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案 识字6学习目标1.认识“海、鸥”等14个生字,会写“沙、海”等6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数量词的用法。3.能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尝试用数量词表达熟悉的事物。课前准备生字卡片,课件或挂图,小黑板。第 一 课 时激趣引入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旅游,小朋友们想去吗?学习课文1.播放课件或挂图(海边风景,第1小节内容图)。来到美丽的大海边,你看到了什么?(随机出示第1小节内容)2.多种形式朗读。如齐读、拍手读、分组读。师:今天读到的这种词叫数量词(将词语中的数量词用直线勾出)。其实对于数量词我们并不陌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3.激趣识字。播放课件(图中闪现出生字,“海”字出现在海水中,“鸥”字出现在海鸥旁)。怎样认识它们?(学生自主识字)师引导学生了解偏旁表达的意义。如:“海”字为什么有三点水?“鸥”字为什么是鸟字旁?4.多种形式读生字。(自读,齐读,抽生读,开火车读)5.哪位小朋友愿意做导游带领我们一起去旅游?(学习课文第2、4小节)播放课件(农村田园风光),小导游根据画面做介绍,随机出示课文内容。小导游带领大家读课文,认识生字。老师适时引导学生了解偏旁表达的意义。6.学生结合书上插图自学第3小节。师了解学习情况:你看到了那些景物?知道了哪些数量词?怎样记住“溪”“竿”这两个字?7.复习巩固。a.旅游结束了,一起看看我们都和哪些生字交上了朋友?(出示生字卡片,齐读,抽生读,开火车读)b.多种形式读课文,巩固生字。(分小组比赛读,师生对读)拓展训练把教室里的东西、家里的东西用数量词说出来。第 二 课 时出示生字卡片,认读生字连线搭配词语 一只 军舰 一畦 秧苗 一片 海鸥 一方 稻田 一条 帆船 一座 鱼塘 一道 石桥 一面 欢笑 一群 飞鸟 一把 队旗 一竿 翠竹 一群 铜号 一孔 小溪 一片 红领巾互对词语师生互对:老师说数量词,学生口头配上准确的词语。(鼓励学生正确对出不同的词语)然后生生互对。指导写字1.观察,读记。2.学生独自观察田字格中的字,看清楚字形,找出关键笔画。例:“竹”字左边第三笔是竖,右边第三笔是竖钩。3.看范写。老师范写,边写边提示。如,“海”字左边的“三点水”,第二点写得靠外一些,三点的外沿呈一条弧线,不要把三点写在一条垂线上。4.学生临写。5.对比观察,品字。要求学生写完后仔细端详,与田字格中的字比较,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品味字的笔画美(如“沙、海”),结构美(“桥”的木字旁末笔捺变点,“竹”左右各占一半,其余几个字的偏旁占三分之一)6.评析。你的哪一个字写得最好?好在哪里?22、吃水不忘挖井人学习目标1.认识“忘、挖”等12个生字,会写“乡、井”等6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在朗读中体会对毛主席的崇敬之情。课前准备识字卡、词语卡片、挂图。教学时间:1?52课时。第 一 课 时示题导入1.提示课题:井是什么样的?(师出示“井”的挂图)井有什么用?想一想:挖井是一件容易的事吗?2.出示生字“挖”“忘”“井”,学习这三个生字。3.齐读课题,思考。初读课文,学习生字1.学生自读课文,画出生字,把生字多读几遍。2.教师出示生字,学生主动拼读生字,并提醒大家容易读错的字。朗读课文,了解大意,在语言环境中继续识字1.读课文第1自然段,出示本段出现的生字“席”“导”“革”“命”,学生认读、齐读。(出示毛主席画像)他是谁?(学生回答后,老师简介毛主席的生平及事迹)2.指名读第2自然段,出示本段生字“战”“士”,学生巩固识字。再齐读本段,要求读准字音。3.教师范读第3段,学生找出生字,教读,再读整个段落。4.自己读一读所有生字,不太会读的多读几遍。齐读,开火车读。5.朗读接力,在比赛中正音,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6.自由朗读全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理解课文,突破难点1.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这个地方人们的生活遇到了什么困难?