子,常蜷在角落里打瞌睡。队长嫌他老了,学会偷懒了,打发了他。他从哪里来,是没人知道的,就像我们不知他扛着行李卷又会到哪里去一样。我们的小镇仍如从前一样,经历着人间的生离死别和大自然的风霜雨雪,达子香花依然在春天时静悄悄地绽放,依然有接替老哑巴的人一早一晚地为牲口铡着草料,但我们总觉得少了点什么。原来这小镇是少了一个沉默的人一个永远无法在春天中歌唱的人!16.联系全文,分析第段在文中的作用。(4分) 17.文章以“一个永远无法在春天中歌唱的人”结尾,水到渠成而又让人深思,请分析这句话的含义。(5分) 18.本文中老哑巴与祝福中的祥林嫂有许多相似之处,请加以探究。(8分) 19.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4分)A.文章第段中的“积雪”有双重含义,既指自然界的积雪,又指人性的冷漠。B.这篇文章表现了老哑巴因社会地位低下而被人忽视、遭人歧视、最终遭到抛弃的命运,表达了作者对老哑巴的深切同情。C.本文运用了细节描写,通过对人物的外貌、动作、心理的描写刻画了老哑巴宽厚、仁慈、善良、敢于与命运抗争的形象。D.作品以达子香花作为贯穿全文的线索,脉络清晰,行文自然。E.第段中写到达子香花依然在春天时静悄悄地绽放,有人接替了老哑巴的工作,表明作者已将老哑巴淡忘了。16.结构上,承上启下,承接上文的春回大地的景色描写,开启下文的老哑巴的故事。内容上,“春光记忆”和“老哑巴”联系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城管招聘面试题及答案
- 汽车肇事测试题及答案
- ARDS考试题及答案
- 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区沙市中学2026届化学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
- 经验法则面试题及答案
- 好评制度面试题及答案
- 磨工技师试题及答案
- 任现职期间工作总结
- 认知障碍老人护理全解析
- 家电公司客户分类管理规章
- 风电场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清单
- 儿童血压测量课件
- 医疗AI算法揭秘如何构建高效的疾病预测模型
- 电商外包客服合同协议
-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护理查房
- 《铁路建设项目安全穿透式管理实施指南》知识培训
- 企业研究院管理制度
- 工业管道安全评估方法-全面剖析
- 施工现场排水方案
- 居家养老护理员技能培训计划
- 《国内外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研究现状文献综述》4200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