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三历史复习资料(6-10课) 初三历史复习资料(6-10课) 6.第一次工业革命 时间:18世纪60年代至1840年前后 开始标志:18世纪60年代“珍妮机”的发明 特征:瓦特改良的蒸汽机广泛英雄,人类进入“蒸汽世代”(注意蒸汽的“汽”与电气的“气”的区别) 理论指导:牛顿力学 成就: (1)机器的发明与制造:绵纺织业冶金采矿 (2)动力:瓦特改良蒸汽机 (3)交通工具的创造:轮船、火车 (4)新能源:煤炭 影响: (1)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 (2)生产关系:改变了社会面貌;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产生了两大对立阶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斗争尖锐 (3)国际格局: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世界形成“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重点!) 新兴工业部门:机器制造业 719世纪欧洲工人运动 宪章运动: 原因:19世纪三、四十年代,广大工人为改善劳动和生活条件、提高政治地位积极进行斗争。 时间:18361848 内容:取得普选权以便有机会参与国家的管理。 特点:是世界上第一次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影响: (1)运动是世界上第一次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2)由于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工人运动的进一步发展受到影响。 (3)表明无产阶级已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显示了无产阶级的伟大作用。 共产党宣言 时间:1848年 起草者:马克思、恩格斯 内容:共产党宣言分析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要被社会主义代替的客观规律,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为获得自己的解放而斗争。 影响: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巴黎公社 背景: (1)1870年法国同普鲁士发生战争,法国战败,普军兵临巴黎城下。 (2)资产阶级政府对外屈膝投降,对内准备镇压人民。 (3)1871年3月,政府军队同巴黎市民武装国民自卫军发生冲突,导致巴黎工人起义爆发。 影响: (1)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2)公社战士在强大敌人面前表现出的大无畏精神永远激励着后人。 8.美国南北战争(美国内战) 根本原因:奴隶制的存在阻碍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南北两种不同经济制度的矛盾(缺乏生产力) 核心矛盾:奴隶制的存废问题 时间:18611865 战争目的:维护国家统一 领导者:美国总统林肯 文献: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宅地法(革命中颁布) 作用:调动了人民群众,特别是黑人奴隶的革命积极性;使战争局面开始有利于北方,为北方取胜创造了条件 性质: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影响:美国废除了奴隶制度,扫清了发展资本主义的又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第二次工业革命) 北方胜利的原因: (1)内战中,北方政府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和黑人奴隶的支持。 (2)北方实行了资本主义制度,顺应了历史潮流。 (3)北方政府维护国家的统一,具有正义性。 9.资产阶级统治的扩大和巩固 俄国1861年改革 背景:1.16世纪中期,俄国成为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盛行农奴制。(1)由于农奴制的阻碍,到19世纪中期,俄国的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缓慢,落后于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3.农奴境况十分悲惨,暴动频繁。 时间:1861年 目的:摆脱农奴制危机,巩固统治。 领导人物:亚历山大二世 内容: (1)法令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 (2)农奴在获得“解放”是,可以获得一块份地,但他们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 影响: (1)1861年改革,是沙皇自上而下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2)这次改革虽然流下大量的封建残余,但加快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俄国近代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日本明治维新 背景: (1)19世纪中期的日本,仍是闭关锁国、落后的封建国家。天皇大权旁落,实际权利掌握在幕府将军手中。 (2)外国势力的渗透,激化了日本的国内矛盾,幕府的统治岌岌可危。 (3)一部分中下级武士,逐渐开始接受西方的先进技术和思想,主张以武力推翻幕府的统治,并取得成功。 时间:1868年 人物:明治天皇、中下级武士 内容: (1)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2)经济方面,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先进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3)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 影响: (1)明治维新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 (2)但日本强大起来以后,很快就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 对比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相同点 1.都是在国家统治面临严重危机的情况下进行的。 2.都是统治者自上而下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3.改革后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改革成为两国历史发展的转折点。 4.改革都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5.改革后实力增强,开始对外扩张。 19世纪中期,美、日、俄面临的社会问题是什么?各自通过什么途径解决? 面临的主要问题:美国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不可调和;日本幕府统治危机;俄国农奴制危机。 解决途径: (1)美国通过1861年1865年的内战,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 (2)日本经过武装倒幕斗争,建立了明治天皇政府,并于1868年进行了资产阶级改革。 (3)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于1861年实行了废除农奴制的资产阶级改革。 10.第一次工业革命 时间:19世纪70年代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 开始标志:19世纪70年代电力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 特征:电力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和生活领域,电力的广泛使用,人类进入“电气时代”(注意蒸汽的“汽”与电气的“气”的区别) 理论指导:法拉第的电磁感应原理 成就: (1)电力的广泛使用:“发明大王”爱迪生(美国)研制耐用碳丝灯泡 (2)新机器的创制:“汽车之父”卡尔 本茨(德国)设计出内燃机,带动了新的交通工具的出现汽车和飞机;电报、电话的发明 (3)新能源:石油 影响: (1)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2)生产关系:产生了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注意即帝国主义过度 (3)国际格局:资本主义市场最终形成,导致“穷者越穷,富者越富”;资本主义制度已牢牢取得世界统治地位,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导致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最终导致一战的爆发 新兴工业部门:电力、化工、汽车、航空 比较两次工业革命的不同点: (1)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科学对于生产的影响不如第二次显著,新技术的发明主体与其说是科学家,不如说是有才能的技工;而第二次工业革命,科学发现往往直接导致技术发明。 (2)第一次工业革命重心在轻工业部门,主要是纺织业;第二次工业革命则重心转移到重工业,如石油工业、化学工业、汽车工业。 (3)第二次工业革命涉及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个人网约车租赁合同
- 2025车辆买卖意向合同
- 2025年上海市商品房预售合同ae
- 公园急救知识培训课件
- 搬运工安全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公司职业风险知识培训课件
- 揭阳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揠苗助长课件
- 感染科岗位招聘面试题解析:临床医学知识与应用能力
- 插班生试验课件
- 肉豆蔻丸的基于人工智能的药效预测
- 《复发性流产诊治专家共识2022》解读
- GB/T 23862-2024文物包装与运输规范
- 全国中小学“学宪法、讲宪法”知识素养竞赛题库及答案
- 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日铭记历史吾辈自强爱国课件
- 物理初中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期末综合测试试卷(比较难)及解析
- SYT 7305-2021 连续油管作业技术规程-PDF解密
- 冷藏药品相关知识培训
- CCTV路亚基础知识讲座
- 工作秘密定义及事项范围十一篇
- 手机查询健康体检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