你从哪里看出来的?2.读课文的第3自然段,想一想:这口井跟一般的井一样吗?哪里不一样?3.想一想:人们为什么要给这口井立碑?(指导读第2段)讨论讨论:人们为什么会想念毛主席?(引导体会“吃水不忘挖井人”的道理)4.在你的生活中,都有哪些人关心着你的成长,无私地帮助过你?你会忘记他吗?为什么?第 二 课 时复习巩固1.学生认读生字。(齐读,开火车读)2.认读词语卡。3.接力读课文,比一比,看谁读得最好。写字1.观察本课的这几个生字,它们中哪些可以做好朋友?(忘、想、念)a.它们为什么可以做朋友?b.它们都应该按照什么笔顺规则写?c.观察田字格中字的位置,照着写一写。2.学写其他几个字。重点指导写好“乡”。学生仔细观察:先写好什么?位置在哪里?再加上一撇就可以了。3.学生练习写字。朗读课文自由朗读全文,选择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23、王二小学习目标1.认识“王、助”等14个生字,会写“王、从”等6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读文中了解王二小的机智勇敢,表达对小英雄的崇敬之情。3.学习王二小的爱国精神,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课前准备课件或挂图,歌曲播放带。教学时间:1.52课时。第 一 课 时创设情境引入1.出示课件或插图“王二小”,同时播放歌唱二小放牛郎的歌曲。说说:这首歌唱的是谁?2.板书课题,学生齐读。3.简介课文背景。(抗日战争时期日本的入侵和对中国人民的残害;当时的儿童团组织)初读课文,认读生字1.借助拼音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学生自主认读生字。注意:“助”“哨”“顺”“杀”“冲”是翘舌音,“英”是后鼻音。3.读课文,要求字音准确,读得流利;标出自然段。看图读文,理解课文内容,朗读感悟1.指导学生看图,说说每幅图分别画了什么。2.找出图与课文相对应的段落读一读,提出不理解的地方。3.从段落中画出直接写图意的句子读一读。a.出示句子:他常常一边放牛,一边帮助八路军放哨。从这句话中,你知道了什么?b.出示句子:王二小装着顺从的样子走在前面,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思考:为什么要“装着顺从的样子”?比较句子:王二小把敌人带进了埋伏圈。敌人被王二小带进了埋伏圈。体会两个句子的意思是不是一样。4.读第4、5自然段。想象敌人被王二小带进埋伏圈的情景。读了这两段,你有什么想法?5.议一议:为什么说王二小是小英雄?6.有感情地朗读第4、5自然段。有感情朗读全文1.边读边想象。2.学唱歌唱二小放牛郎。第 二 课 时复习生字朗读全文同桌互读,评议。写字指导注意提示:1.“边”“这”“进”“道”四个字都是“走之”旁,写“走之”时注意:共三笔,点不要和下面的横连在一起,横折折撇要向左下方稍斜一点,捺是平捺,不要写得太斜。2.示范写“走之”,学生书空练习。3.写“王”字时,三横要平行,长短不同,第三横最长。4.在歌唱二小放牛郎的乐曲声中,学生描红、书写。扩展活动1.把王二小的故事讲给父母听。2.读有关小英雄的故事。NextPage24、画家乡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不同地区的图片,课文插图,生字词卡片。教学时间:2课时。第 一 课 时导入新课小朋友,在祖国辽阔的大地上,到处都生活着祖国母亲的各族儿女。有的生活在城市,有的生活在乡村。有的在山区,有的在草原,还有的在沿海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出示不同地区生活图景的课件)(课件出示五个小朋友)涛涛、山山、平平、青青和京京,他们都说自己的家乡很美。想去看看吗?图文结合,朗读感悟1.请大家一边看大屏幕,一边听老师范读。想一想,这五个小朋友分别来自哪里?你认为谁的家乡美,美在哪儿?2.自由说,初步感知课文。3.引导学习第2自然段。(课件出示第一幅图)瞧,这就是涛涛的家乡,说一说: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涛涛到底画了什么呢?把这部分读一读。朗读感悟:a.引导读出两个“那么”,感受大海的美及对大海的喜爱,并用“那么那么”说话。b.引导读第二句话,抓住“满”字,感悟鱼虾很多的样子。c.画上的涛涛在干什么呢?