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论语》中感悟新课标下的教学方法变革.doc_第1页
从《论语》中感悟新课标下的教学方法变革.doc_第2页
从《论语》中感悟新课标下的教学方法变革.doc_第3页
从《论语》中感悟新课标下的教学方法变革.doc_第4页
从《论语》中感悟新课标下的教学方法变革.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从论语中感悟新课标下的教学方法变革我的教育故事 从论语中感悟新课标下的教学方法变革我的教育故事书院中学张颖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说过:“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也曾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传授,而在鼓舞和唤醒。”可见教育是一门很深的学问,需要教育者们不断自我探索、发展。我教书十多载,一直处于闭门造车的怪圈中,一味地埋头用自己的方法教书,也一直自我感觉良好,但当我来到了新的环境,接触到新的人和事,才发现山外有山、人外有人。自己老旧的教学方法已不能适应新课程的教学。“原形毕露”的我,诚惶诚恐,胆战心惊,深恐教学误人子弟。好在身边有许多优秀的教师,我可以学习借鉴他们的经验。经过这几年的不懈努力,方才邯郸学步,有了些眉目,对“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也渐渐谙熟,总算能应对新形势下的教学工作。在此借用老祖宗论语中的几句话讲几个教学小故事,算作鞭策。不愤不启,不诽不发在一次课外辅助课程上,我带领学生一起欣赏的内容是天净沙秋思,这首小令可谓让人闻之肝肠寸断,被称作“秋思之祖”。当我正带着学生陶醉在萧瑟的深秋晚景中,品味着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妙处时,突然,前排的一个女生小声却又满怀疑惑地问到:“老师,小桥流水人家好像用得不对。”“是呀,我们怎么也觉得小桥流水人家插在中间不协调呢?” 一石激起千层浪,大家都开始窃窃私语。“小桥流水人家和全曲协调吗?”我大声地向全班同学重复了一遍这个问题。顿时,教室开始热闹起来,大家七嘴八舌地讨论开来,阵营明显分为两派。“那同学们就辩论辩论吧。”我索性把问题还给学生。几分钟过去了,大家渐渐安静下来,看来问题似乎得到了解决。我请那个女生起来总结,她说:“大家认为是协调的,因为黄昏时分乌鸦归巢,而游子却远在天边,对家乡的思念之情难以自禁。别人有家,尽享温馨,而自己却有家不可归。那种伤心欲绝之情也就不言自明了。这里采用了反衬的手法。”这样,经过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问题得到了解决,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善于思考的能力。自从采用新的教学模式以来,我就经常有意识地把课堂放手给学生,把回答问题的权利还给学生。而所谓的正确答案已不是唯一目的,教学的目的在于给他们一个支点,让他们学会翘起学习中的大山,诱导他们通过问题来进行学习,把问题看成是学习的动力。同时,又通过学习来生成问题,把学习过程看成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这样就很好地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使他们注意力高度集中,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全新的教学模式让我觉得“不愤不启,不诽不发”其实是新课程改革所追求的一种教学境界。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第一次给9班的学生上课,我就闹了一个笑话。做了简单的自我介绍后,我就请学生做自我介绍。当我念到“唐媛(yun)霖!”这个名字时,我叫了两遍都没人站起来,倒是有不少同学抿着嘴偷笑,这时,最后一排的一个女生扭扭捏捏地站了起来,小心翼翼地说:“老师,我叫唐嫒(i)霖。”教室里马上哄堂大笑起来。有学生小声议论:“原来老师都有不认识的字!”我在他们心中的第一印象俨然达不到预期的理想效果,这可不是个好兆头。面对同学们嘲笑的眼神,我实事求是地说:“对不起,唐嫒霖同学,我念错了你的名字。但是老师真的必须要好好感谢你,你让大家有机会再次认识这个字。”我郑重地把“嫒”和“媛”字写在了黑板上,并向学生讲解了这两个字的区别,和大家一起学习了这两个字。讲台下的笑声渐渐地消失了,我的坦诚得到了学生的认可。看来尽管不完全算自己的错误,可是作为老师主动承认自己的错误,不仅不会丧失教师的威信,相反,学生对老师“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态度还会产生亲近感,至少他们知道老师是诚实的。还有一次,我在讲一篇英语阅读理解时,正讲到精彩之处,一个学生却举手问我:“老师,pizza是怎么做成的,味道如何呢?”面对学生好奇的眼神,我却不能给他以正确的答案,因为备课时我也忽略了这个问题。只是知道它是一种洋食品。我只好对他说:“这个问题我也不大清楚,班上的同学有没有知道的?”结果,大家都摇了摇头。我继续说:“如果大家都不知道,这样好不好,课后我们都去查查资料或者上网搜索,看能不能找到答案,然后我们再一起来交流。”第二天,我把查询的答案向学生解答时,我从学生眼里读到的是尊重。 后来,学生们对英语的学习兴趣更浓厚了,对世界各地有趣的地方和美食都很有兴趣了解,他们甚至还相约以后要走遍全球,到世界各地去旅行。在学生面前,只要做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文过饰非,不把不知以为知,与学生作平等地沟通,就可以成为学生信赖的朋友。学而不思则罔那本是一堂很精彩的英语课,其间,我请一位男生回答问题,那个问题是我那段时间一周之内几乎每天都在讲的内容:There be 句型。可是他竟然不会。我的气一下子就上来了,然后又陆续提问了几个学生,他们也是支支吾吾,似懂非懂的。我极力克制了自己的脾气,并对学生说这个知识点我讲了很多遍了,而就在之前,我们看过的一篇文章里面也有提示。慢慢地,我让自己冷静下来,重新向学生讲解了一遍这个知识点,并且留给他们10分钟的时间记忆和做练习,这次的讲解非常有效,学生们很快就掌握了。这让我想起了孔子的那句:“学而不思则罔”。如果不留时间给学生思考,那其实意味着我滔滔不绝的一节又一节课只不过是自导自演,学生依然是一片迷惘。经过这次反思,我的教学模式改变了很多。之后每次上课,一旦我讲了新的知识,我会留出相同的时间让学生去思考,变成学生自己的领悟。我暗自庆幸,我没有发火,不仅保全了学生们的尊严,更让自己也明白了“学而不思则罔”在学习中的重要性。成功的教育贵在恰当的方法,新课标更加清晰、明确地提出了教育发展的方向,也对学生的素质提出了要求。在这种情况下,我深感肩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