你认为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读?(高兴)d.全班齐读第2自然段。e.此时此刻,你想对涛涛说点什么吗?f.假如你是涛涛,怎样向其他小朋友介绍你的家乡呢?(学生自由介绍)4.合作学习第3段。(课件出示第二幅图)分四人小组学习第3段。按照前面的学习方法,看图感情朗读,说说山山都画了什么,作导游介绍,然后进行展示。(教师相机进行朗读指导,重点指导两个“那么”“又高又大的树”等词语)全班感情朗读。5.选择喜欢的部分自学。还有平平、青青和京京的家乡没去,小朋友,最想去谁的家乡呢?请选择你最喜欢的一段,仍然按照刚才的方法进行自学。全班交流自学体会。6.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背诵。实践活动1.引导学生画出自己的家乡。五个小朋友的家乡多美呀!我们的家乡也很美,请大家拿出纸和笔,用绚丽的色彩来画一画自己的家乡吧!(学生画家乡)2.回家向爸爸妈妈介绍自己的画。第 二 课 时复习旧知1.分小组按自然段朗读课文。2.指名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3.完成“读读说说”的练习。介绍家乡学生展示自己画的家乡,并以导游的身份介绍自己的家乡。识记生字1.出示生字,小老师教读。2.你觉得哪些字音容易读错,要提醒大家注意?“脚”“匹”是三声,“市”是翘舌,“楼”是边音。3.哪些生字是你以前认识的?从哪儿知道的?(学生汇报交流)4.再识记其他没记的生字。重点区别:吓虾,腿脚,页贝,蜜密,楼数。5.指名读,开火车读,男女比赛读。指导写字1.出示要写的字,指名认读。2.指名说说这些字的笔顺。3.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以及各部分的大小宽窄。4.师范写“原”“爱”“跑”。重点指导:“原”不要多加一点,“爱”的偏旁不要占太大的位置,“跑”最后三笔是横折、横、竖弯钩。5.指导学生练习在田字格中描红、临写。25、快乐的节日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不同地区的图片,课文插图,生字词卡片。教学时间:2课时。第 一 课 时导入新课小朋友,在祖国辽阔的大地上,到处都生活着祖国母亲的各族儿女。有的生活在城市,有的生活在乡村。有的在山区,有的在草原,还有的在沿海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出示不同地区生活图景的课件)(课件出示五个小朋友)涛涛、山山、平平、青青和京京,他们都说自己的家乡很美。想去看看吗?图文结合,朗读感悟1.请大家一边看大屏幕,一边听老师范读。想一想,这五个小朋友分别来自哪里?你认为谁的家乡美,美在哪儿?2.自由说,初步感知课文。3.引导学习第2自然段。(课件出示第一幅图)瞧,这就是涛涛的家乡,说一说: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涛涛到底画了什么呢?把这部分读一读。朗读感悟:a.引导读出两个“那么”,感受大海的美及对大海的喜爱,并用“那么那么”说话。b.引导读第二句话,抓住“满”字,感悟鱼虾很多的样子。c.画上的涛涛在干什么呢?你认为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读?(高兴)d.全班齐读第2自然段。e.此时此刻,你想对涛涛说点什么吗?f.假如你是涛涛,怎样向其他小朋友介绍你的家乡呢?(学生自由介绍)4.合作学习第3段。(课件出示第二幅图)分四人小组学习第3段。按照前面的学习方法,看图感情朗读,说说山山都画了什么,作导游介绍,然后进行展示。(教师相机进行朗读指导,重点指导两个“那么”“又高又大的树”等词语)全班感情朗读。5.选择喜欢的部分自学。还有平平、青青和京京的家乡没去,小朋友,最想去谁的家乡呢?请选择你最喜欢的一段,仍然按照刚才的方法进行自学。全班交流自学体会。6.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背诵。实践活动1.引导学生画出自己的家乡。五个小朋友的家乡多美呀!我们的家乡也很美,请大家拿出纸和笔,用绚丽的色彩来画一画自己的家乡吧!(学生画家乡)2.回家向爸爸妈妈介绍自己的画。第 二 课 时复习旧知1.分小组按自然段朗读课文。2.指名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3.完成“读读说说”的练习。介绍家乡学生展示自己画的家乡,并以导游的身份介绍自己的家乡。识记生字1.出示生字,小老师教读。2.你觉得哪些字音容易读错,要提醒大家注意?“脚”“匹”是三声,“市”是翘舌,“楼”是边音。3.哪些生字是你以前认识的?从哪儿知道的?(学生汇报交流)4.再识记其他没记的生字。重点区别:吓虾,腿脚,页贝,蜜密,楼数。5.指名读,开火车读,男女比赛读。指导写字1.出示要写的字,指名认读。2.指名说说这些字的笔顺。3.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以及各部分的大小宽窄。4.师范写“原”“爱”“跑”。重点指导:“原”不要多加一点,“爱”的偏旁不要占太大的位置,“跑”最后三笔是横折、横、竖弯钩。5.指导学生练习在田字格中描红、临写。语文园地六学习目标1.引导学生探究、发现“加一加,减一减”的识字方法,体会发现的快乐,激发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和愿望。2.在读词语、背诗歌的过程中积累词语。3.能以“六一”儿童节的庆祝活动为话题进行口语交际,并在口语交际中做到讲文明、有礼貌。4.通过展示课外识字情况,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5.学习正确运用音序法查字典。课前准备1.收集在课外书上认识的字,准备在展示会上交流。2.准备过“六一”节的照片。3.生字卡片,小黑板,新华字典,庆祝“六一”的录像。第 一 课 时我的发现1.出示三组字。自己读一读这些字,仔细观察、比较,看看谁能发现这三组字各有什么特点。2.指名说三组字的规律:第一组:“减一笔”,第二组:“加一笔”,第三组:“加两笔”。3.认读生字,读准字音。注意:“厂”翘舌,后鼻音;“申”翘舌,前鼻音;“甲”是三声“ji”。4.教师示范:学生试着创编儿歌,识记生字。例如:师:“字头上去一点,厂厂厂;生:“日”字中间下一竖,甲甲甲;“日”字中间有一竖,申申申。字形魔术:给“口”字加两画,能变化成、。5.练习给生字组词。6.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开火车读。日积月累1.我会读。a.出示词语小黑板,自读词语。b.接力读,分小组读,竞赛读。c.自由选词说一句话。d.齐读词语。2.我会连。a.出示三组字及其拼音,自己练习读字。b.指名认读,并连线。c.同桌互读,男女分组读。3.读读背背。a.小黑板出示诗歌,自由朗读,读准字音。b.诗歌告诉了我们什么?(祖国南北同一季节不同的景色)c.自由朗读背诵。第 二 课 时口语交际:怎么过“六一”儿童节读题,明确要求创设情境,激发交际欲望,引导积极讨论要求:勇敢发表自己的看法,举止文明,态度自然,语言清楚明白。1.创设情境1:a.播放录像,情境引入。(播放一段幼儿园小朋友庆“六一”活动的录像)小朋友们在做什么?他们为什么这么快乐?b.点拨启发,回忆过去。上幼儿园的时候,你是怎么过“六一”儿童节的?把你过得最高兴的“六一”节的情况跟大伙交流交流。以“我是优秀解说员”的方式进行。把过“六一”节的照片展示给大家看,并介绍当时的情景,让大家分享快乐。其他同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学期第6单元测试卷
- 中学生学习心理压力缓解课件
- 浙江省2025年小升初数学专项复习9-圆(含答案)
- 广告设计师作品评价试题及答案
- 产科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 2024年助理广告师考试突破技巧试题及答案
- 松下集团招聘试题及答案
- 叉车考试题库分析及答案
- 本溪工勤考试题库及答案
- 安安规考试题库及答案
- 决策树在饲料技术推广中的应用研究
- 空管自动化系统的基本组成与功能课件
- 安宁疗护之舒适护理
- 2023年杭州市规划局拱墅规划分局编外人员招考考前自测高频难、易考点模拟试题(共500题)含答案详解
- 品牌国际化对企业出口竞争力和品牌价值的影响研究
- 大模型的因果推理与可解释性
- 《圆柱与圆锥》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展示
- 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投稿格式要求
- 大白菜收获机的设计
- 卒中后抑郁(PSD)在中国的发病情况及临床管理分析-修改
- 260吨汽车吊地基承载力验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